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禅定,他制心一处。内心如同一面光亮的镜子,万法皆如实映现出来。因此,他内心安隐、洁净、无贪无染、柔和、警醒、坚定不可动摇,意识直指意念前世之智(pubbenivasanussatinana),忆念起前身形形色色的生世。第一,第二……。直到第五十生,然后千生,万生,千万生,众多世界的产生,众多世界的消亡和演变。在如此某地,他的姓名,种姓,食物,所经历的痛苦和快乐,以及一生生命的结束。此生结束后,又生它地,其姓名,种姓,食物,所经受的痛苦和快乐,以及生命的结束。最后生于此世。这样,他忆念了前生前世的生存方式及详细情形。这正是他在夜里第一时所认识的知见。去除了对过去之法的无知,他以纯净之心,忆念众生的生死(cutupapatanana),以天眼神通,见众生从一道再生于另一道,平等无碍地视一切众生。无论低贱还是高贵,美丽还是丑陋,快乐还是痛苦,他们根据各自的行为而轮回世间。一些善德之人,由于恶行,恶言,恶意,毁谤圣众,邪信,色身离散之后,出生于恶趣之中;一些善德之人,由于善行,善言,善意,不谤圣众,正信,努力追随正信之人,当四大分离,命归九泉之时,他们往生于快乐世界。
如此这样,他以圣人的天眼神力,观见众生的轮回。这正是他在夜里中时了证的第二知见,消除了对未来的无知,以清净之心,直指灭尽烦恼的悟解(asavakkhaya nana)。
他如实觉悟到:此是苦,此是苦的生起,此是苦的终止,此是灭苦之道;同样的,他如实觉悟到:此是烦恼,此是烦恼的生起,此是烦恼的终止,此是灭除烦恼之道。如此认识,如此觉悟,他的意识从色欲、生欲、无知等烦恼中得以解脱。
解脱之后,他明了:“已获解脱。”并且意识到:“轮回已断,圣身已证,所作皆办,更无后生。”
这就是他在当夜第三时所悟的第三种知见。无明除,智慧生,黑暗消,光明至。
[注]
(1)《中部》。第一卷,第二十六经,《罗摩经》。第267页。
(2)《中部》。第一卷,第三十六经。第242页。
(3)阿罗汉为一佛教术语,大概与圣者相似,常常这样翻译。原意为应者。从动词衍生出,被用来指应该,或值得的意思。
(4)魔王另一称谓。根据一些经典,魔王有五,即:天魔(devaputta),情欲(kilesa),业行(abhisamkhara),蕴体(khandha),死亡(maccu)。
(5)《经集》。第三部分,第二经,《精进经》。第77页往后。
(6)由于甘愿贫穷。
(7)即:无从决定肯定之目标。
(8)刹帝利配带在头上,或装饰在旗帜上的摩迦草环,表示他们在战场之上绝不退却。
(9)烦恼,对界地来说,直到最高界,对于意识之流来说,则为gotrabhu。烦恼有四,即:贪(kama),有(bhava),邪见(ditthi),无明(avijja)。在此特定上下文中,仅提到三种。在这里指希求往生色界和无色界。
。。!
第三章 天上佛陀
生
清净唯已得,烦恼任人掐;
汝当自努力,如来唯说者。
——《法句经》
经过六年脱胎骨般的苦修,35岁的苦行僧乔达摩,没有超人外物的帮助和指导,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除了一切烦恼,断绝了所有爱取,以如实智,如理如量地知见万法,而成为佛陀——觉悟者。此后,他被人们认知为乔达摩佛陀(1),他是过去未来无量诸佛之一。他不是天生的佛陀,而是通过自己的精进成就了佛果。
巴利语buddha是由动词性词根budh演变而成,意为明了、觉醒。因为他圆满地明了彻见四圣谛,从无知的迷妄中觉醒过来,所以被称为佛陀。因为他不仅理解了正法,而且演说了正法,觉悟他人,所以他被尊称为圆满觉者(sammasambuddha),以此来区别只能自觉而不能觉他的辟支佛(paceka)。
在觉悟之前,他被尊称为菩萨(2),意为上求佛道之有情。
每一上求佛道之有情众生都得经历菩萨阶段,广行布施、持戒、舍离、智慧、精进、忍辱、诚实、决意、慈爱和圆满的平等。
在一特定的时期内,唯有一尊圆满觉者应世。如同某些植物和树木只开一朵鲜花,唯有一佛于一时应现于整个世界。
佛陀是无与伦比者,百千万劫难遭遇。他的应化世间是出于对众生的悲悯,为了人天的福祉和利益。佛陀被尊称为圣德之人(acchariyamanussa);不死法门的给予者(amatassadata);被尊称为两足尊(varado),因为他是慈悲、如实智和究竟真理的给予者;他也被称为法,因为他就是法王(dhammassami)。
正如佛陀自己所说,他是“如来(tathagata),应供者(araham),正偏知(sammasambuddha);立未立之道,建未建之法,言未言之教,觉道者,观道者和识道者。”(3)
佛陀的觉悟并不曾有老师的指导。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无老师(nameacariyoatthi)”(4)。他确实从世俗之师处获得世间的知识(5),但是对于出世之法来说,他没有老师,他自己通过如实知觉悟真谛。
如果说,他从其他宗教师,或其它宗教学说,或受过教育的印度教中获得了解脱知识,他就不可能说他自己是无上师(ahamsatthaanuttaro)(6)。在第一次说法中,他宣称闻所未闻之法光已经升起。
在早期出家阶段,他四处寻访当代著名宗教大师,寻求指导。但是,他没有在他们的教法中得到他所追求的东西。这就迫使他自己悟证和向内探求真理。他至心思维最深处,悟证了他从来没有听说或知道的究竟真理,觉悟之光源自内心,照亮了未见之法。
知一切应知之法,获取了开启所有知识的钥匙,他被称作一切知者,此超人的知见来自于他无数生死以来,自我精进不息的勤修苦练。
何为佛陀?
有一次,一位名叫陀那的婆罗门,观察到佛陀脚印的特征,来到佛陀跟前,问道:
“尊者是天人吗?”
“不,婆罗门,我不是天神(7)。”佛陀回答道。
“那么,尊者是乾达婆(8)?”
“不,婆罗门,我实不是乾达婆。”
“夜叉(9)?”
“不,我实非夜叉。”
“那么,尊者你是一个凡人?”
“我亦非凡人。”
“那么,请告诉我,你到底是谁?”
佛陀告诉他说,他断除了缘生天人、乾达婆、夜叉和凡人的烦恼不净。又说道:
“透莲生水中,不为水染污;我实为佛陀,不为世间玷。”(10)
佛陀没有说他是印度神婆湿努的化身(avatara)。根据《薄伽梵歌》(11)美妙的赞歌,婆湿努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多次降生人间,维护正义,摧毁邪恶,建立正法。
根据佛陀所说,世间有无数天人。作为一道众生,他们也得受生死轮回,没有一个至高无上掌握人类命运,不定期应现人间,具有神力的上帝。(12)
佛陀没有自诩为因自救而能自由拯救他人的救也者。因为净与不净完全靠自己。佛陀劝诫其弟子们要自己解脱,一个人不能直接纯洁或玷污他人(13)。为了澄清他和弟子们的关系,强调自己为自己的依怙和个人精进的重要性,佛陀明确指出:
“汝应自努力,如来唯导师。”(14)
佛陀仅仅指明了道路和方法。通过这一道路和方法,人们可以从痛苦和死亡之中得到解脱,达到最终目标。虔诚信奉者希求从生命之苦中得以解脱,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依附他人而求解脱是为消极,依靠自己而得度者是为积极。依附他人就是放弃自我努力。“自为己洲屿,自为己依怙,无求他庇护。”(15)
佛陀这些最后的言教,意义深远,引人省思而富有启示。它揭示了自我努力而来达到目的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贪求来世虚幻的幸福,人们依附仁慈的救世主而寻求赎罪。这些都是十分浅薄和无益的。他指出了祈祷的无效和祭祀的无用等。
佛陀是人,生于人间,长于人间。作为佛陀,他结束了一生。但是,虽为人,他具有独特的个性,而成为非一般人。佛陀再三强调了这一点的重要性。他没有留下任何余地使人误认为他是永恒者。有人说,没有一位宗教导师象佛陀这样“无神”,但是又没有一位象他如此神圣。(16)勿用置疑,在那个时代,佛陀倍受其信徒的尊敬。不过他从来没有宣说自己的神威性。
佛陀的伟大
佛陀生于人间,以有情而住世,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无上正
小说推荐
- 觉悟者
- 觉悟者闲农第一章 噩梦来袭 雷电交加 周一茫然地站在一间并不宽敞的太平间内,忽明忽暗的灯光,略有些发黄的墙壁,和那张正对着门铁床上直挺挺躺着的被一块白布蒙着的尸身,以及床前方炉盆中尚未燃尽的纸钱散发出的刺鼻的略有些发酸的气味,让他感到有些窒息,有些恐惧 这是哪里 一股寒气至脚下那冰冷的水泥地上透过脚
- 最新章:第153章
- 悟道真源
- 作者:倚云阁主人声明.第一章:辉煌 世人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生人物,何故使之一个个沉溺于世情欲海之中?但看他们晨兴夜寐,孳孳名利,他们自己定觉得做人是应该如此的,这才是人生正当的方法咧!但在世外人看来,与枝头鸣鸟的奔波觅食,有什么分别?一旦大限临头,顷刻毕命,生时辛苦机谋、巧取豪夺所得的功名利
- 最新章:第62章
- 天年悟道
- 《天年悟道》作者:戏风游尘正文真的有很多人不知道偶开了新书?汗!新书《三千乱道》已经上传了十二万字,再打一次广告,时间维一年。http/showbook.asp?bl_id=133360[内容简介]在一个与地球相似,而又有许多不同的空间里,一个没有任何出生记录的少年,他亦正亦邪,行事向来不按常理。在
- 最新章:第196章
- 悟道青云
- 148446第1章 天才?神秘领域)风和日丽,万里无云,这里是风亚大陆公认的第一修仙门派真武教那巨大的修炼道场。今天这里非同寻常的涌入了数万人,他们围着中间的一座高台,时而欢呼,时而叹气。原来高台上正有两人在比试法术,斗得异常精彩激烈,只见满空的光华闪烁,煞是好看。突地,其中一人全身火光大作,并迅速
- 最新章:第208章
- 见君悟道
- 【书包网 http/w】文案江素闻一直以为,自己一辈子也就是给凌策当下人提鞋的份儿,直到有一夜,他和凌策上了床。这事儿在天界传的沸沸扬扬,大家都以为江素闻要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了,毕竟他上床的对象,是上古残留下来的一小撮尊神中最厉害的一位。然而没几天,江素闻就被凌策帝君贬去了下界,对方丢了一座仙山和仙宫
- 最新章:第35章
- 悟情天道
- 第一卷 天罚 第一章 闻道 无言居,虽称为居,却没有居的样式,也没这样的、那样的规矩和众多的仆人,就一个简陋的草房,一个人而已,就这样的住所居然称为无言居。不奇怪,一个名称只要自己愿意,有什么不可以?是啊!有什么不可以的,因为我喜欢,我喜欢做我喜欢做的事情,我喜欢一个人这样住,更喜欢这样的感觉,清净
- 最新章:第111章
- 悟道天龙
- 《悟道天龙》作者:啃魂第一章 降生秦家寨秦朝机械般起床、穿衣、叠被…和往常一样,一日复一日。生活既无聊、单调,又丰富多彩。与古代人的生活一比,现在简直是身在天堂。起床后便是练剑。朝阳初起,紫气东来。北宋常见的石木结构民房前,大樟树下,一柄青光剑被耍得寒光凛凛,呼呼生风,一蹲身,拧腰一出剑,剑光喷吐如
- 最新章:第939章
- 悟道天龙(啃魂)
- 作者:啃魂 这天龙八部不是那天龙八部,秦朝穿越了,第一想知道:穿越者的优势是什么?一问才知道,有知道有不知道。知道不知道,会不会用,也都先用了再说.得逍遥派武功北冥、凌波,想改就改。教钟灵、木婉清唱笑傲江湖,想教就教。戒杀戒色太坚持,放不开成了任性胡为。寻求自保不下跪,合不来成了野心勃勃。第一章降生
- 最新章:第956章
- 洪荒刀君(悟道)
- 作者:悟道小李飞刀的隔代传人李云霄,因为一次意外穿越回到了大神满地走的洪荒时代。得开天斧魂传承的他,是否能够在洪荒世界走出自己不一样的道路。天地的变迁,既有后世神话中的至强者,又有着无数强大的神秘人。神秘的神机子,至强的天地祭坛,集聚天下气运的天地至尊榜,永恒不灭的洪荒神宝录,还有那最最强大的天道。
- 最新章:第3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