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的旅行》第29章


假若目标是短时外出的家庭,首先记住主人的面貌,一人在外放哨,一人进屋,一面用无线电报话机互相联络,一面作案。
近来,都市里的公寓和高层住宅的邻里之间,关系淡薄,偷盗起来十分便当。
现在他们决定重操旧业的第一个目标仍是公寓。
他们进行了反复调查,选中了尾山台车站附近的一幢公寓。这幢公寓共三层,居民大多是独身。这一点凭晾晒的衣物或倒出的垃圾就可知道。
他们发现这幢公寓的二楼尽头,有一户已十多天没有灯光。经调查,主人是位年轻女职员,去海外旅行了。他俩不由得暗自高兴。假如旅行的去处是欧洲,一时还不能返回,年轻女职员更容易欺负。
二楼的尽头也是最好偷盗的场所。如同酒菜早巳备齐、只等动口了。
他们于深夜两点开始行动,象走进自己家门那么顾利。先把面向走廊的厨房窗玻璃划了一个大口,伸手进去开了锁。
整幢公寓寂静无声。他们放心大胆地开始了“工作”。

虽然没有开灯,但是路灯的光亮从窗口透进来,把室内照得半明半暗。同他们的预料相反,房间里几乎是空空如也,一样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一夜之间就变了?”
增村非常失望。
“别灰心,房主出门旅行时,说不定把值钱的东西藏起来了。”
两人分头搜寻,结果仍然—无所获。
“他妈的,万万没想到我们上当了。”
川本也大失所望。这时发生了对他们极其不利的情况。
住在三楼尽头的中尾和市是东京某印刷公司的单身职工,这天晚上在东京的高中同学会上喝得酩酊大醉,只得乘出租汽车回家。
到达寓所附近时已是深夜两点多钟。他好不容易下了汽车,但两条腿不听使唤,身子东摇西晃。
他醉眼朦胧,爬上楼去,踉踉跄跄来到房间门前,伸手在衣袋里摸钥匙的时候,突然发现一扇窗户的玻璃有碗口大一个洞,放进衣袋的手不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那儿没有洞啊!”
他懵懵懂懂觉得有点奇怪,走近洞口往里一瞧,发现里边有人影在晃动。
这使他更加迷惑不解。他定眼一看,看清了室内的情况:五斗橱的抽屉依次从上到下被拉了出来,地板上横七竖八地堆着各种杂物,显然有人在寻找东西。他醉眼惺忪,看见一双穿着套鞋的脚,这时,他醉意顿消。
“有贼!”中尾本能地大叫一声,“砰、砰、砰”地砸起门来。
川本和增村突然听到一声“有贼”,同时又有人砸门,一时不知所措。想逃,门前已经受阻。
中尾还在不断大声喊叫,看来他已完全清醒过来。
“抓小偷!失火啦!杀人啦!”
中尾随心所欲地大叫大喊。
一向互不关心的公寓居民们,—听到这样的喊声,谁也不能置之不理,他们对火灾的反应尤其敏感,纷纷开灯起床。
两个盗贼急得团团转。从走廊上逃走巳不可能,他们急忙跑向阳台。阳台下象是庭院。追赶盗贼的人们越来越近。再也不能迟疑了,于是两人越过栏杆,向黑沉沉的下方纵身一跳。
公寓的居民们立即打电话向警方报瞥,警察很快乘巡逻车来到出事现场,在公寓隔壁院子里的水池边抓住了川本和增村。两个家伙的脚和腰部扭伤了,不能动弹。
第一个发现盗贼的当然是那位喝得酩酊大醉的单身汉。他搞错了房间。误认为盗贼进了他的家门,其实他少上了一层楼。
被抓住的两个盗贼本来作了周密计划,结果醉汉使他们彻底失败,成了地地道道的罪犯,他俩懊丧极了。两入合伙作案已有两年,被捕还是头一次。
警察还将追查他们的其它罪行。
第十六章 劫持汽车

旅行团一行在威尼斯住了两夜后经米兰会瑞士。
路线是穿过科摩湖、鲁卡诺湖、马琼勒湖,即“阿尔卑斯三湖”.再翻越桑戈塔尔山口去苏黎世。
出米兰北上,辽阔的波平原很快落在后面,道路渐渐往高山延伸。曲折陡峭的山道下方,科摩湖遥遥在望。红屋顶房舍宛如镶嵌在湖畔的串串珍殊。湖面反射着阳光。恰似阿尔卑斯山的宝石闪闪发光。
科摩湖过去了,鲁卡诺湖又映入眼帘。湖畔是绵延起伏的丘陵,公路就在这里穿行。从车窗向外望去,湖泊已经落在下方。碧绿的湖面上漂浮着几叶玩具似的小舟。水面时儿金光灿灿,时而银盘般熠熠闪光。
环绕湖泊的丘陵上。到处是葡萄园,橄榄树,小麦田,玉米地,给湖泊增添了不少魅力。杉树林中教堂响起的钟声,偶尔会传到行驶中的汽车中。
汽车在曲折蜿蜒的公路上慢慢行驶。湖泊渐渐远去,又开始进入带状的盆地。汽车前进的正前方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峰,似乎挡住了去路。
在离山顶不远的小坡上吃了午饭,然后开始翻越桑戈塔尔山口。公路盘旋而上,在连续不断的急转变处,视野特别开阔。午后一时左右到达顶峰。顶峰上有木板桥以的平台,周围是铁栏杆,各国的游客都在这里小憩。
从瑞士或意大利来的游客站在山颠眺望将要前往的国家,然后回过头来再看一看自己来的那个方向。
无忧无虑的游客们站在平台上,以视野所及的景物为目标忙着拍照,然后朝着各自的目的地方向下山。
周围的山峦大都相当子日本的“穗高岳”①的高度,顶端和岩壁均覆盖着白雪,挺拔的山峰直插云霄。岩燕在大气中穿梭般飞行,发出嗖嗖声响。
【① 穗高岳:位于日本长野县境内,最高峰有三座。三峰平均高度为3000公尺左右。——译注。】
面向意大利的一方阳光灿烂,瑞士一方云雾缭绕。
国境虽然早巳通过,但裕希子觉得仿佛这里才是其正的国界。
盐泽通知大家回到车上去。汽车超过山岭后直落山下。离山岭不远的地方还保留着意大利风情,然而一过山峰,呈现在跟前的则是一派瑞士风光。
青山绿水,苍松翠柏,奇葩异卉,这一切配合得十分协调!它是自然之美,没有一点虚饰,却又给人一种是由能工巧匠精心制作而成的感觉。
“无空隙客厅”般的风物井然有序,但没有意大利式的起坐间或茶室,虽然亲乱无章却使入感到温暖。汽车沿着鲁采尔湖畔,以令人舒心的速度直奔苏黎世。湖水的右侧耸立着一座类似马特哈恩峰①的高山,盐泽说它叫“利吉山”。
【① 马特哈恩峰:阿尔卑斯山中一高降,高4000多公尺,在意大利和瑞士交界处。——译注。】
多数人这时都无意欣赏景色,前仰后合地打起盹儿来。汽车快速奔驰的震动好似催眠曲。
这时风间来到裕希子跟前,凑近她的耳边悄悄说:“从米兰方向开来的一辆车好象在跟踪我们呢。”
到了苏黎世,有件事使盐泽大吃一惊。东京警视厅来电话说,杀人犯永仓正也巳逃往欧洲,很可能要对旅行团的某个成员下毒手。
警视厅预料的事情已经发生。难道那人就是述到海外的杀人犯吗?盐泽回忆起裕希子见到那人时轻轻喊了“永仓”这个名字。警察描述永仓的特征和在佛罗伦萨的旅馆里强迫裕希子见面的那个男人完全吻合。
“要我加以保护,这不是找错对象了吗?为什么不同当地警察取得联系,让警察逮捕他?”
盐泽在惊愕之余进行了反驳。
导游有保护旅行团成员的义务。但要避免杀人犯的侵害,显然力量太微弱。然而东京方面说,日本警察无权去海外搜捕.只要逃亡者不违反所在国的法律就毫无办法。
“再说,旅行团的流动性很大,请他国协助办案确有困难。”东京方面再次申述了理由。
经双方联络,警方知道永仓已经缠上裕希子,这正是河西担心的事情。
“永仓下一步要干什么,眼下无法判断,不过走投无路的永仓很可能要加害裕希子。您在她身边,只好请您保护她。请当地警察介入只能是发生事件之后,但那时已经晚了,所以务必请您协助我们。如有可能话您说服她提前回国。”
虽然河西言之有理,但是率领二十名游客作团体旅行已经够伤脑筋的了,现在还要随时提防杀人犯,盐泽感到责任重大。
今后的旅程可艰难啦!盐泽不由得长吁一口气。
乘火车直接赶来的井桁夫妇和北冈同旅行团会合了。
盐泽立即向北冈说明了警视厅的意见,北冈听后也大吃一惊。
“跟穗积小姐谈了吗?”
“没有,东京刚才通知,打算跟你商量之后再告诉她。”
“我认为应尽快告诉她。”
“你也这样想吗?”
“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呢!”
“好,现在就告诉她。”
盐泽和北冈把永仓的罪行告诉裕希子时,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