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娘》第39章


家似的,搞得说话都仿佛高深起来。
可惜了,若是郭大人来的晚些,书卷就让自己买下了。
十几个官兵将人群分开,敞出一个大圈,郭大人看着摊位前的书卷。
“刚才就是念的这首诗?”郭大人笑着问道,这首诗显然是赞赏吃食的。
奶娘略有紧张,但橘子却胆大,歪着头说道,“大人,就是的,刚才那位公子……咦,那位公子怎么不见了?”
奶娘也看去,才发现刚才那位好看的公子已经悄悄走了。
“是哪位公子写的?”郭大人疑惑的问道,以为有人在这里留下诗就跑了。
奶娘连连摆手,“不是,不是,……大人,是一位过路的娘子写的。”
又是过路的娘子?王老爷和玄法大师等几人都是在静慈庵吃过素斋的,当时慧真就说是路过的娘子写的。
怎么又出来一副?
慧真师太正跟在身后,看到众人寻来的眼睛,也有些慌了。这娘子真的又写了,哎,这下可怎么解释啊。
硬着头皮,慧真师太也算千锤百炼了,很镇定的说道,“此事老尼并不知晓,当初安家小娘子也是在场的,或许为她写了一首也有可能。”
郭大人对什么过路的娘子并不知晓,未曾追问,但他的目光定在那书卷字体上的时候,顿时脸色惊变。
众人吃惊于郭大人的神色,疑惑的看向书卷,尤其是道台大人和身后的文书大人再看到书卷的时候,也是脸色大变。
三人都是露出惊喜无限的表情。
“好书法……”郭大人大拍手掌,几乎要跳将起来一般,眼中冒出许多星光。
“果然是好书法。”文书大人也笑着说道。
道台大人等人纷纷附和。
戈小将军看了看摊位,又看着书法,这个书法怎的与上次不同?
过路的娘子?戈将军朝师太身旁靠了靠,低头问道,“师太,上次手书的是何人?”
师太脸色一红,知道戈将军发现了端倪,看来瞒不住了,只好含糊的说道,“上次是那位娘子念着我手书的,谁知道她有如此的精湛书法,倒是老尼我眼拙献丑了。”
戈将军一脸的不信看向慧真师太,看的她心惊肉跳。
不承认,你又能如何,可别想将小娘子从我静慈庵挖走。
慧真师太下定了决心,绝不会让小娘子离开静慈庵,除非她自己愿意走。
戈将军实在看不出慧真师太藏着什么心思,最后只好又盯着那卷诗。
“不知这是谁的书法?”郭大人不知这其中情由,自然是要问的,若是在这里遇上如此才干之人,回禀圣上,也是大功一件。若是举荐为官,少说也能在翰林院做个学士。
奶娘哪里知道他们的想法,心中忐忑不安,这下可遭了,如何回答呢?
橘子见娘犹豫,立即说道,“大人,就是那位娘子的手书,不过她已经走了。”不管如何,先糊弄过去再说。
郭大人连叫可惜是个女子。戈将军见小姑娘也如此说,终于放下心中的疑惑。
“郭大人,还有一件趣事……”文书大人喜好诗词,便笑着说道。
玄法大师脸色黑下来,他知道要说道静慈庵的素食,同样的,他暗恨的是,眼前便是静慈庵的摊位,也不知谁这么没眼力,居然将静慈庵安排进来了。
虽然不满,但现在也无能为力。
“哦,说来听听。”郭大人很有兴趣的问道。这次来收获不小,居然能够遇上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写出连自己都自愧不如的书法。
文书大人便将当日在静慈庵的美食与诗词一并说了。
郭大人眼睛一亮,“莫非就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那首词么?”
“正是,大人。”慧真师太惊喜急了,没想到绕了一个圈又回到了静慈庵的身上。她立即挤了挤眼色,圆道急忙用碗捧了豆干过来。
“大人,此物便是我静慈庵的素食,您尝尝。”慧真师太绝对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要想让静慈庵的名声远播胶州城之外,就在此一举了。
“大人,只是素食,马上用饭了,不如先回寺庙,摆宴为您接风。”玄法大师恨得牙痒痒,看向慧真师太的脸色都僵硬起来。
不能让郭大人继续留在这里,否则大庙寺的庙庆岂不成了静慈庵的?
郭大人淡淡一笑,“呵呵,小食而已,尝一片无不可。”说着,便从碗里取出一小段,放进嘴里。
周围的百姓和商贩都是看热闹的,也是没见过这么大的官,能够如此近距离的看到,回去也是谈资。可没想到这位大人居然还吃小摊上的食物,顿时大跌眼镜。
但他们更好奇的是,郭大人会怎样。
郭大人脸色微微的展出笑容,然后神采中发出淡淡的精光。
慧真师太紧张的看着,生怕郭大人有所不满。但看到郭大人脸上有了笑意,立即放松下来。
“不错,不错啊,味道甘美,软如糯糕,就算在京城也未必能吃到如此的好东西。”郭大人大加赞扬。
而旁边早对静慈庵素食有耳闻的更是乐不可支,商贩们的眼睛却紧紧盯着静慈庵,这就是商机。
“大人,此物乃是面包……”奶娘自然也不会丧失这个机会,立即将切好的面包片递过来。
玄法大师的脸色更黑了。
郭大人笑笑,也不客气,轻咬了一口面包,好软,甜而不蜜,还有那种如棉花的感觉,透着香气。他从来没有吃过如此好的点心,顿时一口将剩余的都吃了下去。
众人看到郭大人居然失了礼仪,立即意识到,此物真的美味。
☆、第五十三章 告罄
【推荐】【打赏】【收藏】
庙庆很热闹。几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在寺院的一角,里里外外一层一层,好奇的张望。没人再小看那些女子们所卖的吃食,连朝廷大员都称赞的怎么可能是俗物?
不少有商业头脑的商家暗暗打起了算盘。也有少数人知道静慈庵的素食不会大量卖,人家早就说了,是佛前供奉。静慈庵来大庙寺,只不过是为了打响名声而已。但几乎没人知道是静慈庵与大庙寺在赌气,就是为了弱一弱大庙寺的名头。
众人的目光盯上了那朴实的娘俩,如果抢先采办,然后有这位郭大人做噱头,既能挣得面子光鲜,又能借此机会卖个好价钱。
方俊山的目光慢慢垂下来,嘴角忽然露出一丝微笑,好有趣的娘子。
大汉正要往里挤,公子的事情可要办好,不然又有苦头吃了。就在这么想的时候,就感到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转头便看到自家公子努了努嘴。
“公子……”见自家公子朝外走,他急忙跟了出来。
“走,去别处玩玩。”方俊山淡淡一笑,但大汉却看出公子嘴角一抹笑意,这个笑容好诡异啊。
“公子,您是要回去么?”大汉看到公子是朝寺庙外走,疑惑的问道。
“少废话,跟着走。”公子不耐烦的说道。
慧真大师心底里高兴,看到玄法大师越来越黑的脸,就感觉报了仇一般。玄法大师要哭的还在后面啊,若是静慈庵连驱鬼的能力都具备了,知道大庙寺的和尚们会不会哭啊。果然靠上那个小娘子,就解气多了。想到这里,慧真师太差点笑出来。
郭大人称赞了橘子娘俩的食物,也惊奇了那首诗。其实诗并不是作得有多好,但却很另类,只是欣赏了片刻,便失去了兴趣,毕竟一位朝中大官堵在这里,也不是回事。
身份摆在这里,就不能像市井小贩一样。
“那个……这东西给我两盒。”郭大人淡淡指着面包说道。当听到每盒三两银子的时候,还是吃了一惊。虽然嘴角猛然抽搐了一下,仍然让随从接了。而那些官绅当然不会让郭大人掏银子了,六两银子买来郭大人的好感,自然是很划算的。
所以,掏钱的人很多,纷纷要递给橘子。好多双手,将橘子娘俩吓得不轻。看看这些人吧,都是有头有脸人家的管家,从前她们母女连人家一个正眼都施舍不来。
看着这母女一时慌乱了手脚,自然有不悦的,扔下银子就走,这下倒好,噼里啪啦的扔了许多银子,然后也不知道到底是谁在付钱。
郭大人脸色更黑了,因为他看到白花花的银子不要钱的扔了出去。但心里又极其的舒服,这都是面子啊。反正银子不是自己的。
说实话,郭大人也看的心疼,虽说他的官职不小,可一年的俸禄也不过一百二十两银子,在京城那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也活的艰难。何况他只是一个礼部侍郎,没有实权,就别指望逢年过节有人过来孝敬。
他真的有些后悔没有多拿几盒。
郭大人懊悔的走开,其他人跟上。不过他们也好奇的看着橘子的摊位,立即有家里管事的明白了老爷们的意思,一窝蜂上去,将剩余的糕点全部买下,也不管好与不好。
“娘……”橘子乐的有点疯了,她从来没见过这么银子过手。
雪花啊,她从来没见过银子有如此漂亮的时候。
几乎不到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