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砌坠叶醉红颜》第72章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陈朔缘现在深刻认识到这句话的含义,麻烦是他自己惹上的,现在也得他自己去解决。陈朔缘没法逃得过,只好惴惴不安地跟着程公公去清华宫。
清华宫里的气氛很沉重,皇上也在,太子、太子妃也在。陈朔缘头低低的走进殿中,“父皇、母后、姑姑、姑父、皇兄、皇嫂。”陈朔缘一一行过礼,站在殿中央。
“哼”景明帝冷哼一声,“你的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陈朔缘急忙跪下,“父皇,儿臣知错了。”
“知错?你错在哪里?”
“儿臣不应该没有告诉姑姑,就私自带小露儿回京!”
“你现在是知道错,你做这件事地时候怎么就不知道错呢?”景明帝越发气愤。
“孩儿……孩儿,当时没考虑过那么多!”
“没考虑那么多?”景明帝将茶杯重重地摔在桌上。“杭州与京城相去千里,你连自己都照顾不好就把小露儿带来,你知不知道这有多危险,要是路上出现了什么闪失,你知道你姑姑、姑父他们会有多伤心吗?”
|“父皇,儿臣……”
“不用说了,你回去闭门思过三日,以后不许你随意出宫!还有快去向你的姑姑、姑父道歉。”景明帝不给他申辩的机会。
错就是错了,陈朔缘绝对不是那种做错了事还要狡辩的人,他站起来低着头,走到长公主和长驸马面前,行了一个礼,“姑姑、姑父,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人家都已经道歉了,何必要咄咄逼人,何况这个人还是他的侄子,又只是一个半大不小的孩子。长公主无奈的叹了口气,摆摆手。只有驸马知道,长公主在看到他们留下的书信时差点没晕过去。若不是杭州那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她一定马上就跑到京城来。
长驸马拍了拍陈朔缘的肩,“好了,不要哭着一张脸,下次别再犯就行了。”、
“是!”陈朔缘没精打采的应道。小露儿扯扯他的衣袖,又扯了扯长公主的衣袖,“娘,你别怪哥哥了,是小露儿要跟哥哥来这里的,这里好好玩,小露儿还跟哥哥拉过钩钩,哥哥以后要娶小露儿呢?”
童言无忌,可是这一句童言让大家的脸色都变了变。长公主抱起小露儿,“娘不怪哥哥,可是以后小露儿别乱跑了好不好,你知不知道,你吓死娘了!”小露儿调皮地吐了吐舌头,“小露儿知道了,那娘亲,小露儿可不可以嫁给哥哥呢?”
长公主最怕小露儿问她这件事了,虽说都是小孩子,但是她早就看出陈朔缘不仅仅是把小露儿当成妹妹这么简单,她敷衍道:“等小露儿长大再说好吗?”
小露儿显然不知道长公主这是在敷衍她,她兴高采烈地再长公主的怀里蹦着,陈朔缘苦笑,辰央礼制,公主的女儿是不能回嫁的,也就是说,他根本就不可能娶小露儿。
长驸马深沉地看着他们三个,这件事我应不应该说出来,说出来,公主她……受得了吗?
143。壹肆叁
也许是日子过得太平静了,也许是老天根本就不想让这后宫安静下来,皇陵那边传来了噩耗,萧王妃纪浅不甚跌入井中,淹死了。仆人们打捞了三天,才把一具浮肿得分辨不出原来样貌的女尸打捞出来。从她的衣着上完全可以辨认出这人就是她。
纪丞相府中,纪二夫人哭得不成人样,几次都哭晕了过去。“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你怎么就不能好好享福啊……”房间中不断传出二夫人的哭嚎声。
“涵儿,你没事吧?”皇太子陈朔玄扶住她,关切地问。纪涵当然知道纪浅没有真的死,可是现在她也是母亲,二夫人的心情她多少可以理解,感同身受,泪珠就止不住的落下。“没事,只是我很二夫人她……”
“你也知道大皇兄不爱她,另外一位王妃又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也许这样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解脱。”陈朔玄叹息着。她们姐妹同时嫁入宫中,妹妹得到了幸福,可是姐姐……如果那日是自己娶她,景况又会如何。
纪涵若有似无的点点头,萧王爷是个感情中人,这件事纪涵是不怕告诉他的,她知道,如果是她提出来的,萧王爷一定会答应。萧王爷确实是答应了,只是,不是因为她。
“我不爱她,何苦又将她留下,放她走不是更好吗?”
这句话,纪涵一直记在心上,这样的陈朔萧,才是真正的陈朔萧。这样的男人,确实是一个好男人,但不是能和她纪涵在一起的男人。纪涵牵起陈朔玄的手,拭干自己的泪珠,调皮地说:“玄,我们回宫吧!”只有他,才是她的选择。
见她没有太伤心,陈朔玄也就放心了。他们在丞相府中逗留了一下,临近傍晚的时候才回宫。
他们刚踏进宫中的大门陈朔玄就被顺公公叫走了。
“太子殿下,您可回来了,快点到御书房去,出大事了!”看顺公公的模样,陈朔玄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他心中有不祥的预感,急忙往御书房去。
纪丞相、御史大夫、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户部、工部的尚书都在这里。
“儿臣参见父皇,不知父皇召见儿臣所谓何事?”陈朔玄一走进来就感觉到气氛的不对劲儿。
“黄河大水,百姓民不聊生,朕正和众大臣商议,朕曾派你巡查过河道,你对此事有何看法?”这件事无疑是检验他本事的实例,他做得好会更加巩固他的地位,做不好,就危险了。毕竟太子这个位置可是有很多人虎视眈眈的。
“儿臣想知道是具体是黄河哪里有大水?”
工部尚书上前一步,“回太子殿下,黄河大水的地方乃是黄土高原一带。”
“那里的人民生活的十分困苦,几乎无土可耕,而且还要忍受沙尘的侵蚀。”户部尚书补充道。
陈朔玄踱着步子,原来是那里,他思索着,脑中突然闪现一道灵光。“众位大人请等一等!”他着顺公公将他的河道图拿来,在大殿中展开。
大臣们看见这河道图纷纷称奇,“在本太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前,想听听其他大人的想法。”他说得胸有成竹,俨然是王者风范。
144。壹肆肆
“在本太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前,想听听其他大人的想法。”在这幅河道图面前,个别想看太子笑话的大臣不得不折服。
工部尚书沉思了一会儿,站出来,说:“黄土高原一带,因为堤坝太矮,所以一旦到发大水时就难以阻挡,臣以为应该要加高河两旁的堤坝。”陈朔玄看着河道图思索了一会儿,问道:“从河道图上可以看出,黄土高原一带,土质疏松,河道又宽,相较于黄河流域这里的流速较缓,很容易造成河道的淤积,工部尚书的建议只能解一时的危急,到底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在场的很多人意见都和工部尚书相同,一时之间没有人能想到更好的法子,御书房中陷入了一片沉寂。
“不知道太子殿下有何见解?”太子殿下刚才分析得井井有条想必胸中已经有丘壑,户部尚书上前赐教。
陈朔玄环视众人,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黄土高原一带,自古便是水灾的重灾区。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其土质疏松。黄土高原上树木极少,我们必须要种植树木涵养土地,其次是农业的灌溉问题,黄土高原除黄河外,别无其它水源,我们应挖通河道,使黄河之水造福黄土高原的百姓。”
“那如何调度人呢?”工部尚书问道。
“如今边疆有外敌骚扰,如果将士兵调到黄土高原,恐不是万全之策。”御史大夫补充道,“而京师所留军队也仅仅够维持京城的安全。”
“我并没有想过要调动士兵去干本太子所说的事,黄土高原有十多万受灾人民,他们就是劳动力。如果只是靠国库的支援,百姓不一定能熬过这次灾难。我们可以让百姓来干活,每日提供食物,一方面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解决黄河的大水!”
谁都不曾想到过这样的做法,纷纷佩服太子的英勇善断。御史大夫率先表态,“臣等现在就去拟定计划,明日早朝一定拿出可行方案。
“好!你们先下去,今晚要辛苦众位卿家了。”
“臣等告退!”众大臣像景明帝和太子行礼,有序地退下。
御书房的门被关上,陈朔玄细心地收起河道图,景明帝赞赏道:“皇儿果然有治国之能,黄河水患,历朝历代都无人能想出这么好的方案。”陈朔玄将河道图放好,“父皇过奖了,皇儿以为,事情发生突然,没有给大家思索的时间,而儿臣在巡查河道之时就已经在摸索了,所以今天才能说出这样的见解。”
景明帝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