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第11章


阄仕纬伲罱⒂惺裁炊病?br /> 对王直来说,都是好消息。张经、李天宠被砍头后,江南军务、海防就是赵文华说了算了,他一手遮天,新派来的总督杨宜,先是手足无措,被朝廷申饬后,又想干一番,他不知天高地厚,竟犯了张经同样的毛病,不把赵文华放在眼里。他想收拾张经的残局,重整水师再举抗倭大旗,赵文华一个折子参上去,弄不好,杨宜还不得立马滚蛋?不掉脑袋就算他幸运了。
王直关心的是,赵文华是不是很贪?
宋朝举笑了,他越贪越好,怕的是他不贪。
王直也这么想。他觉得不可思议,赵文华怎么可以左右朝政?怎么有那么大的本事,想扳倒谁就扳倒谁?
宋朝举申饬他问得太多了。其实宋朝举不说,王直也能猜出*分,当宋朝举说出赵文华是当朝首辅严嵩的干儿子时,王直吐出的舌头半天缩不回去!他缓过神来,撺掇宋朝举千万巴结上他。
这还用你教我?宋朝举暗笑。随后又警告他,同样不能在倭寇中间说出赵文华的关系来,不能让倭寇知道太多。
王直当然明白利害,但又觉得宋朝举过于小心,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破了头。
宋朝举怎敢大意?王直他们在海上,朝廷对他们鞭长莫及,而宋朝举一家老小可在明处啊,不小心怎么行。张经就怀疑过他,张经死了,他总算松一口气了。
王直让宋朝举放心,刀按到脖子上那一天,他王某人也绝不会出卖朋友。宋朝举相信。他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啊。 txt小说上传分享
戚继光 第五章(4)
王直听说杨宜无实权,很兴奋,赵文华不足虑。他就问宋朝举,这么说,我们又可放心大胆地干了?
宋朝举说干不干是他们的事了。又问他们在海上到底有多少人马?
王直能控制的万儿八千人,有七十多条船,还有肥前、肥后、筑后、博多、摩萨、五郎、六郎、健如郎、对马、和泉、纪伊各股,多了,从宁海、岑港到福建的横屿、牛田,他们占的岛子也不下几十个。
宋朝举认为,兵不在多。他们最大的弱点是互不统属,各自为政。难成大事。
王直恭维宋朝举一针见血。他说今天来的这个肥前,别看对字画一窍不通,指挥倭寇,可有两下子。王直想与他联手,把各路人马统一号令,只要分赃能均,就能行。
宋朝举认为这样最好,聚蚊成雷,群轻折轴嘛。
王直从怀里摸出几张银票,拍在桌上,宋朝举像不介意地用眼睛余光一扫,共四千两。王直承认少了点,答应以后得手了,还会多分。
宋朝举心里不痛快,这点银子,打发要饭的呀。他表白自己说,其实不缺钱花,从前管盐运,虽是盐运使的副手,也算得上是日进斗金。王直进奉的这些额外银子进项,他都打点该打点的人了,譬如肯写奏疏参倒朱纨、张经、李天宠的御史们,不打点谁肯出力?不然王直他们也不可能这么顺利。
这话王直显然不信,心想,无利不起早,你分文不取,你图个啥?但又不便揭破,便顺着他说,那是,这几张银票在宁波、杭州、台州钱庄都可兑到银子,归你了,替我们打点吧。
宋朝举把一张银票举在灯前看了看,说他们越来越手眼通天了,从前是送银子,现在居然可以在钱庄存款支银子了。

从西山回来,进了西直门,沈四维一路打听,领着李芳菲来到西城严嵩府邸那条街。
果然是侯门深似海,五间门楼正中悬着嘉靖皇帝御笔蓝底金字大匾,是“忠勤敏达”四个字。这里高墙大宅,附近街道行人都很稀少,五军都督府兵士警戒森严。
沈四维背着包袱和李芳菲来到街口,马上有一个羽林军拦住去路,问她们干什么?
沈四维看着高大的有九层台阶的大门和门上“严府”二字,说路过这呀。
羽林军令她们绕道快走开,一刻也不能停留,不准左顾右盼。
李芳菲哼了一声,沈四维只得拉着李芳菲走侧面巷子。
李芳菲问这是谁家呀?这么气派?她爷爷官居二品,宅子也没这样阔气啊。
沈四维这才告诉她,这是首辅严嵩家,首辅就是当朝宰相了,只不过不叫宰相就是了,开国之初,自从宰相胡维庸因谋反罪被诛,明太祖感到相权太大,威胁皇权,就立下规矩,永不设宰相。但后世的首辅,权又日渐大起来。这严嵩就是一手遮天的人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坏透了!
李芳菲心里隐约猜到沈四维意图了,就说恨不得一把火给他烧了!
后条街有个吕记包子铺,沈四维领李芳菲进了包子铺,喊老板娘来两屉包子。
二人落座,老板娘回头吆喝一声:“羊肉包子两屉……”
里面厨子应声:“好嘞,羊肉包子两屉。”
一看她二人的装束,老板娘一边抹桌子一边说:“两位姑娘是给亲人戴孝啊,不知什么人没了?”
李芳菲想哭,脱口说了声天下奇冤,老板娘大惊。沈四维在桌子底下踹了她一脚,李芳菲才不说话了。
很快,跑堂的端了两屉热气腾腾的包子上了桌。李芳菲太饿了,夹了一个整个塞进嘴里,烫得她蹦了起来。
戚继光 第五章(5)
沈四维道:“没出息,慢点吃,又没人跟你抢!”
李芳菲吐了一下舌头。
吃着包子,李芳菲说她恨不得杀了严嵩这老贼!就是他把我爷爷和你父亲杀了。她问沈四维,领她上严府来是不是探探路?
沈四维又在桌底下踢了她一下,示意她别乱说,隔墙有耳!
李芳菲说她早下决心了!
沈四维嘲笑她,才十三四岁的小丫头,还想杀人报仇?
李芳菲说她可以到庙里去找师父练武功,练成了来杀他!
沈四维说:“等你练成了武功,他早躺在棺材里了,他都七十多岁了。”
李芳菲说:“姑姑你不是有武功吗?你何不去杀他?我帮你!”
沈四维说:“得了吧,你越帮越忙。”
李芳菲说:“杀了严嵩,再回浙江去杀赵文华,我今生就这两件事,姑姑你呢?”
沈四维说她也一样。
李芳菲忽然又说:“你为啥一路打听相府在哪?你是不是想……”
沈四维夹一个包子塞到她口中:“包子还堵不住你嘴!”

送走王直,宋朝举直奔杭州,去见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军务的赵文华。
宋朝举的马队来到大门前,宋朝举和仆从在上马石前下马。管家把宋朝举的名刺递给把门的一个把总。那把总看了一眼,忙说:“请宋大人稍候。”
他飞跑进去禀报去了。
少顷,中门大开,钦差大臣赵文华出来迎接。这赵文华四十多岁,方脸无须,笑面,太监脸,倒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
他对宋朝举一拱手道:“怎敢劳宋老前辈大驾前来寒舍呢?”
宋朝举说:“早就该来,早该上门来祝贺。”
赵文华说:“敝人一无建树,何贺之有啊?”
宋朝举说:“阁下现在是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浙江军事,这是大钦差呀,还不该贺?”
赵文华谦恭地说:“大家都是替皇上办差,多辛苦点就是了。”
二人相携向正房客厅走去,显得格外亲密,赵文华所以对宋朝举这样友善、客气,那是因为宋朝举出手大方,每次来都不空手。
也许因为是临时住宅,钦差居宅一点不显得豪华奢侈,房间四壁皆白,一面是满满一架书,靠近八仙桌后正面墙上有一幅字,写的是“养吾浩然之气”,落款是严嵩。
宋朝举恭维道:“令尊大人这字,怎么越看越像赵孟的字呢?”
赵文华马上点拨他,这话幸亏没在他老人家跟前说,这等于骂他是汉奸、奸臣。
宋朝举愕然,这他可不明白了,恭维人还恭维出毛病了?
赵文华一解释,宋朝举才明白其中原委。历史上,像蔡京、贾似道、秦桧这些人,单就书法造诣,都堪称大家,可他们的真迹在世间留存寥寥无几,为什么?他们是公认的奸臣,文人以收藏其字为耻。司马光有句名言:才胜德者,小人也。
宋朝举并没用这几个声名狼藉的人比严嵩,赵孟并不是奸臣啊。
赵孟虽不是奸臣是汉奸,更糟!赵文华说,当年元仁宗一句话毁了他的名声。
宋朝举问是什么话?
原来器重赵孟的元仁宗说过,唐有李太白,宋有苏东坡,朕有赵孟。
宋朝举明白了,对呀,赵孟本是大宋皇族,不该仕元,这是不可宽恕的失节行为。
原来忽必烈为笼络汉人为元政权效力,诏令“举逸民”,也就是选贤任能。赵孟成了钦定的逸民首选,他被推到元世祖御前,受了重用,从此“荣济五朝,名满四海”,应当说,此公学问大、操守低,赵文华说,拿他比当今严相国,这岂不悖谬?
戚继光 第五章(6)
宋朝举深感唐突,连声说对不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