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腕官途》第187章


“大雪刚过,宁书记还能按时来调研,真是难得。”贾清水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奉承话。
孙丽平只哼笑了一声,甘芳苓和李顺权是啊是啊地回应了两声,贾路鸣却咧了一下嘴,感慨道:“这得有多大动力啊!”话里面就有了别的意思。
黄兆龙和陶如轩一直站在一起,跟其他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低声议论着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便只当什么也没听见。
甘芳苓穿的有些少,而且穿的是那种肉色的热裤,冷的难受,便一直吸吸溜溜地跺脚。孙丽平就在一旁调侃道:“甘镇长这是……没穿裤子?”
甘芳苓的脸就不由地红了一下,又将肉色的热裤拽了拽,反问道:“这是什么?不比你的裤子薄。”
贾路鸣便找到了话题,一脸坏笑问甘芳苓道:“难道你们比过了?”
甘芳苓便挖了贾路鸣一眼,却道:“比过了又怎么样?”
贾路鸣就嘿嘿笑了一脸的暖昧道:“不怎么样,不怎么样,我能怎么样,又不是跟我比。”那意思却像是想要比比一样,又拿眼睛在甘芳苓身上一瞟一瞟地看。
不过甘芳苓也长的确实有几分样子,扶柳身段,细腰长腿,眉眼也很周正,效颦间又显一双流连顾盼的眼睛,声音也甜甜的,便容易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几个人正说着话,就见一辆丰田面包委蛇而来,黄兆龙马上转身瞪了一眼道:“行了,别吵吵了,准备迎接。”
几个人便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分成两排,站在大门口,丰田面包一到大门口,黄兆龙的脸上马上挂起了笑容,一边鼓掌一边示意大家鼓掌,几个人便跟着拍拍手。
车停下来,首先下来的是马肇庆。马肇庆也不管站在一旁的黄兆龙、陶如轩等人,直接站在车门旁边,伸出双手做出要扶后面跟着下来宁树斌的样子,却不去真扶。
宁树斌下来了,先将手伸向了黄兆龙。黄兆龙急忙双手抓了宁树斌的手摇了半天,又道了辛苦,心里悬起来的第一块石头总算落了下来。就在刚刚,他还一直担心宁树斌从车上下来后会直接跟陶如轩握手。要是那样的话,他这个党委书记就更加尴尬了。
尽管如此,黄兆龙却还是看见宁树斌尽管在跟自己握手,眼睛却一直在陶如轩的身上。这让他心里还是难以平静,却也只好引导着将宁树斌的手交给了陶如轩,介绍道:“我们的新镇长,陶如轩同志。”
宁树斌便握了陶如轩的手,对黄兆龙道:“嗯嗯,认识、认识,年轻有为,早有耳闻。”接着便拉了陶如轩的手说了起来道:“小陶镇长来了王显镇之后,给王显镇带来了不少变化啊。这说明什么?说明县委当初让小陶同志下来的决定还是非常正确的嘛。年轻干部就应该多到基层锻炼、锻炼。当然了,更要有小陶同志这种苦干加实干的精神。我相信,在小陶同志的带领下,王显镇今后肯定会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彻底把贫困帽子摘掉。同时也希望小陶同志不要辜负县委、县政府和王显镇老百姓的希望和殷切期盼,给他来个三年一变样,五年大翻身,怎么样?”
宁树斌说着又将身后的几个人让了出来,这些人有些是陶如轩认识的,有些是不认识的。陶如轩发现朱立安也位列其中,便点头笑笑。
宁树斌接着道:“我今天过来不光是要搞调研,还把县里各个部委局办的头头们都带来了,今后有什么需要就尽管找他们。他们不支持你的工作,你就直接来找我。”
说着话,宁树斌哈哈笑了笑,身后的一旁人便跟着说,一定全力支持。
黄兆龙的脸色却是一阵阵的尴尬。宁树斌的话对他而言非常刺耳的,他是王显镇的一把手,宁树斌却要说王显镇在陶如轩的带领下,那他这个党委书记算什么,是不是就该给陶如轩让贤了呢。然而他更清楚,越是这种情况下,越是不能表现出任何的不满,相反还要跟表现出自己应有的大度。
所以宁树斌跟陶如轩说话的时候,尽管宁树斌并没有看黄兆龙,黄兆龙的脸上还是一直堆着满脸的笑容,不时附和两句,以示自己跟宁树斌看法的一致。
陶如轩非常清楚,这种情况下,自己是没有发言权的,既不能迎合宁树斌的说法,更不能反驳,也知道宁树斌之所以说出这番话,背后是原因的,就尽量表现的拘谨些,只是压根拘谨不起来,只能做出几个不合时宜的动作来,或者两只手放在一起来回搓搓,或者是在后脑勺上挠一把,并不时看一眼身旁的黄兆龙,免得让黄兆龙尴尬。
其实宁树斌这样说也只是逞一时之快,并不考虑后果。如果他真要为陶如轩考虑的话,是不会这么说的。因为这样说明显会让黄兆龙这位一把手不高兴,今后两个人恐怕就很难在一起共事了。
上楼先开了一个短会,主要让班子成员参加了一下,宁树斌简单做了几点指示,说白了是些没意思的话,黄兆龙代表镇党委汇报了新一届班子的近期工作情况,并作了表态发言,言辞恳切,决心很大,当然没忘记把陶如轩捧了一番。
发言稿是黄兆龙亲自准备的。他之所以不让别人代劳,就是怕别人把不准宁树斌的脉,既便如此,这样的稿子也让他写好了撕,撕了又写,反反复复折腾了半个晚上,同时也让痛受了半个晚上的煎熬。
。。。
。。。
第一百七十八章 玄机暗藏
第一百七十八章玄机暗藏
会开完了,天空又飘起了雪花,零零散散的,并没有下大的意思,却让人有些担心。马肇庆怕路上不好走,也考虑到安全问题,问宁树斌是不是回去算了。宁树斌兴致盎然,没有就走的意思。马肇庆便不说什么了,交代陶如轩安排的紧凑一些。
领导的方向标总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便产生官场的方向标。可是马肇庆的这种做法还是有点太不懂规矩了,陶如轩不好说他什么,便只好又给黄兆龙表述了马肇庆的意思。
黄兆龙倒是很大度,说那就安排紧凑一些吧,集镇上大致看看,然后就去废旧物质分拣公司。
陶如轩领命,又去给贾清水吩咐了。
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事先安排好的,集镇上已经被清了场,卫生也打扫的干干净净,就连积雪也堆放的十分整齐。这会刚飘落雪花,张谷便带着人在街上清扫。孙丽平和派出所的丁俊民沿路维持治安,以防有人突然拦路告状。不过都大家都换了便装,看上去便跟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区别。
宁树斌走在街上还特意问了一个正在清扫积雪的“群众”几句话,“群众”没有半分慌张,回答很得体,不时说几句自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给全镇带来的变化。
宁树斌显然很是高兴,就对身旁的黄兆龙道:“黄书记,看来你们这一届班子还真是一届实干的班子啊。这就很好,算开了一个好局,继续坚持下去,要让群众拥护,不要让群众戳脊梁骨;要让群众知道镇党委政府富民强镇的决心,不要让群众失去对党委政府信心;要让群众看到希望,不要让群众没了盼头。”
至此,黄兆龙的脸上才好过了一些,急忙表决心道:“请宁书记放心,新一届党委班子一定认真领悟宁书记的指示精神,尽快扭转局面,带领王显镇的老百姓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随后,黄兆龙在指示宣统委员李顺权发给汾城信息的报道稿中,特意将宁树斌的“三要三不要”进行了重点叙述。县委宣传部看到这则报道后,也觉得非常有新意,就给付美玲做了汇报。付美玲就跟县委办和政研室联系了一下,围绕“三要三不要”将宁树斌过去的讲话整理成了一本乡镇干部基本素养单行本,要求全县乡镇干部人手一本进行认真学习。后来,市委也觉得这个“三要三不要”讲的非常贴切,便在丰源日报上做了专门报道。
至此,宁树斌便成了一位经常冒雨、冒雪下基层调研的好书记了。年底,丰源市委觉得宁树斌这一年干的也不错,而且汾城经济也比过去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上缴各种税费比去年增加了9个百分点,又在吏治方面有了一些新的突破,比如敢于起用年轻干部等等,最终便把宁树斌作为丰源的先进向省委推了上去。
然而黄兆龙的心思终究在陶如轩的身上,跟黄兆龙说了一句,就又开始询问陶如轩集镇的整治情况,又问陶如轩对王显镇今后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陶如轩本来不想抢了黄兆龙的风头,但在这个问题上不说是不行的,一是怕宁树斌人为自己这个从票箱子里跳出来的镇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