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魔手记1:古滇国祭祀干尸》第21章


“你不是说坟地在五十里外吗?这又是什么?”小将头头指着白花花的骨头说道。
本地小将也冒了虚汗,“妈的,不可能啊,鬼遮眼,是鬼遮眼了。”
“别胡说八道了!这世界上那有什么鬼神?只是走错路了而已!我们红卫兵是什么人?是护卫伟大领袖的战斗队!我们红卫兵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会怕鬼怕神?”小将头头输人不输阵,话说得铿锵有力,听得众小将精神为之一振。
众小将还等着小头头继续慷慨陈词,没想到他再说话时,语气弱了九成,“那什么,还是往回走吧,前面没什么路了。”
虽然话说得有点泄气,但也是事实。等众小将转身后被另一个场面惊呆了,原本一条坦荡的大路,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坟场。
众人已经说不出话来了,老天还真是配合,天上洋洋洒洒抛下了无数雪白的纸钱。一个凄惨的声音自远而近传过来,“回来呀,回来呀……回来呀……”这叫声凄惨而悲烈,众小将听得肝胆俱裂,头发根儿都竖了起来。
本地小将第一个撑不住了,撕心裂肺道“有鬼!跑啊!”一语惊醒梦中人。众小将反应过来,跟在本地小将后面撒丫子狂奔。
到了第二天,河北省石家庄传来消息。今天凌晨,有一队红卫兵突然出现在距离石家庄市区十五公里正定县的大街上。根据目击的清洁工人称,大约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二十来个红小将在大街上疯跑,还边跑边喊鬼啊、有鬼之类的胡话。
当时这二十来个红卫兵极度亢奋,清洁工人不敢上前,去报告了县里的公安局和当地的革委会。两边的人到了后,前前后后用了七八十个人才制住了那些红卫兵。
众小将这时已经神志不清,全都瘫在了地上。公安局中有一个有经验的,扒开了几人的眼皮,发现他们的眼球上面都蒙着一层薄薄的类似蜡皮的东西。
几小时后,天终于亮了。说来也怪,天一亮,众小将就恢复了神智,眼球上蒙着的蜡皮也融化了。看着眼前陌生的景象,众小将都懵了,“这是哪儿?我们怎么在这里?”
有过这次的教训,首都圈内的造反派和红小将们再没人敢找特殊档案处的麻烦。就在有人开始议论的时候,特殊档案处突然改名为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内设六个科室,科长及科员全部启用了新人。除了主任保留之外,原本六名办事员分流到外地各政府机关。
令人费解的是,明明是掩耳盗铃的法子,却真的起到了作用。几个月后,那件事再没有人提起。就连那些作为当事人的红小将,对当天发生的事儿也越来越模糊。
更名后的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处事办公更加低调,只是那六个科长还是像当初那六个办事员一样闲不住,动不动就满世界转悠。
转眼到了1980年,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的张主任回到了公安部,升了一级,张主任成了张副部长。原一科科长高亮提升为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的主任。
张副部长上任后没几天,就把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从公安部里分离了出去。有对张副部长知根知底的人听说了,认为这件事办得不是很地道。这个办公室保了你姓张的十几年,你现在得势了,就要卸磨杀驴啊。
相比脱离公安部,高主任更头疼的是有人已经开始对张副部长曾经战斗生活的地方感兴趣了,本来早就被人遗忘的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又有人提起了。为了早避事端,特别案件处理办公室再次更名——民俗事务调查研究局成立了。
民调局成立不久,江西出了一件棘手的案子。案子具体内容不详,只知道高局长亲自带齐人马赶到了江西,等一个半月后再回来时,带回了一个满头白发的年轻人。
第十五章 民调局的幸福生活
白头发的年轻人?我心里咯噔一下,孙胖子和我对视了一眼,他的目光中满是询问,看他的样子比我更惊讶。我叹了口气,回头对着郝文明说道“郝主任,那个白头发的年轻人不会叫吴勉吧?”
“吴勉?不认识。”郝文明皱着眉摇了摇头,“当初高局长带回来的,就是现在六室的调查主任——吴仁荻。”
哦,我和孙胖子长出一口气,原来是同姓不同名。不过这名字起得倒也霸道,能和他匹敌的怕只有传说中的东方不败了。
“民调局的事先说到这儿,以后有时间,捡能说的再和你们说。不是我说,现在带你们去个好地方。”
进了电梯后,郝文明掏出一张门禁卡,说“忘了和你们说了,楼上九层没有限制,所有内部人员都可以随便出入。地下五层设了限制,普通行政人员没有进入地下室的权限。调查员只能到达地下二层,六个主任能到地下三层,局长是地下四层。”
说着指了指我们手中的箱子,“你们的基本装备里就包括了进出一二层的门禁卡。”
我听出郝文明的话里有问题,“不对啊,不是说地下五层吗?局长只能到四层,那第五层是谁去的?”
“自打有民调局,第五层就没开过。至于它是对谁开放的,你去问高局长吧。”郝文明似笑非笑地说道。
“都说只有高局长知道了,谁敢问啊。”胖子小声嘀咕了一句。郝文明没理他,刷了门禁卡,按了地下二层的按键。电梯进入地下后,慢得离谱,差不多三分钟后才到达了地下二层。
这里是地下室?还只是第二层?眼前的一切已经不能用壮观来形容了。层顶的高度最少五十米,从我的角度放眼看去,真的是一眼望不到边。总之,在这里随随便便开两个足球场还有富余。
孙胖子咂吧咂吧嘴,称奇说道“郝主任,这里是地下室还是防空掩体?”
“还是防原子弹的那种……”我接了一句。
“没见过世面,等你们见识过第三层再发表意见吧。”郝文明边说边带着我们俩向里走。
相比较民调局冷冷清清的主楼,这里多少还有些人气。出了电梯没多远,就看见有四五个人聚在一起,为首的一人二十五六的年纪,嗯?金发碧眼,竟然是个外国人。
民调局不是很低调嘛?为什么会有外国人?没容我多想,那个外国人已经走了过来,主动打起了招呼,说出话来一嘴纯正的京腔“嗨,郝主任,不是说高局长把您找去了吗?这回来得也忒快了吧。你后面这两位哥们儿怎么称呼?”
看样子,郝文明很是不惯这个外国人略显轻佻的样子,说“你能不能像一般外国人那么说话?不是我说你,这一嘴的京片子都是跟谁学的?”
“这个我可做不到,我亲爱的郝。”再说话时,外国人收敛了京腔,不过肢体语言却丰富了起来。他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很是夸张,十足欧美人的做派,“我无法压制我的天赋,是语言天赋。你懂的,我亲爱的郝。”
被一个外国男人称为“亲爱的”,郝主任明显还是不适应,“行了,你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郝文明妥协了,他伸出手向外国人一摆手,“这个外国人是调查三室的主任,雨果主任。那几个是三室的调查员。哎,说真的,雨果,你的全名是什么来着?”
“郝,我对你的记忆力感到很遗憾。我的全名是尼古拉斯·K·雨果。你们可以叫我雨果,当然,叫我尼古拉我也不会介意。”尼古拉斯·K·雨果略有不满地说。
郝文明没理他这茬儿,继续自顾自向我和胖子介绍道“雨果主任的三室是负责国际宗教事务的。别看年纪不大,他可是梵蒂冈派来的交流人员。”
说着又将手摆向我和胖子的方向,“他俩是我们一室的新人。今天刚来报到,胖的那个叫孙大……孙德胜,不胖的那个叫沈辣。”
自打郝文明说出雨果来自梵蒂冈的时候,孙胖子就皱着眉头在瞎寻思梵蒂冈是什么地方。突然一拍大腿道“想起来了,梵蒂冈是基督教的老巢!”
他这话一出唇,雨果的嘴角就抽动了几下,脸上也变了颜色,好在瞬间又恢复了正常,说“孙,我的朋友,你刚才的话,如果是在梵蒂冈说,将会是一场无法弥补的噩梦。好在这里是中国。不过,孙,你真的应该去重新了解一下西方主流宗教的知识了。”
就在他还要继续普及天主教、基督教和东正教的区别时,电梯又开了,出来了一个高大的白种男人,一出来就径直向我们走来。看到郝主任后,他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然后就直奔雨果,在他的耳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
这地下二层实在太空旷,这样的距离,再小声说话也难免会被别人听到几句。可惜听到了也没什么作用。我竖起耳朵也没听明白。他说的不是英语,应该是拉丁语系的某种语言。
白人男子说完站在了雨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