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第435章


“要好办我还找你呀?”梁晓乐没好气地呛包了小玉麒麟一句。
“要是那样的话,你就把你的干哥哥们全都推到神话故事里去了。”
“神话故事就神话故事,只要对我的事业展有好处,借用一下又何妨?”
梁晓乐说罢,见小玉麒麟仍然无动于衷,又激将道:“有你这个神兽做向导,我已经被神化了。如果不让他们沾点儿神气儿,岂不是白追求我一场?!”
“嘿,倒把球踢给我了嗨!”小玉麒麟翻了翻白眼儿,又道:“倒也是,近墨者黑,在你这个穿越分子身边的人,要是不做点儿出格的事,那就有悖常理了。说吧,你要我怎样配合你?!”
嘿!小玉麒麟又埋怨了回来。
梁晓乐笑了笑,说:“你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安排个艳遇故事,还要从女家那边得到一笔财富,作为展资金修建家园。”
“这样的话,你的干哥哥们可得吃一些苦头。”
“苦尽甜来嘛!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与你又有什么好处呢?”
“一来我摆脱了他们的纠缠,二来,等他们家致富后,我再与他们合伙儿租赁周边土地,展我的事业。”
“那好吧。”小玉麒麟懒洋洋地说:“这是一件很费脑子的事,还得与现实中的地理地貌相结合。在人间,我做点儿具体事还可以,长时间规划展,我还真不是内行。”
“那就劳驾多多费神了。”梁晓乐调皮地双手一抱拳,向小玉麒麟作了一个揖,又道:“你最好在距离梁家屯三百里以外安排地址,离任山县也不要太近,最好也是间隔三百里。这样,当把他们都安置好了以后,在梁家屯周围三百里处,就形成一个大包围圈,圈内直径六百里,都是我的租赁土地。那样的话,是不是就可以达到这个空间规模了?”
“嘿!原来你的用心在这里呀?!”小玉麒麟高兴起来:“不过,仅仅方圆六百里,恐怕还不够。但要再展,难度就更大了。到那时,只有你赤膊上阵了。”
梁晓乐不解,忙问道:“我还能怎样赤膊上阵?!难道现在做的还不够**裸的吗?”
“嘿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小玉麒麟坏笑着说。
梁晓乐再追问,小玉麒麟一直是坏笑不语,也只好作罢。驾着“气泡”在距离梁家屯三百里处飘飞了一圈,查看了地理地貌。一人一兽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商量好了可行计划。
一个借力展自己事业的宏伟蓝图出现了。
梁晓乐心里鼓满春风。
梁晓乐用“箴言”点拨冯良存成就美好姻缘,认祖归宗,又在梁晓乐的帮助下,展的家大业大,成为一方富豪,一时传为佳话。
“姑姑拉盆儿”的隐喻,再加上梁宏远旁敲侧击的解释,窦金安、扈颜辉、谢玉成、马志涛、杨庭广、韩光平六个扔在追逐梁晓乐的“干哥哥”,理解了梁晓乐回避的用意,也就强迫自己熄了这个念头,移情别恋,让家人给自己抄敛(办理。这里指说媒)起婚事来。
杨庭广没有考上秀才。下学后,在留路村自己家里的门市里站了一年多的柜台,总因耐不住寂寞,又回到梁家屯,为干爹梁德福一家推销起货物来。
众人都看得出,杨庭广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冯良存的婚事,对杨庭广是个震撼。“姑姑拉盆儿”,又让他对梁晓乐彻底失望了。一日,沮丧的他找到梁晓乐,“嘿嘿”的苦笑着,说:“乐乐,能不能也给广哥哥指个方向,或者给几句箴言,让迷惘中的广哥哥有个投奔处。”
梁晓乐想了想,笑道:“可以,只要广哥哥不怕吃苦就行。”
杨庭广忙说:“不怕。只要是乐乐你指引的,就是刀山火海,我也在所不惜。”
梁晓乐闻听,说:“那我就在‘天地之神位,前,给你求求,看上天如何安排于你。”
“如此甚好。”杨庭广高兴地说。
于是,梁晓乐装模作样,在“天地之神位”前,点燃了三炷香,然后默默祷告一番。最后手一挥,神案上凭空出现了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西北三百里,逢林是家园。杨柳相依依,家业大无边。”
杨庭广拿起看了看,不解其意,又递给梁晓乐,说:“乐乐,你给哥解释解释,是什么意思?”
梁晓乐看了看,说:“这前两句很可能是说让你出门奔西北,三百里外,只要遇见树林,就是你安家立命的地方。后两句是在说,你必须与姓柳的相结合,既是美满姻缘,还能家致富。”
杨庭广闻听心里高兴,对梁晓乐说声“谢谢”,收起了“箴言”。
“广哥哥,你要是在那里了家,你的土地,一定要租赁给我种哟!”梁晓乐不失时机地说。
“那一定,别说土地租赁给你,就是家财,也有你的一半儿。囡为这是你的功劳。”杨庭广讨好地说。
梁晓乐闻听“哏哏”一笑,又恢复了小女生的调皮相:“广哥哥,大话先撂这里,等你把嫂子娶进门,一切都落到实处,咱再说分配问题。”
杨庭广也“嘿嘿”笑道:“借你吉言。”
很快,杨庭广怀揣“箴言”,辞别干爹干娘。又到留路告诉了父母,一个人向着西北方向走去。
正文 第428章 各得其所之杨柳依依(一)
杨庭广昼行夜宿,不几日来到一座县城。一打听,原来这是新河县。距离梁家屯村三百里,距离任山县也三百里。三下里呈三角格局。
而在新河县的西面,有一片古老的野树林。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这个野树林便是这一带的弃老地。在当时的制度下,但凡父母到了六十岁,就得由他们的儿子或孙儿带到树林里扔掉。
因为这个树林是老年人的丧身之地,方圆几十里地的人们,都谈林色变。除了往里送老人以外,谁也不敢走近树林半步。
树林方圆几十里,里面大树参天,灌木交错,荆棘丛生,各种野兽栖息在里面。别说老人,就是年轻的大小伙子,也都是有去无回。
因为是弃老地,各种传说也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越传越邪乎,就像真的一样。
传说,在树林的深处,有无数间小木屋。被送进里面的老人并没有死,都住进小木屋里享受晚年幸福去了。
还有的说,在里面住着一家战乱时期躲进去的人家。他们都会很高的武功。这户人家有一个姑娘,本事高,长得俊。因为里面住的都是老年人,到如今还没有嫁出去。姑娘扬言说,如果树林外面的小伙子有勇气把她从树林里带出来,她就嫁给这个小伙子。
据说,这个美丽的诱惑曾让许多没有娶上媳妇的年轻小伙子大胆一试。可是,没有一个人如愿。因为走进去的小伙子,一个也没有走出来的。
杨庭广望着茂密的森林,心中暗想:“箴言里说‘西北三百里,逢林是家园,,想必就是指这片树林了。”
杨庭广虽然有箴言在手,但听着人们的传说,又不免胆怯:心想:都说没一个从里面走出来的,我一个人进去了别再交代在里面。
正在杨庭广犹豫不决的时候,忽见从树林深处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杨庭广赶紧上前搭话,说:“不是说这个树林里从来没有走出过人来吗?你是怎样进去的?又是怎样出来的?”
中年人笑笑说:“凡事都不能一概而论嘛!我耍个玩艺儿给你看看,你就知道我的能耐了。”
中年人说着在地下收起了一堆土来,从口袋里摸出一个莲籽儿埋上,又往上吐了两口唾液,然后口中念念有词。
不一会儿,莲籽儿芽钻出了土,又一会儿,长出长长的柄和圆圆的叶儿来绿油油的莲叶眼看着越长越大。
又眼见着开了花,结出一个硕大的莲蓬来。
杨庭广惊喜地问道:“你在哪里学来的这种幻术?”
中年人说:“树林里。那里住着这么一家子人家,个个都会很多玄术。我这点玩艺儿,与人家比起来真好比芝麻与西瓜。”
“这树林里果真有人家?”杨庭广欣喜地问。
中年人:“有。不但有,那家还有一个姑娘,功夫很是了得,人也长得很漂亮。到如今还没有婆家,可就没有一个既有勇气又能干的小伙子配得上她!”
杨庭广闻听立马问道:“你说的这个姑娘是不是姓柳?”
“对呀!”中年人惊奇地说:“你怎么知道的?”
杨庭广知道“箴言”在没兑现之前,不可说破。便“嘿嘿”笑了笑,说:“听说的听说的。”
中年人也没再追问,诡谲的一笑,说:“你既然知道她的姓氏,想必就是有缘人了。实话告诉你吧:那姑娘确实姓柳,叫依依,长得如花似玉。这样吧,我把这个莲蓬给了你,让它带你去找那个姑娘,如何?”
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