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姆巴拉》第131章


喝了一碗。
我虽然也感觉有些冷,但自恃扛得住,不想喝,席苗不愿意,执意要我也喝一碗,我只好从命。
络腮胡端着药汤,一边仔细地小口抿,一边摇头晃脑:“哎呀,可惜,可惜,这碗汤得值多少银子?这哪是药汤,简直就是金水银水啊,就这样祭了五脏庙,啧啧啧啧。”边摇头边叹息。
第三十八章 冰山温湖(上) '本章字数:1635 最新更新时间:20120521 20:00:00。0'
第三十八章 冰山温湖
珍姨脸色苍白,看着络腮胡,冷笑一声:“你就是个死不悔改的老财迷,到了这份上还惦念着那俩钱,看来第一个先冻死你才对。”
络腮胡倒不介意,嘻嘻一笑:“你这人啊,什么都好,就是爱搞独裁一言堂,为什么不能发扬一下民主精神,让群众参政议政。我说的是事实,你知道这锅汤价值几何?告诉你,要让老毛我卖,卖出的银子比你这辈子见过的人都多,呵呵,就这么被咱们这些人西里呼噜全喝了,天明变成一泡尿,难道不是很可惜吗。我不过发发感慨而已,又不是真不舍得,干吗咒我?”
我听得偷偷直乐,这个络腮胡到了什么时候也不忘记算账发财,我真服了他了。
珍姨气得不搭理他,自顾自喝汤。胡教授身体最弱,席苗把剩下的一些又给他喝了。
真东西果然见奇效,一个时辰后,出现低温症的人员全都苏醒过来,身体情况有了明显好转。珍姨让席苗把剩下的渣子重新添水,又煮了一锅汤,同时吩咐各帐篷自己生火做饭。汤熬好后,让温度反应敏感的人又多喝了一碗,然后才开始吃饭,到了午夜时分,队员的情况已经基本上正常,连胡教授的肤色也重新变得红润,看来雪莲狐宝的确名不虚传。
第二天一早,清点队伍人数,一切正常,虽然气温还是比较低,但大家已经活动自如,履带雪地车重新上路,我们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了。
经过不断调整方向和角度,到了第十三天的上午,队伍终于来到一座山峦下。这是一座巨大的白色雪山,到处都是冰雪,连绵成一片,没有明显的地理界限,只能凭感觉区分那里是山地,那里是平原,其实南极几乎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平原,即便是平地,也是海拔一两千米的冰原。
看上去这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山,因为我们只能看到一个侧面,不知道周围究竟有多长。队伍停下来后,珍姨一再摆弄着坐标仪,反复对证一番后,对胡教授说:“从地理坐标上看,这里就应该是我们的目的地。”
我听了她的话不由大为惊疑,这就是目的地?为什么我什么也没看见,那个所谓的冰湖呢,怎么连湖泊的影子也没看见。
络腮胡也觉得有些奇怪,问珍姨:“哎,我说你没搞错吧,这就是你说的地方,怎么连半点湖泊的影子也没看见,你不是说这里有一个不算太小的冰湖么?”
珍姨也有些纳闷,反复校验手中的仪器,最后道:“不错,应该就是这里,我已经反复校对过多次,经纬度一点不差,误差不会超过三百米。”
席苗的眼睛落在面前这座突兀的大山,说:“难道湖泊在山上,要不,咱们上去看看?”
络腮胡看了一眼山峰,说:“在山上?为什么?”
席苗说:“既然下面没有,上面肯定有,除非湖泊从来不存在。”
络腮胡摇摇头,表示难以置信,但还是决定上去看看。经过商议,我和络腮胡带领十名队员爬上雪峰一探究竟。
大家穿好防护服,在络腮胡的带领下,带着绳索一步步向雪峰峰顶爬去。
山峰看上去似乎并不高,但爬起来很吃力,主要是气候太糟糕了,猛烈的狂风吹在身上,让人立足不稳。极低的气温让脚下的雪花早就积压成冰,踩上去光溜溜的。幸亏我在温宿的汗腾格里冰川训练过一段时间,才不至于手足无措,饶是如此,折腾了很大功夫才接近山顶。
就在刚刚爬上峰顶的一刹那,喘着粗气的我一下子就窒息了,眼前出现了一片烟雾缭绕的蔚蓝色海洋,在山峰的峰顶,果然是一片湖泊,水清澈得发黑,水面出奇得平静,好像外面的寒风根本刮不到这里来,水面上雾气腾腾,不知道究竟什么原因。
湖泊在山峰峰顶的凹陷处,很像是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从峰顶往下走地势很平缓,我和络腮胡交流了一下意见,决定下去看个究竟。
大家坐在冰雪的地面上,顺着地势往下滑,很快就下降了五十六米,地势越加平缓,不超过二十度,大家又往里走了一段距离,终于来到这片神秘的湖泊旁边。
走得近了,终于看清,湖泊上的雾气竟然是蒸汽,来到水边,伸手一摸,所有人都禁不住呀了一声,湖水竟然是温热的,在这平均气温零下几十度的南极,居然会在雪山的凹陷处有一个温泉湖泊,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有人还是不敢相信,索性摘掉头盔,撩起一些湖水朝脸上洒去,果然是温热的,大家禁不住喜出望外。一路走来,天寒地冻,差点要了人的命,现在面前居然出现一个温泉湖泊,大自然的奇迹真是匪夷所思。
第三十八章 冰山温湖(下) '本章字数:1729 最新更新时间:20120522 20:00:00。0'
出乎意料的是,一向乐天的络腮胡这次却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惊喜,反而双眉紧锁,对我说:“虎子,你怎么看待这个湖泊?”
我想了一下,说:“这下面一定有巨大的热量来源,所以才能融化这么多雪水,以致形成了这么大的湖泊。至于这股热量的来源,我却想象不出。”
络腮胡点点头:“有道理,热量的来源不外乎两点,最正常的就是火山运动,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有鬼。回去,把老胡弄上来,他对地质的东西很熟悉,让他看看就知道了。”
我点头,安排几名队员在山峰上拴好登山的绳索,留下五个人在山上守着,我和络腮胡带着其他人先下去报告发现。
珍姨见我下来,急忙问:“怎么样,上面的情况如何?”
我说:“上面的确有一个很大的湖泊。”
珍姨一下子笑了,喃喃道:“这就对了,看来我们果然不虚此行。”
络腮胡跟上来补充道:“不过有一点你可能不会想到,这不是一个冰水湖,而是一个温水湖,湖水很热,里面的气候很好,风也很小,是个天然的疗养院,呵呵。”
珍姨大吃一惊,急忙问究竟怎么回事,络腮胡把我们的发现给她详细说了一遍,大家非常吃惊。胡教授又问了一些细节,络腮胡说:“我也说不好,你最好自己上去亲自看看,我们下来就是想让你看看再说。”
最后珍姨决定留下一半人看守装备,剩下的全部上山,席苗、胡教授也一同上去,经过一番折腾,终于第二次登上这座雪峰。
我已经累得有些吃不消,坐在上面大口喘气。胡教授和席苗也累得够呛,好在有登山绳的帮助,上来轻松了许多。
等大伙终于再次来到神秘的湖泊前,所有人被这眼前壮观神奇的景色所震撼,虽然一路上我做过千万种估计和打算,但绝没想到会是眼前这个样子。
珍姨蹲在水边上,用手撩着温暖的湖水,眼睛望着充满雾气的前方,若有所思。
胡教授也仔细观察整个地形,由于湖面上的蒸汽很大,水面的整体情况看不清楚,只能看到眼前不大的一片。
珍姨问胡教授:“老胡,你的意见呢?”
胡教授双眉紧锁,脸色凝重,过了半晌才说:“奇怪,这个地方不像是火山口,怎么会出现这种形状的湖泊?”
席苗问:“山上就不能形成这样的大湖么?”
胡教授说:“山上不是不能形成大湖,但这个湖泊很不一般。正常情况下,湖泊的形成有其内在的成因。从湖泊的成因上说,大致分为九类。第一类是构造湖,特点是湖形狭长,水深而清澈,滇池和青海湖就是这类的代表;第二类是火山口湖,形状圆形或椭圆,湖岸陡峭,湖水深不可测,代表是白头山天池;第三类是堰塞湖,由火山喷出的岩浆、地震引起的山崩和冰川与泥石流引起的滑坡体等壅塞河床,截断水流出口,其上部河段积水成湖,代表是五大连池。第四种是岩溶湖,由岩溶洼地、岩溶漏斗或落水洞等被堵塞,经汇水而形成,代表是贵州威宁的草海。第五种是冰川湖,由冰川侵蚀形成的坑洼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北美的五大湖就是这种。第六种是风成湖,最著名的是敦煌附近的月牙湖。第七种河成湖,由河流摆动和改道而形成。鄱阳湖、洞庭湖以及内蒙古的乌梁素海都属于这类。第八种是海成湖,由泥沙沉积使得部分海湾与海洋分割而成,通常称泻湖,杭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