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秦川传奇》第34章


秦川酒饱饭足之后,没等他想利用咳嗽来引起众人的注意力,便见那个胖子四处吆喝:“大家安静,大家安静,先生又要讲故事了。都不要说话了。”
汗,难道这样我就有了第一个铁杆饭丝?秦川有点头晕。不过他很快的调整了心态,接着又讲西游一开始的故事,等讲到唐僧师徒在黑风山上碰到第一个本领高强的妖怪黑熊怪被观音菩萨收服后,终于没有耐性在讲下去了,用手一拍桌子,说道:“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被秦川突然拍桌子的动作下了一大跳的众人,又见秦川不讲了,依旧不依,都大声嚷嚷起来,强烈要求他在讲下去。
这回秦川对他们的要求不理不睬,站起身伸了一个懒腰,向观众拱手,带着点委屈的语调说道:“诸位,不是在下不想在说下去,只是在下还要生活还要养家糊口,不可能一下午就在这里给大家讲故事啊。所以还请大家见谅。”
众人一时都无语,不过片刻依旧是那个让秦川怀疑是自己饭丝的胖子打破了僵局,只听他说道:“不知这位先生高姓大名呢?”
秦川一拱手道:“在下免贵姓秦,单名一个川字。”
“在下福泉盐铺老板李福泉,见过秦先生。”胖子李福泉向秦川拱手。
“久仰,久仰。不知李老板有何贵干?”秦川问道。
便听那李福泉说道:“在下对先生讲的故事十分感兴趣,至于秦先生所说的要去赚钱,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在下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不知先生愿不愿听听?”
“哦,有这样的好事?”秦川心知那胖子要说的方法是什么,但还是装出一副惊讶的表情,心里恨不得将胖子狠狠的亲上几口,太他妈的上道了,这简直就是我的托啊。
果然就听李福泉说道:“不若,秦先生还讲故事,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不会让先生白讲的,我们会赠送先生一些银两养家糊口,不知先生可愿意?”
听到李福泉这么说,周围的听众里那些有钱的开始大声叫好,有些人则皱起了眉头,自己既想听秦川的故事可也不想掏钱,有心说说吧,这么多人这么一说太没面子了,现在只盼秦川能够拒绝。
秦川怎会拒绝,这正是他期待的结果。假装扭捏了一番,然后在众人的劝说中说道:“如此也好,不过我提一点要求。”
“说。”
“秦先生请说。”
“在下希望大家是心甘情愿的给秦某赏钱,在给钱的时候可以量力而行。如若我讲的不好,大家便不要在给赏钱了,这样在下才会生出动力将故事讲的更加精彩,而且大家也能够听到更有意思的故事……”
不待秦川的话说完,已经被喝彩声淹没,那些一开始就愿意掏钱的自然愿意听秦川能够讲出精彩的故事;那些顾忌该出多少赏钱的这下也都没有了顾虑,给几个铜板就好了,地主家也没有余钱啊;至于那些不舍得给钱的就更加理直气壮了,谁让你丫的说的不好呢。
等胖子李福泉掏出一块小银锭放在秦川所在的桌上,众人都纷纷解囊,你几个铜板,他几吊钱。连那些决定不给赏钱的都掏出几枚铜板,他们都怀着这样的心思:既然你这么识趣,今天就给你了,不过明天嘛,嘿嘿,谁让你说的不如今天呢……
最后统计下来,还真收获颇丰啊。那些铜板中,其中除了李福泉给的一块银锭外,赫然还有几块银锭,显然也有人给了银锭。
待众人都安静下来,秦川又说道:“那从明天开始,在下就在这座酒家给大家说书了。”
“为什么今天不说?”有人问道。
秦川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那个……后面的故事,我还没有想好呢。”
前篇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7 收留小乞儿
出的酒楼,秦川不禁洒然一笑。无论如何看己是饿不死了。这样说,一方面是自己可以靠说书赚钱糊口,另一方面却是在刚才他要离开酒楼的时候,那掌柜的拉着他的胳膊对他信誓旦旦说的一番话:“秦先生以后要来的话,本店免费提供饭食酒水。”
秦川暗叹自己讲的故事居然有这等魔力,其实根本没有想到那掌柜的真正目的。那掌柜在他说书的时候就敏锐的发现其中的商机:秦川在他的店里说书,一方面可以招揽更多的客人,另一方面那些吃过饭的客人为了接着听秦川的故事也不会轻易离去的,枯坐着也不是回事,要上几碟下酒菜就着一壶小酒一边听书一边小酒喝着,岂不是更爽哉。
秦川漫无目的的在扬州街头游荡。热闹的景象让他有一种恍然如梦的虚幻感。
不知不觉间竟然走到了码头,只见船舶无数,樯桅如林,以千百计的脚夫正在起卸货物,商人旅客上落往来不绝,十分繁忙热闹。码头边上十多间铺面高敞开阔的商铺,排在靠海的一边,铺后便是码头,泊满载货的大船小艇。
这时候的扬州是全国对外最重要的转运站之一,从扬州东下长江,可出海往倭国、琉球及南洋诸地,故而显得繁忙而紧张。
看着眼前的景象,秦川不由的暗叹这里的繁忙,只可惜这样的场面很快就要被战火侵蚀。
突然秦川看见一间店铺前围着一群人,不知在做什么,他生出好奇心,便走了过去。
人群中一个三四十岁的长的獐头鼠目的男人正用手中的竹竿朝地上一个正蜷缩着的小姑娘身上狠抽。四周同样站着几个汉子,双手环抱,笑嘻嘻的注视着眼前的打人场景,而四周的人都敢怒不敢言。
秦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虽然心里边很不舒服但也不敢随意上前阻止。就听那男人一边打一边破口大骂:“找死了你,哪个让你去偷盐帮大爷的钱的。今天非得好好教训一下你这小乞儿……”
那被打的小姑娘缩成一团一句话也没有,似乎死去一般。只是她越是这样,那男人越生气,手里的力道也逐渐加大,“叫你不说话……叫你不说话……”
四周的人们议论纷纷,秦川趁机将事情的原委听的明白:原来那个獐头鼠目的男人是这一带的“竿儿头”(注1),那个小女孩是他手下的一个小乞丐,刚才要偷那几个盐帮汉子的钱袋时被抓了个正着。想那盐帮在扬州城里连捕快都要给三分面子,现在居然让一个小偷给盯上了,自然大怒,知道这一带的“竿儿头”是这男子,便将他找来,要他给个说法。
“挂竿儿”(注2)根本不能和盐帮相提并论,哪怕仅仅是盐帮的几个小喽啰也不是这竿儿头能得罪的。所以虽然这小乞丐是奉他的命令去偷窃的,但是谁让她不长眼的偷到了不该偷的人身上呢,所以竿儿头一过来就对小乞丐劈头盖脸的一顿毒打。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秦川也不敢随便上去阻拦了。他知道这些乞丐团体都纪律严明,一旦一个乞丐挂了竿,那就算是把命卖给了丐头。也许因为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原因吧,古代的任何团体都有等级。乞丐头会有无限的权威,小乞儿若是不能按时孝敬头儿,挨顿打骂事小,被赶出地盘成为流丐是常有的事,甚至遭受私刑丢了性命,所以会有“高高山上一根棒,好活一阵是一阵”的说法。
为什么秦川会知道这些呢,这得益于他前世看过的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这本书里就描述了一个杭州城里的乞丐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领袖的标记,能统辖全城的叫化子。书中一段描写曾让秦川对古代乞丐间的等级制度有了很深刻的印象。这段描述现在他还记得,“这般丐户,小心低气,服著团头,与奴一般,不敢触犯。”
现在就看这些人怎么处置这个小姑娘了。
那几个盐帮的汉子渐渐对眼前的游戏失去了兴趣,其中一个汉子打了个呵欠,懒洋洋的说道:“好了,今天这事就算了,要是再有下一次,哼,小心你的狗命。”
那竿儿头皮干肉瘦,虽说是他在打人,但也累得不轻,一听盐帮汉子这样说,赶紧停下来,躬身凑近那汉子跟前,谄媚的说道:“大爷放心。肯定不会有下回了,这次是这死丫头不懂事竟然敢触犯大爷的虎须,回去我一定会好好收拾她。”说罢又不解气的抽了小乞儿一杆子。
那说话的盐帮汉子听的竿儿头这样说,很不满意的道:“我不管这小乞丐的死活,只是这件事情也不是这么容易就了结的,你好歹要给我们一个说法……”
“这……”竿儿头为难的看着大汉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揉搓的动作,知道这汉子是要钱。可是让他送钱给人这可实在是要了他的命了。
这竿儿头本是靠坑蒙拐骗些小乞丐或者收留那些无父无母的儿童,之后教他们一些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