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国公》第2066章


,酿成大祸的。
而朱常洛只要能够把握住了这一点,张凡可以保证,在他登上皇位之前,不管是有再多的人想要从中作梗,将他拉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关于这一点,张凡倒是并不担心。
朱常洛在当上太子之后,也是曾经跟张凡说过。他成为了这个太子之后,的确是有了不小的变化的。就他本人而言,这心境上的变化当真是不同凡响的。当然,这心境上的变化,也是外部的原因所造成的。
在以前,朱常洛和他的母妃,他们母子两人在宫中一直被人瞧不起。就算是有李太后会有时来看望他们母子,可是毕竟李太后也不可能天天来。因此,别说是郑贵妃和宫中的那些个妃嫔了,就连极为普通的宫女和太监,对于他们母子两人也并没有什么太过尊敬的脸色。
但是如今,朱常洛已经当上太子了,这可就不一样了。太子乃是储君,将来也是要继承皇位的。而太子,别说是这些太监宫女了,跟朱常洛同辈的人,即便是比他年长的,见到他也是要行礼,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太子殿下”才行。
这么个巨大的变化,是在一瞬间让他们母子在宫中的地位是上升了好几个档次。最起码的是,就算是那些冷言冷语,也只是会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传播着,更加不用提在他们面前说或者做些什么不恭敬的事情了,这根本就不可能。
只不过,他们母子俩的心境上虽然是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还是跟原来没有什么不一样的。毕竟不管是朱常洛还是王淑媛,两人所经历的事情实在是不一般。而他们也是更加珍惜眼前所得到的,知道不能凭着如今的这点资本就开始张狂。尤其是在这个皇宫当中,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事在什么时候,做人低调一些,那总是会有好处的。
当然了,如今的情况,也是让郑贵妃开始在各方面更加刁难这母子了。只不过,随着朱常洛成为太子,有些事情却是不可逆转的发生了变化。因此,只要朱常洛稍微注意点,而王淑媛的心思再稍微放开点,那么这一切也就都不是问题了。
而且就王淑媛本人来说,相比起来原本那是要好多了。朱常洛在张凡的这么多年的教导之下,也是明白了很多道理。尤其是他明白了自己的母妃,到底是遭遇了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朱常洛平日里对待自己的母妃也是极为孝顺的。这也是让原本很是难过的王淑媛好过了很多。即便是生活在这个如同天牢一般的后宫中,但是最起码的,还有自己的儿子能够如此安慰自己,这也是让王淑媛非常安慰的。因此,如今王淑媛的心境相比起来原本她所应该有的样子来说,那是好了太多了。
总而言之,如今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是不上正规了。
可即便是如此,朱翊钧即便是在册立了太子之后,却也是依旧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待遇差别很大。
最明显的对比,就是两人的婚事了。
朱常洛娶的是顺天府一家并不显赫的女儿,这对于一个皇子,而且最有可能登上太子之位的皇子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不过好在朱常洛和王淑媛都不在意这些,甚至于他们觉得,娶一家没有什么太大的背景的人家的女儿,这也是能够很好地避过朝中的许多争执。
而朱常洛身为皇子的这场婚礼,当真是一切从简。那场面,简直是如同大明朝最为困难的时候,好不容易这才是凑出来了一场还算是能够看得过去的皇子的婚礼一般。当然了,如果不是礼部的人力争,恐怕场面还有所不如呢。
反倒是朱常洵的婚事,那可当真是不一般。就在朱常洛当上太子,朱常洵也是被封为福王之后不久,他也是大婚了。
相比起来朱常洵的这场婚事,朱常洛的那个简直是可以用寒酸来形容的。如今倒也是不用耗费太多的笔墨来形容福王的这场婚事有多么繁华了,仅仅一个事实,他的这场婚事,总共耗费了三十万金!说句老实话,当年朱翊钧完婚都没有花到这么多的两成。
由此可见,朱翊钧对待自己的这两个儿子的差别了。
但是这些,对于朱常洛来说都没有什么所谓。对他而言,他现在是什么都不想,只是想要如何能够安安稳稳的避过朝中的那些明里暗中的激流,并且自己能够平平稳稳的度过这段太子的生涯,一直等到他当上皇帝。
朱常洛自己自然是明白,这一段时间是非常漫长,而且当中也是非常困难,充满了凶险的。可是这也是他不能回避的一段最为艰苦的日子。只要他能够挺过这一段,那么将来也就是美好的了。
因此,朱常洛这一段时间,虽然已经身为太子了,但是却相比起来原来是更加用功读书,增长自己的学识。对于朝政一方,他从来都不会插手,但是却从张凡那里学到了许多东西。这对于朱常洛来说,那可是绝对不同凡响的宝贵之物了。
而张凡,也是明白朱常洛的心思,也知道他的不容易。因此,在朝中的事情上面,只要是他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他也是会多多照顾朱常洛的。
不过同样的,张凡做起来这些事情也是非常隐蔽的。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许多事情都不一样了。而张凡的这些作为,朱翊钧倒是没有看出来,反倒是郑贵妃有些明白。只不过因为许多缘故,这些事情即便是郑贵妃明白了,却也不能再做什么,只能干瞪眼着急。
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郑贵妃是第一个坐不住的人了。
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绝不甘心
沈一贯的这个首辅,也是做不长的。/ /虽然说他在任上的这段时间当中,最为显耀的就是朱翊钧总算是立下了太子,而且就是朱常洛。能够完成这个目标,自然不是沈一贯一个人的功劳,整个朝廷上上下下为了这件事情而付出的是大有人在的。
但是,却也不能说沈一贯就一点功劳都没有。只能说,沈一贯是站在了已经有了那么多人做铺垫的基础之上,这才是完成了这个伟大的目标的。沈一贯的功劳是有,而且也不小,但是并不是全部就是了。
只不过,沈一贯在首辅任上的这么多年,也的确是做了许多该做何不该做的事情。他执政还算清明,但是为人却是有很多私心,拉党结派,大力排除异己,这些事情沈一贯全都干过。只不过朝中的人并不是不能说,而是不想说。在他最为嚣张的时候,也是有不少人站出来点到了他的,这当中也是有张凡。而这也是让沈一贯当时有些清醒过来了,因此之后的行事也是稍有收敛。但是即便是如此,作为一个首辅,又在朝中做这些事情,那自然是弹劾他的人不会少的。
在朱常洛当上了太子之后,张凡也是明白,这件事情是大局已定了。且不说他知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是就他现在所了解的,再加上朱常洛平日里所表现出来的,显然,张凡相信将来不管怎么变,这太子的位子那都是不会换的。
所以,这件事情一定下来了之后,张凡是变得安心了。而安心了之后的张凡,跟之前就不一样了。之前在局势无法明朗的情况下, 张凡是什么都不敢多说的,即便是以他的身份和地位,他也是害怕自己胡乱开口而招来祸事。
但是当朱常洛已经当上太子了之后,一切都尘埃落定,张凡就没有那些顾忌了。这么一来,朝中的许多事情,该怎么说,张凡还是会说的。
就比方说万历三十年的时候,朱翊钧是突然得病,而且病得很重。当时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甚至于就连朱翊钧自己都觉得自己将要命不久矣了。他更是将内阁的一众大学士,还有张凡等人叫到跟前,俨然一副吩咐后事的模样。
当时倒是没有说别的话,太子之类的什么更是不用再提。不过有一条,朱翊钧倒是提到了,那就是关于需盐之税的问题。
当初之所以会设立这需盐之税,完全是因为朱翊钧那个爱财的性子。即便是大明朝如今当真是非常富有,但是显然,对于朱翊钧这个爱财非常的皇帝来说,钱多不烧手这句话可算是他的座右铭了。而且当初,也是因为京城要修大殿,所以立了这么个名目,收了需盐之税。
当时也正好是因为正在国本之争,所以张凡是不敢太多的过问,便是由着朱翊钧了。只不过在那之后,即便是太子已经立下,很多人都想着这件事情,但是朱翊钧却是故意不提。当时张凡就想要找个机会说这件事情的。现在朱翊钧自己说出来了,那也就放心了。
而既然朱翊钧自己都说要停了,下面的这些大臣们自然是非常高兴的。沈一贯作为内阁首辅,更是马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