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第174章


“老夫不叫喂。”王一棍笑道,“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恭喜东主嘿。”
邵劲懒得和对方斗嘴,目光落在那叠请报上,随口问道:“这叠东西重点是?”
筛子一样的怀恩伯府中的重点嘛……
王一棍想了想:“有个老翁去你老爹坟前扫墓。”
“然后?”邵劲问。
“没然后了。”王一棍说。
“这算什么重点?”邵劲愕然。
“但这个老翁去过之后,你那个池塘里十人走了九人。”王一棍笑道,“你刚才说那边屋子里的主人走了?我姑且一猜,她走了的事儿说不定与那老翁有些关系。不过那是三天前的事情,那老妪如何,我这里一时半会是查不下去了,东主若有别的渠道,尽可试试。”
“别的渠道?”邵劲疑问。
王一棍便朝刚才徐善然所呆屋子的方向努了努嘴,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
邵劲:“……”
另一头,自夜色下山之后就一刻不停往京城赶的徐善然终于在第二天天将将亮起来的时候到了国公府门前。
这时候的天空将明未明,触目可及处全是深深浅浅的蓝色,院子的下人也都还没有尽数起来,到处都静悄悄听不见多少声音。
正是这个时间,国公府位于后巷的小门被敲响,门后守着的人飞快将门打开,把载着徐善然的马车迎入其中,同时走在马车身侧,小声地对闭合的帘子说:“姑娘,老太爷交代您一回来就立刻往西院去……”
自老国公卸下国公爵位后,就避居西院,将原本的院子让给徐佩凤夫妻。
徐善然说:“祖父已经醒了?”今日还太早,并不是老国公平日起床的时间。
“老公爷昨夜并未休息。”那下人低声说。
“我知道了。”几句话说罢,马车已行到后院之前,徐善然自马车上下来,示意其他人都先回她的院子,自己则与那面生的中年下仆一起往西院走去。
一段路的功夫并不长,等徐善然跟着人到老国公面前时,正见到老国公在屋中踱步。
他一见着徐善然,劈头就问:“你当年为何会注意怀恩伯?”
徐善然顿了一下,跟着很快说:“怀恩伯与谢阁老有联系。”
老国公又问:“那为何会注意谢阁老?”
徐善然这回很快说:“谢阁老是文官领袖,势力正大,一切朝中之人都应注意于他。”
老国公面色晦暗,也不知到底是满意这个回答还是不满意这个回答。
但不管满意不满意,他都没有再追问下去。只见他将一些东西递给了徐善然。
徐善然定睛一看,只见这是一份关于谢阁老与怀恩伯的情报,其中还附有着一个老者的小相。
“这是?”徐善然先为那小相问了一句。
老国公并未立刻回答,只问:“你当日调查怀恩伯的时候,心中有没有一些疑惑?”
“有。”徐善然说,“孙女不明白谢阁老为何要帮怀恩伯。怀恩伯后来固然圣眷正隆,但谢阁老这么多年来也同样圣眷不衰,可见其对昭誉帝早就知之甚深,这种情况下,谢阁老根本不需要第二个人来跟他分享圣眷。何况怀恩伯除了圣眷之外还有什么?两脚的烂泥都抹不干净,抛妻弃子恩将仇报难道是很好听的名声?这件事爆出来怀恩伯难道还能做官?再要查下去,当年为怀恩伯出手的那个人难道不会被牵连?而那个人在那时——那时候的谢阁老——已经有足够圣眷了,何须急匆匆的启用怀恩伯甚至不惜为他兜底?”
“除非怀恩伯有值得谢惠梅这样做的理由。”老国公淡淡说。
“是,除非如此。”徐善然说。
“你认识这上面的人吗?”老国公指的是那小相。
“并不曾认识。”徐善然肯定回答。
“我认识。”老国公说,“四十五年前,他是太医院院使,总掌太医院一切事宜。后来因一桩小差错自呈年老体迈,告老还乡,自此就再未出现在京城的地界之上。对了,他还姓邵。”
徐善然停了许久:“……祖父,您是说?”
“八/九不离十了。”老国公说,“邵文忠不是自称家中被毁流落乡野?也许被毁的不止是邵文忠的家,也是邵太医的家。”
“是巧合吗?”徐善然问。
老国公漫不经心地笑了笑:“巧合吗?为着这个人,我这两天特意去宫中,将那些比较重要的医案拓印一份带出来。然后发现了一则比较有趣的记录出入。”
“记录出入?”徐善然重复一遍。
“那上面记载在皇二子出生时左手腕处后红色如日胎记。”老国公言简意赅。
“什么——!?”徐善然头一次失声惊叫!
电光石火之间,她眼前第一时间出现的数年前曾与宁王面对面的那一次——那一双手修长有力,手腕处何曾出现红色如日胎记?
作者有话要说:5。5日的更新……我目测一下……这回十章之内应该能够真正搞定结婚了otz
、第一二五章 计
当一个人知道了从没有想到过的足以威胁他生命的秘密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
不外乎惊在当场;不可置信等等。
徐善然虽比常人多了一世;在这件事情上,也不能免俗。
不过相较于那些只知逃避的大多数人来说;徐善然的第一反应更是寻求破绽,证明这“不可能”。
“这种有记录的医案怎会与皇子本身不符?这么多年来竟无一人得知?”徐善然反射性问。
“这是出生记录,又不是需要时时回溯的旧病旧方;你以为还真像每旬诊平安脉时顺着记录下来吗?再者说;别说宫里头了,讲究点的人家都不会将生辰八字透露出来;也不怕巫蛊之祸?”老国公反问。
“那当年——”这究竟是怎么完成的?
“不管是之后再添也好,或者之前做手脚也好;总之是完成了。”老国公说,言下之意就是你也不需要管这事究竟是怎么做成功的,你现在只需要知道它已经成功了就好。
徐善然当然知道这一点。
她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便闭口不语,好一会后,才问:“既然这记录可能造假,那宁王到底是不是……?”她话音方才落下,又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不,这些已经不重要了。”
老国公赞赏地看了自己孙女一眼:“不错,早就不重要了。宁王既然敢逼宫,只要给陛下机会,就算他真是陛下血脉又怎么样?相反说来,就算宁王没有逼宫,这等混淆血脉一事一旦爆出来,哪怕还有疑虑,有这天下江山在一旁,陛下也是宁肯错杀不肯放过的。”
徐善然简单应了一声。
事情到了现在,说复杂也复杂,但要说简单,也着实简单。
往复杂的方面想,宁王确实是皇帝血脉,这个记录曾被人动了手脚,那么当时这是怎么被人动上手脚的?而如果这个记录并不曾被人动手脚,那么就意味着宁王确实并非陛下血脉,那么真正的皇子究竟在哪里?是还活着,还是早在四十五年前就被人杀死了?
但这些秘辛她并不必一一搞懂。
她现在真正需要知道的,是这件事的幕后主使者是谁,幕后主使者想用这件事达成什么目的,以及她知道了这件事之后,这件事能给现在的局势照成什么样的影响。
而这些——恰恰好她一一明白。
徐善然说:“是谢惠梅做的?邵太医与邵文忠同姓邵,邵太医今年——”
“七十有五。”老国公说。
“七十五岁,与邵文忠的年龄算上一下,正好是父子之差。当年邵太医既然参与入了这等隐私之事,后来只怕是要被灭口的。但邵太医不知用了什么方法逃出生天,这四十多年来都不知所踪。什么事能让一个逃离京城四十多年的人再次踏入京城之中?这时候只怕是天颜圣眷也没有这个影响力了,也只有血脉之情叫人割舍不下。当年那些人在之后——或者是更早之前——就去邵太医乡下的家中斩草除根,但又是一时疏忽,邵文忠脱离险境被人救起,后来参加科举,恰巧被谢惠梅认出……”
“这才说得通之后的事情。”徐善然沉声说,“谢惠梅特意找出邵文忠,一方面将其捧得平步青云,一方面又掌握有能叫邵文忠万劫不复的把柄。这样一来,邵文忠只能紧紧跟在谢惠梅身旁,对谢惠梅俯首帖耳忠心耿耿。而那早年逃出生天的邵太医,他若是不再关注京中,自然一切无忧;他若是再关注京中,自然能见到邵文忠,亦必定投鼠忌器,自然也能将过去的祸端消弭于无形。”
“谢惠梅的想法……”
“谢惠梅的想法到这时候已经再无疑虑。”徐善然说,“当年谢惠梅布置出这种种,这些年来又一直在暗助宁王登上那大位,便是为了在一个最好的时机将宁王的身份爆出来。这样一来,宁王数十年辛苦付之一炬,而谢惠梅的威望却空前高昂。接下去他——”
这个时候,徐善然忽然想到了邵劲那仿佛随口说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