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第118章


乩础!?br /> “臣妾恭贺陛下!” 
世民猛转过身来,看到皇后已换了一身制服,大礼参拜,跪在地上,便不胜惊异地问:“皇后,你这是做什么?”他急忙上前,双手扶起皇后。“你,穿上了朝服,又恭贺朕,这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8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皇后脸上浮现着祥和的微笑,说:“陛下,魏征之所以敢于犯颜直谏,就是因为陛下虚己待人,有容人之量。陛下身边能有魏征这样的诤臣,还不值得庆贺吗?” 
世民听了,怒气稍敛:“但是……魏征得理不饶人,朕心里实在难以忍受……” 
长孙皇后走近世民,恳切地道:“陛下,臣妾与陛下结发为夫妇,情义深重,凡有劝谏,尚不敢轻犯威严,每每要察颜观色,何况魏征是一位臣子?如果不是忠心耿耿,怎么敢冒死进谏?他图的又是什么?”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世民,他凝神默想,怒气渐散。 
“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国家有利的事更要虚心接纳,如此才能国泰民安!陛下有这般忠直臣子,臣妾岂能不贺?” 
说着,皇后又要大礼参拜。 
世民急忙阻拦,脸上已有愧悔之意,转身叫道:“来人!” 
李青匆匆进来。 
世民郑重地命令道:“快传朕旨意,立即将濮州刺史庞相寿予以免职。” 
李青遵旨退下。 
世民的决定使长孙皇后感到欣慰。欣慰之余,她又想起什么,说:“魏征犯颜直谏,匡正陛下,忠心可嘉,臣妾想将宫中丝帛五百匹,用以奖掖良臣,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世民微笑道:“后宫的事,全由你作主,朕也准备厚奖魏征,以开言路,你说好么?” 
皇后欣慰地笑了:“怎么不好?君明臣直,才能开创盛世。” 
正在这时,谏议大夫魏征辞官还乡的消息传进了宫内。 
此时,魏征的行李已打点停当,一干仆役均差遣回去了,府中空荡荡的,裴氏坐在椅子上,看着简单的行囊,在偷偷抹着眼泪。魏征一言不发,将装书的箱子又打开来看了一遍,那些书被摆放得整整齐齐,一点也不凌乱。 
正在这时,李世绩、程咬金与秦琼急匆匆地来了。 
程咬金一进门,便风风火火地大声嚷道:“魏大哥,好好的,为何要走嘛!不能走,不能走!” 
李世绩和秦琼也说:“魏大哥,是否暂时留一段,或许陛下想法能有所转变……” 
魏征摇摇头,语气坚决地说:“愚兄心意己决,各位贤弟就不必再多说了。” 
程咬金道:“魏大哥离开皇上倒也罢了,怎么忍心扔下我们兄弟呢?” 
魏征道:“贤弟万不可这样说。我们四人同是瓦岗旧人,当初投奔太原,我为建成效力,你三人事陛下。建成谋反,大逆不道,我已对不起众位贤弟。如今身为谏臣,却不能劝说陛下剪除无道,这是我的无能,如此,还有什么颜面再置身朝堂、充任言官呢?” 
李世绩叹道:“你犯颜直谏,陛下不听,并非你之过错啊!” 
魏征道:“这正是我之无能之处了。但凡言官,对天子劝谏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借古往今来之鉴以明君心,以正圣听。然而这点我却做不到,这不是无能又是什么?” 
秦琼道:“魏大哥此话差矣!陛下乃一代明君,一贯虚己待人,有容人之量。只是人非圣贤,也有一时难以明白的时候,如此并不能说明大哥无能,更不是大哥辞官的理由啊!” 
魏征道:“陛下确是一代明君,魏征今生为他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只是我已辞去官职,待等来日再说吧。” 
“既然有大夫这句话,就当是朕挽留大夫的理由吧!” 
身后突然传来了李世民的声音。 
众人一见,均大惊失色,纷纷跪地叩拜。 
李世民笑着说:“各位爱卿,快快起来!”说着扶起了魏征。 
李世绩等人不知李世民前来为何,皆惶惶然地呆立一旁。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13 回复此发言
239 回复:【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李世民扫了众人一眼,然后恳切地对魏征说:“爱卿,朕错怪于你,请你务必不要记在心上,还是还职回朝吧!” 
李世绩、秦琼、程咬金一听,大受感动。 
魏征好不激动,声音颤抖地说:“陛下,魏征愚顽固执,冒犯龙颜,罪当如此;况且才疏学浅,无为言宫,还是回乡为民的好……” 
李世民拉住魏征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都是朕不好,什么也别说了。朕已知错,自今以后,朕一定要明辨是非,识别忠奸,不辜负你这样的忠谏之士的一片诚心。” 
说着,李世民又转对李世绩、秦琼、程咬金说:“你们三人均是始魏大夫好友,要极力替朕挽留住他,可不要放他走噢!” 
李世绩等三人听了,又极力劝阻魏征。 
魏征见李世民已屈尊赔礼,勉力挽留,再加上李世绩等人苦苦相劝,一时情义难却,终于改变了主意,对李世民拜了一拜说:“陛下盛情,教魏征不胜感激涕零,魏征在此谢恩!” 
李世民一听,方欣慰地笑了,道:“爱卿忠诚耿直,朕已深切明白。自现在起,朕擢升你为尚书右丞,襄赞国政。” 
魏征忙叩拜道:“谢陛下隆恩!”此时,他已热泪盈眶、激动不已了。 
第二天午后,李世民午睡刚起,和长孙无忌在议事,内侍呈进来一封信,是庞相寿写给李世民的,信上写道: 
……臣一时糊涂,侵吞税银五万两,概以全部退还。带罪之身,无颜面见圣上,请圣上念在昔日有功于国的情面上,让臣官复原职,再为朝廷献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世民将信递给长孙无忌看。无忌看了,问他道:“陛下,庞相寿能官复原职么?” 
李世民沉吟道:“朕正考虑这件事。不管怎么说,庞相寿是朕的旧属,救驾有功,况且已将银两如数退还。将他暂时削职,业已起了惕励朝臣的作用,他本人也愿痛改前非。朕想,即使不官复原职,也给他一个官当当,权作降职使用罢了。卿以为如何?” 
长孙无忌道:“陛下爱护功臣,满朝上下有目共睹。只是有关国家**,岂能随意更动?倘若今后功臣触犯刑律,均以庞相寿效尤,到那时,法将不法,朝纲自乱了。依臣之见,陛下不如给他些银两,让他回乡养老去吧。” 
李世民点点头说:“卿这个办法倒不失为一条良策。”随即,他命人去请庞相寿进宫。 
庞相寿见皇上召见,以为皇上同意了他信上的请求,不免有些得意,兴冲冲地进宫来,见了李世民纳头便拜,口称罪臣。李世民亲自扶他起来,道:“你我之间,不必多礼了。”感动得庞相寿又连连作揖。 
李世民赐他座后,对他说:“相寿,你的信朕已看了。你救驾有功,朕自会报答你的。但是,侵吞税款、中饱私囊一事,却是你有负于朕啊!” 
庞相寿一听皇上口气不对,神色遽变,忙道:“陛下,臣一定痛改前非,再不为过,从今以后,肝脑涂地,效犬马之劳……” 
李世民摆了摆手道:“你是秦府旧属,鞍前马后与朕关生死与共,朕赐你锦缎百匹,黄金一千两,你就回乡颐养天年吧!” 
庞相寿道:“陛下,臣有一点想不通。那魏征乃建成死党,一旦权在手,便对陛下旧属大加挞伐;而臣身为旧属,却得不到陛下蔽护,如此一来,岂不使众多旧属齿寒?” 
“朕身为一国之君,既用人,就不疑人。我观魏征其行,敢犯颜直谏,乃是一位忠直之臣。倒是你,倚功仗势,有恃无恐,闹得地方不安,百姓不宁,有损朕的威严,这如何让朕来蔽护于你?天子为四海之主,不能偏于一府的恩泽。朕如果重新任用你,朝臣会有异议不说,天下人也一定不会答应了。” 
庞相寿见求官无望,叩拜了李世民后,掩面痛哭而去。 
大雪纷飞。 
大地覆盖着盈尺的厚雪,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似乎被银白大雪所吞噬,不见一丝生命的痕迹。就在此时,颉利率领五千精骑一路南下,来到朔州。 
颉利的举功使那燕很是不安,她不明白父亲此举究竟是何意图。 
这时,吉儿赶了过来,她带来一个消息,说颉利此行只是狩猎而己,并无他意。 
那燕听了,仍然忧心忡忡,不放心地问吉儿:“确实只是狩猎吗?” 
吉儿肯定地说道:“消息是陛下身边人告诉我的,应该确实才对。” 
那燕仍然忧虑不已:“既然只是狩猎,父王为何要带如此多的人马深入朔州边境呢?” 
吉儿被问住了,不知该如何回答才对。 
李世民对颉利所谓的狩猎也有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