〃不好了!连消防队员也要烧死了!完了!早已死了!群众叫着。
〃忽然,伍长的黑影在有栏杆的窗口出现了,火光在他头上照得红红的。女子抱着他的头颈,伍长两手抱了那女子,下室中去。
〃群众的叫声在火烧声中沸腾:
〃还有别个呢,怎样下来?那梯子离窗口很远,怎样接得着呢!
〃在群众叫喊声中,突然来了一个消防队员,右脚踏了窗沿,左脚踏住梯子,身子悬空站着,是中的消防队员把遭难者一一拖出来递给他,他又一一递给从下面上去的消防队员。下面的又一一递给更下面的同伴。
〃最先下来的是那个曾挂在栏杆上的女子,其次是小孩,再其次的也是个女子,再其次的是个老人。遭难者全部下来了。室中的消防队员也就——下来,最后下来的是那个最先上去的伍长。他们下来的时候,群众喝彩欢迎,等到那拼了生命最先上去最后下来的勇敢的伍长下来时,群众欢声雷动,都张开了手,好像欢迎凯旋的将军也似的喝彩。一瞬间,他那寇塞贝·洛辟诺的名氏在数千人的口中传遍了。
〃知道吗?这就叫做勇气。勇气这东西不是讲理由的,是不踌躇的,见了人有危难就会像电光似的不顾一切地跳过去。过几天,带了你去看消防队的练习,领你去见洛辟诺伍长吧。他是怎样一个人,你想知道他吗?〃
我回答说很想知道。
〃就是这一位罗!〃父亲说。我不觉吃了一惊,回过头去,见那两个消防队员正检查完毕,要出去了。
〃快和洛辟诺伍长握手!〃父亲指着那衣上缀有金边的短小精悍的人说。伍长立住了伸手过来,我去和他握手。伍长道别而去。
父亲说:
〃好好地把这记着!你在一生中,握手的人当有几千,但像他那样豪勇的人恐不上十个吧!〃
六千英里寻母(每月例话)
几年前,有一个工人家的十三岁的儿子,独自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
这少年的父母因遭了种种不幸,陷于穷困,负了许多债。母亲想赚些钱,图一家的安乐,两年前到遥远的南美洲的阿根廷共和国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去做女仆。到南美洲去工作的勇敢的意大利妇女不少,那里工资丰厚,去了不用几年,就可积几百元带回来。这位苦母亲和她十八岁与十三岁的两个儿子分别时,悲痛得几乎要流血泪,可是为了一家生计,也就忍心勇敢地去了。
那妇人平安地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她丈夫有一个从兄在那里经商,由他的介绍,到该市某上流人的家庭中为女仆。工资既厚,待遇也很亲切,她安心工作着。初到时,她常有消息寄到家里来。彼此在分别时约定:从意大利去的信,寄交从兄转递,妇人寄到意大利的信,也先交给从兄,从兄再附写几句,转寄到热那亚丈夫那里来。妇人每月工资十五元,她一文不用,隔三月寄钱给故乡一次。丈夫虽是做工的,很爱重名誉,把这钱逐步清偿债款,一边自己奋发劳动,忍耐一切辛苦和困难,等他的妻子回国。自从妻子去国以后,家庭就冷落得像空屋,小儿子尤其恋念着母亲,一刻都忘不掉。
光阴如箭,不觉一年过去了。妇人自从来过了一封说略有不适的短信以后,就没有消息。写信到从兄那里去问了两次,也没回信来。再直接写信到那好人的雇主家里去,仍不得回复。——这是因为地址弄错了,未曾寄到。于是全家更不安心,终于请求驻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意大利领事代为探访。过了三个月,领事回答说连新闻广告都登过了,没有人来承认。或者那妇人以为做女仆为一家的耻辱,所以把自己主人的本名隐瞒了吧。
又过了几月,仍如石沉海底,没有消息。父子三人没有办法,小儿子尤其恋念,几乎要病了。既无方法可想,又没有人可商量。父亲想亲自到美洲去寻妻,但第一非把职务抛了不可,并且又没有寄托儿女的地方。大儿子似乎是可以派遣的,但他已能赚钱帮助家计,无法叫他离家。每天只是大家面面相对地反复商量着。有一天,小儿子玛尔可的面l现出决心说:〃我到美洲寻母亲去!〃
父亲不回答什么,只是悲哀地摇着头。在父亲看来,这心虽可嘉,但以十三岁的年龄,登一个月的旅程独自到美洲去,究竟不是可能的事。幼子却坚执着这主张,从这天起,每天谈起这事,总是坚持到底,神情很沉着,述说可去的理由,其懂事的程度正像大人一样。
〃别人不是也去的吗?比我再小的人去的也多着哩!只要下了船,就会和大众一同到那里的。一到了那里,就去找寻从伯的住所,意大利人在那里的很多,一问就可以明白。等找到了从伯,不就可寻着母亲了吗?如果再寻不着,可去请求领事,托他代访母亲做工的主人住所。无论中途有怎样的困难,那里有许多工作可做,只要去劳动,回国的路费是用不着担忧的。〃
父亲听他这样说,就渐渐赞成他了。父亲原深知这儿子有惊人的思虑和勇气,且习惯了艰苦和贫困。这次会是为寻自己的慈母,必然会比平时发挥出加倍的勇气来。并且凑巧,父亲有一朋友曾为某船船长。父亲把这话和船长商量。船长答应替玛尔可弄到一张去阿根廷的三等船票。
父亲踌躇了一会儿,就答应了玛尔可的要求。到出发日子,父亲替他包好衣服,拿几块钱塞入他的衣袋,又写了从兄的住址交给他。在四月中天气很好的一个傍晚,父兄送玛尔可上了船。
船快开了,父亲在吊梯上和儿子作最后的接吻:
〃那么玛尔可去吧!不要害怕!上帝会守护着你的孝心的!〃
可怜的玛尔可!他虽已发出勇气,不以任何风波为意,但眼见故乡美丽的山渐消失于水平线上,举目只见汪洋大海,船中又无相识者,只是自身一个人,所带的财物只是行囊一个,一想到此,不觉悲愁起来。最初二日,他什么都不入口,只是蹲在甲板上暗泣,心潮如沸,想起种种事来。其中最可悲可惧的,就是忧虑母亲万一已经死了。这忧念不绝地缠绕着他,有时茫然若梦,眼前现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很怜悯地注视着他,附在他耳边低声说:〃你母亲已死在那里了!〃他惊醒来方知是梦,于是咽住了正要出口的哭声。
船过直布罗陀海峡,一出大西洋,玛尔可才略振勇气和希望。可是这不过是暂时的。茫茫的样面上,除了水天以外什么都不见,天气渐渐加热,周围去国工人们的可怜的光景,和自己孤独的形影,都足使他心中罩上一层暗云。一天一天,总是这样无聊地过去,正如床上的病人忘记时日,自己在海上好像已住了一年了。每天早晨张开眼来,知自己仍在大西洋中,独自在赴美洲的途中,自己也惊讶。甲板上时时落下的美丽的飞鱼,焰血一般的热带地方的日没,以及夜中火山似的漂满海面的粼光,在他都好像在梦境中看见,不觉得这些是实物。天气不好的日子,终日终夜卧在室里,听器物的滚动声,磕碰声,周围人们的哭叫声,呻吟声,觉得似乎末日已到了。当那静寂的海转成黄色,炎热加沸时,觉得倦怠无聊。在这种时候,疲弱极了的乘客都死也似的卧倒在甲板上不动。海不知何日才可行尽。满眼只见水与天,天与水,昨天,今天,明天,都是这样。
玛尔可时时倚了船舷一连几小时茫然地看海,一边想着母亲,往往不知不觉闭眼入梦。梦见那不相识者很怜悯地附耳告诉他:〃你母亲已死在那里了!〃他一被这话声惊醒过来,仍对着水平线做梦也似的空想。
海程连续了二十七日,最末的一天天气很好,凉风拂拂地吹着。玛尔可在船中熟识了一老人,这老人是隆巴尔地的农夫,说是到美洲去看儿子的。玛尔可和他谈起自己的情形,老人大发同情,常用手拍玛尔可的项部,反复地说:
〃不要紧!就可见你母亲平安的面孔了!〃
有了这同伴,玛尔可也就增了勇气,觉得前途是有望的。美丽的月夜,在甲板上杂在大批去国的工人中,靠近那吸着烟的老人坐着,就想起已经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情景:自己已在街上行走,忽然找着了从伯的店,扑向前去。〃母亲怎样?〃〃啊!同去吧。〃〃立刻去吧!〃二人急急跨上主人家的阶石,主人就开了门……他每次想像都中断于此,心中充满了说不出的系念。忽又自己暗暗地把颈上悬着的赏牌拉出来,用嘴去吻了,细语祈祷。
到了第二十七天,轮船在阿根廷共和国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港口下锚了?
小说推荐
- 教育病_对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教育苍当代中国教育的拷问
- 作者:赵健伟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有的甚至触目惊心
- 最新章:第63章
- 爱情的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快穿之爱的教育
- 《快穿之爱的教育》犹未尽文案:快(慢)穿文,顺序:修真—武侠—西幻—末世—网游。每个世界十发完结,基本是晚八点更。师徒有,养成有,黑化有,NTR有,暧昧有,小黑屋强X大概有…梗多自行发觉,剧情慢热,非快餐类爽文。CP:厚脸皮深情攻X学霸低情商受,帅比炮灰固然多1V1不拆不逆。文风装逼,杰克苏常有,文
- 最新章:第84章
- 爱情教育
- 爱情教育作者:苏霍姆林斯基,世敏 寒薇 译陶冶心灵的高尚情感—爱情一、爱情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圣洁情感我认为,在人的各种情感中,首先是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情感的成熟和纯洁的程度,不仅决定着男女关系的美满、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道德面貌做出客观评价
- 最新章:第37章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
- 《对当代教育的拷问》作者:佚名中国的教育真的病了吗?访《教育病》作者赵健伟赵健伟先生在《教育病》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问题。这本2003年9月出版的书一诞生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书中通过大量触目惊心的案例及鞭辟入里的剖析,指出应试教育的理念已经病入膏肓。访谈记者:我在您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案例
- 最新章:第63章
- 恐惧无爱:中国另类孩子教育报告
- 作者:何建明【由文】序 为了更多地爱我女儿我的女儿从小就是个小美人儿—其实在天下所有疼爱儿女的父母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世上最美的小人儿。我的女儿15岁了,长得比她的妈妈还要高些,但在我的眼里她还是小童车里的那个样儿。每天清晨我送她上学,傍晚接她回家。长大了,走在一起,有一次她调皮地说“爸,瞧你这个大
- 最新章:第51章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作者:佚名第1节:和谐的教育自序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是和谐的教育如果有人问我,你能否用一句话说出什么是好的家庭教育?那么,我会这样回答:好的亲子关系就是好的家庭教育。人们几乎都能感受到这样一个现象:孩子如果喜欢他的老师,就可能喜欢这位老师的课以及他要求的一切;孩子如果讨厌他的老师
- 最新章:第22章
-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九种教育方法
- 作者:刘畅前言教育孩子需要好方法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尽其所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然而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出类拔萃,而有的孩子却非常平庸?同样是孩子,差别为什么如此之大?其实,造成差别的原因很简单—有没有采用好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的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场所,而父母是
- 最新章:第7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