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说仙侠》第38章


庙祝一听说他们住在王府,便说:“二位举子,那王府闹鬼,是冤魂不散,前些年还迷住了一些赶考举子,这些赶考举子前来我庙寻求护身符,后来他们就安然无恙了。”
杜大才道:“老伯,你这护身符多少钱一枚?”
庙祝道:“不贵,十个铜钱一枚。来吧,首先在关圣帝君面前敬香许愿,求关圣帝君保佑吧!”说完,庙祝从橱柜里取出香蜡纸烛两套,分别递与叶小龙、杜大才。
杜大才走至关圣帝君神像前,见关圣帝君关羽,红脸美髯,,左手旁边站着白脸关平,面目慈善,右手旁边站着一个黑脸神像,板着脸,像是发怒的样子,名叫周仓,俗话说:“关公好见,周仓难看。”民间甚至把板着脸发怒的人称之为“你这个样子,像个周仓,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杜大才三叩首后,说道:“求关圣帝君,保佑我这次高中金榜,保佑我平安大吉,让邪魔鬼怪滚蛋。”说完“铛”的一声,庙祝敲了一下钟,递过一道护身符,杜大才递给庙祝十枚铜钱。
接着叶小龙以同样的方式许愿,购了护身符。他们二人心情十分轻松,带着书童离开关圣帝君庙,回到客房。
34。第二卷孽障成龙王第12回干谒李侍郎 赏赐卖唱女
叶小龙、杜大才在王府旧宅住了两天,平安无事,晚上也没有任何怪异现象。
第三天,吃过早饭,杜大才道:“朝庭中礼部侍郎李老爷与我父亲同在渝州做过官,很友好,并且曾许过愿,说今后到朝中当官,要帮我家一次忙。我们不如去拜会一下他吧!”
叶小龙道:“他与我家素无交往,我就不去了。”
杜大才道:“我们还是一起走吧,我们是结义兄弟,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可以请他一起帮忙。何况这世道,许多事,不走后门就办不成事。”
叶小龙道:“好吧!我随你一道去。”
叶小龙、杜大才二人一起,顾了一架马车,径直来到李侍郎住宅。杜大才上前,向门卫递过他父亲用过的名帖,说道:“烦请门哥通报,我是李老爷的好友杜茂荣的长子,奉父亲之命,来谒见李老爷。”
门卫接过名帖,说道:“二位稍等,我进去通报。”
不一会儿,门卫上出来,还杜大才名帖,说道:“李老爷在大厅有请二位。”
叶小龙、杜大才穿过大门,跨进天井小院坝,进入府弟大厅厅堂。五十多岁,衣冠楚楚的李老爷坐在厅堂中红漆鸡翅木交椅上,厅堂两边放有长椅,茶几。
叶小龙、杜大才上前,各自分别禀报姓名,然后向李老侍郎叩首道:“晚生拜见李老爷。”
李侍郎上前扶起叶小龙、杜大才道:“后生请起,两旁就坐,备茶。”
叶小龙、杜大才侍坐在李侍郎两旁,伺女将两杯茶用盘托着,在叶小龙、杜大才茶几上分放一杯。
杜大才道:“晚生父亲与李世伯同过事,因此特派遣晚生前来恭问福安。”
李侍郎道:“难得贤侄这样循规蹈矩。你们是来京参与会试?”
杜大才道:“世伯说的极是,我与结义兄弟叶大哥苦读十年寒窗,也望一朝成名,因而前来请世伯赐教,我们好早日及弟。”说毕,将一封杜员外写与李侍郎的信上交与李侍郎。
李侍郎顺便将信放于袖中。问道:“不知二位后生文才如何,可否容世伯一试?”
叶小龙起身作揖道:“请李老爷出题吧。”
李侍郎道:“叶后生,你既与杜后生结义为兄弟,就称我世伯好了。”
叶小龙改口道:“世伯尽管出题,晚生应答就是了。”
李侍郎道:“叶后生,你就以‘柏’、‘雪’、‘竹’‘柳’四种冬季景物各咏一首绝句吧!”
叶小龙侍立,略思片刻道:“柏树,虽然不群生,可有傲然刚骨。‘枝枝翠笔绘苍天,傲然不群屹尘凡。朔风消得我憔悴,却留刚骨藐人间。’雪,虽然给人带来寒意,但给人带来美景。‘朔风呼拉卷屋顶,玉龙搅得周天凝。晓看前川开阔处,白铠白甲在练兵。’竹,在冬天不畏风霜,意志坚强,可歌可泣。‘大雪压顶向空傲,宁愿腰斩不折腰。冻霜彻骨我勿怕,终迎春暖百花娇。’柳树,冬天虽然叶落待尽,但在风中不失为滑稽之态。‘须发脱落得轻松,整妆屹立度严冬。朔风萧萧翻舞,众生笑我志顽童。’”
李侍郎道:“叶后生的诗虽然妙语连珠,意境开阔,可是锋芒未免太露,还是多一些韬晦为好。”
李侍郎道:“杜后生以花为题,同样咏道四首绝句。”
杜大才侍立,思考了一会儿,开口道:“好吧,我就将已成的四首咏花绝句奉上。第一首:凤凰山山花。‘霞映秀峦红烂漫,日照碧峰山花艳,凤凰不知何处去,春风绿波戏黛岩。’第二首:咏庭园桂花。‘八月挂花飘香暗,股股波郁袭庭园。秋风秋雨辗作泥,犹留芳氛滋心田。’第三首:咏油菜花。‘二月百花数我艳,为保节操傲苍天。艳阳一照胜烈火,蜂戏蝶拥视等闲。’第四首:咏桐树花。‘放牛孺童嘴莫跨,三月寒风乍桐花。粉白娇嫩堪称魁,春风翩跹更潇洒。’”
李侍郎道:“杜后生的诗虽然有拗句,但平实,隽永,合乎诗风。好吧,二位后生真是后浪推前浪,大有可为。世伯愿意为你们举荐。”说毕,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茶,这是送客之意。
杜大才、叶小龙便进步至李侍郎正前位,施礼,告辞。
杜大才在回家途中道:“叶大哥,怎么样,我说收获不少嘛!”
叶小龙道:“但愿能如愿以偿。”
待叶小龙、杜大才离开之后,李侍郎将袖中的信拆启,除了一封书信之外,还有一叠银票,书信上说这一万两银票由李侍郎和王尚书各得一半,每人五千两银票,确保杜大才此次高中金榜。
李侍郎心中暗喜,这礼部的官真当得划算,每逢会试、殿试,收获不少呢!于是赶紧将五千两银票收藏好,另五千两银票打算明天早朝后背地里邀至王尚书喝茶,交与他。因为这次会试,王尚书是主考官,李侍郎是阅卷选卷官。
第二天,早朝之后,李侍郎走至王尚书身边小声说:“王大人,在下请你到鸿运茶楼喝茶,有要事相商。”
王尚书听说有要事相商,自然愿意去,说道:“李老兄请本官,本官敢不从命吗”一句玩笑,引得二人大笑。
他们二人来到京城闻名的鸿运茶楼三楼,订了一个小包间。小二走上来问道:“二位官老爷,是喝清茶,还是想请姑娘伴陪?”
王尚书道:“不用姑娘伴陪,本官虽是来喝茶,实则是要办公务。只是将上好铁观音沏来就是。”
“喏”,小二立即去茶房,不一会儿,小二给他二人拿来上好的铁观音茶,并用茶具沏好,一人一杯。他二人一面喝,一边慢慢地谈公事。
李侍郎道:“王大人,你老可知道有一个杜茂荣吗?”
“杜茂荣,我怎不知,当年我任渝州巡抚时,他与你二人均在我属下的府衙作知府,这个人嘛,不错,重仁义,懂尊卑,是一个好下属嘛!”
李侍郎道:“昨天,我在府上接见他的儿子杜大才,收到杜茂荣一封信,委托我俩帮他儿子高中的忙,你看,这个……忙是帮与不帮,说毕,就手指比划一个一字。”
尚书不懂其意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侍郎小声道:“一万两银票,你我各一半,如何?”
尚书道:“你说的这后生叫什么名字?”
李侍郎道:“杜大才。”
“杜大才,怎么这个名字我有些熟悉,哦,我想起了,昨天,我那大舅子骆老爷的骆二公子也是上京赴考,拜会了我,也给我送了一封他老爷子的信。哎,这个忙,我实在帮不了呀!”王尚书道。
“为什么呢?”
“你有所不晓,这个杜大才与叶小龙勾结妖道,把我大舅子的儿子打成重伤,把我大舅子的头发剪了,这简直是目无王法呀!你想,这样的人才,国家能用吗?”
“哎,我说王尚书,你别这样说嘛,年青人一时糊涂嘛,何况这件事应有区别,我想那叶小龙应该是主犯,杜大才是协从,我们何不给杜茂荣一个人情,把叶小龙重办,如何?”
“重办,重办什么,我大舅子也有不对之处,他不该纵容儿子抢人家姑娘,这件事我最好不插手,否则惹火烧身。”
“可以这么办,我试过叶小龙、杜大才文才,都不错,假如杜大才和叶小龙会试成绩好,就让他们过会试关,反正过了会试也当不成官,无官无禄,只有清名。然后严把殿试选拔关,让杜大才参加进士选拔过关,这样你我可保一世清名。”
“也罢,这事就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