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时代之大宋王朝》第393章


中已经不再怪他了,更何况萧明心中始终对阿咪有愧,他只能柔声安慰她。
“别说了,阿咪,都过去了,大哥从来也没有怪过你……!”
阿咪的眼中幻出了神采,久久的凝视着萧明,渐渐的双眼之中充满了泪水,她抽泣道:“都是我当初……你真应该恨我才是的……!”
萧明摇摇头示意她不用说了,伸手替她挽了挽头发,这个曾经有过的举动,立刻让阿咪精神崩溃了,她扑到萧明怀里放声大哭起来。
萧明与阿咪在帐内一直谈到了天色将明时,阿咪困倦不能坚持这才睡了过去,萧明却无法平静下来,虽然他心疼阿咪几次让她休息,但阿咪见到萧明后神情异常亢奋,两人一直说说聊聊,也使得萧明获得了大量的西域信息。
原来阿米随同耶律大石从西辽土地转战到了原来的黑汉国土之上,这也是完全为了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跟随耶律大石等人西迁的契丹人本就不少,但寒冷的西疆之地的确不是生存的好地方。
耶律大石终于显示了他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战略眼光,他把目标瞄准了黑汉国关阔的土地,而这一片土地之上却是在杨祈中征战杀伐过后是一片焦土,黑汉国国力大损,如果挡得住耶律大石的虎狼之师,不出几个月耶律大石就吞并了黑汉国建立起了大辽政权。
整个西迁的几十万契丹人此时也全部进入了黑汉国,耶律大石吞并了黑汉国之后,励精图治,也算颇多建树,而阿咪在此时也下嫁了耶律大石,他作为原来的皇后和后来的女皇,如今下嫁耶律大石对整个契丹民族的团结和融合是有一定好处的。
这几年大宋在萧明的率领下不断地开疆扩土,耶律大石也没有闲着,整个西辽的国土也在不断延伸,整个中亚地区几乎落入了辽国的掌握,势力扩展到了天竺的地头上,往西几乎要与与波斯接壤了,而他与西域的野利宏也开始出现摩擦。
但辽军在被西格答理用计大败之后,辽国不在与整个西域交恶,转而平定下来发展民生,虽然经过了耶律大石的不断努力,整个辽国还是举步维艰,只能勉强维持,一来整个中亚地区实在是太过贫瘠还不如北方的贝加尔湖地区的牧场来的富裕。
无奈之下耶律大石开放边境鼓励经商,并且加大了对波斯等地的贸易往来,但契丹民族这种渔猎和游牧的民族却很是不能适应当地的生存方式,大批的人迁往了贝加尔湖地区,而且当初耶律大石征服黑汗的时候也是杀戮过重,也很深。
当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叛乱和也就时常的发生了,耶律大石不得已又要派兵压制,三天两头的镇压搞得他很是疲惫,好容易一切稳定了,阿咪却得了重病,这无疑也是对耶律大石的沉重打击。
在拖延了一段时间之后,阿咪告诉耶律大石可能自己这次撑不过去了,她想死也要死在家乡,这才有了阿咪的万里返乡,这一路受得艰辛可想而知,足足走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回到了北辽地区。
而这次跟随阿咪回来的还他自己的部落的上万名部落人员,翰鲁仍然忠心耿耿的随同护卫,这样一支契丹人归乡的队伍一路上并未受到野利宏和阿力玛等人的阻碍,但到了北辽之地,则正好撞上了杨祈中追歼金国残部的军队。
阿咪这才知道如今的大金国已经被萧明率部给灭了,不但是辽国故土归了宋朝,连西夏都已经归宋了,杨祈中知道阿咪与萧明的关系不一般,于是决定带着阿咪前往辽东,找机会通知萧明,让两人见上最后一面。
之所以先回到辽东,那是因为通过西域的时候,西格答理决定派兵护送,而韩灵寿本是辽东人士,他也许久未有归家,这一次就在一路上护送阿咪前往辽东,亏了有人护送,否则这一万多乌槐部的人恐怕根本走不到辽东。
阿咪的愿望是回到乌槐部的老家,他已经离家太久了,身体也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之所以能够坚持来到辽东,也是冲着杨祈中那句:可能会见到萧明一面!如今终于见到了,也算是了了她的一桩心愿。
萧明看着阿咪憔悴的面庞,过去的种种情形不断在眼前闪现,他能够有今天实际上跟乌槐部的老酋长和阿咪密不可分,而且自己对阿咪这个女子始终抱着一种说不清的感情,如今看到阿咪以后,萧明难免会不断地回忆起过去的种种。
萧明决定自己亲自前往送阿咪归家,辽东的事情暂由杨祈中和耶律沙主持,反正军事行动前光是物资准备也要很久,他亲自带卫队送阿咪归乡,韩灵寿由于久没回家,萧明让他先回家省亲,等自己回来再找他了解西域的情况。
几日之后,通过沈州以南向着临横府的方向一堆人马缓缓的行进当中,掉头向西北的翰沃尔草原行进而形成了一条蜿蜒的队伍了,阿咪自从见到萧明之后,精神状态突然有所改观,有时候都能骑马与萧明并驾而行。
“大哥还记得当初送我去选后的场景吗,也像今天的样子一样哪?”
“唉——!阿咪你还记得那些啊?”
“大哥你说实话,当初为什么不把我带走哪?我其实根本不想嫁给那个老怪物的!”阿咪的语气带着幽怨。
萧明心中悲苦“如果我把你带走,你阿爸和部落怎么办啊?”
阿咪眼中不禁又掉下了眼泪,她也知造化弄人,很多事情的确是身不由己的,两人这一次谈话之后,阿咪的的身体每况愈下,但她仍然坚持要骑马,就是想跟萧明一起并肩走一下,无奈之下,萧明只得骑马将阿咪搂拥在怀里,听着她轻轻地在自己耳边说话,唱着契丹人古老的牧歌。
经过了几日的跋涉,远远地看到了乌槐部原来牧场驻地的那两座山包了,这说明他们终于到家了,随行的乌槐部的人群顿时发出了一声欢呼,阿咪也是眼中放出了神采,可是她已经无法骑马了,萧明只得将她放在一辆车上。
原来的驻地已经是物是人非了,由于金国对契丹各部落的压榨,各部落几乎全都迁走了,乌槐部的驻地几乎没有什么人留下来,不过这总算是他们世代生长和生活的地方,远处清清的河水依旧,草原上野花开遍风景仍然那么的优美。
乌槐部的部落在自己的公主阿咪的带领下总算回到了家乡,茫茫的草原上圆形的帐篷和白色的炊烟又再次的出现,游牧民族也不一定就不热爱家乡,毕竟那里曾是自己的祖先休养生息的地方,他们全都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感情。
阿咪回来后不久就已经病体难支了,萧明每日都陪着她,这一日阿咪的大限终于到来了,萧明难抑心中的悲伤,忍不住抱着阿咪痛哭不已,阿咪伸手轻轻抚摸萧明两鬓斑白的头发,眼中始终含着不舍,最终轻轻唱着一首歌谣。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lang荡不归家,自有穹庐障风雨。
平沙软草天鹅肥,胡儿千骑晓打围。
白旗低昂围渐急,惊作羊角凌空飞。
海东健鹘健如许,上风生看一举。
万里追奔未可知,划见纷纷落毛羽。
平章俊味天下无,年年海上驱群胡。
一鹅先得金百两,天使走送贤王庐。
天鹅之飞铁为翼,射生小儿空看得。
腹中惊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经宿食。”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契丹风土歌,几乎每一个契丹人都会唱,阿米唱着这样的歌子溘然而逝,长风吹过帐篷上的旗杆,呜咽之声不绝于耳……!
第三百三十五章 塔塔尔人
萧明将阿咪埋在了山阴的东方,那里是一个山坡,漫山遍野的野花,每天都能看到朝霞的地方,阿咪也是一个苦命的女子,现在魂归故里也算是一个解脱,萧明站在坟前久久不愿离去,直到顾小六拽他,示意翰鲁找他。
“大王!”翰鲁见到萧明过来,躬身行礼,他们这些老人始终称呼萧明为大王,萧明也就由着他们,翰鲁曾是萧明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如今在西域奔波了多年一直衷心护主,始终没有辜负老酋长的所托,也是萧明非常敬重的汉子!
翰鲁交给萧明一封书信,那竟然是耶律大石所写的,耶律大石在心中仍然称呼萧明为:“大王!”心中除了拜托萧明照顾阿咪之外,还写了一首诗:
黄沙风卷半空抛,云重阴山雪满郊。
探水人回移帐就,射雕箭落著弓抄。
鸟逢霜果饥还啄,马渡冰河渴自跑。
占得高原肥草地,夜深生火折林梢。
这是辽代赵延寿的一首七律,名字叫《虏廷感赋》,耶律大石原来也想回归草原!回到辽国原来的土地,但他的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