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春来早》第221章


方杰哪里想到她说哭就哭啊,急得赶忙揽了她劝慰道,“你这平日精明之极,怎么今日倒是越发蠢笨了?这楚公子一年后才回京都,谁知道一年后是什么样子?到时候若是山子死活不回去,他也不能硬绑啊。再说,就算山子想要回去,咱们也可以再想办法。”
蒲草也是一时心急,听得这话才知方杰是使了个缓兵之计。她抹了一把眼泪,懊恼道,“那你不早说,吓得我还以为连你都叛变了。”
“这都是什么话啊,谁不护着你,我也不能不护着啊。放心,只要你说不让山子走,我总有办法留下他。”
蒲草撅了撅嘴,扯了他的袖子擦起眼泪鼻涕算作出气,末了怏怏不乐说道,“罢了,山子若是不愿意留在我身边,想要回家去,我也不能强留。只是他若是过的不好,我拼死也要接他回来。”
“好,好,都听你的。”
不提蒲草和方杰如何商议,也不说楚非如何去信告知老侯爷,只说南沟村众人的日子照旧一日日过着。
随着先前那场小雪报了冬日已至的消息,很快不过三日就又降了一场大雪,鹅毛般的雪片缠绵一日夜才告辞,直落得山林村庄都穿上了厚厚的白棉袄。
蒲草难免更加忙碌了,除了照料自家的温室,还要不时去各家转转,指导村人们如何收放草帘,如何能除雪,如何最大程度的接收日照,总之是忙得团团转。方杰也因为各家的菜苗已是长到了两寸高,赶紧回城安排售卖事宜。
倒是那楚非很是出乎他们两人的意料,除了不时派人进城买些小孩子喜欢的吃用之物回来,讨好山子之外。就是拿了便携的纸笔老老实实跟在蒲草身后,不时把所看所听记录下来。
村里人虽然明知道不可能,但是也极希望把这冬日种菜的法子当做传家宝传给子孙后代的。突然见得楚非这般写写记记,自然很是不满。于是,很快里正和族老们就找上了张家门。
好在蒲草和方杰对于这事早就商量了对策,谎称楚非是个书呆子,蒲草因为识字不多,又怕遗漏诸多细节,这才请他帮忙记录下来。
里正等人自然不愿相信这说法,但这种菜法子是蒲草的,他们也不好太过干涉。最后还是蒲草瞧得他们坐着东拉西扯就是不肯离去有些烦闷,无奈稍稍透漏了一些楚非的身世。
这下里正和族老们都震惊了,再也不怀疑楚非有窃密的嫌疑了。毕竟人家可是京都里来的贵人啊,家里随便扔出个花瓶都值几千两的豪门大户。他们这般种菜一年也不过赚个百八十两,人家怎么会放在眼里,特意偷了他们这种菜法子回去?
这般想着,众人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了地,欢喜的拍拍屁股回家去了。蒲草耸耸肩,照旧忙碌,偶尔抽空进城去查查咸菜铺子的账册,顺路探望两个闷头苦读的读书郎,还要指点一下喜洋洋酒楼的新布置。
岂不知,她和方杰两人惊奇于楚非的认真,楚非也同样在惊奇于两人的诡异不凡。先不说方杰一富家公子、皇家秘卫统领,怎么就放着大把的世家小姐不要,单单钟情于一个农家弃妇?放着好好的城里大院不住,非要窝在着小山村里,而且事事都以蒲草为先。这等还没把女人娶进门就已经宠到天上的架势,着实让他鄙薄不已。
再说蒲草,明明就是一瘦小的女子,模样也不见多出奇艳丽,行事却是难得的果决利落。先前初次见面,一番话就驳得他哑口无言。这些时日跟在她身后走动,更是让他见识这女子的聪慧。不论村里人请教种菜之事,还是哪个妇人拉着她说些家常难事,她都能一一给出最好的解决办法,甚至就算指责之言也说得婉转之极,没有半点儿让人难堪。
区区一个小女子,在这村里简直就是最高存在。他豪不怀疑,若是他某一时刻动手打了这女子,保管村里人会不问缘由的一窝蜂上来替她报仇,而且就算他亮明小侯爷的身份也无用…
日子就这般在孩子们欢快的玩雪中,在楚非的疑惑中,在村人的殷殷期盼里又过了五六日。各家的青菜终于可以收割了,城里的酒楼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陈和有了上次宣传烤羊的经验,这次可是把舆论之力利用个十足。早在半月前城里就已是人人皆传喜洋洋又要推出新菜色了,据说又是雪国独一份的美味。不说那些喜好美食的饕餮老客们蠢蠢欲动,就是各家酒楼茶楼的客人们也在议论纷纷。
终于到了收获的这一日,蒲草一大早起来就已是聚了村里人详细交代了割菜需要注意的细节,甚至还把陈大娘和两个儿媳连同刘厚生两口子推了出去做指导,嘱咐他们手把手教授村人如何给青菜保鲜保暖。
各家兵荒马乱了一阵子,到底也都是常做农活出身,很快就熟练上手忙碌起来。
待得吃过午饭,基本各家都已是把青菜整整齐齐装好放在门口了。一众孩子们得了大人们的嘱咐,各个穿的跟个棉花团一般,手里捧着点心或者冻得硬邦邦的山里红一边啃着一边守在村口张望。
太阳刚刚偏西不久,村外远处的雪原上就远远跑来五六个小黑点儿,慢慢那黑点儿变大,孩子们瞧清楚那是一匹匹枣红马拉得大雪爬犁,立时一窝蜂似的散开了,飞跑回村同父母长辈报信儿。
第二百零九章 丰硕果实
于是很快就换了大人们守在村口,极热情的接了方杰等人进村,待得一家家过称装好青菜,方杰也没多停留,同蒲草简单交代两句就又急匆匆返城了。
村人们站在村口望着承载着全村致富希望的马车远去,久久不愿挪步回家。后来还是蒲草嘱咐大伙儿空出的菜池要重新撒种子,这才劝得大伙儿纷纷散去了。
再说方杰取了青菜回去,不必说第二日一早喜洋洋就重新开业了。早就等待多时的食客们纷纷笑着上了门,都盘算着第一个尝尝鲜,然后也同亲朋好友多个炫耀的话题。
果然,那用骨汤加大枣枸杞和各色调料熬制而成的锅底一端上来,咕嘟嘟在金黄色的铜锅里翻滚,还未等涮菜涮肉就博了个满堂彩。待得那绿油油的各色小菜和薄如蝉翼一般的羊肉片下进锅里,慢慢浮在奶白或红油油的汤汁之上,夹出来在喷香的酱汁里狠狠蘸一下,立时惹人口水滴答而下。
众人大口朵颐,各个都如同练了残影手一般,筷子下得又狠又准,偶尔被烫的吸唆两声,末了这才有功夫含糊点头或者翘起一只大拇指。
特别是那些要了高辣锅底的食客,两口通红油亮的汤汁儿下肚,那肠胃里就如同着了火一般,从里到外都透着热意。开始众人还能忍耐着继续吃喝,后来大汗浸透了衣衫就也顾不得什么礼数,痛快脱下扔在一旁,撸起袖子直接赤膊上阵了。
生意如同预料中一般得了个开门红,酒楼上下,从掌柜到做杂活的小伙计都是笑得合不拢嘴。方杰站在二楼凭栏处瞧了几眼就进包间去应酬了。
还同原来一般,总共四间包间,一间留给孙府尹带着府衙一众下属过来尝鲜,一间留给平日交好的友人,一间则是各个酒楼的同行老板们。
然后最后一间却是略有不同,坐得是府学里的两位教谕和几位先生学子。原来,张贵和胜子自从进了府学当真是十分努力刻苦,两人本身又有些读书的天分,家里逢节的“礼数”也不缺,自然很得先生喜爱。依照往年惯例,落雪之后府学要停课待得春日再开学。可是先生唯恐两人在家贪玩误了明春考秀才,因此特意留了他们继续在府学攻读。
里正夫妻听说这事儿,自然万般感激先生如此厚待大儿,恨不能上门磕头道谢才好。就是蒲草眼瞧张贵每次回来都比以前更知礼,读书也是三更睡五更起很是努力,心头也是对那教授他的先生敬佩有加。
于是,正好趁着酒楼开业的功夫,蒲草就开口要陈和留了一间包厢,特意请了教谕、张贵的先生,还有几位已是考下秀才功名的师兄一起聚聚、聊表心意。
先生和教谕们都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这喜洋洋酒楼的火爆都是时常听说。如今拔得头筹尝个新鲜,表面捋着胡子一脸淡然,其实心里各个欢喜,自然对陪坐在末座的张贵和胜子更是另眼相看,更加用心教导不提。
南沟村二十座温室的产出自然比去年张家独一份要多许多,各色青菜加一起足有六十几筐,只喜洋洋和白云居两处酒楼是绝对用不完的。于是,方杰除了如同去年一般分了一部分给各家酒楼之外,又请了各世家大户的管家采买齐聚一堂。不必说,没有人能在冬日里拒绝绿油油青菜的诱惑,于是,不过片刻功夫,剩下的青菜就被哄抢一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