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之影》第2章


。后世称阿难为阿难尊者,普贤菩萨。
阿难尊者是个有大毅力的人。在佛陀入灭前不久,阿难尊者问了他一个关于女人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和女人相处,世尊?”佛陀回答:“不要看她们。”阿难继续问:“但如果我们看到了呢,世尊?”“不要对她说话。”“但如果她和我们说话呢?”佛陀说:“应保持正念与自制。”
阿难尊者无需练习自制,克服性欲几十年,并告戒年轻僧吕克制欲望,保持正念修行。
这就是罗隐带回来的阿难浮屠录。虽然里面有些内容看不太懂,但是对于夜生活异常枯燥的罗隐来说,聊胜于无。
罗隐觉得,自己如果有前世的话,应该也是个有毅力的人,这种感觉很模糊,但是也很执着。
长夜漫漫,油灯昏暗,卧塌比阿难。
似有长憾,隐与胸怀,忆之如锈斑斓,哎~一声长叹!
想不起来啊,以前的自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迷迷糊糊,朦朦胧胧,当罗隐昏昏然睡着的时候,油灯灯心爆裂,一颗小小的火星溅到阿难浮屠录上,这本经书只存在了一天,就化为一篷金光,没入罗隐的身体之中,原地只剩下一堆灰烬。
第一卷:出身第二章遇千十一
第二天的罗隐是被吵醒的,村里头鸡飞狗跳,犹如鬼子进村了。
从床上爬起来,入眼的是一堆纸灰,好象谁烧了纸钱一样,而那本阿难浮屠录则不见踪影
被烧了?以后夜生活的唯一道具,烧掉了?罗隐一下子有点蒙。
“哐。。。。。。”
房门被撞开,撞门的是村长的儿子鲁猛。
“果然是鲁莽啊!门都不用敲的,用撞的!”罗隐心里想着。
“隐哥,快,快跑,无当村的人来抓你了。”
因为住在村长家,罗隐和村长的这个直爽的儿子关系还不错。关键时刻,这“关系还不错”就体现出价值了。
“抓我?为什么抓我?”
罗隐还不是很清醒,但是鲁猛已经等不及了,一把抓住罗隐的胳膊就往后门拖去。
“莫非昨天的事还没完?”罗隐终于想起怎么个回事了:“衰到家了!”
无当村在莫入松林的西南,而松溪村在莫入松林的西北方,两个村子中间隔了一条灌溉的水渠。
无当村是附近最大的村子,因为无当村有后台有背景。据说现在无当村村长的女儿嫁给了县太爷做了二房,还生了个儿子。无当村靠着这层关系,说话办事腰杆比谁都直。
而莫入松林中的墓冢,埋的是无当村的一个祖先,据说是县城枷蓝寺的一代高僧。因此无当村还受枷蓝寺的批护。莫入松林属于无当村的财产,早年立了“莫入”字碑后,除了祭祖外,其村人都不能擅入。
鲁猛的介绍让罗隐更觉憋屈,这该死的盗墓贼,竟然把人家的祖坟给刨了,可你刨就刨吧,把风险转嫁到我头上,这叫什么事啊?
关键是,罗隐把那条叫阿毛的狗给砍死了,那本阿难浮屠录也给烧掉了,这下再怎么说也是说不清楚了的。
“隐哥,村里估计回不去了,要是被无当村的人看到,咱村子就遭殃了,县太爷那边,这个。。。。。。”
“我明白。”
罗隐确实明白,即使自己和村长家关系再好,也不可能在被戴上盗墓贼的帽子后还能洗刷冤屈,关键洗也洗不干净。如果无当村用上了县里头的关系,松溪村全村受累都有可能。
“看来村里是不能呆了,只好跑路了”罗隐忧心忡忡的想到,为什么忧心呢?身上没钱啊,在村里的时候吃饭还能噌村长家的,出门在外上哪儿噌去啊?
“隐哥,这是咱村后面的小山包,过了山包直接朝南走,遇到岔路往东可以到县城,往西南是千罗禅寺,直接往南走就是摩云山庄。这里有2两银子,就算兄弟给大哥的路费吧,保重!”
鲁猛虽然性格莽撞,却着实讲朋友义气,这也是罗隐能与他相处的来的最大原因。
“多谢兄弟了。”
就这么一会的工夫,山包下隐约有人影闪现,看来无当村的人发现了。
“快走!
罗隐看了一眼山包下渐近的人影,一咬牙,向山下跑路而去。
累,渴!这是罗隐跑了一个多小时后的最大感受。
前面是岔路!何去何从啊?罗隐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思考着以后的路该怎么走;只听千罗山方向传来歌声,其声苍暮,却相当有力。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水龙吟!”罗隐心里泛出这三个字,然后不自觉的跟唱: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
唱罢,罗隐呼出一口长气,很久没有唱过这首曲子了,怀才不遇的意境总觉的和自己很匹配。
千罗禅寺方向的路弯处,现出两个身影,走的近了,原来是一个僧人,一个青年。
“贫僧法号苦寂,这是我徒千十一。我闻施主歌声,似乎踌躇难书,贫僧不才,或可解惑!”
苦寂和尚生性豁达,善度有缘人,与罗隐开门见山的攀谈,自然之极。
罗隐观苦寂面容苦瘦,长眉飘飘,似有得道高僧的模样。而其徒弟千十一则眉清目秀,仪表堂堂,长发盘与头上,应该是佛门俗家弟子。
“我记不得以前的事了,也不知道以后该怎么办!”罗隐在苦寂面前,感觉非常轻松自然,没有一点压力,自然而然说出了眼下的状况。
苦寂微微一笑,缓缓而言:“既不知前事,不如忘之。既不明前路,不仿行之!”
罗隐眼前只觉得一亮!
对啊,既然记不得以前的事,干脆忘记,从新生活呀,人总不能困在记忆里吧。既然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为什么不走走看呢,也许走走,路就出来了!
苦寂看着似有所悟的样子,接着到:“施主与我有缘,可愿皈依我佛,入我千罗禅寺门下?”
“这。。。。。。”
做和尚?这个倒是出呼罗隐的预料,从来就没有过这个念头啊。
这时候,青年千十一开口说话了:“先生既无处可去,不如到禅寺暂居几日?”
苦寂听徒弟说话,微微一笑,投过去一个赞赏的眼神。
反正也没地方去,先去千罗禅寺看看也好,正好阿难浮屠录中有些东西不太明白,也可以向大师们请教请教。
得到了罗隐的同意,千十一领着罗隐回转千罗禅寺,而苦寂和尚则单人付县城枷蓝寺之约。
“还未请教先生的名字呢?”千十一极有礼貌,边说还边做了个揖。
“先生不敢当,我叫罗隐,千兄多大了?”
“下个月正好二十。”
“我比你大四岁,呵呵”
“罗哥,可以这样叫你么?”
“随便啦,姓名么,不过是个代号,不过我很奇怪,你怎么会取十一的名字?”
千十一伸出左手,俨然六指,罗隐恍然大悟。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渐近山脚。
“这是千罗山,禅寺就在山腰处,需要爬山哦。”
罗隐抬眼眺望,山高林密,云雾朦胧中,山腰隐约一座宫殿,探出的檐角青岩耸立,蔓延的山阶盘旋而上,既有飘然世外的味道,又有傲然屹立的气势。
这就是千罗禅寺!
第一卷:出身第三章千罗禅寺
千罗禅寺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整个寺院分前后东西四殿以及中央广场区域,平时香客都在前殿烧香拜佛,有住宿或者来客人的话,则都在东殿接待,西殿禅堂是僧人诵经学习收戒传衣钵的重要场所,后殿则属于增人起居饮食的所在。方丈等一应重要人物则住在西殿禅堂两侧的物室内。
罗隐在禅寺后殿住了下来。
罗隐也不好意思白吃白住,通过千十一见过典座执事后,就领了打扫卫生的杂务,算是以工代租,在等苦寂大师回来的这段时间,也能心安理得的住下来。
典座执事是禅寺里统领杂务的和尚。除了方丈外,有首座、西堂、后堂和禅堂四大班首。首座就如总管一样,是方长的助手。西堂掌管戒律,后堂掌管考核,禅堂掌管教化。再下面就是八大执事,监院、知客、维那、典座、库头、衣钵、书记、僧值。
除了领职的这些和尚外,一些德高望重,辈分比较高的和尚,也能获得长老一位,受全寺和尚的尊敬,而苦寂大师就是长老中的一个。千十一是俗家弟子,又是长老的弟子,因此在禅寺里也是无事可做,存着帮师傅劝说罗隐皈依佛门的心思,总是缠着罗隐聊天做事;几天下来两人关系处的倒是不错。
“罗哥,你知道为什么最近香客那么多么?”
“为什么?”
“据说寺里菩萨显灵了。你信吗?”
“不信,这世界有没有神仙还两说呢!”
“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