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恐怖军》第194章


的洼地中,十分便于隐蔽接敌。望远镜中,可清晰地看见一面军旗露出洼地。怎么回事。如此暴露目标!小林一良转念一想,支那军已打光炮弹,直射火力又奈何不得死角,士兵们才如此大胆吧?还未等他放下心来,洼地上空忽然爆出一团火光,那面军旗便从望远镜中消失。
“可恶!”小林一良暗暗骂了一句。
不一会儿,报丧的电话响了:正欲亲自率队冲锋的佐佐木少佐被飞过来凌空爆炸的手榴弹击中阵亡。
手榴弹?百米距离?
打死小林一良他也不相信,谁能够把手榴弹扔那么远!接下来的一幕情景,看得他更是大跌眼镜:97式坦克开始发动起来,调转车头。绕到四合院正面,看样子是为节省弹药,准备撞开大门、多打开几个突破口供步兵冲锋。可惜,由于门前场地狭小,又被炸得坑坑洼洼。坦克行动不便,撞了几下没撞开。就在它退后几步、加大马力又咆哮着冲上来之时。一扇硕大的估计有上千斤重的磨盘从门楼上被推下来。重重砸在车头右侧的护板上,隔着1千多米距离,那铿锵有力的撞击声,也“咣当”一下砸在小林一良的心里。
千古奇观就这样出现:由于护板被磨盘砸凹,一头卡进履带里,导致履带无法转动。这辆铁老虎就只得撅着屁股地原地打转,一遍又一遍地发动油门干着急。
小林一良脸上依然毫无表情。已经熟悉太君性格的周大杆子,知道司令官的脸上越无表情、心里活动就越是激烈。几次想进言司令官,说张灵甫显然不在此处。否则决不会只出动连级兵力救援,而且情报监听部门也证实这里并无电波信号,但他几次欲言又止。他想,这么浅显的道理,司令官应该看得出来吧?
……
又一个奇观出现在四合院外,这一次是轮到弟兄们不相信了。
东面洼地里,露出一个洋铁皮话筒,日军开始喊话:“七十四军好汉们!本人是帝国陆军第十一军特遣支队司令官小林一良!你们现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饿也可以饿垮你们!但皇军宽大为怀,何必死战呢?现在让开一条生路,好汉们可以离开了!”
四合院里好久都没有动静。
小林一良继续喊话道:“不打不相识么!一年前,我们不是在虎背山、黑水沟交过手吗?皇军敬重武士,也请好汉们相信皇军,皇军说话算数!上次你们让我们离开了,这次我们也让你们离开,把上次的人情还清。”
片刻,四合院内响起集合号。然后,从围墙的缺口内,走出来一个、两个、三个……共7名支那军士兵。尽管他们衣衫破乱、面容疲惫,有的头缠绷带、有的臂裹纱布、有的拄着竹竿、有的抬着担架、有的挑着铁锅、有的互相搀扶,但军帽依然戴得端正,皮带依然扎得紧紧,冲锋枪依然背在身后,他们坚定地走出四合院,迎着凛冽的寒风向着远处的群山走去。
洼地里,过膝的乱草丛中,肃然挺立着一名长脸型、单眼皮、窄鼻梁,薄嘴唇的日军大佐。
“等等!请等等!”小林一良招手喊道:“以后还与皇军打吗?”
走在最前面、头部负伤的支那军武士回过头来,微微一笑,回答道:“皇军一天不退出中国,我们一天不放下武器。行不?”
小林一良的脸上毫无表情。
军号又响了,这是日军军号。乱草丛中站起来几十名鬼子。7名支那军士兵停住脚步,但没有人取下肩上的枪。他们听得出这也是集合号,但让他们再次诧异的是,这些刚才还与自己不共戴天、杀得死去活来的仇敌竟会持枪站好,列成两队,以毕恭毕敬的神情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军礼!
心里头一阵颤动。说不清有什么酸涩的东西,模糊了弟兄们的双眼。血战三天三夜,这股日军没有使用毒气弹,至少还是遵守国际公约的吧。头部负伤的那位支那军武士,首先缓缓将左手举到自己缠满纱布、渗透鲜血的额头前。接着,除去抬担架、挑铁锅的弟兄行注目礼外,其余三名弟兄也一一立正还礼。这是军人与军人之间的礼节,对手与对手之间的尊重。
那一刻天地为之动容,风云为之凝固。
小林一良敬礼的手没有放下。他站得挺拔,微微仰着头,久久地凝视着眼前这七名中人。忠君守节者,不分国别,皆为真正军人啊!他还想上前问一问:那枚扔到百米远的手榴弹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是谁创造出用磨盘砸坦克的这一奇迹?然而,矜持、面子、皇室的高傲,最终压住了他的好奇心。
直到两年以后在南京,已经沦为败军之将的小林一良,真心谢罪,全力配合前来南京受降的七十四军,终于赢得胜利者的宽恕与和解。当他念念不忘地向军长张灵甫提及当年这一幕情景时,才知道这七名勇士的大名。原来,今天走在最前面、头部负伤的那位军人,名叫高敬。跟在他后面、扛着机枪的名叫曾有满,麻子炮就是他的杰作。躺在担架上的名叫陈公勇,是他带队冒死冲进四合院。挑着铁锅的那位老兵,是位伙夫头,就是他将扁担一头插进地里,一头挂上手榴弹,再向下用劲压弯扁担一放手,手榴弹便脱弦飞到百米开外。用磨盘砸坦克的主角,名叫黄家发,走在最后面。黄家发夜夜照料战马,且在四合院危急之刻,主动要求参与增援,将军当即阵前嘉奖忠良,晋升上士,并亲为佩戴“真正英雄”金牌,士气为之大振……
此时的小林一良,不可能预料两年以后的大日本皇军战败,但已经预感到战局艰难、胜负难测,他心头阴霾笼罩,愁云百结,一个小小的四合院尚且打了三天三夜,还不知攻常德要付出何等代价!
也许帝国真不该打这场圣战,看似懦弱、愚昧、落后、内斗厉害的支那民族一旦亡国灭种迫在眉睫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反击力啊。
210杀敌大佐
210杀敌大佐
“小鬼子休想俘虏爷爷,营长,为我们多杀小鬼子!”——虎贲士兵
51师和58师撤退后,日军第3师团的包围计划落空了,师团长山本三男沮丧极了,已经到嘴边的肉怎么就跑了呢?
山本来回踱着步子,沉重的马鞋声在水泥地面上铿锵作响,回荡在整个大厅里久久不散。山本喜欢这种声音,这声音敲出了皇军的威严和不可一世。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摧毁力,代表着大本营的重托和自己升迁的筹码。山本焦躁地踱着,希望用这种坚硬的震荡声来洗涤他的失落,来充足他的勇气。
“常德!常德!74!74!”山本念叨着这个日夜思虑的目标,将目光向西南移去。突然,他的眼睛一亮,又短又粗的手指划向了军事地图,“桃源!”像见到万两黄金一般,山本露出了贪婪、狡黠的目光,脸上有了笑意。
21日,第3师团主力向桃源扑去,一路奔袭,没有遇到强力的阻击。
桃源上空,日军飞机16架前来投弹、扫射,肆意妄为。
守卫桃源的中华守军本来就只有一个营,无耻的日军还空投了60名伞兵降落,日军前后夹击。桃源守军更是雪上加霜。日军轻易占领了桃源。
至此,常德的西北、西南门户全被日军占领,常德面临被围困的危险。
22日,盘踞在常德周围的日军兵分五路攻击常德外围据点。
23日,日军第3师团突破斗姆镇。进抵常德南站。
24日。各路日军抵达常德四周。常德陷入包围。
11月24日早上九点起,日军开始对常德城发起猛攻。
日军布上照一第一○九联队付出重大代价,攻占了熊家等几个前沿据点后,便向长生桥逼近。他们发动几次攻击,都被守军挡了回来。
师团长岩永旺下令再次猛攻。
驻守在长生桥的74军代号虎贲的57师第一七○团第一营发现,在营指挥所两百码开外的地方,有两百多名日军在匍匐前进。营长张庭林带领一队战士,爬进最前面一道战壕。静静等待着攻击的时机。日军炮火不停轰炸,战壕被炸塌了,战士们不再等待,一阵狂喊,跃身而起,与日军厮杀成一团。
日军拥有火力上的优势,肉搏却是他们的克星。虎贲官兵已经把破锋刀法练精练熟,小鬼子一对一和其单挑,讨不到便宜了,厮杀一阵。鬼子兵们便纷纷撤退。
趁着日军进攻的间隙,张庭林和副营长李少轩嚼着后方送来的冷饭团子。忽见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进来报告:二连在前方只剩下了十多个人,恐怕顶不住了。李少轩咽下口里的饭团,跳起来说:“我上去!一连二排一班集合!”
李少轩带领这班战士来到前线,发现日军冲锋队第一波已逼到二三百码处。他们与日军突然遭遇,得不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