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56章


黾本缍窕5戮纱思瓤纱颖泵婧投泵嬗鼗啬箍疲挚啥晕鞅狈矫婢暮蠓绞凳┩换鳌P伦榻ǖ募永锬矫婢诒Ρ鞣矫娑剂佑谟胫哉蟮牡戮5颇蛉月什恳酝缜炕姆烙晒Φ刈柚棺〉戮谛焕尬趾屯卸艨朔较虻慕ィ橹屏酥醒爰啪旱?3个师,使其无法调抵莫斯科近郊参加决战,大大减轻了朱可夫的压力。在莫斯科城下反攻中,科涅夫率部由防御迅速转入进攻。实施加里宁战役,解放加里宁,向前推进60公里~120公里,重创德国第9集团军主力,使西方和西北两个战略方向的直接联系得以恢复,加里宁方面军、西方方面军、西北方面军的协同有了保障。科涅夫率加里宁方面军在莫斯科会战中起了重要作用,协同其他方面军粉碎了德军包围占领莫斯科的战略企图。
第五部分科涅夫 元帅(2)
科涅夫在研究作战计划
1942年1月,科涅夫率部参加瑟乔夫卡—维亚济马战役,推进100余公里,前出到德军勒热夫—瑟乔夫卡集团后方,切断了维亚济马—斯摩棱斯克铁路。但因德军固守和斯大林将部队分散在漫长战线的错误方针,朱可夫的西方方面军未能逼近维亚济马,科涅夫也未能攻占勒热夫。1942年8月,朱可夫出任最高统帅部副统帅而被派往斯大林格勒,科涅夫接任西方方面军司令,继续执行牵制中央集团军群和攻打勒热夫的艰巨任务,同时还担负阻止德军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兵增援斯大林格勒方向的重任。1943年3月,科涅夫改任西北方面军司令,但任职时间不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和苏军1942年至1943年之交的冬季进攻中失败后,德国最高统帅部决定在苏德战场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以夺取战略主动权,扭转不利的战争进程。德国最高统帅部鉴于德军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地域的有利态势,决定从南、北两面向该突出部根部实施向心突击,围歼苏联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而后向西方方面军后方突击,此后预定向东北方向发展进攻,同时还将向列宁格勒进攻。实施冬季进攻后,苏军转入防御,巩固既占地区,准备发动进攻,主要突击预定指向西南方向。但在发觉德军企图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决定在库尔斯克突出部暂时转入防御,消耗德军突击集团,为苏军转入反攻和总攻创造有利条件。苏联最高统帅部为准备库尔斯克会战,调集了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同时还组建草原方面军作为战略预备队。1943年6月23日,科涅夫被任命为草原方面军司令,统帅5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1个步兵军、6个独立坦克军和3个骑兵军。7月4日到11日,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防守突出部的北部和南部)进行了艰苦的防御战,中央方面军粉碎了德军的进攻,但7月11日,南部的形势告急。负责协调行动的最高统帅部代表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命令草原方面军所属第5坦克集团军和第5近卫集团军及另2个军开赴普罗霍罗卡夫投入战斗,第5坦克集团军给德国第4装甲集团军以粉碎性打击。苏军的大规模反攻于7月23日开始。8月3日,科涅夫指挥草原方面军与沃罗涅日方面军协同作战,向别尔哥罗德大举进攻,仅用2天时间就攻占别尔哥罗德,并迅速向哈尔科夫推进。8月17日,苏军包围该地。8月23日,草原方面军在其他部队配合下,解放哈尔科夫。草原方面军战功卓著的兵团被授予“哈尔科夫”荣誉称号。8月26日,科涅夫晋升为大将。德军在库尔斯克失败后,企图通过顽强的防御将苏军的进攻阻止在韦利日、多罗戈布日、布良斯克、苏梅、北顿涅茨河、米乌斯河一线,保住第聂伯河以东最重要的经济区。同时还在纳尔瓦河、维捷布斯克、奥尔沙、索日河、第聂伯河、英洛奇纳亚河一线加速构筑称为“东方壁垒”的战略防御地区。苏军为解放左岸乌克兰、顿巴斯、基辅和夺取第聂伯河右岸各登陆场,在库尔斯克会战后又集中5个方面军与德军展开第聂伯河会战。科涅夫指挥草原方面军向波尔塔瓦、克列缅丘格、克拉斯诺格勒、上第聂伯罗夫斯克等方向实施突击,粉碎了德国第8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各兵团,于9月底进抵第聂伯河。草原方面军从行进间强渡第聂伯河,并在右岸夺取了数个登陆场。10月上旬,科涅夫率部为扼守和扩大登陆场进行艰苦作战,在克列缅丘格以南将各登陆场联成总登陆场,并于10月15日由此发动进攻。科涅夫从皮亚季哈特卡、克里沃罗格方向突破德军在第聂伯河右岸的防御,和其他方面军共同摧毁了德军的“东方壁垒”。1943年10月20日,草原方面军改称第2乌克兰方面军,进抵基洛夫格勒和克里沃罗格接近 地。接着参加苏军在右岸乌克兰举行的战略进攻,并单独实施了基洛夫格勒战役。1944年1月5日,科涅夫集中优势坦克兵和步兵突然向基洛夫格勒发起猛攻,于1月7日消灭了德军5个师(内含2个装甲师),从而由南面对卡涅夫突出部的德军集团进行了深远的包围。南部战区的战略形势在迅速朝着利于苏军的方向发展。但是,德军据有第聂伯河中游卡涅夫地域,形成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突出部,防守的德军为南方集团军群的第1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严重威胁着瓦杜丁第1乌克兰方面军和科涅夫第2乌克兰方面军的侧翼。德军企图利用突出部作为进攻基地,以恢复沿第聂伯河两岸的战线。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瓦杜丁和科涅夫围歼突出部德军集团。两个方面军决定在突出部根部实施猛烈的相向突击。科涅夫在道路泥泞的困难条件下做出重大的部署变更,隐蔽而迅速地将主力向北调动,造成了主攻方向的兵力优势和突然性。1月24日,科涅夫部从东面发起进攻,迅速突破德军防线,与瓦杜丁部急速对进,并于28日在兹韦尼戈尔罗德卡地域与瓦杜丁部会合,完成了对德军科尔松—舍甫琴柯夫斯基集团的合围。经过16天激战,歼灭德军10个师。在围歼德军过程中,科涅夫眼见德军正从第1乌克兰方面军第27集团军战线突围,便果断地命令自己的部队冲过方面军作战分界线,封闭了德军突破口,阻止了德军的突围。此举受到斯大林的赞赏。1943年3月5日,科涅夫在兹维尼戈罗德卡—乌曼一线发动著名的“泥泞进攻战”——乌曼—博托沙尼战役。时值春暖冰溶季节,整个战区地面黏滑泥泞。但科涅夫以势如破竹的进攻,在两个星期内从第聂伯河西岸打到德涅斯特河的西岸,和朱可夫第1乌克兰方面军合围了德国第1装甲集团军。科涅夫还命令部队绕过该部的右翼,全速向罗马尼亚进军。大批部队压向普鲁特,攻入罗马尼亚。1944年2月,科涅夫晋升为苏联元帅。
第五部分科涅夫 元帅(3)
苏军与美军在德国胜利会师
1944年5月15日,科涅夫接替朱可夫为第1乌克兰方面军司令,首要目标是向德国北乌克兰集团军群开刀,解放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中南部。为此,科涅夫于7月14日发起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在制定战役计划时,科涅夫根据客观情况,决定在两个方向实施突破,但遭到了斯大林的反对,斯大林认为只有集中兵力实施一个方向的突破,才能取得更大胜利。但科涅夫并未因斯大林的反对而动摇决心,而是据理力争。斯大林终于同意其计划 嫠?战役的可能结局负责。战役的胜利,肯定了科涅夫实施两个方向突击的决心是正确的,从而开创了苏军战役突破的新型范例。科涅夫在每次战役中,为达到重要地段上兵力兵器的优势,宁可在其他地段承担一定的风险也在所不惜。在实施利沃夫—桑多梅日战役时,科涅夫坚决地将方面军编成内90%的机械化部队用于主要突击地段,在实现突破以后再向其他方向转移力量。科涅夫仅用一个半月,就歼灭德军13个师,击溃德军32个师,彻底粉碎了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科涅夫因指挥此次战役有功而荣获苏联英雄称号。法西斯德国在苏军和西方盟军东西两线的夹击下节节败退,战争开始向德国本土推进。1945年1月,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科涅夫第1乌克兰方面军和朱可夫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并肩向德军发起维斯瓦河—奥得河战役。科涅夫率部奉命向纵深近500公里的奥得河进军,首先歼灭凯尔采—拉多姆斯科一带的德军,然后挺进奥得河,攻占西里西亚工业区,为进攻柏林创条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