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我妻谁》第102章


于是,元初一便与沈氏一起回到了何府大厅。大厅内,坐着五六个打扮光彩的妇人,不过坐在首位的妇人元初一从未见过,身为主人的吕氏却在下首陪着。
她们正说着话,忽见元初一与沈氏,都是一楞,吕氏笑道:“原来是韩家娘子回来了,快坐吧,让雅姐给你介绍介绍,我们这些姐妹,可都算是你的姨母了。”
元初一笑了笑,扶着沈氏先坐了,自己陪站在旁,借着沈氏介绍的机会,细细地打量一圈,算是了解了大概。
那几位夫人的夫家多半是桐城的商人,只有坐于首位的那位孙夫人,丈夫是桐城辖下的一个县令,是官员家眷,故而尘了上位。
介绍之时,元初一便依次朝她们见了礼,她们也都颔首还礼,但无一人说话,再有人开口,却是向着孙夫人去的。
“想当年香玲嫁给孙大人的时候我就看出来,孙大人必不是池中之物,果然没几年就中了科举,所以说香玲是我们这些人中最有眼光的。”
孙夫人淡淡一笑,“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还说什么。”
“就是,”另一位杨夫人笑道:“听说仕成今年就入秋闱?是真的么?”
孙夫人的笑意浓了些,点点头,“是啊,这孩子,倒也是个争气的,不用我和他父亲操心。”
这么一说,其余几个立即附声,自然免不了一番夸奖,顺便提了提自家儿女如何出色,又有位田夫人道:“不过咱们谁也没有雅姐命好,讨个媳妇,儿子就成了富家翁。”
众人看了沈氏一眼,俱是呵呵一笑,接着话题便又转回孙夫人身上,着孙夫人的头饰漂亮、衣服样式新颖、帕子上的绣花精美……就连向来自持的吕氏,都觉得孙夫人的鞋子不错。
不过,她们聊得正好,却无一人来理会沈氏,除了刚刚听不清真假的“玩笑”,沈氏就是一个作陪,尘在一旁听着,偶尔被人看到才附和几声,但多数时间,她是被人无视的。
果然如此。
元初一心里冷笑,她就说么,都是一并长大的姐妹,怎地沈氏就听不懂她们的话?连沈氏提出要去厨房帮忙也不阻拦?现在当着面,也敢明嘲暗讽,除了“势利”二宇,还有什么好解释的么?
“娘,我赶路有些累,想回去休息。”元初一瞄着那几十聊得正好的夫人,稍稍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后,朝沈氏一笑,“娘,这面金牌还给你,多亏娘借了金牌给我,打着庆王爷的旗号,此次进京,顺利极了。”说着,她手腕一翻,手中现出一块闪亮的金牌。
第九十一章 金牌的威力
沈氏愣了一下,抬眼看向元初一,却见元初一笑吟吟地把手递到她的面前,好像那手中的牌子真的是她的一般。
“娘。”元初一笑道:“若以后我去京城,还得再借我才是。”
沈氏怔怔地,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却也就势拿过金牌,元初一又道:“娘,您刚刚不是说,要去厨房帮忙,招待诸位夫人么?我们一道走吧。”
这倒正合了沈氏的心意,连忙站起来,回头与众人道:“那我去了。
安静,不算小的大厅内,没人说话。
元初一笑了笑,伸手掺了沈氏便走,迈出大厅之时,往沈氏耳边凑凑,仿似压低了声音,用的却是足够众人听到的音量,“娘,庆王爷要我给您带好呢。”
二人说着,已走出大厅,走了一段路程后,沈氏见四下无人,才敢道:“初一,你到底在说什么?这金牌……”
“别的您都不用管,只记住,有人想看这牌子就给他看,但若有人问起这块金牌或是庆王爷,您就说,事过境迁,不想再提,这牌子是故人所赠,但也示过是一块纪念之物罢了。何夫人要是问,您也只管摇头万不可多说一个字。’
沈氏疑惑半天,但元初一的嘱咐还是一一记下,“这到底是为什么?”
元初一看着远处追上来的丫头笑了笑,与沈氏小声说,“就是为了,让她们说些娘能听懂的话。”
闻言,沈氏的脸色微有黯然,轻轻第叹了一声,元初一看在眼里便明白,所谓姐妹聚会,沈氏也并非是全无知觉的。
这时,那丫头己到近前,是吕氏身边的丫头清水,她见了沈氏先是一笑,而后才道:“沈妈妈,夫人说厨房的事自有厨子张罗,哪用您费心呢?诸位夫人聚到一起不易,请您回去说话呢。”
沈氏迟疑地看了看元初一,元初一笑笑,“那娘就去吧,我自个回去。”
沈氏想了想,点点头,朝大厅方向而去,元初一也转身继续前进打算去小院会合梅香他们。
不想还没走到小院,清水去而复返,又追上她,“韩夫人,慢点走。”
元初一站住,微扬着眉看着她。
清水笑道:“大小姐此次回来长住,婢子要去大小姐那帮忙打理,刚好顺路,韩夫人千万别嫌婢子身份低下,不愿同行。”
元初一会意一笑,“怎么会呢。”
她就不信,清水追上她没有什么目的。
顺着清水的话东拉西扯了一会,清水好奇地道:“不知沈妈妈的那块金牌是什么来头?这么多年了,从未见她拿出过。”
“速十么……我也不太清楚。”元初一随意地道:“我本是想去遥州,不过有些事情,牵涉到京中权贵,我孤身力薄的,十分为难,娘就拿了这块庆王府的金牌给我.我问她是怎么来的,她也不说,不过我也奇怪,见到庆王爷的时候,见他今年不过二十五六岁,封王也才十年,但娘她十多年前就已离开了京城,怎么有庆王府的金牌呢?”元初一说话间纠起眉头,回望清清水,“娘与何夫人如此要好,何夫人也不知情么?”
清水满脸心思地慢慢摇了摇头,“倒真是奇怪,如果沈妈妈真与庆王府有关,当年怎会被夫家赶了出来?还流落到身无分文的地步?”
元初一心中暗笑,但也跟着摇头,“谁知道呢,但我想,多半是有些恩怨的,要知道,能发这牌子的除了庆王爷,还有……唉,涉及后宫之事我们也不好猜测,不过庆王爷的生母荣太妃的年纪倒是与我娘相仿,听说荣太妃,也是出身寒微呢。”
荣太妃平民出身却位及贵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至今还有许多民间少女以荣太妃为榜样,想跃上枝头的。
早在拿出金牌之时,元初一便想好了这个借口,又故意说得模糊些,只要沈氏闭口不谈,吕氏难道还会问到宫里去么!
“对了。”
忽略清水震惊的神情,元初一作好奇状,“你知不知道我娘是什么时候嫁去京城的?”
清水愣了下,摇摇头,“从韩管家…… ”她猛地打住,抱歉地笑笑,“从韩公子的年纪来看,约么二十三四年之前吧?”
元初一点了点头,“这就对了,她在京城那几年,说不定,就认识了什么贵人呢。”说罢,她摆手笑笑,“这些都是乱猜的,或许那牌子是她在街上随便拾来。”
人么,就是这样,说得清清楚楚没人相信,说的云山雾绕反而让人深信不疑,清水便是如此,看她那神色,心中仿佛已有定论,步子也慢了下来,拍了拍头道: “瞧婢子这记性,还有别的事没做完呢,还得回去。”
元初一自然也不挽留,任清水去。她这番说辞,不怕吕氏不信,怎么说沈氏也是在京城待过的,只这一点,便有了让人相信的基础。
元初一心情不错地回了韩裴的小院,却不想,进院便见着何清婉的那个丫头伴月在院里站着,见者元初一,她好奇地看了几眼,没多说话,转头与韩裴笑嘻嘻地道:“那就这么说了,裴爷得赏脸哪。”
韩裴清隽的面上带些无奈,点了点头,送走了伴月,犹豫一下与正欲进屋的元初一道:“大小姐说,一会请我过去用饭。”
元初一“哦”了—声,再没表示,抬脚进了屋里。
屋子里,竹香收拾着东西,卫四坐在床上傻笑,梅香却趴在门边,直到元初一进屋才躲开,脸上有些不服之色,“这个什么伴月,也不知道是哪来的,跟姑爷说话那么随便,真是一点家教都没有!”
想到伴月的态度.元初一笑了笑,的确.不管韩裴是官家也好,是二东家也好,伴月的态度都过于轻浮了,好像……在调戏他似的。
“以后还是叫‘韩公子’吧。”元初一随口与梅香说了句,又问:“收拾好了么?好了就走。”
梅香面上又现不解之色,“小姐,您和姑爷到底怎么了?先前不是好好的?”
元初一面色微沉,“哪来这么多话?”
梅香扁扁嘴,转身去收拾东西。
其实她们本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没一会就收了两大包,她们在最后归整的时候,韩裴一直在门边看着,肩膀轻轻滴靠在门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