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倾华年》第51章


两年后齐国的冬季,天气格外寒冷,如歆在窗前看雪景,处处都是扬扬洒洒,漫天的雪白一片澄净。素云给她递上了一个铜胎掐丝福寿手炉,笑道,“您在窗前,仔细漏风冻着了。上回芸烟姐姐来府里,看见您瘦了,回头好一顿说我呢。”
如歆接过来暖手,“芸烟都是嫁过去的人了,整天还往这王府跑呢,回头我见了她,也要好好说说她。”
素云道,“芸烟姐姐是真心想着王妃呢,所以才经常往府里来呢。”
如歆抱起榻上坐着的元宏,“想着我有什么用,嫁过去都两年了,也没听见有什么动静,陶翔不起纳妾的心思倒真是不错了。”说罢,指着窗外道,“宏儿,你看,那是雪,白色的雪,好看吗?”
笑着的如歆格外的好看,抱着元宏的样子也没了平日里管着王府事务杀伐果决的样子,“您今日对大爷倒是很好呢,素日里您也是太忙了,都没时间看管大爷了。”
两岁半的元宏已经是牙牙学语的时候,张着小嘴模仿着如歆刚才发出的音节,瞪着一双亮晶晶的双眼,格外的可爱。如歆低下头看了眼他,随手从案几上拿了个拨浪鼓掖在他手里,转身递给了一旁候着的奶娘,“抱大爷下去吧,玩了这半日,该睡觉了。”
素云看见如歆态度的变化,不知自己哪句话惹恼了如歆,抿了唇不再说什么。如歆放下手炉,翻起桌上的账本,随意问道,“今天可曾有什么人回什么事情吗?”
素云见如歆出声询问,忙道,“方才来升媳妇来报说皇后顺利诞下了一个皇子,皇上太后很是高兴呢,赏了诸亲王东西,都是些金玉、屏风等物,已经入库了。倒是咱们也要上一份贺礼才是,王妃看着出什么才是。”
屋里的百合香像是放多了,闻着倒有了些呛人的感觉,似乎心里有些堵,闷闷的感觉总是不舒服。“有皇子了,大皇子一年前病逝,这个儿子,恐怕就是嫡长子了吧。”
素云答道,“就是那么说呢,方才也听来升家的说了一句,皇子的满月礼办的极为热闹呢,连西夏太子都带着一众使臣千里迢迢赶到这里为他妹妹庆贺呢,整个京都格外的喜庆。”
如歆的脸色越发沉了,“就照着先前皇子出生的例给就是了。”
素云小心看着如歆的面色,“可这毕竟是嫡长子,咱们就不加一些吗?”
如歆合上桌上的账本,“这就够了,其他什么都不用。你下去吩咐一声,看着他们将东西放好,然后去瞧一眼今日午间的菜,再去取我的大麾。”
素云一叠声应着,将如歆的镶虎纹毛皮大红洒金大麾给她披上,“王妃要出去吗,外头可冷呢,要不要派些人跟着?”
如歆系着颈边的带子,“我自己出去就是了。”
素云给手炉里添了两块碳,“王妃您仔细手冷。”
如歆点了点头,信步走了出去。雪下得渐渐小了,屋顶檐上都是积雪,树干黑魆魆的伸向天空,全无一丝生气,处处都是清冷萧瑟。
来往的仆妇比从前要少了很多,偶然有了几个见到如歆全都垂首侍立。如歆略略颔首,一径去了园子里头,借着冬日里的寒气,慢慢让自己心里的怒火消散。好似又回到了那一天,西夏公主的轿子富丽华贵,后头跟着的一众的人。自卑,伤心,难过,被弃的心酸,一瞬间涌了上来。
刚刚转过假山,看见了高氏正抱着自己的孩子在亭子里头玩耍,她轻快的笑声像银铃一般悦耳,可传到如歆的耳中,却更是刺心。自己何时这样抱着元宏,每每看见他的脸,心中都会提醒自己,他的父亲是谁,沈家又是如何灭门的。
高氏身边的丫头眼尖,看见如歆急忙行了礼,高氏看到如歆也忙见了礼。如歆温婉笑着,“冬日寒冷,高妹妹这样带着孩子出来,可要仔细他伤风。”
高氏环紧了手里的元宽,“宽儿虽说是年幼,可如若从小就在温暖的屋里呆着,不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如何,日后如何能成得了大器。”
如歆一愣,“妹妹果然思虑周详,这么小的孩子就寄予了重望。”
高氏笑道,“倒是这几日没怎么见大爷,素日里让他们兄弟两个一同玩也是好的。到底兄弟的情分要从小才能积累起来呢。”
如歆道,“可是呢,宏儿现在正在睡呢,等醒了再玩就是了。”
高氏走到如歆面前,“王妃脸色不大好,这大冷天怎么自己一个人就出来了呢。也该带着点人跟着才是,不然要什么东西都不便利。”
如歆点点头,“因着这是初雪,想着自己来看看。妹妹倒是带着宽儿玩罢,回去给宽儿多用点热的东西就是了,要不然冷气凝在五脏里也不舒服。”
高氏点头应了,如歆转身离了这里,脸上挂着的笑意一下子消散开来,凝重的面容像极了长日里化不开的坚冰,从心底的而生的寒气无论怎么暖也无济于事。
作者有话要说:还有一个,收藏就一百了,亲们能不能发发善心,让偶凑够一百捏?
、七年之痒
天刚刚黑,元晟便进了如歆的留春院,“好香,今儿是有什么好菜吗?”
如歆笑意盈盈地接过了元晟脱下的大麾,转身交给了芸烟,“下边送了江里的鲫鱼,是今儿破冰抓的。小五子去厨房看了,各个都是活蹦乱跳的呢。厨房请了示下问做什么好,我想着现在是冬日,做那些红烧清蒸之类的都不如煲汤好呢,喝下去又暖了脾胃,又尝了鱼的鲜味。”
说着开了黄梨木桌上的汤碗,因煲的时间长,鱼汤都成了奶白色,配着上头疏疏点的青菜,显得鱼肉晶莹剔透,让人食欲大增。元晟道,“这道菜看着真是不错。”如歆递过了碗汤,“王爷仔细烫手。”
元晟尝了口,笑道,“虽说不过是煲汤,没什么新奇的做法,可这鱼的鲜味儿也只有这样才尝的到。”说罢放下了汤碗,“你知道皇嫂生子的事了么?”
如歆轻轻点了点头,自己捡了一块茄条慢慢吃着。元晟让伺候的人都下去了,轻声道,“虽是生了儿子,可宫里也只有这一个儿子了。向来这李瑾萱就是个强压着妃嫔的,凡是有了身孕的没多长时间就小产了,纵是太后一直明里暗里说着她,可并不能拿她怎么样,反倒是自己生了气,如今也一直吃着药。”
鱼汤的热气袅袅腾腾地上升了去,霎时间散为虚无,可仿若熏得人眼里都有了那么一丝热气散后凉薄的寒意,如歆眸子里都是清冷,“如此,说是断子绝孙也不为过了,难免太后会气郁。”
元晟轻声道,“可这孩子,毕竟是有着西夏的血脉,他是异族。就算日后他能成为太子,朝堂上的大臣们,怎么能够容忍这大周江山落入异族之手。”他轻轻覆上如歆的右手,掌心的温热一点点传进了如歆的心底,“这是个最大的隐患,日后也一定会出大事。这两年,你一直在帮我治理齐国,虽不能说多么繁荣昌盛,可至少在诸侯国内,齐国的实力要超过任何一个。”
如歆看着元晟的眸子,那里头写满了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盼,“所以,咱们也要现在就开始打算,包括笼络京都的臣子与训练咱们的兵力,当真到了那一日,这就是让所有人臣服的砝码。”
“不错,”元晟眼里都是赞许,“等到了那一日,咱们就是掌握着最多筹码的人。如今这李瑾萱闹得再狠,也不过是让皇兄膝下子嗣稀薄,越到了这个时候,越是咱们有利夺位的时机。”
如歆怔了怔,好似一颗大石投入了自己心底的寒潭,激起了千层水花,可复又沉了下去,心事沉沉。她喝了一小口鱼汤,划过口里的感觉如一条极为灵敏的毒蛇,寒凉却又抓不住。如歆轻声道,“可元宏的生父毕竟是他,那日后如若说起子嗣一事……”
元晟抬头看着她,眼里对权力炙热的渴望渐渐消散,反而起了一层疑雾,“你这是什么意思?”
如歆心里一沉,小心道,“若是到了当日,如若王爷以亲王身份不易继承大统,元宏的身份毕竟摆在那里。皇后之子为异族,自然不易受到朝臣拥戴,可元宏毕竟与他不同,想来行事也要便宜一些。”
元晟并不答话,只是直直看着她,放下手里的汤碗,“你是想着,随时都要将元宏非我亲生的事情公之于众?”

叮当一声,如歆手里攥着的勺子一下子掉在了碗里,她脸色霎时惨白,“我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王爷日后必定要筹谋,若是先前的法子行不通,这个办法,也不是不可以。”
元晟轻轻点了点头,“倒是劳烦王妃仔细想出这个法子了。”
如歆见他面色稍微和缓,亦不由暗暗出了口气,替他夹了块笋片放入碟子,“原是我话说的急了些,这个法子本来就是以备后患的。” 
元晟喝了汤,“前头还有些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