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旗下的誓言》第117章


,保家乡要武装,抗战军民有公粮。。。。。。”
出发了,离开自己亲手创建的家园,战士们别过头匆匆而去,再见!大凤川!再见!三营的同志们!炎林在三营呆过,和他们有很深的感情,他一面为三营挽惜一面又为自己庆幸,要不是去了旅宣传队,至今他还留在三营不能上前线。
当七七○团踏上三营洒下辛勤汗水修建的“七。七”石桥,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第二节 从延安出发
四四年十一月初,炎林在出发这天穿上了细布军装,副连长摇头说道:“你这一身穿着去检阅还差不多,穿着打仗实在可惜。”
炎林看上去很精神,对副连长笑笑:“有什么可惜的,穿着它死了也值!”
副连长穿着半新的军装,自己纺线自己缝的军装穿在身上很有感觉。战士们都把半新的军装和新鞋新袜穿在身上,平时大家很节约,衣服补了又补都不肯换,现在都大方起来。
出发前张才千在队伍前说道:“虽说我们的武器装备是差了点,但你们大都是经过长征的老红军,打仗还得靠你们!”听到这话,红军老战士磨拳擦掌,恨不得立刻奔向战场。
当初听说党中央要留下一个营,张才千团长当时就表态:“陕北参军的一个不要,我只带走八百个老红军!”上面不同意,说你把老红军都带走了陇东怎么办?将二营六连与三营七连互换了一下。
人员馈乏,你不要也没人给你补充兵力。其实留下的三营也不错,营长郭应春善于动脑敢打敢拼,这样的干部张才千又何尝不想把他留在身边。
七七○团扛着红旗风尘仆仆从大凤川赶到延安集结,在延安集结时部队改变了番号,军委宣布成立豫西纵队,纵队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七七○团两个团编入豫西纵队四支队,司令员张才千,政委刘健挺,参谋长李迎希。一营改编为十团,团长是卜万科,二营改编为十二团后营长王厚安当团长。
七七○团在延安住了不到十天,毛主席接见他们时讲道:“同志们,你们辛苦了!你们保卫延安在陇东前沿一住就是七年,你们八百个红军都是干部!这次上前线打日寇就看谁的本事大!谁最能打!”毛主席说这句话是有原因的,七七○团的编制小没有发展,留守在大凤川搞生产有少数干后勤工作的老红军仍是战士,不象战斗部队有减员有扩编,职务一下子就升上去了,这些情况毛主席心里很清楚。
毛之席接见张才千等人时也讲过,说纵队人数不多,但红军骨干多,素质好,战斗力强,要放虎下山。
根椐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挺进中原,开辟豫西,发展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延安已派出两批部队开赴河南深入敌后扩大抗日根据地,现在终于轮到七七○团上前线,他们将要面对的猖狂一时的日寇、土顽和日伪汉奸。
十一月中旬豫西纵队从延安出发,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军政首长及各界群众都来到东关飞机场送行,毛主席在晨风中挥手向纵队指战员道别。
寒风乍起,部队在纵队司令员王树声、政委戴季英的带领下高唱抗日战歌向黄河边奔去,队伍里有不少中央党校干部被派去河南军区和一线工作。炎林看着两千多人的队伍感叹,打鬼子驱日寇,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纵队一路急行军,不久就被日军发觉了,小鬼子派出大批部队跟踪追击。豫西纵队长途跋涉过了吕梁,谙熟山林作战的日本鬼子仍是紧追不放,战士们走在山上看见时隐时现的日本太阳旗,没等下命令部队自动停下脚步准备战斗。
王树生下令:“不要停下!我们人少,不做无畏的牺牲!”纵队日夜兼程向豫西挺进,队伍中排以上干部都是老红军。
“快!跟上!”队伍中有人在催促,七七○团战士们真切的感受到上前线了,鬼子就在身后。
“妈的,真想停下来和鬼子拼个你死我活!”一个排长咬牙切齿说道。
“上面喊打就打,也许现在不是时候。”炎林也想打,他也没办法。到前线有得是仗打,此刻不能被小鬼子缠住,兵力不足也是一个原因。
为了甩掉敌人,豫西纵队不顾长途疲劳急行军来到一座大山下,翻过山就到黄河边。这时天上飘着雪花已是黄昏,部队刚坐下休息就接到通知:“不休息了,赶快上山!”
山上的雪下得很大,天黑路滑半夜才登上山顶,战士们又困又疲劳都想休息,炎林和通讯员背靠背刚坐下休息不到两分钟就听见前面在喊:“下山!立即过黄河!”上面要求抢在天亮前过黄河,侦察兵发现鬼子的大队人马追来了。
豫西纵队都在下着大雪的山顶上,炎林用力推着紧闭双眼的通信员喊道:“把眼睛睁大点,看着路,摔下山沟没人救得了你!”通信员惊的睁大眼在黑夜中摸索。
下山太滑,炎林连摔了好几跤,转头看看身后的通信员已摔得鼻青脸肿,有一个班战士手拉手下山没想到摔得更惨,一滑就带倒一片,大家哭笑不得,这晚下山很不寻常,天上下雪身上流汗,战士们爬起来继续下山。
已听得见黄河惊涛骇浪的怒吼声,炎林索性坐在雪地往下滑,他被后面急速滑来的通讯员给撞倒,一路笑声不断,披着一身雪花的部队终于下山了。
中央电报命令抢渡黄河!整夜未眠的部队甩开大步向黄河边奔去,黄河上游掀起的大浪冲下流动的大冰块,也不能硬往黄河里跳,那是白白送死。黄河边站满了豫西纵队指战员,大家眼巴巴看着先谴小分队站在小木船上顶风破浪向对岸划去,大冰块从上游碰碰撞撞顺河而下,先谴队战士不幸被大浪卷进黄河中全部遇难。
鬼子越来越近,两千多指战员已做好战斗准备。
关健时刻侦察员找来一个老汉带路,听说八路军是打鬼子的部队,老大爷二话不说就把豫西纵队带到他刚过河的地方,这里的冰块堆挤在黄河中形成一道弯弯曲曲的冰路。炎林听见前面在呼喊,跑近一看真是不可思议,河道中被急流冲下来的大冰块竟形成一条冰路,部队欢呼雀跃。
“抓紧时间,赶快过河!”首长抓住一线生机下达命令,纵队战士踏上浮动的冰块向河对岸奔跑,浮动拥挤的冰块随时会被急流冲开。战士们跳上冰块向前奔跑,浮动的冰块有时被上游冲下来的冰块碰动,战士脚下一滑落进滔滔黄河中,也没法救人。
最奇怪的是豫西纵队刚通过,河中的浮冰就被急流冲开了,真是天助我也,八路军终于摆脱日军的日夜纠缠,已经走远的八路军听见黄河对岸传来枪声会心的笑了。
鬼子追至黄河边望着滔滔江水发出愤怒的咆哮,举枪一通胡乱扫射,几支日军部队辛苦追踪一个多月,却在黄河边画上了句号,一心想歼灭八路军豫西纵队的鬼子队伍疲劳不堪,累得瘫倒在黄河边呻吟哀嚎。
第三节 豫西独立支队游击大队
四五年二月,河南部队统一整编成立河南军区,每个支队编为军分区,四支队改为第四军分区,张才千任四分区司令员,部队活动在禹县密县一带。
张才千带部队在这一带活动也不容易,白天鬼子的炮楼老远就能看见,晚上就住在山里,冬天的大雪把林中覆盖,树上挂着一条条雪柱一样的白霖,战士们要吃没吃的,又饿又冷还得想法子拔鬼子的据点。
在四分区活动区域里伪军占据着一个大围子,是个重要关口,围子里有炮楼,修筑的工事也很坚固,防守极其严密。张才千下令让十团强攻,打了两次都没有攻进去,为了不影响整体行动,张才千决定带部队继续前进,留下十团守住围子不让敌人出来活动,只要伪军出来就打。
炎林从延安出来后一路倒下过两次,那时也不知是什么病,休息几小时就恢复过来。四分区有一支游击大队,张才千临走对炎林说:“伙计,你也留下来吧,我们的伤员有所增加,你留在豫西独立支队卫生队当指导员兼支部书记,等你身体状况好了再回来。”
游击大队坚守在东边,伪顽在南边,十团守在西边,相隔只有两、三里路。十团两天一小打,三天一大打,围子里的伪顽军成了缩头乌龟不敢出来活动。
二、四军分区来来往往必经此地,皮定均部队也因和日伪作战经常要路过这里,被敌人占领很不方便,每次经过此地都要打上一仗才过得去。皮定均说每次都打很麻烦,不如一下打掉它再守住。他派来一个团帮忙打,两个团合力将伪顽军队打掉,十团留下来守住围子以保证两个军分区过往部队顺利经过。
张才千见炎林身体恢复了一些,让他担任豫西独立支队游击大队长兼党委委员。
四五年四月,分区主力部队在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