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秘符:一个老记者亲身经历的诡异事件》第56章


兀俊?22”的那些人又知不知道这件事呢?
疑惑太多了,我实在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毕竟眼下的线索还是少得可怜,就连那发电报的人我都尚不清楚。看起来只有等和徐卫东、沈芳华他们碰过头之后,整个事件的脉络才有可能清晰起来。
转眼间又过了一周,我回到家已经六个星期了,宋主任给我们放的长假也到了时限。果然,一天傍晚,我刚从海河游泳回来,就见门外的街边停着一辆军用吉普车,而母亲就站在院门口。她一看见我立刻迎了上来,急道:“小增,怎么才回来?你同事来找你了,都等你好长时间了。快进去吧,你爸正陪人家说话呢。”
“哦,知道了,我这就过去。您甭着急。”我对母亲点头道。其实我这两天早已做好了“上班”的心理准备,一直在等着“122”的人上门。
我进屋一看,来的那位倒也算熟人,就是上次领我们上天怒山的那位司机。
父亲见我回来了,忙道:“唐增,你小子到哪儿疯去了,到处都找不到你?也不留个话儿,让你的同事等了这么半天。”接着又对那司机客气道:“您看,这小子就是爱到处跑到处疯,我们老两口也管不了,让您见笑了。回头您可得让单位的领导多教育教育他。”
那位司机倒也很会说话,接口道:“瞧您说的,年轻人都是有活力的嘛,我们领导就喜欢像唐增这样有激情有干劲儿的年轻人,要不也不会把他选调到我们单位去了。唐增他工作得那么出色,这说明您老教育培养得好啊。”
“什么时候走?”我懒得和他废话,直接问道。
“有紧急任务。咱们这就得动身了。”
“啊,现在就走?!不能等明天了?”母亲一听我立刻就要离家,很是不舍。
我见状赶忙安慰她说:“妈,工作需要,没办法。儿子又不是不回来,您放心吧。”说完便转头对那司机道:“我这就去换衣服。”
我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换上了一身新衣服,把那封电报、两盒胶卷还有洗好的照片都小心地藏在了特制的贴身暗兜里,然后把早已准备好的行囊背在了肩上。一切收拾妥当之后,我出屋向父母道别,再次踏上了前路未知的旅程。
第二章 天府之国的重逢
我坐在吉普车的副驾驶位置上,看着景物从车窗外飞驰而过。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我心里竟莫名地涌出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和欣喜。这种感觉在我的人生中是前所未有的。
难道是我这个人从骨子里就享受这种冒险的生活,天性如此而不自知?
“唐增,知道咱们要去哪儿吗?”旁边的司机此刻忽然开口道。
“我怎么知道,任务的目的地不是一向对我们保密的吗?”我没有好气地回应他道,“上次在贵州,我们坐的那辆车连车窗都给遮得严严实实的,都快赶上闷罐囚车了。”
“呵呵。贵州那回是你们这些新人的第一次任务,那时单位对你们还不知根底,所以有一些保密的要求。不过也正是通过上次的行动,你们的表现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已经通过了上面的考验。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就是‘122’里真正的同事了。”他笑着看了我一眼,“你看,这回车窗就没挡上吧?”
“那这次咱们是要去哪儿呢?”我将信将疑。
他立刻回答道:“西藏。咱们要去藏区啦。”
果然!我脑子里猛地打了一个激灵。那封电报不会无缘无故地注明报头,看来那个发报人早就得到了消息,或者说是提前判断出了“122”的下一步行动。能有这样的本事,说不定还真是那“第二股势力”所为。
“对了,小唐,还没和你做个正式的自我介绍哪。我姓石,石头的石,全名石聚生。咱们现在就是同事了,以后在工作中还希望小唐你多多配合啊。”他继续道。
我抬眼瞅了瞅他,没有答话。心说看你的岁数也就和徐卫东差不多,还一口一个“小唐”的,这不摆明了是在我这儿充老领导吗。
不过石聚生的驾驶技术确实不是盖的,不管是大路还是小道,他的车开得是又快又稳。一路急驰之下,我们很快就来到了天津近郊的一处特殊管制区。石聚生连车都没下,只是摇下了车窗,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文件和一本证件交给了门口站岗的哨兵。那个哨兵看了一眼文件,便立刻跑到值班室打起了电话,看样子是在向上级请示。片刻之后,哨兵跑了回来把证件交还给了石聚生,还给他敬了一个礼,随即打开了大门和路障,给我们放行了。石聚生得意地冲我笑了笑,脚下一踩油门,便开了进去。
“这是往哪儿开?”我问他道。
“机场。西藏那么远的地方,难道你还想着咱俩从天津一路开车开到拉萨不成?呵呵。”
“从这儿直飞拉萨?!”我十分惊讶,赶忙道,“我听说初次进藏的人在上高原之前,不是要先做很多准备吗?起码要让身体逐步适应含氧量较少的空气环境,以免引发严重的高原反应。现在咱们如此仓促,会不会有问题啊?”
“哟,不愧是通讯记者,你懂的还不少嘛。”石聚生笑道,“小唐你就放心吧,咱们‘122’做事向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不会莽撞行事的。咱俩不是直飞拉萨,而是直飞成都。进藏前,所有的人都会先在那儿集合做必要的准备。这下你清楚了吧,呵呵。天府之国,好地方啊。”
原来如此。我对他点了点头。
这个管制区的面积很大,岗哨也不少。不过石聚生似乎对这里很是熟悉,一路驾轻就熟。很快,车就开到了一处筑有铁丝围栏的军用备降机场的入口,一架小型军用运输机此刻正孤零零地停在跑道上,旁边还站着两个飞行员打扮的人。
“到地儿了。”石聚生一边下车一边招呼我道,“小唐你以前没坐过飞机吧?那这次可就是你的处女航啰。”
我没有接他的话,只是默默地跟他一起向那架运输机走去。不过石聚生说得很对,在这之前我确实没坐过飞机。
我和石聚生离家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经过这一路奔波,等飞机起飞的时候天色早就完全黑了下来,真没想到我人生中的处女航竟是一次夜航。那时国家的城市建设还很落后,通过飞机的舷窗往下望去,除了城市中心有星星点点的些许亮光之外,几乎就是一片漆黑,根本没有像现在那种灯火通明、霓虹闪烁的璀璨夜景,所以初次乘坐飞机的兴奋劲儿很快就在我心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好在这次航程本身倒是平稳顺利,我也没有发生晕机的情况,还顺便在机舱里吃了些东西垫了垫肚子,总体来说感觉还是十分良好的。
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飞行,我终于踏上了四川的土地,抵达了成都。不出意料,飞机降落的地点也是一处偏僻的机场,看样子也是坐落在某个秘密的特殊管制区内。
石聚生和我刚走下舷梯,一辆没有车牌的黑色轿车便向我们飞驰而来,稳稳地停在了我们两人的旁边。一个穿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人从车里走了出来。
他打量了一下我们,随即用一口浓重的四川方音问道:“哪个是石聚生?”
“我是。”石聚生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份文件递给了他。
那个人仔细地看了一下文件,片刻之后对石聚生点了点头,道:“好,没问题了。都上车吧,我送你们去招待所。”
招待所离机场倒不算远,也就十分钟左右的车程。那个人径直走到前台向服务员要了两把钥匙,交给了我和石聚生,说:“今晚好好休息一下。明天下午你们宋主任就到。再会了。”说完便开车急匆匆地离开了。
折腾到这个时候,已经临近半夜十二点了,况且我和石聚生之间也没有什么话儿可说,于是我简单地和他打了一个招呼,便拿着钥匙拎起行李直奔自己的房间。说实话,我还确实是有点儿累了。这主要是因为前六个礼拜的假期在家里好吃好喝,作息又有规律,用四川话说就是太“安逸”太“巴适”了,以至于现在这么突然一“上班”还真有点儿不适应。所以我简单洗漱了一下之后,躺在床上很快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就在蒙眬之间,房间外突然传来了微弱的敲门声。
“谁呀?是石同志吗?我已经睡了。”我从心里就不愿意和“122”的这些人走得太近。再说我身上还藏着那些胶卷和照片,万一被他发现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我赖在床上动都没动。
“小点儿声!是我。快开门!”门外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我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因为那个人虽然有意压低了嗓音,但我还是立马就听了出来——那是徐卫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