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说巨匠》第484章


“你不用觉得内疚,看到你能完成心中的理想,我只有开心,而且不是说‘同声传译’是每个学翻译的神殿吗?”柳敬亭摊开双掌比划出一个圆。
“可是……”
“别可是了。你尽管去做,等有一天疲倦了想退出江湖,就重新来做本老板的翻译和助理,那时候你自己也不会再有遗憾了。”
杨丽璐盯着柳敬亭看了一会,然后幅度很小地点点头。
同声传译在翻译界有“语言金领之称”,乃是最贵的钟点工,一天的薪水甚至顶的上白领一个月工资。
当然,杨丽璐去做翻译,不是为了薪酬,因为要比薪酬的话。做柳敬亭翻译的报酬堪称白金中的白金,不可同日而语。
……
六月底,学校就相继放起暑假。周莱忙完学校工作之后,开始跟王见山着手搬家事宜,其他同事一起帮忙打包,气氛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伤感。
康令月开玩笑说道:“本来还准备说等你们所有人都成双成对,我就主动搬出去,结果不料被你们抢先,那我就只好再继续住下去了。”
柳敬亭坐在已经收拾干净的桌子上,说:“另外,我再宣布一件事。我准备《匠录》发完九月刊之后开始休刊,和国庆一起放大家一个月长假。”
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看向柳敬亭。
“《多情剑客》十月份完本上市,同时十月份杂志休刊一期。”
以前大家对休刊放长假多少有些排斥。觉得这不符合杂志正常运作规律,现在连常有道都开始期待国庆长假,准备借这个机会跟唐蕊出去旅游,进而彻底拿下,所以对柳敬亭的提议也没有异议。
王见山道:“那我就相当于提前休婚假吧。”
柳敬亭笑着点头。
康令月瞥了柳敬亭一眼,问:“《小李飞刀》完结之后,你有什么计划吗?”
柳敬亭从双手按着桌面,从桌上跳下来,说:“我准备休假半年到一年甚至更久,总之,要离开这个圈子一段时间,然后陪璐璐去美国读书,令月你呢?”
康令月不答,反问:“你们要去美国读书吗?”
“是啊。”
康令月想了想,然后说:“我准备和晴姨一起去旅游。”
徐晴点点头。
“苏瑾,”柳敬亭笑容有些怪异地转向苏瑾,说:“接下来发消息要有意无意地为休刊做铺垫,不至于到时候大家反弹太大。”
苏瑾点头,道:“知道了。”
“你长假有什么打算吗?”
“还没想那么远,不过我想在家里待着,写写东西,关于我们编辑部的啊,关于我自己在《匠录》工作的感受。”
柳敬亭眼睛一亮,说:“这个选题不错,不如你就以这个选题出一本书,需要什么资料,可以直接在群里提。”
苏瑾一怔,她倒没想过这点,把以往‘编辑部的故事’栏目做个总结梳理,然后再利用十月份假期不写一些内容,完全可以出一本书,而且因为书中会涉及柳敬亭很多私事(至少广告可以这么打),销量以十万册打底不为过。
对苏瑾来说,出一本十万册销量的书,版税可以拿到将近15万,等于她一年的工资,考虑到那位老板一贯的慷慨作风,可能还要多一些。
柳敬亭有这个提议,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替她赚点外快。
“怎么样,米苏你有没有信心?”柳敬亭追问道。
苏瑾忙点头,说:“没问题。”
……
八月份,《多情剑客无情剑》的连载因为阿飞和李寻欢的一段对话,在网络世界引起一波热议,最后更是波及到学术界、和整个文艺界。
小说第十四回有口难言中写到李寻欢被误会为“梅花盗”,并在龙啸云的暗算下被点了穴道,阿飞准备持剑救他出去,跟李寻欢有了这么一段对话:
【阿飞道:你的意思是说,我若想成名,最好先学会听话,是么?
李寻欢道:一点也不错,只要你肯将出风头的事都让给这些大侠们,这些大侠们就会认为你少年老成,是个可造之才,再过个十年二十年,等到这些大侠们都进了棺材,就会轮到你成名了。】
李寻欢的这段吐槽,不仅道尽了书中那些大侠们的虚伪嘴脸,更对现如今某些圈子和行业中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揭露和嘲讽。
连载放出之后,叫好鼓掌者有之,不适驳斥者有之。
不过,小说中类似饱含智慧的吐槽不止一处两处,这也是李寻欢被称为凌驾于其他角色之上的“观察者”的原因,而小说对社会黑暗现象的抨击和讽刺也从另外一方面说明了这部小说积极正面的价值观导向。
这次争论持续到最后,最终以某教授“小说连载需要情节起伏制造话题以维持连载的人气和新鲜感”的结论告一段落。
两不相伤,取中庸之道,反正柳敬亭方面压根就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
就在这个话题将将尘埃落定,《匠录》九月刊突然公布三个重磅消息:
一.杂志将休刊一个月,即十月《匠录》轮空;
二.《多情剑客无情剑》10月15上市;
三.柳敬亭将停笔一年,休整身体,积累状态,新作品可能要等一年甚至更久之后才能与大家见面。
三个消息一出,刚刚沉寂下去的网络世界再次沸腾,特别是柳敬亭宣布停笔一年或更久的消息,震撼强度直接将其余两条公告的影响力掩盖。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这次柳敬亭的休假,经过一番议论之后,不再是“连番工作及双开之后的正常休息”,而是“对整个武侠小说类别感到后继无力的体现”。
不过,就像柳敬亭刚开始说的那样,这次他将不再关心任何争议。
“今番良晤,彼此尽兴,他日江湖再相逢,再把文言欢,别是一段惊喜。”
柳敬亭度假之前,在个人微型博客更新了这么一段话。
……
(金庸先生的武侠肯定会推完!)(未完待续)
。。。
第四百六十一章 大隐隐于不上网
“关注当下”和“向前看”是心灵鸡汤中最常见的两味作料,这两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指导人们不应被过去束缚住手脚,应该将眼光放长远。
然而,这两句话也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当大家一味唯“当下”和“未来”论英雄,“历史”就容易被忽略掉。
比如此时文艺界对柳敬亭的评论,提功绩和过去对文学界的贡献总是一笔带过,谈论他此时的休假,就开始深入浅出、旁征博引,非得推出“江郎才尽”、“休假遁”这些诛心结论不可。
实际上,关于柳敬亭江郎才尽的谈论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不过每一年都随着柳敬亭新作品的问世而烟消云散。
“每年说每年被打脸,每年被打脸每年继续说,”常有道语气微嘲地说道:“反正每个创作者都会有低谷的时候,他们如此持之以恒,总有命中的机会。”
》无》错》
柳敬亭道:“这也说明了坚持的重要性。”
“可是很讨厌,像苍蝇一样讨厌,我不说文艺评论者没存在的必要,但是我对某些强行把话语权的评论者真的没有任何好感,他们抛出一个理论,千方百计地要让它应验,说到底,这批攻击你的人,就是当初预言你缺乏生活积累,创作必将难以为继的那批人。”常有道愤愤道。
“结果,他们的预言迟迟没办法应验,所以只好走狗皮膏药路线了。”苏瑾接道。
徐晴听完大家的话,伸手指着柳敬亭。说:“关键在于,你是什么意见?”
柳敬亭说:“文学史证明,文学作品任何类别都会走向所谓末路。转换成另外一种文学形式延续下去,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如此。他们现在主攻武侠小说这个类别,方向找得很准,因为随着人们娱乐形式的多样化,娱乐小说渐渐成为人们消磨时间的‘其中一项’选择,而随着人们阅读趣味的转变以及阅读经验的积累,武侠小说这种样式必然会有衰落的一天。”
大家听到柳敬亭这么说。心里凉了半截,原来他并不是胸有成竹,而是无可奈何。
“也对。现在许多年轻人宁愿看武侠剧也不会选择阅读武侠小说。”王见山道。
柳敬亭笑着伸手点了一下桌面,说:“问题就在这里,武侠小说这种形式的衰落,时间节点不应该由他们那些莫名其妙的人来宣判。而是要由创作者自己来公布。这是对整个文学类别的起码尊重。”
“讲明白点的意思……”徐晴疑问的语气看着柳敬亭。
柳敬亭笑着说:“当我宣布不再写武侠,从这个类别中封笔的时候,那时才算武侠小说走到真正巅峰,其他人定义的,简单来说……都是扯淡。就这样一个意思。”
大家的心顿时又热乎起来,原来他真是胸有成竹。
“所以,大家尽管放心去度假,不要理会网上那些争议。实际上我有一个提议,大家可以利用这次度假尝试一下远离网络的生活。”
“远离网络。不上网吗?”。
“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