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遗爱》第14章


“启禀将军,是礼部上书施大人,他说圣上被突厥十万精兵围困雁门郡!没有诏书,远在东都的兵将便不能前来救驾,所以,施大人快马加鞭赶往东都了。”
侍卫眼见云定兴对圣上的密诏似是早已之情,难免心中疑惑。却听云定兴面无波澜地吩咐道:“你先退下。此事不可走漏风声!”
侍卫应道:“属下明白。”忙不迭退出帐去。
云定兴展开卷轴,见里面果真是御笔亲书,双瞳紧缩,心道:李世民所言果然不假。向帐外道:“来人,去牢房把李世民带来!”
“是,将军!”帐外兵士领命之后便火速离去。
昨夜唐国公次子李世民突然来访,随行的还有一名气度不凡的突厥男子,二人竟异口同声地说皇上被突厥十万大军围困雁门郡。
云定兴不禁大吃一惊!他素来和李渊交情颇深,知道这李世民虽青春年少,却文韬武略,少年英才;更令他赞赏是这个后生还有着不同凡响的胆识。但,不想今日他却如此惊慌失措,方寸大乱!毕竟是出生牛犊,难免还有些毛躁。
“伙同突厥人扰乱军心”,在众目睽睽之下,即使当时云定兴有心袒护,也不得违背军律,这才暂时将其软禁。
李世民很快就被带进营帐,他虽面容苍白却毫无惧色,见了云定兴,从容行礼道:“拜见将军。”眼神匆匆掠过云定兴案上描绘蟠龙的明黄色卷轴,表情却仍然沉静如一潭深水。
云定兴意味深长地看着他,将一切尽收眼底:“李世民,你可知本将为何将你关起?”
“此非将军本意。事出突然,又没有确凿证据,是世民鲁莽了。令将军为难,惭愧!”经过昨夜的牢狱之灾,他恢复了以往的沉着镇定。
“唔。”见他不再如昨天那般莽撞,云定兴颇感赞誉,肃声道:“本将方才接到陛下密旨,方知你所言非虚,如今多说无益,解救陛下于水火才是当务之急,世民可有良策?”
“若将军信任,世民愿意一试。”拱手而礼,谈笑间英姿勃发,他修长的身躯涤荡起磅礴气势,与云定兴并肩而立,亦毫无弱势。
“不过,”云定兴面色深沉,双瞳紧收,凝视他,“突厥十万精兵!”他虽知世民聪敏善谋能武,却仍旧心存疑虑。
“敢问将军可有良策?胜算又多少?”世民淡定回道。
云定兴蹙眉不语,径自负手在营帐内踱步。世民面无波澜,从容等待。约莫半盏茶的功夫过去,云定兴终是决定让他放手一试。
世民又回想昨夜情形,料想云定兴应该还不知与他同行的人正是柮赏踝印>」芩刀省⒃骱拚飧鐾回誓腥耍膊坏貌怀腥希簴蒙的确才能出众,勘称是难得的人物。况且,若自己有何不测,还有柮墒刈艎牰故窃缭缛脰蒙回去为好,以免夜长梦多。
打定主意,他又对云定兴拱手道:“世民还请将军放掉那个突厥人,如今我朝与突厥已经势如水火,还是不要再生事端,以免给突厥留下借口挑起战争。”
云定兴略微思量,觉得世民所言有理,遂传令放人。
见世民从方才便俨然运筹帷幄,云定兴耐不住心中疑惑,又问:“莫非,你早料到本将会任用你?”
“不敢。”世民谦逊推辞,忙拱手作揖道:“世民只知,将军并没有十分把握。”原本稍显憔悴的俊美脸孔因此时的自信而显得飘逸灼华。
云定兴面隐赧然:岂止是没有十分把握,他分明是没有一丝一毫的把握。
翌日,世民随云定兴检阅屯卫全部兵将:不足一万。两人对视,神色凝重。寡不敌众,何况敌方是骁蛮善斗的突厥人。
“将军,东都援兵什么时候可以到?”世民问,若他没记错,驻守东都的是骁勇大将军宇文化及。
“最快也须三日,不过,这得看宇文化及。”云定兴话里有话,显然并不打算说下去。
而世民已领悟出其中几分真意便无心追问,只是径自陷入思绪:若非走投无路,姞儿不会以玉佩为凭向他求助。
即使柮晌丛嘎度魏喂赜谒那榭觯廊豢梢韵胂蟮玫剑核拇巢换崽谩2还苁且煌虮恚故鞘虮恚姨婺愕沧 ?br />
世民心知雁门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即使突厥兵马强悍、骁勇善战,但若想要攻下雁门关,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因此圣上的安危暂时不是问题。当务之急,是拖延时间,等待驻扎在东都宇文化及带领救援人马到来。
夙夜不眠制定好计划,世民翌日便向云定兴建议:让所有将士们搜集、缝制军旗,越多越好。当数量足够时,世民便令将士们趁夜把这些战旗陆续插在雁门关附近的山坳里。
整整一夜,雁门关鬼魅般起伏不定的山峦中,无声无息行走着班驳人影,如幽魂穿梭在黑蒙蒙的夜色中。
翌日,雁门关外旌旗飘摇,绵延长数十里!这使得突厥军中顿时一片大乱!光从旌旗来看,来救驾的人马不下二十万!而且,那是隋炀帝集中在东都的精英人马!
始毕可汗慌忙下令暂时停止攻击、全部兵马迅速撤回!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始毕颇为恼火:为了防止炀帝下诏书从东都搬来救兵,他原本已经把雁门郡封锁得连只蚊子都飞不进……天知道那该死的杨广到底使了什么法子把东都军队调来了!
“奶奶的!到底是怎么回事?”始毕气急败坏地大吼:“什么滴水不漏,什么固若金汤?有人把杨广的诏书带出去调兵谴将,你们都不知道!”
始毕的暴躁脾气,在草原上已是人尽皆知的秘密。更何况营中的将士?众人都很识趣,没人打算在始毕的火头上招惹他。此时任何一句话,都无异于火上浇油。
见众人不语,始毕转而扭头望向颉利亲王。
颉利是始毕可汗同父异母的胞弟,亦是柮赏踝拥氖迨濉4巳松曰羧匆跸战普钥珊怪换⑹禹耥褚丫茫墙珫蒙当作争夺汗位的劲敌。
一脸黯沉的颉利被始毕拎到风口浪尖上,只得硬顶着老爷子迫人的目光,道:“大汗少安毋躁,现在情势未明。从东都调兵,日夜兼程也需要两日,如何一夜之间凭空冒出二十万大军?再者,如此大批人马行军到此,我们的人不可能丝毫没有察觉!”
“你的意思是?”始毕可汗这才面容和缓一些。众人也似乎察觉出疑点所在。
颉利道:“静观其变。再派出几个探子,探探究竟。”
*
突厥暂停围攻雁门郡的消息飞一般传入屯卫将军大营,全军将士终于稍微松了口气。
几日来他们并未积极备战,而是任凭一个从没打过仗的毛头小子差遣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武将收集、赶制军旗!
大多数兵将不服气:摆弄那些色彩斑斓的布料,是女人家做的活计!无奈屯卫将军的军令已下,他们只得忍气吞声照办。唯一不算糟糕的是:好在这个李世民不是得意就忘形的小人,对大家还算尊敬客气。
当昨夜这个毛头小子指挥他们将所有战旗连夜插上雁门关附近的山峦,许多经验颇丰的老将士开始稍稍明白了。直到清晨突厥始毕可汗慌忙撤兵,一万将士才恍然大悟,不禁对李世民刮目相看:疑兵之计!
就在所有准备以死相搏的将士们都松了口气时,世民毫无血色的面庞上仍不着痕迹地维持遮着淡淡笑意。
然而他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乐观:光是那些战旗还不足以令突厥信服。突厥兵马只是暂时埋伏在附近,他们象等待猎物的狼一样,躲在暗处,等待时机。这就是突厥人。
与世民持同样想法的还有一人,那就是云定兴。
突厥撤兵后,云定兴急匆匆来到世民营帐,商议下一步计划的展开。
在聚集军旗的同时,世民已经向云定兴建议:再尽可能多地搜集战鼓,或者向民间艺人借来锣鼓充数。云定兴当即会意,对世民愈发赞赏。但这些都是拖延之计,仅仅能骗得突厥人一时而已,宇文化及的援兵若无法及时赶到,这些伎俩早晚要被识破。
关于“宇文化及意欲谋反”的传言不少,仅此一条,就使得圣上与宇文化及的关系极其微妙。这一点,世民与云定兴心知肚明。不过世民对此却有自己的看法:
“将军,世民少年时曾与宇文将军有一面之缘。以其心机城府,倘若真心谋反,必定会来救驾!只因他需要抓住这个机会,通过‘忠心护主’来掩其司马昭之心。倘若他无心谋反,则更无不来救驾之理。”世民颜色笃定,这极好地隐藏了他内心的忧虑。他在赌:拿一万将士及自己的身家性命作赌注,赌宇文化及会率东都援兵及时救驾。
云定兴颔首深思,他与宇文化及同为武将,对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