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41章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升任国民革命军(总监为蒋介石)第1军军长。4月,兼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3月由黄埔军校改组而成)教育长,积极支持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1926年7月,国民政府誓师北伐,蒋介石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何应钦任潮梅警备司令,率2个师防守潮梅,1个师驻防广州。此时,福建督办周荫人企图乘虚而入,攻取广州。何应钦先发制人,于10月发起松口战役,大败局部,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12月乘势进占福州。1927年1月,何应钦任福建临时政治会议代主席和东路军总指挥。战至3月,克复杭州、溧阳、常州、苏州、上海、南京等地。5月,蒋介石兵分三路渡江北伐。何应钦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先后攻占扬州和徐州。随后奉命率部撤回江南。7月,任军事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8月13日,蒋介石宣布下野,何应钦与李宗仁、白崇禧共掌军政大权。军阀孙传芳趁机集中主力反攻防务空虚的南京。何应钦与李、白指挥第1军和第7军等部在龙潭、乌龙山、栖霞山一带反复展开激烈的争夺战,战至31日而告胜利,歼敌5万之众,史称“龙潭之役”。何应钦因此而获得“捍卫党国”奖旗。10月,何应钦将所部改编为3个军,自己专任第一路军总指挥,连克蚌埠和徐州。1928年1月,蒋介石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2月,蒋介石将第一路军改编为第1集团军并兼总司令,何应钦改任国民革命军参谋长。6月,蒋介石宣布北伐完成。1928年10月,何应钦兼任浙江省主席、国民政府委员、训练总监部总监。次年1月,蒋冯阎李召开军队编遣会议,何应钦出任编遣委员会常委兼中央编遣区主任。蒋介石的编遣方案激化了新军阀之间的矛盾。3月,蒋桂战争爆发,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参谋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助蒋击败桂系。5月,任武汉行营主任。11月,张发奎与桂系联合反蒋,何应钦改任广州行营主任,主持讨伐。12月,粤桂战事告终,唐生智和石友山又起兵反蒋,何应钦遂前往武汉主持讨唐,迫使唐生智通电下野。1930年3月,何应钦出任军政部长兼武汉行营主任。5月,中原大战爆发,蒋军受到南北夹击。何应钦先以空城计赢得调整时间,再以衡州战役大败桂军,然后移师津浦线助蒋对阎冯作战。10月,改兼郑州行营主任。1931年2月,何应钦兼任南昌行营主任和“围剿军”总司令。4月,向中央苏区实施第二次“围剿”,以损兵折将告终。7月,蒋介石为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指挥,发动第三次“围剿”,再次失败。1933年2月,何应钦为赣粤闽边区“剿共”总司令,指挥第四次“围剿”,仍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1933年3月,何应钦代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主持华北军事,奉行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既定政策。在组织指挥长城抗战之后,先后签订妥协退让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阻挠破坏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军。1935年4月,何应钦被任命为一级上将。11月,当选第五届中央执行委员。12月,行政院改组,何应钦连任军政部部长。次年6月,何应钦等致电发动六一事变的粤桂军将领,“恳切劝导其声言独立抗日之非当”,并鼓动实行兵谏,迫使陈济棠下野。9月,何应钦兼任广州行营主任。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逼蒋抗日的西安事变。素有取蒋而代之的何应钦以为时机已到,力主兴师讨伐,被推举为讨逆军总司令。后来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何应钦的阴谋未能得逞。何应钦事后参与改编瓦解东北军。次年6月,何应钦出任川康军事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整编川军。
第四部分何应钦 上将(2)
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代表最高统帅接收日军无条件投降书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守军奋起抗日。7月 10日,何应钦返回南京。8月6日,国民政府召开国防会议,决定采取持久消耗战略,将全国划为五个战区,何应钦以军政部长兼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身份,负责策划闽粤抗战军事部署。8月12日,国防会议议决以军事委员会为抗战的最高统帅部,下分设军令、军政、经济、政略、宣传、组训等部,何应钦仍任军政部长。8月20日,何应钦与蒋介石等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发布作战指导计划和作战指导方针。为了团结抗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军事委员会于8月25日宣布改编红军为第八路军(稍后改称第18集团军),于10月12日宣布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为新编第四军。10月30日,国民政府正式公布迁都重庆。1938年1月,国防最高会议改组军事委员会,任命何应钦为军事委员会军政部长兼参谋总长。军事委员会设委员长1人,委员5人~7人,而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军令、军政、军训、政治四部部长及军事参议院院长均为当然委员。另设办公、铨叙两厅,侍从、参事两室,航空委员会及军法执行总监部。同日,军事委员会调整战斗序列:陆海空军最高统帅、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参谋总长何应钦,第一战区(河北及山东)司令长官程潜,第二战区(山西、察哈尔、绥远)司令长官阎锡山,第三战区(江苏南部、浙江)司令长官顾祝同,第四战区(广东、福建)司令长官何应钦(兼),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八战区司令长官蒋中正(兼),武汉卫戍总司令陈诚,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驻闽绥靖主任陈仪。1938年1月24日,何应钦以高等军法会审判长身份判处不战而退的韩复榘死刑,在汉口执行。3月,出席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并做军事报告。3月下旬,何应钦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参与指导台儿庄战役。接着,他主持江防会议并指导徐州会战。6月,参与指导武汉会战,历经四个月苦战而被迫放弃武汉。11月,蒋介石主持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总结第一期抗战之得失,研究整军、建军及一切应注意事项。何应钦根据会议决定提出军队整顿方案,着重编成、装备、技术三项,命令加紧实施;主持制定第二期作战指导方针,提出“连续发动有限度之攻势与反击,以牵制消耗敌人,策应敌后之游击部队,加强敌后方之控制与袭扰,化敌人后方为前方,迫敌局促于点线,阻止其全面统治与物资掠夺,粉碎其以华治华以战养战之企图;同时,抽出部队轮流整训,强化战力,准备反攻”。1939年1月,何应钦出席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并做军事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减少指挥阶层。原为军事委员会中经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而最后到达师共有7级,指挥系统极为不畅。决定废除军团、兵团两级,并改军为战略单位,成为军事委员会、战区、集团军、军4级,且新成立之师决定废旅。2。重新划分战区。各战区司令长官及作战地区分别为:第一战区卫立煌,河南及安徽一部;第二战区阎锡山,山西及陕西一部;第三战区顾祝同,苏南、皖南及浙江、福建;第四战区张发奎,两广方面;第五战区李宗仁,皖西、鄂北及豫南方面;第八战区朱绍良,甘宁青及绥远方面;第九战区陈诚(薛岳代),江西一部、鄂南及湖南;第十战区蒋鼎文,陕西方面;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冀察战区总司令鹿钟鳞。3。为统一指挥南北两战场各战区起见,增设桂林行营和天水行营,取消广州、 靼病?重庆各行营。此次会议推举蒋介石为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统一党政军的指挥。同年2月,何应钦在军政部内设兵役署,主管兵员征集,加强兵役工作。从3月至9月,何应钦秉承蒋介石的旨意,先后指导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桂南会战。1939年10月,何应钦与蒋介石主持第二次南岳军事会议,检讨作战得失,策定后期抗战应当采取的战略。1940年3月,何应钦先后出席第二次参谋长会议、兵役训练班和第三次兵役会议并做指示。4月,出席国民参政会并报告军事。5月,经枣直会战而宜昌沦陷,何应钦获准设立第六战区以加强鄂西防卫。10月19日,何应钦与白崇禧以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发出致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叶挺军长、项英副军长的皓电,诬蔑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不守战区范围,自由行动;二不遵编制数量,自由扩充;三不服从命令,破坏系统;四不打敌人,专事吞并友军”,限令于一个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何应钦通过军令部下达“黄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