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第12章


侨ァP张岬囊豢床ㄌ涡谟肯诺妹桓胰ィ谑蔷腿频莱剩掩榈莞嗜耍闾嫖衣钏屯炅耍厝ジ疵チ恕D鞘焙虿幌窠裉欤抵腥樟焦灰麓透糇拍敲辞城车囊桓龊#蹦昴乔城车暮J悄岩杂庠降奶烨担阆肽歉鲂∑品话俣喽郑赡芗甘郑ズ岫赡谴蠛<蛑笔浅ふ鳌K运匦胗械河斓模眯〈梢砸徽疽徽镜赝#┝撕貌梗艘埠眯菹ⅰR敲挥姓飧觯缍宰欧欢倜痛担煌7⑾值搅宋鞑牵部赡苁怯《饶嵛餮恰;谡飧鲈倒剩宄酱吻彩谷毡径嘉薰铡?br /> 从贞观年间,日本派出遣唐使,一共是准备了十九次,成行的是十六次,有三次可能是没凑够钱。成行的十六次中,成功到达中国的是十三次,没到达的那三次估计就是吹跑了,去了西伯利亚、印度尼西亚、赤道几内亚,船散人喂鱼,这都有可能。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的人回国策划的。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开始大化改新,日本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有的年号,以前日本天皇没有年号。大化改新到1868年明治天皇的明治维新,中间这1200多年,在日本历史上称之为唐化时期。日本一直把中国叫做唐国、唐土,后来日本看不起中国的重要原因,就是他认为中国只有在唐朝的时候才可以称中国,唐朝以后中国就不配称中国了。他认为他才是中国,因为他继承唐朝这套东西继承得很好。尤其对于中国宋、明两朝被少数民族灭掉,唐汉被蛮夷所制这两段历史,日本是非常看不起的,所以他才敢出兵打中国。既然蒙古人可以入主中原,女真人可以入主中原,我日本人也可以。比如,从甲午战争日本发表的文告来看,都是以中华正统自居,号召反清复明。包括孙中山他们在日本设立大本营,也是反清复明的感觉,表示日本是中华道统之所在。以至于后来入主中原好几次没成功,他就恼羞成怒,开始篡改教科书。
7 条条大路通大唐(8)
中国在唐朝之后跟日本官方的往来就断绝了,一直到明朝永乐皇帝的时候,官方往来才恢复,私人往来比如商人,也开始恢复。当时日本有个足利幕府,就是一休里面的将军足利义满,他派使臣到中国来。明朝皇帝问这个使臣,日本国什么样,然后这个使臣就写了一首诗,回答明朝的皇帝,答大明皇帝问日本风俗:“国比中原国,人如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焙新酒,金刀脍锦鳞。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礼制风俗完全跟中国是一样的,而且年年三二月,桃李一般春,开花的季节也跟中国一样。所以有良心的日本人讲,中国是日本2600年文化的母亲,且不说日本的文化有没有2600年,中国是母亲,日本是儿子没错。
朝鲜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当年我们抗美援朝,帮助朝鲜夺回江山的时候,朝鲜的宣祖大王激动得不得了:“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他说我们和日本都是你们的儿子,但不一样,我们国家是好孩子,日本是贼孩子。其实现在韩国更贼,狼子野心,他得亏是两半,得亏现在还小。他要是强大起来更惨,极端民族狂热,死要面子活受罪,为了赢什么缺德事儿都干得出来。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唐朝人策划的。新政中的制度,以唐制为蓝本,唐朝设立三省六部,日本设立二官八省一台。直到今天,日本的部级单位仍然叫省,防卫省、财务省、文部省,都叫省。日本都城则完全仿造长安,日本的平安京就是袖珍的长安城。学校教授儒学,这都跟中国一样。中国的铜钱在日本可以直接当钱花儿,日本战国时代有一个名将,他的家徽(日本的每个武将都有一个家徽)就是六枚永乐通宝,见钱眼开这哥们儿。日本很少发行自己的钱,都是用中国的钱。
对中日交往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日本的吉备真备和中国的高僧鉴真。吉备真备和日本留学生空海创立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原来没有文字,没有文字怎么办?用汉字表音,但是用汉字表音的话,写出来的书虽然每个字都认得,连一块儿你却不知道什么意思了。汉字是单音节,我,一个字一个音,日语是(wa ta xi),写出来是瓦塔西。整句话,我是个日本人,你写出来就是一大串瓦塔西叉叉叉。单纯汉字表音行不通的话,那怎么办?他的办法是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立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本人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字叫假名,而汉字叫真名,一个小学毕业的日本人,也能够掌握一千多个汉字,而且人家还是主要的正体字,不像咱们这种简化字。要到了日本大街上的话,基本上你不会有文字障碍。找路什么的时候,路标上几乎都是有繁体字的,感觉就像在香港,到东京什么感觉,在香港就什么感觉,因为香港和东京都只有语言障碍(这两个地方说的话你全都不懂),但是绝对没有文字障碍。
大和尚东渡
中国高僧鉴真,这个人太了不起了!
我那年去扬州比赛,当地的*门请我们在饭店吃饭,一进去一个横幅,把我乐坏了!“纪念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及豆腐传入日本1250周年”,要不说学历史有用,你学数理化,学那么多东西,跟人聊天用不上。吃饭的时候不会聊人的咬合力和鳄鱼的咬合力有什么区别,为什么鳄鱼生吞河马,人却吃豆腐,谈那个没劲。应该谈历史,豆腐是谁传入日本的?鉴真大师。有学问!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7 条条大路通大唐(9)
鉴真大师是大菩萨转世,与佛有缘,三岁出家,属于律宗的高僧。中国佛教分为十宗,律宗是持戒律最严的一派,比如律宗高僧都是过午不食,一天两顿饭,近代著名的高僧弘一大师也是律宗。
鉴真大师55岁那年,两个日本高僧,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求法。日本佛教戒律不完备,僧人不能按照律仪受戒。普照和荣睿来到中国就请鉴真大师东渡扶桑,传播佛法,鉴真大师毅然答应。当时他已经55岁高龄了,今天55岁不算什么,40岁到70岁算中年,70岁以上算老年,当时是人活七十古来稀, 55岁就不得了了。所以弟子们都劝鉴真大师不要冒这个险,鉴真大师为了弘扬佛法,毅然六次东渡。唐朝的法律是不允许国民出国的,出国都是偷渡,所以鉴真大师六次都算偷渡,头四次都没能成行,不是被弟子告密就是船漏了回来。第五次一出海刮大风,风一停,海南岛。
荣睿去世之后,鉴真大师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第六次东渡扶桑,成功!在日本的博多湾登陆,日本天皇动用了好几十万人来迎接鉴真大师,鉴真大师一路就是踩着鲜花进入日本,一直到的日本国都,他的脚都没有沾到泥土。鉴真大师到了那边之后,日本天皇封他为大僧都。天皇亲自登坛受戒,皇后也登坛受戒,一起做了鉴真的弟子。日本天皇还亲自给他撰写碑文,这个碑文一直保存到今天,叫《唐大和尚东征传》,和尚是尊称,大和尚更是尊称。并非是个出家人就叫和尚,就跟大学里是个老师就叫教授一样,不对,和尚、喇嘛都是尊称,高僧才能叫和尚。一般人刚进去叫沙弥,还不能算和尚。鉴真是大和尚,天皇写大和尚“戒行高洁,白头不改,远涉苍波,归我盛朝”,出生入死来到日本国,难能可贵。
鉴真不光到日本是传播佛法,还把中华的先进文化传播到了日本(包括豆腐怎么做)。这些都对日本的贡献相当大。日本人说原来的日本文化就是一锅豆浆,中国文化就像卤水,点进去之后才能变成豆腐。日本文化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
九分唐三藏 [见图427,p144]
以佛教为纽带,中国和天竺(印度)的交往增强。贞观时,天竺遣使来朝,中国的十进位记数法传到了天竺。
高僧玄奘和义净作用非常大。
玄奘就是唐僧,孙悟空的老师。玄奘大师也是两岁出家,精通佛法,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他觉得佛经有些地方不对,翻译得不准确,所以他就想去西天取经,学习真正的佛经。为了传播正版,于是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偷渡出国,十九年游历印度,在印度的那烂陀寺跟106岁的高僧戒贤法师学习。戒贤法师本来要圆寂了,阿弥陀佛给他托梦,说从中土大唐要来一个高僧,跟你学法,你得等他来了把这个法教给他,你再圆寂。所以他就等等等,等了三年终于把唐三藏给盼来了。
三藏指的是什么?就是把这个佛经分成三部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