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维持统治的合法性。毛泽东靠打赢内战,赶走外国帝国主义和统一全中国取得了统治的合法性。邓小平获得合法 性,靠的是在文革的混乱之后恢复秩序,以务实的方式处理国家面临的严重问题,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个新的 时代,邓小平的接班人该如何建立自身的合法性呢? 邓小平的接班人受到压力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更加成功地阻止腐败的泛滥,也没有为解决不平等问题采取更多的 措施。克服这些问题将来有可能变得更为困难: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面对的风险是,很大部分人还没有机会享受早 先经济增长时期带来的好处,经济就陷入滑坡。为了应对这种可能性,中国领导人必须从经济增长以外寻找合法性来源, 抓紧在解决某些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取得进展:减少腐败和不平等,提供合理水平的普遍医疗和福利,想办法证明在选 拔官员时是尊重民意的。 作为超级大国的中国:邓小平的遗产 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出现了不同寻常的高速发展,他的最后一次努力枣南巡枣使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 这种增长带来一个问题:当中国的经济规模开始与美国匹敌时,中国将如何作为?邓小平如果还活着的话,他会做什么? 邓小平认为,领土纠纷应当先放到一边,让更聪明的后人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他所理解的大局是,不要对边界 纠纷过于激动,重要的是和其他国家搞好关系。 邓小平相信,与邻国保持和睦关系,集中精力搞和平发展,符合中国的利益。他于 1974 年在法国的短暂停留和 次年的国事访问中,加强了与欧洲的关系。他不但在 1978 年改善了中日关系,成为第一个访问日本的中国领导,而且 支持推动文化交流以全面加强两国关系。他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通过成功访美加强了中美关系。他开放了与南韩的 贸易,为他南巡后不久两国建交铺平了道路。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在经过 30 年的紧张关系之后,于 1989 年同苏联 恢复了正常交往。总之,他改善了中国与每一个重要国家的关系。 1974 年,作为第一位在联合国大会发言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说,中国绝不称霸,如果中国压迫和剥削其他国 家,全世界枣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可以把中国视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国人民一道推翻它的政府。1991 年 8 月, 听到苏联领导人亚纳耶夫(Gennady Yanayev)对戈巴卓夫发动政变的消息后,王震给党中央发电报,提出中国应当 表示支持亚纳耶夫的政变,邓小平回答说:「韬光养晦,绝不当头,有所作为。」'2414'在邓小平看来,中国不应插手其 他国家的内部事务。 在邓小平之后的年代,由于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中国的一些安全专家就像他们的美国一些同行一样,开始争论中 国在强大之后应当继续韬光养晦,还是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从 2010 到 2011 年,经过几个月的争论枣其中一些中国 领导人主张更多采取攻势,这场讨论以赞成中国继续与各国保持和谐友好的关系而收场。人们无法预见中国未来的领导 人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假如邓小平还活着,他一定会说:中国绝不应当称霸,绝不干涉别国内部事务,应当与各 国保持和睦关系,集中精力搞好国内的和平发展。 '241'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Thomas J。 Barfield; Perilous Frontier: Nomadic Empires and China (Cambridge; Eng。: Basil Blackwell; 1989); Paul Cohen; China Unbound: Evolv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Past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2003)。 '242'转引自 E。 Backhouse and J。 O。 P。 Bland; Annals & Memoirs of the Court of Pek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14)。 '243'Linda Jacobson and Dean Knox; 〃New Foreign Policy Actors in China;〃 SIPRI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Policy Paper no。 26 (September 2010); p。 22。 '244'关于国际贸易体系,请参见 Edward S。 Steinfeld; Playing Our Game: Why China"s Rise Doesn"t Threaten the Wes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45'有关中共的一般着作,见 Richard McGregor; The Party: 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munist Ruler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0); Yongnian Zheng; The Chinese munist Party as Organizational Emperor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246'参见 G。 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s 1; 2; and 3;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 no。 1 (November 1964): 344; 24; no。 2 (February 1965): 195228; 24; no。 3 (May 1965): 363399。 '247'关于将城市的先进物质带到乡村,可以参考 Rachel Murphy; How Migrant Labor Is Changing Rural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and Leslie T。 Chang; Factory Girls: From Village to City in a Changing China (New York: Spiegel and Grau; 2008)。 '248'有关的法律着作见 Stanley B。 Lubman; Bird in a Cage: Legal Reform in China after Mao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Randall Peerenboom; China"s Long March toward Rule of Law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Jianfu Chen; Chinese Law: Context and Transformation (Boston: Martinus Nijhoff; 2008)。 '249'Anita Chan; China"s Workers under Assault: The Exploitation of Labor in a Globalizing Economy (Armonk; N。Y。: M。 E。 Sharpe; 2001); Chang; Factory Girls。 '2410'Ezra F。 Vogel; One Step Ahead in China: Guangdong under Refor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有关在中国外企工厂曝光的超时用工现象,见 Chan; China"s Workers under Assault。 '2411'Martin King Whyte; Small Groups and Political Ritual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Gail E。 Henderson and Myron S。 Cohen; The Chinese Hospital: A Socialist Work Unit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Andrew G。 Walder; 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2412'Deborah S。 Davis;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in Urba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Scott Rozelle and Jikun Huang; 〃The Marketization of Rural China: Gain or Pain for China"s Two Hundred Million Farm Families?〃 in Jean C。 Oi; Scott Rozelle; and Xueguang Zhou; eds。; Growing Pains: Tensions and Opportunity in China"s Transformation (Stanford; Calif。: Walter H。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Stanford University; 2010); pp。 5785。 '2413'Martin King Whyte; Myth of the Social Volcano: Perceptions of Inequality and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2414'作者 2010 年 12 月与中共党史专家沈志华的交谈。 邓小平时代的关键人物 (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 陈云 邓小平和陈云自 1930 年代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他们都在上海,都参加了周恩来领导下的中共地下党。'251' 从那时起直到 1980 年代,他们在党内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