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生存手札》第18章


唤佟!?br /> 众人皆是热锅上的蚂蚁,焦躁不安,再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便只好按照李秀宁说的办。六个人坐在大殿一角,悄悄把口供串好了。他们杜撰出黎城郊外某县某村的香客身份,甚至配好了家中人口、田地、具体位置、亲属关系等细节。李秀宁前世做特警,拷问旁人的经验丰富,寻常问讯的反侦察经验即便换了一个时代,多半也不会差得太远,为各人编撰的身份听起来的确像那么回事,大家各自将自己的信息在心中默念几遍,也便稍微安定下来。
轮到他们的时候,李秀宁打了个头阵,见那官兵取了纸笔,端坐在一间斗室,语气严厉神情严肃,所问之事却不过是姓名年龄家住何处因何来到皇觉寺等寻常问题,心下稍安。平安过关后,她被安排到竹园等候,不多时,宋绍、明瑶、秋杏、慧兰也都过来了,就是最后一位夏婵,却迟迟未见音信,让众人等得好生着急。
李秀宁宽慰众人道:“夏婵是夏大人的女儿,总归会多问几句的。”
话虽这样说,那夜,夏婵却一直都未前来与众人会合。
除了担忧夏婵,李秀宁还忧心自己尚在昏迷之中的弟弟。今日场面一片混乱,亦不知他现在情况究竟如何了。她给自己编撰的身份,便是弟弟身患重症,送弟弟前来求静淼大师赐诊的,那官兵虽暂时信了她的说辞,却并未同意让她照顾弟弟的请求,只轻易便将她给打发了。
李秀宁却不能真的束手就擒,乖乖呆在竹园,万一戒嗔忽然醒了,闹出什么动静来,恐怕更加不可收拾。因此她打定主意,入夜后偷偷去戒嗔所在的兰厢探看一番。
这是个月圆之夜,夜凉如水。经历一阵沸沸扬扬的喧闹之后,入夜之后的皇觉寺显得格外宁静,明月照在大地上,人们或许因为诸多心思辗转反侧不能入眠,却终究安静下来了。
李秀宁打算去兰厢把弟弟带回来,却没打算告诉其他人她的计划,毕竟此事不宜兴师动众,人多也容易暴露。是以她偷偷溜出去的时候,并未惊动其他人。
或许需要看守的人太多,竹园的守卫并不十分森严,李秀宁轻易避开了那两个守兵的注意,藏身暗处,沿着记忆中的路线,向兰厢走去。兰厢并未用于看押,李秀宁观察了一阵子,确定无人值守后,才离开屋舍的暗影,在月光下全速向前奔去。
行进中她忽然心头一凛,察觉到背后有人,不由转身一记侧踢过去,打算攻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却不慎被抓住了脚。那人很快放开了她,低声道:“你做什么?”
李秀宁大大松下一口气,没好气道:“人吓人,吓死人你知道吗?”
来者正是宋绍。他催促李秀宁闪身进入兰厢,藏身于屋檐之下,才淡淡道:“就这点胆子,还敢独自行动。”
李秀宁微赧,低声答道:“我想把戒嗔带过去。”
宋绍没再说什么,背贴着墙壁,轻轻推开了厢房的门。李秀宁跟在他身后,心想着,这个队友还不错,可靠!
宋绍却陡然推开门,向屋内走去。门扉虽然没发出太大动静,但这个动作却叫李秀宁心头一紧,她跟了进去,月光从门外洒在榻上,虽光线并不十分清楚,但也看得出,房间里没有人!
李秀宁大惊,她甚至冒险点了一会子火折子,四处查看一番,床底下都照了一遍,还是无人!
戒嗔哪儿去了?难道被官兵给抓了?李秀宁随即否定了这个念头,如果官兵怀疑戒嗔的身份,也便就怀疑到他们头上,没道理到现在还没动他们,毕竟他们现在全然被掌控着。
李秀宁急得团团转。她虽然还没来得及跟戒嗔讲过一句话,但他毕竟是自己这一世的弟弟,也是个好孩子,怎么说不见就不见了呢?李秀宁难得不知所措,恨不得再将屋子翻一遍,宋绍却抓住她的手,低声道:“不必找了,一定是被人带走了。你弟弟天生神力,对方未必心存恶意,我们不妨再悄悄打探。”
李秀宁也只得如此了。出来打探一圈,他们发现香客这边的守卫远远没有僧人那边的森严,想来官兵们对香客的身份没太多怀疑。既如此,他们也没必要再回去等着谎言被拆穿,李秀宁留在原处等着,宋绍走一趟竹园悄悄告之东方明瑶等人后回来与她会合,大家分成两批,仔细躲避看守之人,成功逃离了皇觉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八章
他们并未离开太远,在皇觉寺所在的山脚下找了一间脚店暂歇,在那里,却碰巧遇到了闻讯赶来的阿成等人。
阿成带来的消息说,黎城现在已经戒严,留守大人夏守茂被监禁,原府衙众人全部受到牵连,如今都被关在大牢中,而留守之子夏玄明则不知所踪。阿成他们听闻有一大波军队前往皇觉寺,担心明瑶等人的安危,连夜赶来,不巧在这里遇上了。
李秀宁一行人虽都平安逃脱,但戒嗔在此次混乱中失踪,而静淼大师和夏婵都算得他们的恩人,算起来他们也被卷入其中,无法袖手旁观了。
夜幕深沉,他们轮流休息了两个时辰,天色便已微明。
晌午时分,来自黎城的囚车将夏婵、及皇觉寺的多名僧侣带走。李秀宁等人隐藏在看热闹的人群中仔细搜寻,都未见戒嗔的身影,而看夏婵一脸苍白的模样,恐怕前一晚并未好过,他们不由跟着囚车走了很远,宋绍提醒众人道:“再跟下去恐怕惹人注意,不如我们抄小路赶回黎城,看看那里是什么情况。”
众人乔装成寻常百姓的模样,从打听到的小路赶往黎城,却只见黎城城门外围着一大群百姓,官兵们持武器驱赶众人,扬声宣告:“近日黎城戒严,不许出入,都回去吧!”
百姓们不敢上前,但也都不甘心就这样离开,纷纷站在远处围观,心存或许等等看城门便会打开的念头。不少人估计是进城做买卖,马车、牛车上满载着各色货品,车主便窝在车上睡觉,半点没有离开的意思。
李秀宁从小受现代的教育,总有一种古人活在封建压迫的统治下,多半都很懦弱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最近的所见所闻让她觉得,起码她所穿越的这个时代,老百姓们都很有想法。官兵恃强凌弱,许多人也并不全然扮演着弱者的角色,而是用一种颇能保护自己的方式无言反抗。例如新任黎城的留守大人忽然宣布封城,对所有百姓都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并不会有谁激烈抗争一定要出入,或挑起事端引起纷争,而是静默地站在安全距离之外,等着。
官兵们对此也束手无策,他们只是奉命守城,百姓们不进城,却驱之不散。双方虽彼此沉默,但随着城外的人群越聚越多,空气中也有了些一点就燃的火药味,不少官兵的脸上显出些紧张神色。说起来,他们只是新任留守大人临时招揽的新兵,并无太多值守经验。
李秀宁等人一时并无其他进城的方法,也只好匿在人群中间等候。
不多久,载着夏婵等人的囚车便到了。百姓们在官吏的驱赶下让出了一条通道,李秀宁趁机挤到看热闹的人群之间,跟着夏婵的囚车一起走,并引起她的注意。夏婵看见她,本苍白惶恐的神情一下子就显出些喜色来,李秀宁趁着混乱向她小声说道:“不必担心,我们会想法子救你。”
夏婵点了点头,囚车很快被放进了城,李秀宁注意到夏婵的身影没再像之前那般死气沉沉,而是坐正了身子,心知她必定很是期盼能脱离监禁,便更加坚定决心,一定要把她给救出来。
与夏婵打过照面后,李秀宁直觉这样等下去总不是办法,便假借活动筋骨,往城墙下走去,对着墙体观察了起来。
黎城的城墙是由土夯而成的,这种夯成的城墙越往上土质越紧密,但再怎么紧密的土墙,都经不住锋利的金属钉插。李秀宁计从心来,招呼宋绍等人悄悄离开城门,往附近的农家走去。
李秀宁从前出任务的时候,利用锚绳攀爬高楼也是家常便饭,但城墙的高度恐怕扔锚绳是够不到的。不过原理差不多,她们到了农家后,向农人买了几把三齿钉耙,将长柄锯成单手可以握住的短柄,拿在手中掂了掂,略沉,不过尚在她能运用的范围内。
宋绍等人起先并不明白她的用意,待她在村中逡巡一圈,找了一墩三四米高废弃的旧屋土墙演示一番后,便就大致了解了。原来,李秀宁是打算利用三只钉耙,制成人造攀岩的落脚点,这项运动在现代颇为流行,但古人却并未有过这类体验。初始,每个人都觉得这东西不难,但频频从半高不高的土墙上跌滚下来,众人便开始有些肝儿颤。毕竟黎城的城墙高达三十多米,虽然他们武艺高强,到底还是血肉之躯。
李秀宁是个攀岩资深玩家,对此颇有信心,道:“不用担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