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命丫鬟》第3章


众人急忙答应,仍派了李妈过去。
李妈把王妈送到屋里,仍小心翼翼地退出门去,双儿端坐不动,冷冷开口:“你们都出去,我和我娘单独说会话!”众人迟疑了一下,却也无奈,只好出去。
双儿起身把门关上,这才一把抓住王妈的手,眼泪唰的涌出来。王妈虽不明所以,但见这阵势,已知大事不好,急急地问道:“双儿,到底怎么啦?”
双儿简要把代嫁的事一说,王妈大惊:“这怎么可以,我找她们理论!当初卖身的只有我,他们奈何不了你的!”
双儿急忙拉住王妈,压低声音说:“他们是说理的人吗?娘先别急,听我把话说完。如今相爷是铁心要保小姐的,我如果不去,我们娘俩恐怕只有死路一条!即便是他们不记恨我们,我们也保不了活命。想那相爷和夫人哪是心慈手软的人,代嫁又是欺君大罪,即便是别人代嫁,知情之人还会留下活口?如今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我们到了静王府,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第七章
王妈见双儿说得头头是道,也点头称是。双儿急忙拿起一只毛笔,在王妈手心写了一个“逃”字,用嘴吹干了,才说:“你就说要收拾点东西,让秋菊随你去拿。瞅机会让她看到,她们能不能领会,逃不逃的掉,就看她们的命了!”
双儿交代完毕,打开门道:“我娘同意了,不过要收拾点东西!”
房夫人陪笑道:“放心,你们的东西都准备的妥妥当当的!”
“知道夫人仁慈大方。不过,我们的东西虽不值钱,却是用惯了的,有份感情在。”
房夫人推脱不过,向李妈使个眼色,李妈急忙随王妈向外走去。到了门外,见一群丫鬟老妈已等在门外,王妈就随口说道:“秋菊,你来帮帮忙吧!”秋菊应声去了。
房相爷出去安排其它事物去了,房夫人、少夫人和房小姐进屋,房夫人吩咐道:“你们在外候着吧,我和少夫人、冬梅帮小姐打扮就可!”
待双儿净身洗脸完毕,在场的人都一愣,这哪儿还是那个黑黄肤色,相貌平平的冬梅,眉不描而翠,嘴不涂而红,脸儿白里透红,虽没有房小姐的五官精致,却多了一份大气和灵动。房夫人心里咯噔一声,心想,原来,这冬梅的心计果然不出所料,幸亏有代嫁一事,不然留在相府,不知要掀起什么风波呢!
等上完妆,王妈她们才回来,王妈朝双儿点点头,双儿心里明白,这才盖上红盖头。
四月十六,是个好日子,相府千金、京城第一美女兼才女房静云嫁与静王为妃。
房府的嫁妆不多也不少。多了,怕有人记恨,少了,怕皇上怪罪。一切按礼制来,房相国把中庸之道拿捏得恰到好处。
双儿坐在大红轿子里,心思也像这轿子一样,起起伏伏。离了狼窝,不知前面是不是虎口,想那房相国,刚过四十就位居相国之位,心思当然了得,恐怕没有万全的把握,也不敢冒欺君大罪。只是这静王爷,四岁丧母,由一位不得宠的嫔妃养大,待他还挺苛刻;皇上对他愣是不管不问。在这无情无爱的环境下长大,不知这静王的脾气是暴戾呢,还是软弱。不管如何,只要自己真心待他,他总不至于太虐待自己。再说,好歹算个正经的王妃,不会被登图浪子轻薄了去。心里前思后想,不觉脸上一热,有了一丝丝待嫁的心思。
不大的静王府里,张灯结彩,前厅里也已宾客满座,却不见静王爷,只有王总管领着丫鬟小厮们忙活着。听说静王爷今儿早晨一阵猛咳,现在还没起床,迎亲都是由一名侍卫替的。众宾客嘴上关心着静王的身体,心里却在猜测他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又替那如花似玉的才女房静云惋惜。
第八章
宾客当中,玉树临风,心高气傲的是大皇子熙景,他已过而立之年,文采最为出众,母亲又是皇上极为宠爱的淑贵妃,被封为德王。正妃是前相国的孙女,现任礼部尚书的第一个女儿,前相国虽已退位,余威仍在。两个侧妃,一个是威武将军的千金,一位是户部侍郎的小女,对太子之位,是志在必得。
二皇子的母妃是一个宫女,生下他才封了个名号。二皇子本人天资愚钝,母亲又身份低微,也就没有封王,娶了两个小户人家的女儿也就罢了。
风流倜傥、满目含笑的正是三皇子、贤王熙坤,今年也二十有九,生母就是现在的皇后。熙坤正妃是天朝李大将军的孙女,李大将军掌握者天朝的几十万大军,对皇上又有保驾之功,因此上,皇上也要惧他三分。两个侧妃分别是吏部尚书和江南巡抚的娇女。所以,很多人,包括房相国都看好贤王。
四皇子就是今天的新郎静王熙政了。他的母后在他四岁时就归天了,据说是中毒身亡,但没有查出下毒之人。后来又大病一场,有人说他克母,皇上就心生厌恶,把他赐给一个云才人抚养,从此对他再不过问,直到别的皇子要封王了,才想起先皇后的这位亲儿子来,勉勉强强封了个静王;比他小的皇子都娶妻生子好几年了,才想起来已经二十三岁的静王竞还孤苦伶仃一个,就匆匆忙忙指了一个婚。这云才人原是他母后身旁的一个宫女,正是皇后病重的时候,有一次趁着皇上喝醉了酒,引诱皇上,第二天差点被皇后打死。皇上心生不忍,就胡乱封了个才人打发了。所以云才人对他并不好。虽然他没有争夺皇位的实力,但毕竟生母圣德皇后深得皇上宠幸,保不准那天,皇上就念及旧情。所以,就有人盼他早死,好自己心安。静王自小就体弱多病,很多人认为他活不过成年,却不料他命硬,竞也挣扎着挺过来了。
文弱书生样子的是五皇子魏王熙文,今年刚刚十七岁,生母依妃虽然身份不高,几个皇子中却最是聪明伶俐,深受皇上喜爱。只娶了一个妃子,是兵部侍郎的小女。
其余宾客,有几个没封王的皇子,以及各级官员,总之,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都没有来。
却说后院的书房里,静王正静静地坐在轮椅上,等着侍女给自己上最后一道妆。只见他脸色蜡黄,嘴上的胭脂遮不住的地方隐隐露出苍白,大红的新郎服显得他更为羸弱。
这时,王总管轻轻走了进来:“王爷,时辰到了,新娘子马上就到,您该出去了。”
静王边点头,边问道:“有新消息吗?”
“还没有,难道房相国真的舍得把女儿嫁过来?”
第九章
“舍得才怪!”静王一声冷笑,眼神冷冽,全无半点病态。停了一停,身子一软,却像一个病入膏肓之人,虚弱地道:“走吧!”
前厅里,有侍卫喊了一声:“静王爷到!”众人纷纷停了闲聊,向静王看来。
只见静王坐在轮椅上,并没有起身的意思,虚弱的脸上,强打着笑容,向众人一一见礼。刚和几个皇子打过招呼,只听司礼官高声唱道:“新娘到!”
喜娘把新娘扶下轿来,众人看着新娘婀娜的身段,心里暗暗叹息,却见静王脸上并无多少欣喜之色,不由暗暗揣摩皇上赐婚的目的。
静王身体虚弱,婚礼草草进行完毕,就把新娘送入洞房了。众皇子和大臣见皇上和皇后都没露面,心里隐隐后悔不该来,只有贤王神情依然和煦亲切。
正在这时,有声音喊道:“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急忙分开两边,跪迎皇后。只见皇后雍容华贵,不紧不慢地走进来,静王只等皇后快到跟前的时候,才作势要起身:“儿臣拜见母后!”
皇后快迈两步,扶住静王:“政儿体弱,哪儿那么多礼仪!”随后转过身来道:“众爱卿平身吧!”
待众人起来,皇后方执着静王的手道:“本来昨晚我和你父皇说定了的,今儿一定要来参加你的大喜之礼。却不料你父皇今早却突感乏力,就没有来,我替他向你道喜了!”
静王急忙谢恩。皇后又问了几句,无非是身体如何,饮食如何之类,然后就说静王身体不宜太过劳累,移驾回宫了。众人见此,也纷纷告辞,静王也不挽留。
待人走净,静王示意回洞房,厨房管事赶紧上前问道:“那宴席怎么办?”
静王轻轻笑道:“怎么,我们府里的人吃不完么?”
这时却听有个高嗓门喊道:“也有我们的吧?”
静王回头一看,却是旧时自己的一些老部下,为首的是三品武官薛峰。静王虚弱地道:“你们怎么又回来了?真的不怕被连累么?”
“我们不怕,我就不信,喝杯喜酒,能把我们怎么着!?”
“好了,别意气用事了,心意我领了,你们回去吧,我也没精力陪你们。以后有事,我自会求你们帮忙。”几人无奈,垂头丧气地走了。
这时,王爷贴身侍女红儿匆匆走来,附耳在王爷耳边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