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博弈原理》第39章


有人问笔者,“你为什么要搞这张图出来呢?我都明白呀,没有实用性的东西在里头,我看了等于没看。”
这个问题很好。如果你没有看到那些还在前线的士兵,现在的你对我的疑问,就如同五十步的人笑百步一样——我们要有一个大局的思想,知道这个社会有什么层次,知道所有的文化系统里面有哪些,知道对人对事有什么样的方式,知道人与人组成的圈子里面有什么层次,你才会知道自己是处于什么样位置,继而不狂妄,不自大,不迷于其中,能拾途而返。
有一段话是这样的:“人需要重塑,重新认识自己,就需要问:人究竟为何而活,你究竟想要怎样的生活。从今天起,重新认识自己。既然唱戏,就要唱一出好戏。没有理想,我们的人生将何处安放,什么是我们该用一生去坚守的,活着就要问一个“为什么”,不去跟谁比较,只要做好自己,人先独立,而后才成其为人。”
可是,到现在笔者对这类话是非常无感的!因为生在中国大陆里,已经听了几十年,上万遍这类“美丽”的话。笔者觉得真正最重要的是,不是玩文字游戏(同一个观点,换了千万个各种各样不同的表述),而是能不能想得到,如何判断准确,该怎么做,具体步骤和方法是什么!(百科归类图的底层)
一位心理学爱好者求教笔者。他说,他已经看过很多关于心理学的书籍了,依然理解不了深度催眠中所出现的人类的反常行为现象,如催眠中的人变得力大无穷,或者声音变成了其他人。
这时候,笔者告诉他。你再继续深入现有的心理学领域是无法让你理解这个问题的,因为你只知道百科归类中的某一层。在笔者的建议下,他研读了道教,佛教的一些理论和东南亚的如泰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的文化,并且通过日常观察,终于理解了这个问题。(在梦的成分里面提及了这种情况的原因。)
万事万物都不离不开这个层次的划分,所有的人文学术可以这么划分,单独的一门学科也可以这么划分,做事,想法,谋划等均不出此图,这和万象演化一章中提到的宇宙全息的道理是一致的。
故又言,万事层次集。
(阅读建议:在下面的章节中有很多类似△的图形描述,请注意联系,如太极演化总图,化文为象一文中的图。)
☆衍例之如何反面,深入思考别人的思想
很多书,很多人的思想往往是比较浅层的,也就是稍不留神,读之,听之,你就会断章取义,轻微的话,你了解过后宛然一笑就算了,严重的误导你的一生。
那么该如何读,如何想呢?举个例子来说,以下是比较流行的话,笔者在括号里作了注释。刚开始读者可以参照百科归类图去理解,在读完整本书之后再回头看看此注释,想必会更加明白。
一。关于修身修养
1。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上层,需要考虑底层,考虑点为时间:改变内在是否能迅速改变面容,不是立刻改变,又反映出什么问题呢?同样“必有”这个说法是否有问题。)
2。口乃心之门户。口里说出的话,代表心里想的事。心和口是一致的。
(上层,且这个观点应该不对,骗子说的话算不算心里想的事呢?)
3。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上层,需要考虑底层:什么话才是高远,责任,大气,又如何做?考虑清楚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个观点是不对的,比如老千的话都是高远,大气,富有责任感,这样才能容易骗到人,而老千确实存在!)
4。企业跟企业最后的竞争,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境界的竞争。
(上层,需要考虑底层。要考虑到成功有哪些底层因素组成。最后会发现:胸怀,境界只是手段而已,当然所有高端的手段也可以认为是高境界的,所以这句话相当于永恒的对。)
5。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养不够。
(上层,同上。说你怎么样都可以扯上休养的问题。)
二。关于成功
1。要想成功首先要学会“变态”——改变心态、状态、态度等。
(上层,要考虑怎么样改变,而且心态、状态、态度是否存在交叉成分。)
2。成功之道=思考力×行动力×表达力。
(上层,这里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三者是有交叉成分的,也就是思考力好也许直接影响表达力好,所以这个因素的分类有问题。)
3。许多不成功不是因为没有行动前的计划而是缺少计划前的行动。
(上层,前面因为有了个“许多”,避免了特例对这句话的影响,读者可以想想,特例是什么,产生特例的原因又是什么?两句话结合起来思考,会发现更深层次的内容。)
4。功是百世功,利是千秋利,名是万世名。
(上层,操作意义不大。)
三。关于团队
1。什么是团队,看这两个字就知道,有口才的人对着一群有耳朵的人说话,这就是团队。
(上层,只是一种描述,操作意义不大。)
四。关于沟通
1。沟通必须从正见、正思维、正语、正精进、正念出发,才能取得一致有效的合作。
(上层,且不对,做业务的人都深知,“正”只是手段的一种,吃喝嫖赌的沟通,也是有效的方法。正反结合去考虑,你就会发现,沟通是如何把对方吸引或者胁迫过来——心力学原理。)
五。关于得失
1。放下才能承担,舍弃才能获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话说乾隆有一次在朝上放了个屁,台下的和尘秃炝耍磺『芨咝耍蟪济嵌家晕呛瞳|放的;和芑嵛噬稀胺钟墙饽选保畹没噬闲湃巍A桨俣嗄旰蟮囊惶欤厥榕闶谐ず途殖げ渭右桓龌幔诘缣堇铮谐げ恍⌒囊卜帕烁銎ǎ航狻澳芽啊保谐ず途殖ざ伎戳丝疵厥椋馐保厥槌敛蛔∑耍馐退怠安皇俏曳诺摹薄5诙欤谐ぞ桶衙厥楦橇耍厥椴唤猓谐に担耗阊镜钠ù蟮愕氖露汲械2涣耍裟愫斡茫?br /> (上层,且观点不正确,“才能”、“就有”是不对的。另外这个例子里面“你丫的屁大点的事都承担不了”,换位看一看,市长也是一样的,因为他连秘书这样的错误也承担忍受不了。所以放下与承担,舍弃与获得,心与舞台没有直接的关系,只是假象。)
六。关于人才
1。用人之长,天下无不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上层,同样需要考虑的是,长短如何区分,是否会因场合不同,同样的特点会发挥的不同的效力。)
3。怀才和怀孕是一样的,只要有了,早晚会被看出来。有人怀才不遇,是因为怀得不够大。
(上层,这里的观点仅仅只是考虑了自身纵向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在不同的平台下,那么他的机遇很有可能是不一样的。同样,那些名人权威,说不定连市井上买菜的人也不如,只是因为他们得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恩惠才会成名显露——包装。有才的人何其多!)
第九章万法归宗核心总论
本章是《太极博弈原理》全四部中,尤其是第一部万法归宗的核心总结,为本书三大原理的起始总纲。但是由于其高度抽象,因此不建议初读者细读,建议跳读,看不懂的略过去。当接下来的章节中有提到的时候,适当返回来读一下,而在往后的第二轮以上的阅读中,请细读。
1。太极演化总论
太极演化总图
中国古代的易,原本就如上图一样,只有图形符号去描绘世界的万事万物。后来孔子觉得太深奥了,不便于后人去学习,于是乎,他就按照自己对这些图形的理解使用了文字做了注释。成为现在各家书店都有摆设的《周易》。
如果我们停留在周易的文字解释,必定会局限于孔子的初衷思想与易的本原。因此笔者独辟蹊径,不沿袭《周易》阐述易理的思想路线,而独自对“易”的原版,结合生活的所有现象,悟出了太极博弈原理。读者现在看到的只是第一部,万法归宗。
为了便于读者对本书的理解,我们举一个鸡下蛋的例子,如图:
一个蛋经过孵化长成一只鸡,鸡生出两个蛋,然后每个蛋再孵化为鸡,依此下去,那么就有很多蛋了。(注:在现实生活中,鸡一次生蛋期可能一共会生十几只蛋,为了简化起见,假定一只鸡只生两只蛋。)
当你在市场上买了一袋的蛋,有些人会出现很多另类的想法:
1。有人在想,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