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宾馆之最后的王公》第39章


“就是她。”面馆老板退了几步,也不去理她,只跟军警说话,“就是她,逮住她,就能把山货店的土匪给调出来。准能!”
满屋子的军警都大笑起来,把她拽到一边:“姑娘,咱不难为你,留你几天,好吧?只要把另一人请出来就把你放了!来来来,兄弟们辛苦好几天了,再给小丫头照张相,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咱就回家吃饺子啦!”
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南一瞬间回想起几天前,谭芳忽然对她说再不要见面的话,心里隐约明白了他定是办了大案子逃走,军警掌握了线索,守株待免……南一死死地看着面馆老板,只恨得咬牙切齿,目眦尽裂!
不过数个小时之后,警局发布的印着南一相片的告示几乎张贴在了奉天城里所有热闹路段,四处打听南一消息的刘先生和刘太太看到了女儿涉嫌与土匪策应打劫银行的消息,刘太太两眼一黑,当即昏死过去。南一的舅舅在刘太太额头和胸口扎了几针,推血按摩良久,刘太太才回过神来,睁开眼睛就嚎啕大哭:“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啊!她不作得要了我的命,是不会罢休的啊!我才一眼没看到,她怎么就卷到这么个案子里去了啊!”
话虽如此,那姑娘仍是家中的魔王和宝贝。上下老小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刘先生焦头烂额,心急如焚,四处找关系人脉去警局打听消息。直折腾到第二天清晨,仍是毫无头绪。刘太太忽然计上心头,抓住丈夫:“去,去找找那个汪明月,南一是她好朋友,看看她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刘先生和刘太太提了水果糕点来到雨露街二十八号朱红色的大门前,他们轻轻叩门,不一会儿侧门开了,穿着长褂子带着瓜皮帽的门房拱拱手:“过年好!二位找谁?”
刘先生道:“汪明月小姐。”
“……没这人啊。”
刘太太一步窜过来,看定那人:“我女儿是汪小姐朋友,现在遭了难,汪小姐若不出手相救,她就没命了。今天您放,我得进去。您不放,我也得进去!”
门房看了看她:“您且等等。”之后关了大门。刘太太只觉得时间仿佛过了三年五载,那大门才开,门房道:“二位请进来。”
刘先生刘太太进了门,见里面有位丫鬟等着,早上刚醒还有点床气的样子,自己呵呵手,也不问话,只说到:“跟我来吧。”
他二人跟随那小丫鬟穿过几重庭院来到一两层小楼前面,明月头发扎起来,挂着一件大衣正等在那里,见是他们马上迎上来:“叔叔,阿姨……南一呢?”
刘太大一把抓住她,几乎扑跪下来:“明月,明月,你不救她,就没人救她啦!”
第三十八章
土匪谭芳带着一班兄弟办了大案之后,并没有走远。南边有战事,军阀把道路关口守得很严,他们劫到的黄金银元并不好偷运出城,根据以往经验,不可顶风做事,否则容易出马脚,于是把黄货白货妥善藏好,兄弟们就在城中四散开来,谭芳自己寻了一个小店住下,每日吃馆子泡澡堂于,等着好时机再出城上山。
那一日他洗舒服了从浴池里面出来,看见一群老儿手里拿着个招贴在研究议论,谭芳凑过去看看,只一眼,便一把夺过来,他见刘南一的照片贴在上面,将行文速速通读三遍,还道自己是不是看错了,闷声问旁人:这,这说的是什么啊?”
“女贼啊,伙同土匪打劫银行。证据确凿,年后问斩。”
谭芳只觉得一股子凉意从脚后跟顺着后脊梁直通头顶,一双拿惯了砍刀*****,杀人头,摘人心都镇定自若的手寒战发抖。他匆匆穿了袍子,夺门出去,回到旅馆,开门进了自己房间,却见一人坐在那里:是扎着麻花辫子的小凤。
小凤道:“你得走。”
谭芳坐下来:“去哪里?”
“回山上。”
“为什么?”
“留在这里,怕你乱动。”
谭芳低头不语。
小凤走过来,手里也拿着印有南一头像的告示:“连我都看得明白:这是在钓鱼呢。”
“钓鱼我也得去!”
“去了就是送死!”
“那是我的事儿!”
“那可不是你自己的事儿。”几个兄弟闻声推门进来,各自手里拿着家伙。
谭芳反而镇定了,心里面盘算着自己已经死了几回了?他打架斗很,用锄头卸掉了地主儿子的膝盖骨,逃生上山当了土匪。个子都没长齐全呢,就跟一班大哥下山劫道,被镖头把刀架在脖子上都不肯放开手里装着财宝的袋子。蹲在雪窟窿里面守夜,差点没被冻死。他老爹被地主欺负,他下山去摆平,小肚子上被人戳了刀子,硬扛着走了好远,一头倒在雪地里面,结果被那个女孩扒出来,背回家,救活了。
这个女孩怪好看的,但有点愣头愣脑,待他好,喜欢他,用各种借口跑到山货店去偷偷看他。扑到他怀里又叫又哭。他告诉她不要再来找他了,她一准儿是不甘心,又去山货店门口转悠,被拿到线索守在那里的军警捕到。他得救她出来。不是他,人家平平安安的没事儿。救不出来就把她换出来,反正这条命要不是她出手相
救,两年前的冬天也就交代在雪堆里了。他赚了两年呢。
想到这里,谭芳已经拿定了主意,看看围上来的几个兄弟:“我必须走。但那是我自己的事儿。兄弟们信得过就放我走,舌头我吞到肚子里面都不会吐露一个字儿。兄弟们信不过我,刀就朝着脖子上砍,我还是得走。头没掉腿就还能动。”
他心意已决,不惜赴死。为首的秃头虎视眈眈地相模半天,收了架势,啐了一口,带着小凤和众兄弟离开之前恨恨道:“你啊!你是败在女人身上了你!”
谭芳回了山货行,打开门,拆挡板,把贮藏的板栗榛子各色山货晾好摆好,又给自己沏了一壶茶,没一会儿他等的一伙人到了。谭芳笑笑:“爷们要什么山货啊?”
“山货不要,你跟我们走一趟。”
显瑒放下电话,沉吟良久。
明月道:“王爷…”
显瑒看看她,又看了看坐在那里焦急无比的刘氏夫妇,两天过去了,终于得到些消息,只是情况是如此棘手,他也觉得为难了。
“王爷打听到什么,但说无妨。”明月说。
他点点头:“还好。也没被难为。他们要的不是南一。”
刘先生道:“您请,您知道什么,就请都告诉我们吧。”
“年前腊月二十七,奉天银行的劫案,您是知道的?”
“南一跟这事儿有关?”
“有关。”显瑒干脆地回答,“军警们说有关那就是有关。借着她逮住一人,被怀疑是作案的劫匪。现在牢里面逼供。”
“南一怎么会认识劫匪?”刘先生噌地站起来。
“他们认识,是朋友。”显瑒回答。
明月忽然想起去看望南一的时候,看见摆在她床边的锦雕皮帽子,赶快喝了一口水,慢慢地说:“不认,不认不就行了吗?”
显瑒看着她的眼睛:“哪里那么容易抵赖?军警是有证人的。有人见过那个土匪。指正出来,他不认也得。”
刘太太从座上起来就要给显瑒跪下去,被他一把架住:“您这是干什么啊?”
刘太太道:“南一跟明月是生死之交。当年要不是她通风报信找您营救,明月能不能逃过一劫也说不准。官司弄得这么大,家里不认识别人,只您得空打听到了消息,您就念在明月的份上,救救我孩子,大恩大德,我拿自己的命报答给您!”
明月扑通跪了下去,抱着显瑒的衣袖:“王爷,王爷,想想办法,想想办法…”
显瑒拽她,她不起,陪着刘太太一起哭诉哀求。
显瑒只好对刘太太说道:“您不提,我也记得南一给明月的恩。这事情我倒有个办法。我们且尽力而为,但是终归人算不如天算,能不能把南一给救出来,还得看她自己有没有那个造化!”
一下子仿佛有了希望,刘先生激动得声音发颤:“您请说。您请说。”
“首先这事情得闹大。世道就是那样,军警办案子早就习惯浑水摸鱼了,没有动静,没有人追问,人被害死在牢里面了,谁都不知道。冤假错案,死无对证,这事情可不少。不过这是银行劫案,有的是人等后续看热闹,您不是在报社工作吗?把消息放出去,让全城的人都知道军警逮住了个小姑娘,硬说是跟土匪串通,拿不出来证据,还不放人回家。天理难容。”
刘先生连忙点头。
显瑒喝了一口茶:“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那个目击证人。如果他指证了土匪和南一,那么军警怎么做都名正言顺了。所以……”他看看刘氏夫妇,又看看明月,“必须要这个人认定,不是他们。”
“那要怎么办呢?”明月接口问道。
“明月啊,这人你认识。”显瑒说。
“谁?”
“东修治。”
显?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