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为了讨好李嗣源升官保命,温韬不惜将手上最值钱的《兰亭序》献给李嗣源,但这一来反而勾起了李嗣源的贪欲,干脆将温韬杀了,将其家产如数收归国库…”孙亭道,“之所以李嗣源执政时期国库相对宽裕,除了李嗣源施仁政治天下导致国富民强之外,抄没温韬的家产也让李嗣源赚了个够…”
“对了,按照孙先生你的说法,云凌子连环计的失败,和这个墓葬有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张掌教,刚才我说过,温韬盗墓也有失手的时候…”孙亭道,“盗乾陵的时候,温韬曾遇风雨,从而导致温韬放弃了乾陵。”
“莫非…这李嗣源陵,与乾陵有异曲同工之处?”张国忠不解。
“岂非异曲同工啊,可以说是变本加厉…”孙亭微微一笑,“李嗣源杀的不是别人,正是盗墓行业的鼻祖温韬,按照道家的理论,昭陵应该算是最为复杂的唐陵了,仍然让温韬不费吹灰之力就给盗了,所以李嗣源不得不考虑用一些别出心裁的方法来建造自己的墓…”
“錾龙阵”,是唐代最流行的防盗墓局,这种畸形的流行当然饿衍生出了一批专门研究“錾龙阵”的术士,昭陵虽说复杂,但在这些术士眼中也不过相当于高中生碰到了加减法的算术题一样,相传昭陵用的是“錾龙阵”中最复杂的“衍局”,每一个陪葬的王公贵族都拥有独立的“錾龙阵”,每个独立的“錾龙阵”都作为太宗陵“主阵”的一个镇台存在,其复杂程度若放到现代,简直匪夷所思,不过温韬也不知是请的哪路神仙,竟然一个月不到,就破了昭陵的“衍局”,把里面的宝贝搬了个一干二净,鉴于昭陵的教训,李嗣源认为传统的“錾龙阵”已经很难起到防盗的作用了,所以才用“炼尸釜”弄了个与众不同的“錾龙阵”,虽说其基本原理仍未脱离“錾龙阵”的底子,但实际效果却远远高于昭陵。
“当年那个九尾狸猫以头撞的方法暂破炼尸窑。给了云凌子很大的启发,后来云凌子破这个“炼尸釜”,其原理与那个狸猫撞头的原理类似,仅是暂破,并不是真破,具体原理我不太清楚,但可以肯定,云凌子有把握在甘粕重太郎与樱井省三出现的时候,随时将炼尸釜的力量恢复。虽然那时候他自己也不能幸免,但那两个日本人的死亡是肯定的…”孙亭摇摇头,显出一副非常惋惜的表情。
“然后呢?大雨浇灭了引魂香又是怎么回事?莫非李嗣源的墓中,有掌风控雨的道道?”张国忠似乎有些不相信。在他的印象中,道教虽说高深,倒也没厉害到呼风唤雨的地步。
“温韬盗墓唯一的一次失手是在乾陵…”孙亭说,“失手的原因,就是下雨…”
“国忠啊。古代有些东西,不是以你我的脑袋能够想象得到的…。道术确能呼风唤雨,当年温韬盗乾陵时突遇风雨。实际上就是那些掌风控雨的法术生效了,咱们不会,不能说别人也不会啊…”老刘头抽了口烟,撇起了嘴,“那些法术,其实都是吓唬人的招,没想到温韬还真中招了,他的谋士可能跟你一样。认为道术不可能掌风控雨,所以才建议他收手,没想到,李嗣源参考温韬的成败,在自己的墓中也用上这招了…”
“按田中千户的说法,当云凌子点着三炷香的时候,忽然天色大变,瞬时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原田幸九郎的脸色也变了,而云凌子忽然拔出佩剑刺向离自己比较近的樱井省三,结果被旁边的日本兵乱枪打死…”说到这,孙亭的语气仿佛有些激动,用拳头砰的砸了一下桌子。
“那是引魂香…”老刘头皱着眉头,若有所思,“依我的分析,当时的情况大概是这样地:云凌子参考礼貌的方法,暂破了由炼尸釜组成的“錾龙阵”,并以引葬大阵将炼尸釜的力量暂时引到了那三个茅山子弟那里,理论上讲,这么做是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的,如果在一定是内,炼尸釜的力量不被引回来,那么那三个茅山弟兄肯定是有性命之忧,然而当云凌子点着引魂香准备把炼尸釜往回引的时候,忽然李嗣源墓里那种呼风唤雨的道道生效了,浇灭了引魂香,引葬大阵失败,茅山那三个弟兄一命呜呼是肯定的,但云凌子却孤注一掷,见引葬大阵未成,边想以真功夫一剑刺四樱井省三,结果也被乱枪打死…”老刘头顿了顿,稍微理了一下思路,“炼尸釜的力量被引葬大阵引走之后,那个“錾龙阵”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威力了,所以云凌子死后,日本人大摇大摆的搬空了李嗣源墓中的所有陪葬品,其中包括稀世珍宝《兰亭序》…但这一切,尤其是下雨的事,马思甲老爷子并不知情,眼见三个徒弟惨死,果报也被倭贼搬空,而云凌子却就此失踪,马老爷子不得不怀疑到云凌子的头上,所以云凌子才有现在的汉奸名声…”说到这里,连老刘头都叹了口气。
“原来是这样…”张国忠叹了口气,用拳头砸了一下桌子,“对了,田中千户是谁”…
“是当时樱井省三的贴身警卫,我专程到日本走访过这个人,按他的描述,云凌子至少身中七枪,最后以配剑撑地,站立而终,就连原田幸九朗本人,最后也对着云凌子的遗体鞠了一躬…”说到这里,孙亭忽然眼眶红润,预期也有些颤抖,“张掌教,关于云凌子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我查了整整五年,但内地与香港的道门中人,根本不相信我说的话,所以我希望你能以茅山掌教的身份,帮我澄清这件事,还云凌子一个清白,在下将感激不尽!”说到这里,孙亭忽然咬着牙站起身,向着张国忠深深鞠了一躬。
“孙先生!使不得!”张国忠赶忙站起身搀扶,“孙先生,为抗日指使澄示清白,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快坐下!…”张国忠搀着孙亭坐下后,不禁满脑袋的疑惑,“请恕在下冒昧,不知孙先生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费劲五年时光,究竟是为了什么?”
◆《茅山后裔》之兰亭集序 第二部 兰亭迷踪 第三十一章 金百合计划
“云凌子……也就是丁瑞宗,其实……是我的阿公……”孙亭道,“丁建帮,其实就是我的父亲孙启林,丁瑞歧是我祖父,我父亲就是被阿公抚养成人的……”
“这……”张国忠彻底蒙了,怎么连姓都不一样啊,“孙先生,我被你说糊涂了……”
“张掌教,你还记不记得,我最开始所说的,丁一只不过是‘窥名’?”
“记得啊,莫非,丁一先生本姓孙?”张国忠一皱眉问道。
“正是,我太爷丁一,本名就叫孙晓辰,按他师门的规矩,子女在十五岁之前是不能姓回本姓的,但太爷死的太突然,没来得及说这件事,甚至连太奶和祖父丁瑞歧都不知道,后来阿公云凌子去常家营破炼尸窑的时候,从以前自家住所的房檐下面翻出一封太爷的亲笔信,才知道自己的真姓,但由于战乱,阿公和我祖父之间的联系甚少,所以我祖父也不知道,知道后来我父亲被阿公抚养的时候才知道这件事,为了让张掌教你有一个客观的印象,所以我一直没提及这件事,还希望你能理解……!说完这些话,孙亭长叹一口气,用一种满带寄托的眼光看着张国忠,阿公离开南昌之前,曾给父亲留下一封信,信中说明了我父亲的身世,并把当年何素灵的亲笔信以及日本人送给他的黄金与银元留给了我父亲,后来我父亲回家探亲,见到这封信时阿公已死了,1948年,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我父亲先随国民党的残部一起逃到了台湾,后来又到欧洲。我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亲陈德,当时恰巧陈德身患绝症,看完当年何素灵写给自己的亲笔信之后,感到十分内疚,便把自己遗产的一大半留给了我父亲,关于自己的身世,我父亲也是在阿公死以后才知道的……其实孙启林这个名字,也是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才起的……”
“唉!白年之冤啊!”张国忠的眼圈似乎也有一丝红润,心想中国人就是有这个臭毛病——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别人只要说什么,肯定会一股脑的跟风盲目轻信,根本不去核实真实情况,听得几句耳边风,便会不分青红皂白把当事人一棒子打死,史上多少冤案就是这么发生的。
“孙先生,实不相瞒,除了茅山之外,在下亦暂担任全真掌教之位,如果你的话有真凭实据,我愿以两教掌教之身份为云凌子前辈昭雪,至少尽已所能!”
“有!有!当然有!这里是阿公在去中条山之前写给沈方卓真人的秘信……还有……这是阿公留给我父亲的信……这是我去日本走访田中千户时的录音带,还有田中千户
小说推荐
- 茅山后裔之第二卷:兰亭集序
- (﹏(﹏╯兰亭集序 简介王羲之传世墨宝《兰亭集序,被誉为国宝中的国宝,唐代临摹本尚且价值连城。张国忠、老刘头踏上寻找《兰亭集序》真迹的探险之旅,茅山道术即将再次破解历史迷团!战埃及、赴缅甸,且看茅山道术一展全长!历史悬疑一一揭示:古老而神秘的茅山教因何衰落?八年抗战的腥风血雨中,道教义士究竟演绎着怎
- 最新章:第71章
- 兰亭集序
- 作者:大力金刚掌《茅山后裔》之外篇将门虎子 之兰亭集序 序 洞彻殄文回天津的路上,老刘头反复看着这把从赵昆成父亲尸首上找来的短剑,一个劲儿的嘬牙花子感叹“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啊“师兄,这是啥剑”张国忠对古物不是特别了解“我告诉你,你可别惊着”老刘头咳了一下嗓子,把嘴凑和到张国忠耳边,小声嘀咕了一句“啊
- 最新章:第73章
- 茅山后裔茅翎传
- 作品:茅山后裔茅翎传作者:忧郁龙哥分类:武侠仙侠简介:茅翎一个茅山传人中的吊车尾级的人物,就读于H市乃至全国都算最好的贵族学校,却因为发现了数具不明死因的尸体而展开故事,而在偶然机遇下得到拥有强大力量的“天雄星”的守护下的他又会在险象环生的学校当中与僵尸,妖魔展开怎样的的斗争呢 而在这个和平祥和的年
- 最新章:第115章
- 茅山后裔之不死传说
- 《茅山后裔》之不死传说序 深夜造访回到美国后,开密码箱的事就交给了孙亭,几人计划一周后返回中国,然后由张国忠着手为孙云凌前辈(也就是云凌子)平反的事。但令老刘头没想到的是,没过三天,孙亭便带回了一个让众人难以置信又不得不信的消息:箱子打不开。听见这个消息,老刘头一翻白眼差点当场晕倒,吓得张国忠赶忙又
- 最新章:第81章
- 茅山后裔之将门虎子
- 茅山后裔之外篇将门虎子作者:大力金刚掌第一部 鼠蠹之患第一章 实话实说李二丫正在车间上班,忽然传达室老宋头进车间嚷嚷“李二丫!有电话找你“唉…那个挨千刀的…真是不让人省心”李二丫放下手里的活,急匆匆赶到传达室,拿起听筒一听,不出所料,张毅城的班主任打来的。这礼拜已经是第三次了“李二丫同志,麻烦你来学
- 最新章:第68章
- 茅山后裔之建文迷踪
- 严禁附件中包含其他网站的广告。第一章 万煞劫拿着茶杯,老刘头刚准备换个舒服的姿势看电视,门铃忽然叮叮咚咚地响了起来,此时此景,让老刘头心里顿时生起了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老伴不在家,甚至连按门铃的手法都一样,这…老刘头顿时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莫非秦戈那老小子又来了”蹑手蹑脚地来到门
- 最新章:第57章
- 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
- 茅山后裔之太平邪云第一章 情 敌“爸,你白天干吗去了?什么时候回家啊”张毅城给张国忠打了一天的手机,一直到天黑才打通“我白天有事”电话中,张国忠似乎很是疲惫“再有个三五天吧…最多一礼拜回家”说实话,虽说有骈石这种天然形成的超度圣地,但超度这个苏铁力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以张国忠与老刘头的估算,要完全
- 最新章:第60章
- 茅山后裔之传国宝玺
- 道教,源于战国时期,楚国苦县人李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子)是当今道教公认的创始人。相传李耳活了160多岁(也有传说其寿元二百有余,而后成仙,从宋代开始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道教的思想之源。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道教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可谓深远,虽说佛教在后来几乎主宰了中国的宗教发展,
- 最新章:第77章
- 茅山后裔
- 《茅山后裔》作者:大力金刚掌《茅山后裔》之传国宝玺 第一部 撞客第一章《茅山图志》1967年12月,前所未有的寒流席卷着这座历来被看作天子门户的城市,中华大地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浩劫,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在这一年达到了顶峰,甚至波及到了香港,已经初露端倪的上山下乡风搅得到处人心慌慌。相比起农村,城市生活
- 最新章:第26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