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年家园》第6章


欢迎会在迪姆斯总裁的会客厅里举行,到会者有十来个人。迪姆斯总裁在致过欢迎词后,将与会者一一给予了介绍,在介绍到最后一对男女时,迪姆斯总裁对张学茂博士说:“贝姆博士,他作为你的助手将在今后协助你的工作。”张学茂博士握着贝姆博士的手,仔细打量他一眼,贝姆博士大约三十七八岁,个头一米八左右,留着小平头,四方脸,一双鹰一般的眼睛让人感到此人不像一名研究人员,而更像一名职业军人。“艾琳博士,你的另一助手。”艾琳博士给了张学茂博士一个很好的视觉印象,年轻,漂亮,个头很高,一头卷发束在脑后显的清爽大方。
大家举杯同饮一杯酒后,欢迎会也就结束了。大多数人同张学茂博士打过招呼后先后离去,连施文伊小姐也挥了挥手离开了。仅留下迪姆斯总裁、张学茂博士及他的新助手贝姆博士、艾琳博士。“根据我们公司对特别高级研究员管理规定的要求,对于你将从事的研究工作,我们没有成果及时间的要求,只要你将主要精力及时间用于对基因的精确分离上就可以了。”说到这里,迪姆斯总裁亲切地拍拍张学茂博士的肩膀,看着贝姆博士说道;“贝姆博士从事基因的研究已有十年,有着相当的经验及很多的成果;而艾琳博士不仅是生物学博士,也是微电子学博士。如果你希望对他们有着更为详细的了解,可以从公司资料库中调取他们的个人资料。”
离开迪姆斯总裁办公室,张学茂博士在贝姆博士、艾琳博士的引导下乘电梯来到22层。“我们这个研究项目小组共有研究人员36人,辅助人员20人,办公室在22层,我们的试验室在65、66、67三层。”来到一间办公室前,艾琳博士用卡在识别器上划了一下,房门自动打开。“你的办公室。”艾琳博士将手中的金属卡交给张学茂博士。
办公室很大,也进行了简单的装饰。里面有一张工作台,一套沙发,铺有地毯,墙上挂着几幅小框架的装饰画,有西洋油画,中国山水画。张学茂博士点点头,以示满意。实际上从事研究的人绝大部分时间都消耗在试验室,对办公室的设施到不太讲究。“我现在去试验室看看可以吗?”张学茂博士问道。“当然可以。”
一路上艾琳博士介绍说:“我们这栋楼是二号楼,主要从事基因组合、分离的研究。一号楼主要是进行病理基因的分析,研究基因药物的地方,在那上面还设有一家生物制药厂,对了,一号楼的各项工作都由施文伊研究员负责。”张学茂博士记得上次是在一号楼顶乘坐的直升机。
进入电梯,电梯直达65层。出了电梯,又一次确认身份后,他们获准进入消毒室,消毒过后,他们换上无菌工作服,衣着如同太空人一般地从另外一扇门进入试验室。
可以说65层全部面积就是一大间试验室,只不过内部采用钢化透明玻璃隔成一间间不同用处的小试验间,因而在任何一处都可以一览无遗地看到每一个角落。
不少玻璃隔间内有身着无菌工作服的人在专心忙碌着,对于张学茂博士他们的到来,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而张学茂博士也只看看仪器上挂着的型号及功能说明书,没有去打扰正在工作的工作人员。
看过66层、67层试验室,张学茂博士对试验室的环境以及试验仪器的性能感到相当地满意。同中科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相比,这两个地方是既有相同之处,也各有所长。张学茂博士对这里摆放的几种试验仪器感到很新鲜,因为无论是在国内、国外还是在资料中都未看到过这几种试验仪器的介绍,特别是那几台超声波基因分离仪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出了消毒室,更过衣的张学茂博士忍不住地问贝姆博士:“我是第一次看到超声波基因分离仪,不知是那里生产出的?其性能如何?”贝姆博士笑笑说:“这个问题得由艾琳博士来回答。”
艾琳博士将头发用手理了理,带着自豪的表情说:“是我根据大家的提议加上我的认识,设计出这种仪器。超声波基因分离仪有着双重功能,第一步是用微波将DNA分子拉长,第二步是用集束微波切断DNA分子,得到需要的基因。”张学茂博士很清楚对DNA分子精确切割的重要性,看到艾琳博士有如此地创造性,不由令张学茂博士对她刮目相看。
艾琳博士看到张学茂博士露出惊讶的眼神,笑笑说;“我的第一专业是微电子研究,只要提出研究目的,我就会分析以目前的技术制造这种仪器的可能性。我们现在去附属楼看看?”艾琳博士问张学茂博士:“好!今天不就是听从你们的安排吗?”
进附属楼进行身份识别后,乘电梯到达10层后,他们再次进行了全身消毒,并换上无菌工作服。
这里同试验室的布置迥然不同,虽说整个楼层内也是用透明有机玻璃隔成一间间,但每一间房小多了。每一间玻璃间内养着一头猪,里面有自动饮水器,食槽,给猪洗澡的淋浴器。一些工作人员正在对玻璃间进行冲洗。所以每一间玻璃间都显得相当干净。
艾琳博士走进猪舍,用手在猪的肚皮处抓抓,这只六、七十公斤的大白猪抬起头,眯着小眼看了看来人后,随即翻了个身体,将肚皮大部分暴露出来,痛快地让来人用手抓着痒。
“这是一只克隆出来的猪,目前已有四个月大。我们对移植的细胞进行了剪切,用人体心脏的基因替换了这只猪的心脏基因,再通过克隆技术培育了这头猪,准确的讲,这是一头长着人类心脏的猪。”艾琳博士介绍说。
站在一旁的贝姆博士接着说:“按照我们的设计意图,当猪长到六个月大时,我们将猪心取出,再移植到心脏病人身上就可以救活病人,但目前我们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个目的。请随我到那边看看。”
贝姆博士领着张学茂博士来到一间解剖室,一头已被开膛破肚的大白猪躺在手术台上,俩个工作人员正在将已取出的肝脏放在天平上称重。
“我们不可能用有遗传病人的基因来复制其器官,因为他身上的每一只细胞都有缺陷。因而我们采用提取健康人基因来进行这类器官的复制。像这头猪,如果在对取出的肝脏进行基因测试后,如果正常,立即就可以将肝脏送到医院进行移植手术,抗排斥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但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猪身上长出无任何基因缺陷的人体器官。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像这个肝脏,它的成型受十八种基因片段的控制,像控制神经的基因,控制血管的基因,控制心肌成长的基因。我们只有做到能够将每一种同肝脏有关的基因都须准确无误的提取时,这样所得到的人体器官功能才是完全的。目前我们的成功率仅有千分之二。”
听着贝姆博士的介绍,张学茂博士不住地点着头,对于这一点,张学茂博士非常清楚,人体基因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不同的基因段相互控制,相互影响,而决不是某一段基因只控制一个结果。像自己在生物工程研究所时,很多研究员和自己一样都发现了各类生物体基因有一个独特现象,就是各类生物体基因都含有一命名为“盲点”的基因片段,这个基因片段参与遗传,而且从它的结构分析来说,它不会产生任何的变异。而且它还不控制生物体内任何器官的生长,将任何一生物体内的“盲点”基因片段切除后,对其基因的培育产生出的生物无任何影响,这一点令全世界生物研究员大惑不解。对于智瑞达中国公司能够将利用基因技术对人体器官的培育达到目前的水平,张学茂博士从内心还是感到佩服。
“你们的研究达到目前的水平,已令我感到佩服。我想通过我们的合作工作,一定能将这项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三个人都伸出手,相互紧紧地握在一起。
自2050年2月18日进入智瑞达中国公司工作,转眼2个多月过去了。虽说自己及施文伊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但一回到家里,俩人就将忘记了一切疲劳。对施文伊的爱慕及施文伊对自己入微不至的体贴,令张学茂博士倍感人生的幸福。特别是近一段时间在研究上的进展,更令张学茂博士感到兴奋。前不久,张学茂博士提出的留量基因片段的切割理论,以及提出采用激光束与微波相结合的技术,使的人体器官的培育成功率提高到百分之二。虽然张学茂博士在对这百分之二的器官进行的基因分析后,仍认为还存有缺陷,但从移植到病人体内后,得到的反馈信息都说很好,张学茂博士也难以提出质疑。
就是这百分之二的成功,智瑞达中国公司就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