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种马男遇见种田女》第59章


,很是典雅。韶槿又不免叹了口气,道:“古人生活其实比今人雅致多了,我们现在都被流水线的工艺给制作成一个模式了。”
“只是这样精致玩意多是有钱人才买得起,流水线也总有流水线的好处。”尚谦摸了摸鼻子,只觉脑海里灵光一闪,笑道:“也许我们以后还能利用流水线做做生意呢。”
只是他还没细想,便又被那水果摊子给吸引了注意力,葡萄、石榴、栗子、胡瓜,一些西域传来的珍奇果品在中秋也都上市了。尚谦和韶槿东买买,西看看,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时辰,才回到车上。宁宁早已嘟起了嘴巴表示不满了,只她看到了那些兔儿爷,才又咧开嘴笑了,便拿出一个分给了黑妞,说:“给你一个,宁宁一个人玩不过来。”
黑妞是庄户人家,哪见过这般精致的兔儿爷,忙是拍手称好。
尚谦和韶槿二人也是点头称是,觉得宁宁这个孩子善良大方,不自私,有礼物了第一件事便是分给别人。只是宁宁手上此时左手拿着一个站着的兔儿爷,右手捧着一个泥塑卧着的,宁宁想来想去,道:“还是多了一个,留给……留给……以后的小弟弟吧。爹爹,宁宁什么时候会有小弟弟呀。以前他们总说爹爹有了小弟弟就不要宁宁了,现在宁宁觉得爹爹不会不要宁宁的,所以有个小弟弟和宁宁一起玩也是挺好的。”
车里的人听了都笑得憋红了脸,尚谦只得嘿嘿朝着韶槿怪笑,韶槿很不好意思,只是车厢狭小,也无她躲藏之处,但宁宁童言无忌,她更不好说些什么,只得摸着宁宁的脑袋说:“宁宁乖……”后半句便再也接不出来。
几人笑闹着下了车,侯府也是一派张灯结彩的气象,下人们也都穿戴一新,欢欢喜喜地迎接三爷和三奶奶的回府。就是吴老太君也一改原先那严肃的脸孔,而是和蔼慈祥地接受小辈的拜见。
“太祖母。”宁宁最先奔了过去。
吴太君见她神采奕奕,小脸上都是笑意,知道韶槿这个做后娘的没有苛待她,心里也放宽了心,只笑道:“怎么,宁宁跟你爹爹在庄子上住了段时日,就变成野孩子啦。”
宁宁红了红脸,道:“不是,爹爹和娘亲给我买了兔儿爷,宁宁这还多了一个,宁宁给太祖母您送上一个。好多年没有人给宁宁买兔儿爷了,不知道有没有人给太祖母买,宁宁先给太祖母送一个。”
宁宁这般一说,吴太君、尚谦、韶槿心头都是一震,只觉宁宁此前过得确实比一般孩子艰辛。吴太君只觉自己眼里闪着泪花,抹了抹,道:“乖宁宁,谢谢你给太祖母送兔儿爷,只是这是你们小孩子家的玩具。太祖母一把年纪了。宁宁你自己留着玩吧。”
宁宁低下了头,弱弱地问了一句韶槿:“娘亲,可以么?先生说有好东西要分给大家,天下为公,才能使大道行之。”
韶槿柔声道:“宁宁原来已经学到这了呀,宁宁能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就是个学以致用的好孩子。先生知道了,一定会夸宁宁的。不过宁宁你看,这两个兔儿爷啊,是一对,若分开了它们会多孤单呀,就都由宁宁管着好不好?”
宁宁这才点点头,把两个兔儿爷都收进怀里。
吴太君看韶槿说那番话时笑容真诚,不似作伪,又听她那话觉得也是个有见识的,不是个愚昧妇人,虽然她不知为何和外界传言会有那么大的差别,但心里是舒坦了许多,对韶槿也和颜悦色了不少,还送了韶槿一对龙凤镯子。
不一会儿,就是在书院读书的几个孩子也都回来了。侯府上上下下都聚在老太君的屋子里说说笑笑,几个男人坐在一起谈谈生意,女子便坐在一起谈谈内务,孩童们也聚在一块儿玩闹。
吴太君看着这侯府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只觉这般光景不知她还能看上几回。
韶槿给每房都带了一簇时令的鲜花,装在白玉瓷瓶里,花是一般的花,只是她插得错落有致,还搭配了色泽,看过去很是新鲜。燕氏便先说道:“三婶婶果是巧手,听说三婶婶开了家花坊,我呀一直没得空去看看,今日见了三婶婶的手艺,就知道这店呀一定生意红火。”
大奶奶程氏也亲热热地挽着韶槿的手,说:“真是别致。”
高氏虽不说话,却是眼睛直盯着韶槿。韶槿只笑道:“可别说是我开的店,说出去只让人笑话,这从本钱到跑腿都是我家原先的二哥哥帮的忙,不过是二哥哥看我喜欢花,便挂了我的名字说是送我的,其实我顶多只能算个插花师傅。”
“听说三爷在里头可也出了不少力哟。原来三爷还是挺会做生意的嘛。”二奶奶高氏不阴不阳地说道,“这花斗送到青楼去了。”
“三爷请了些朋友来捧场,男人嘛总有些应酬。”程氏听到高氏说青楼,面上先白了白,但仍是体贴地对韶槿说道。
韶槿对她摇摇头,表示自己并不在意。几人被二奶奶这一插话,都觉得有些无趣,便各自散去。
程氏和韶槿要好,便拉着她去了自己那边,二人吃一些茶果子,等着开宴。程氏拍了拍她的手道:“三婶婶,那日一别,你气色却好了许多。我倒是挺羡慕你,能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只是留我一人在这,却闷得慌。”
韶槿看程氏的面色比前一段日子却又蜡黄了些,知道她和大爷过得仍是不太顺心,也只得安慰道:“婶婶,思阳是个聪慧孩子,也很有出息,以后他中了举,娶了媳妇,您也就算苦尽甘来了。”
“希望如此,希望如此。”程氏喃喃说道,但显然眼神里已是多了几分漠然。
韶槿看在眼里,便又说道:“婶婶可是屋里发生了什么让你伤心的事,若婶婶信得过我,可以和我一说。”
程氏的眼里却多了一丝悲凉,叹道:“还不都是那些事,哎,倒是三婶婶你,年轻貌美,有些事,可是要抓紧了,免得被人抓住了把柄。”
韶槿心头微微一蹙,忙问道:“婶婶此话何意?”
程氏往周围看了两眼,见众人都在各自说笑,便悄声对韶槿说道:“三婶婶,你嫁给三爷也几个月了,还是要赶紧生个孩子,免得就要放上几个房里人……”
“嗯,谢谢婶婶提醒。”韶槿知她的意思,她这肚皮要是还不争气,恐怕各方就都有意见了,只是她和尚谦对这事都很顺其自然,而且都觉得还很年轻,过个两三年再生也没什么。但在古代,尤其侯府这种地方,几个月,便已经开始有说法了。韶槿心想,外界都说这大奶奶贤惠,主动给大爷放了几个房里人,现在想来,恐怕也是由于当初外界的压力所致。
程氏见韶槿怔怔地发呆,怕吓着她了,忙说:“没事没事,我不过随口说说。三婶婶你也不过才进来四个月多,这中秋佳节的,不说这些,三婶婶,我们还是赶去拜月君吧。”
拜月君,也是这大名府习俗。中秋之夜,庭院中置一长案,案上摆上瓜果、月饼,家中所有女子对着那案烧一炷香,跪拜三下,祈求家宅平安,合家团圆。接着便是一家人一起赏月、游园,吃团圆饼也就是月饼。
侯府的月饼是特制的,有一张圆桌,上印有嫦娥奔月,吴老太君亲自操刀,划了第一刀,然后由人将那大月饼切开,分给每一房的人。那月饼是蜜枣松仁馅,味道甜腻。尚谦一边回味那团圆饼的滋味,一手牵着韶槿,一手牵着宁宁,在侯府的园子里看花灯,只觉斯情斯景,夫复何求。
这一夜,各房也都收起了心思,看这良辰美景花好月圆,游倦了,众人才回去各自安歇。
作者有话要说:TAT这章算是祝大家迟来的中秋快乐。~
基本物产和习俗都是根据明朝年间记载写的。
葡萄啦,石榴啦大概是唐左右传到我国的。不过兔儿爷变成玩具大概是明后期酱紫。
(*^__^*) 毕竟素架空,详细考据的话还是不行滴
53、事发突然
而第二日,侯府便又恢复了原先那冷清肃穆的气氛。
韶槿去向吴太君和莫氏请安,却发现二人似又在争执着什么,只得低着头站在一旁不敢在言语。
按惯例,吴太君便先开了口:“槿娘,你进门也有四个来月了吧,从夏初到中秋。”
韶槿心里顿时便咯噔一声,莫非昨夜大奶奶提醒自己的事情在侯府早有风声?她不知老太君说这话是何意,便只能低声应了声是。
“采兰和采梅是从我屋子里出去的,你觉得这两个丫头如何?”
韶槿的鼻尖微微有些冒汗,这话说好也不是,说不好也不是。况且在古代,长者赐不可辞,老太君这话联系到大奶奶说的,便大有深意了,但该来的终须来,只要勇于面对便好,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