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身摇荡更剧,桌子都已滑到角落里。
窗外的天色似也昏黯下来。
船舱中充满了杀气,这“锁镰刀”上的杀气,这“天龙棍”上的杀气,自又和方才的竹筷不可同日而语。
锁镰刀可刚可柔,可硬可软,远可取三丈开外,近可贴身肉搏,可说是江湖中变化最多、最复杂的兵刃。
而“天龙棍”却是以不变应万变,返璞归真,讲究以拙胜巧,可说是江湖中变化最少、最简单的兵刃。
这两件兵刃无论性能、气质,俱都截然不同。
然而,此刻这两件截然不同的兵刃所施用的却是同一种方针——以静制动,后发制人。
只因他们都知道此刻面对着的可能就是自己一生中最强的敌手,是以两人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公孙红紧握着天龙棍,指节都已发白。
梅谦握着“锁镰刀”的手,也是同样用力,同样紧张。刀与棍距离五尺空间,针锋相对着。
渐渐,刀与棍,在缓缓移动——两人的移动几乎是同时的,也不知是刀随棍动,还是棍随刀动。
无论如何移动,刀与棍总是针锋相对着。
两人的眼睛都已散发出异样的光,与其说他们是想发觉对方架式的破绽,倒不如说他们是想发现对方武功的极意。
船身继续摇荡着,而且渐渐剧烈。
但两人的双足却都有如钉子般钉在船板上,无论船身摇荡得多么剧烈,两人的身子犹屹立不动。
但这“不动”,却也是“动”。
但“不动”甚至比“动”还要激烈。
万老夫人却不耐了,冷笑一声道:“公孙红为何还不出手?”
她忍不住凝目去瞧梅谦的刀势,骤看也觉平常得很,但她仔细瞧了许久,身上却不禁沁出了冷汗。
她只觉屹立在那边的梅谦,人与刀似已化为一个整体,她想出一百种招式,也自知不能将之击破。
她虽然远远站在一边,但已感觉出刀上的杀气。她瞧得越久,越觉自己整个人都似已在这刀光杀气笼罩中。
她心头暗凛:“我若是公孙红,此刻只怕已血溅当地。”
她想转头去瞧瞧公孙红的架式。
但不知怎的,她目光竟似已被这刀上的杀气所吸引。
她竟已无法移动目光。
她想:“若是方宝玉在这里,不知是否能瞧出破绽?”
她想:“方宝玉想必是能瞧出的……但同是一双眼睛,为何有这么大的不同?为何他瞧得出我瞧不出?”
但到了后来,她竟连思想都不能思想。
连她的心都已被那刀光杀气所吸引住了。
一柄刀又怎会有这么大的魅力?
这“锁镰刀”打造得虽然精巧,刀的钢质虽然精纯,但无论如何这总是死的,没有生命。
死物又怎能产生魅力?
这道理虽繁复,却又极为简单。
绝世的美人,固能令人废寝忘食、神魂颠倒,而吴道子的画、王右军的字,也可令人神魂与之。
刀,亦是如此。
刀虽是死的,但在名家手中便有了生命——它的生命正是持刀人的精神魄力所赋予的。
那刀的架势、刀的光泽,正与吴道子的画、王右军的字一样,已不是单纯之“物”,已有了灵魂、生命。
梅谦的刀法,虽还未达到无上妙境,但对万老夫人说来,却已足够了——万老夫人的眼力,也还不能参透妙境。
在万老夫人眼中,梅谦的刀法已是完美的——而世上无论任何一件完美之物,都有吸引人的魅力。
她竟不由自主向刀光走了过去。
公孙红的目光也有些异样了。
他精神虽然仍集中着,毫无松懈,但却已渐渐不是集中在自己棍上,竟已渐渐集中在对方刀上。
他的精神气魄,也已被对方吸引过去。
这或许也因为公孙红新伤未久,万老夫人更是心身交瘁,惊魂初定,是以他们的精神也特别脆弱。
是以这一战已无需出手,便可以分出胜负。梅谦的刀虽还未出手,但刀上的杀气已摧毁了公孙红与万老夫人。
锁镰刀光芒更盛,刀光中似已可看出血光。
突然间,整个船身有如被人抛了起来。
梅谦与公孙红功力虽在,但也不能抵抗这种自然的威力,两个人的身子也都被抛了出去。
杀气,立刻奇异地消失。
两个人的精神本都贯注在对方身上,而此刻情况大变——两人俱都受到这不可抗拒的一击。
他们的目标自也同时转移。
于是两入耳中便突然听到了浪涛的狂号声,狂风的呼啸声,以及外面船家的嘶声惊呼。
这些声音早已有了,只是方才他们听不到而已。
风!狂风!
风在呼啸,海也在呼啸。
船在怒海中,正有如巨人掌中的蝼蚁一般,生命随时都可被摧毁,而船舱中的公孙红与梅谦……
他们方才还自觉是一切的主宰,还自觉不可一世,然而此刻,他们已
发觉自己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
船家们在外面嘶声大呼道:“落帆,把稳舵……”
船舱中的公孙红、梅谦、万老夫人,各各紧抓着船舱中的柱子或是窗框,面上都已变了颜色。
海浪卷了进来,山一般压下。
三个人俱是一身湿透。
梅谦紧抓着窗框,呼道:“公孙红,你该感谢这狂风,是它救了你。”
公孙红嘶声道:“那也未必。”
梅谦道:“未见得?……哼!方才我已随时都可取你们的性命,风一停止,你们赶紧下船吧,否则,梅某……”
万老夫人狂笑着道:“梅谦,你若真的厉害,你就叫风停吧!你能么?
你能么?……哈哈!你也不过和我们一样,是个渺不足道的人而已。”
梅谦似是怔了半晌,还是厉喝道:“梅某虽不能要风停,却可要你住嘴。”
万老夫人笑道:“你……”
突然外面嘶声大呼道:“救……命……”
这“救命”之声发出时本在舱外,但到后来却已有数十丈高——这人显然已被巨浪卷得飞了出去。
接着,又是一声惨呼,消失……
船舱中三个人骤然沉静下来,心头自己变得异样沉重——沉重得使他们非但说不出话,甚至几乎透不过气。
木桌、长凳和角落中的木板、箱子,都已被这一个接一个的千仞巨浪击成碎片,一片片被海水卷了出去。
公孙红突然大呼道:“梅谦,小心,你抓住的那窗子已松了。”
一个浪头压下,掩没了一切。
然后,是梅谦大呼道:“多谢。”
突然,万老夫人身子也被抛了出去。
就在这时,一条链子卷住了她双足,硬生生将她拖回来——这链子正是梅谦的“锁镰刀”。
梅谦呼道:“紧紧拉着链子,莫要松。”
万老夫人嘶声道:“你……你为何要救我?”
梅谦道:“风停后你若不下船,我仍要取你性命,但……但此刻我还是要救你的……这也是公孙红救我的原因。”
万老夫人道:“你……你……多谢,多谢……”
公孙红只觉眼睛湿湿的,也不知是海水是泪水。
这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人与人之间的仇恨,已在这难以抗拒的暴力下消失,在共同的死亡威胁下,朋友,仇敌,都变成一样的了。
浪头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卷进来、压下来……
三个人神智都已渐渐丧失,所剩下的只有人类求生的本能,他们此刻手里抓住的东西,是死也不会放松的。
在半昏迷中,公孙红突又大呼道:“梅谦,我要问你最后一句话。”
梅谦道:“问吧!”
公孙红道:“你和白衣人究竟有什么关系?”
梅谦默然半晌,终于呼道:“白衣人……他……”
也不知是风浪掩没了梅谦的呼声,还是公孙红神智已昏迷,总之,梅谦在说什么,公孙红已完全听不见了。
◆ 《浣花洗剑录》 第五十一回 大难竟不死 ◆
风浪平息时,夜已来临。
梅谦最先恢复了神智。星光斜斜照进来,照着他的脸,他揉了揉眼睛,立刻大呼道:“公孙红……公孙红……”
虽有星光,但船舱中仍景象难辨。
虽有风声,虽有浪声,但大地间都仍似死般静寂。
过了半晌,才有回应道:“我在这里。”
梅谦道:“好……公孙红,你还未死。”
他语声竟已有些颤抖,却不知为了什么。
影绰绰只见一个人站了起来,又跌下,又站起……终于踉跄地走了过来,却又扑地跌倒。
梅谦道:“公孙红。”
公孙红道:“是我……万老夫人呢?”。
梅谦道:“在这……哎哟!”伸手一拉链子,链子空空的。
公孙红失声道:“她……她莫非已……已……”
梅谦道:“我叫她抓紧,谁知她……唉!”
公孙红叹道:“可怜……不想她竟……”
梅谦亦自叹道:“她虽非好人,但这么大年纪,终年飘泊在外,也可说得上是孤苦伶仃,有些事,别人也该原谅才是。”
公孙红道:“她外表虽恶毒,其实心里也必定凄凉痛苦得很,是以行事便难免有些失常,这确是?
小说推荐
- 浣花洗剑录
- 作者:古龙第一章 一剑动江湖冷风如刀,云层厚重,渤海之滨,更是风涛险恶,远远望去,但见天水相连,黑压压一片,浪涛卷上岩石,有如泼墨一般。忽然间,一根船桅被浪头打上了岩石“拍”的立刻折为数段,浪头落下时,海水中骇然竟似有对锐利之眼神闪了一闪,等到第二个浪头卷起、落下,这双眼神已离岸近了两尺,已可隐约看
- 最新章:第191章
- 洗冤集录
- 作品:洗冤集录 作者:南宋·宋慈 内容简介《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1247,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该书的最早版本,当属宋淳祐丁未宋慈于湖南宪治的自刻本,继又奉旨颁行天下,但均已不传。现存最早的版本是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录;兰陵孙星衍元椠重刊本或称《
- 最新章:第11章
- 洗剑集
- 《洗剑集》第一章 天地有雪天地无情,万里飞雪,大雪十日,北域燕云十六州已是皑皑白银世界。举目眺望,青山失色,大江冰封,狂风席卷了整个苍穹,将其化作一个无尽的铜炉,万物在其中煎熬。官道上的白雪层层积下,地面表层虽浅雪松软,可下层早已冻成坚冰,能轻易走马。天本已是将黄昏,可地上丰雪映照着天光,反倒见得越
- 错嫁残颜之洗冤集录(完结)
- !错嫁残颜作者:浅绿=内容简介:她是正直冷傲的酷情法医“在这个乱世里,没有一个人,能解救所有的人,能救出关心在乎的你,已是万幸!我早已没有能力再去怜悯那些无辜的人”她是身手敏捷的精明干探“黑与白中间或许是有一大段深浅不一,绚丽多姿的灰色,但是在我的世界里,只容忍两种色彩,不是黑,就是白”她是才情逼人
- 最新章:第121章
- 沧海洗剑录
- 作品:沧海洗剑录 作者:江.山 内容简介 浪子飘零江湖,一壶酒,一柄剑,已足矣。浪子三唱,不唱悲歌。红尘间,悲伤事,己太多。浪子为君歌一曲,劝君切莫把泪流,酒罢挥手各自去,阳关道外好片天 正文 第一章 水边浪洗沙细白 庭内树摇影婆娑“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 最新章:第87章
- 冰河洗剑录
- 作者:梁羽生正文 第一回 八女同来生异事 七年流落剩沉哀蜗角浮生换,怅年来车尘马迹,天涯望断。青冢寒鸦啼未了,凄绝此情难浣。更还有幽闺旧伴,死别生离同一恨,梦魂惊,犹似闻低唤。清泪滴,鸳枕畔。深情负尽长遗怨,此生缘,镜花水月,都成空幻。弹剑狂歌临绝塞,云海苍茫人远,挽冰河洗涤尘丝乱。往者如斯随逝水,
- 王阳明全集之二(静心录)
- ,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1书一始正德己巳至庚辰与辰中诸生己巳谪居两年,无可与语者。归途乃得诸友,何幸何幸!方以为喜,又遽尔别去,极怏怏也。绝学之余,求道者少;一齐众楚,最易摇夺。自非豪杰,鲜有卓然不变者。诸友宜相砥砺夹持,务期有成。近世士夫亦有稍知求道者,皆因实德未成而先揭标榜,以来世俗之谤,是以往往
- 最新章:第67章
- 王阳明全集之三(悟真录)
- ,悟真录之一 文录四-1,小,说,网 序记说别三子序丁卯自程、朱诸大儒没而师友之道遂亡《六经》分裂于训诂,支离无蔓于辞章业举之习,圣学几于息矣。有志之士思起而兴之,然卒徘徊咨嗟,逡巡而不振;因弛然自废者,亦志之弗立,弗讲于师友之道也。夫一人为之,二人从而翼之,已而翼之者益众焉,虽有难为之事,其弗成者
- 最新章:第80章
-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陈言边务疏弘治十二年,时进士。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
- 最新章:第8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