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异能兴农家》第428章


对!
就这样!
梁晓乐心里刚一高兴,立即又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给皇亲国戚来说媒的人,一定能说会道。而式神的语言行动,都是自己提前设计好了的。一旦宏远爹、娘追问起来,式神无法设置这个应变能力,很有可能会露馅儿。
那,干脆让小玉麒麟来当这个媒人。
梁晓乐想到做到,闪身进了空间。
当唤出小玉麒麟对它说明用意后,小玉麒麟把头摇的像个拨浪鼓:
“你知道吗?”小玉麒麟乜斜着眼说:“你冒了谁的名讳了?”
“谁的?”梁晓乐好奇地问。
小玉麒麟:“当今皇太子,不久的皇上!”
“什么?当今皇太子单名一个旭字?”梁晓乐惊奇地说。这还真是她第一次听说到。
小玉麒麟:“当然啦。这在官吏之中不是秘密,只不过老百姓知道的少些罢了。你用式神冒名顶替他,那还了得?传嚷出去,朝廷还不把你当罪犯抓起来?再说,太子订婚那是朝廷大事。就是所用宫女,也得通过全国选美完成。哪有这么随随便便的?!”
“人家不是不知道吗?”梁晓乐委屈地说:“那就不说皇亲国戚,就说是个富户,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无论如何说转宏远爹、娘就行。”
小玉麒麟:“你为什么非得让对方叫‘陈旭’呢??!”
梁晓乐:“这个……以后再给你说。我们还是先说说如何冒充吧?”
小玉麒麟:“我觉得这个办法不妥,对你的事业发展很不利。你想啊,你只要定了婚,将来就得结婚。式神是你的分身,这还不是等于你一个人?!”
梁晓乐:“我就是为了一个人过一辈子,才想出这个办法的。”
小玉麒麟:“这样,你的事业就永远停止不前了。”
梁晓乐:“为什么?”
小玉麒麟:“你想啊,神职人员各吃一方。你现在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方圆二百多里。要想再往外扩展,你就得走出去。人家不可能跑一百多里路来找你看事问事不是。”
梁晓乐:“你是说借助婚姻。”
小玉麒麟:“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了。”
梁晓乐:“这……我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实在不堪他们七个的轮番轰炸。”
小玉麒麟:“你就不会开动脑筋,想个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这……”
梁晓乐一时无语。
正文 第421章 冯良存买娘成就婚姻
“乐乐,哥给你买了一个钥匙链儿,你看看,喜欢不?”
冯良存每次跑业务回来,总要到神堂院里看看梁晓乐,送给她一、两件小礼物:一方手帕、一个扇坠儿,一把梳子,一个头花……虽然都不值钱,实所为瓜子不饱是人心!
梁晓乐又如何品不出这其中的含义?!
冯良存一米七、八的个头,白白净净,风姿特秀。实可谓天生一副富贵相,人面前一站,很难让人把他与孤儿联系在一起。
他平时学习成绩一向不错。临场发挥不好,才没考上秀才。宏远娘的意思让他再继续学习,等下一个乡试。冯良存却坚决不肯,执意要用双手养活自己,报答干爹干娘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宏远爹、娘没办法,只好先让他在路新铭的店铺里站了一年多的柜台。之后又让他跟着梁德胜练习跑业务。如今已能单枪匹马走南闯北了。
“良存哥哥,以后不要为我花钱了,你得攒钱给我娶嫂子呀?”梁晓乐装作看不出,嬉笑着逗他。
“乐乐……”
冯良存一张白净脸憋得通红,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良存哥哥,这次又有什么新奇见闻?”梁晓乐见状,赶紧说别的。
说故事又是冯良存的一个强项。每次回来,都要把在外面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幽默的语言,讲给梁晓乐听。每次都逗得梁晓乐“哈哈”大笑。这个时候,也是冯良存感觉与梁晓乐距离最近的时候,同时也是他最幸福的时候。
“这次在任山县听说了一个新奇事:一个瞎眼老太婆,插着草标卖自己。”冯良存说。
梁晓乐:“瞎眼老太婆插着草标卖自己?多少钱,卖身去做什么?”
冯良存:“我没见。听说面前的纸上写着:‘铜钱五贯,卖身做娘!’”
梁晓乐:“一个老太婆插着草标卖自己,实属罕见。还要给人去做娘。这老太太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冯良存:“不知道。人们都说这个老太婆想钱想疯了,谁拿五贯钱去买一个瞎眼老太婆养着?我听了,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就没过去看。”
梁晓乐沉思了一会儿,说:“良存哥哥,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你不如把她买了来,养在咱养老院里,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就是没什么,一个瞎老太太,也实在挺难的。”
“乐乐。咱养老院入住是要交费用的。这个还得用钱买,你疯了?!”冯良存不解地说。
“她既然插草标卖自己,就一定有用钱的地方。我们买了她来。也是帮了她的忙。在难处里拉她一把,兴许能救她一家人。我们的养老院其实也是半福利状态,良存哥哥,你把她买回来。钱我出。”
“乐乐,人家是卖身做娘。不是来住养老院。我要是买了来,就得给她当儿子。”冯良存有些为难地说。
“不是正好嘛。你有一个干娘(宏远娘),又有了一个买来的娘,两个娘加在一起,你不就有了一个亲娘了嘛?!”
梁晓乐本想逗冯良存,谁知话一出口。却见冯良存面色一沉,眼里便雾蒙蒙的了。知道自己无意间戳到了他的疼出——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梁晓乐吐了一下小舌头,赶紧扭转话题。
“乐乐。你甭往回拾了,这个老太婆,我明天就赶过去买了来。她要不愿住养老院,我就给婶子(宏远娘。冯良存被收养后便管宏远娘叫婶子,认干亲后没有改口)说一声。先借我一处宅院,我自己单过养着她。”冯良存终于下了决心。
“嗯。”梁晓乐点点头。一本正经地说:“良存哥哥,于人谋福,自己获利。我们什么时候都要以慈悲为怀。在我们这里,越是新奇的事,意义越大,价值越高。希望你也不虚此行。”
梁晓乐说着,从抽屉里取出五贯钱,连同一个绣花荷包,放到冯良存面前。又道:“良存哥哥,这荷包里有一条锦囊妙计,一定要在你最彷徨,最迷惘的时候打开。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一定不要打开。”
冯良存点点头。走时,却只拿了那只荷包:“锦囊妙计我收下。我买娘,我拿钱。”
望着冯良存离去的身影,梁晓乐笑了。
……………………………………………………………………
任山县“人市”里,人来人往。
原来,任山一带闹饥荒,老百姓为了活命,卖儿卖女卖老婆的很多。街道两旁,有许多蓬头垢面的妇女、衣衫褴褛的孩子,插草标贱价叫卖。
冯良存怀揣五贯钱,在人群中东瞧瞧,西看看,寻找那个听说过的插草标卖自己的瞎眼老太婆。
“大兄弟,你看我行吗?洗衣做饭,地里场里,我都能做。你就买个好指使婆子吧。”
一个三十来岁的妇女拦住冯良存,哀求道。
冯良存摇摇头。
见那妇女一脸失望之色,冯良存又有些不忍,忙又说:“大姨,我给你一百文钱,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插着草标卖自己的瞎眼老太太在哪里?”
“你打听她干什么?”妇女脸上复又爬上一抹笑容:“都来了多半个月天了,连个问的人都没有。谁买个瞎眼老娘回去养着去?!”
“那,她在哪里呢?”冯良存见她的目光直瞅自己的手,忙拿出一百文钱递到她手里。
那妇女接过钱,脸上一喜,对冯良存招招手:“你跟我来。”
那妇女领着冯良存在“人市”中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拐角处,往前一指,说:“那不,就在那里呢。”
冯良存顺着她的手指望去,一个面带菜色的白发苍苍的瞎眼老太婆映入眼帘。老太太身插草标双膝跪地,面前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铜钱五贯,卖身做娘!”
“人市”买主虽众,唯独她这儿无人问津。
冯良存赶紧过去问话。
那老太太告诉他:
“我年近六十,和干儿子相依为命。如今干儿子已长大,却得了一种怪病,急需一笔钱医治。我没有一点儿积蓄,如果母子俩干耗下去,只有死路一条。才想起卖身给他看病。
“但买我的人也必须是孤儿,单身。这样才好处不是?!如果有妻室儿女,我是断不肯相卖的。你要符合条件,也诚心买我,需当面把钱交给我干儿子,老身才跟你去。”
冯良存身负使命,又同情老太婆遭遇,再说自己也确实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