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怨姻缘》第23章


几斤粮票算个啥呀……好吧,那就让他亲自给你钱。来,到屋里坐会儿。”李全华站在门口,仰望着屋梁上挂的东西,说:“不了,不了。不坐了!”屋梁上挂着几只光溜溜的鸡鸭,一条大青鱼,一大块板油。李全华问:“这都是准备过年带回无锡去的?”奶奶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吊挂的东西,说道:“不是!培良他说,今年要在农场里过一个快快活活的团圆年。还有鸡蛋、花生、瓜子等,样样都早早买好了。还添置了新的碗筷锅子……”马培良家。里屋。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方桌旁吃晚饭。王桂芳说:“……我可不在农场里过年!我要跟知青的包船回无锡去。”马培良感到十分意外,说道:“回无锡?一晃半个月,就又要来了。”王桂芳似乎深思熟虑过了,说道:“我不来了!”马培良惊愕地问:“不来了?”王桂芳坚定地说:“不来了。这里,我实在是没有办法呆下去。你看看,我的手脚都冻成啥样了!”她伸出生冻疮的发紫、肿胀的手给马培良看。“天天夜里痒得像蚂蚁在爬一样难过。”马培良看过她那生冻疮的手后就不再言语。双眉紧锁,埋头吃着晚饭。 王桂芳继续诉苦道:“你看我的脸。风吹日晒才几天,黑、皱得,还能跟来的时候比吗?农场里的活,也太重了。我们生产队,从来没有挖过这么深、这么宽的沟渠。就是一尺深的墒沟,也轮不到我们妇女挖。在生产队里挑担子就算是重活了。我兼做记工员,年底分红,也可以拿个三百来块呢。在这里,每天要把几万斤的泥,切成长方块,甩到几公尺外头。一个月做下来,就赚十五块钱!听知青讲,做满一年后,不过就是加到十九块!再往上加,就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了。我王桂芳何苦呢!回无锡后,我是不会再来了。你要是心里还有我,就尽快想办法调回无锡去。我等你一年。就一年!”王桂芳说这番话时,马培良闷声不响地吃完了晚饭,点燃了一支香烟,愁眉锁眼地坐在那里猛吸着。奶奶郁郁不乐地收拾碗筷……在盆里洗刷。懂事的小芳,用可怜兮兮的眼神看着妈妈,又看着爸爸,眼里含着泪花。书包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十一章
农场知青回城探亲的包船船队停在小闸口河边。条条船上,知青都在上包裹的上包裹,进船舱的进船舱。人声嘈杂。李全华举着写有“王桂芳”仨字的口袋,传给站在船顶棚上的许栋梁。口袋搬动时,里面装的花生发出“沙沙”的声响。李全华将一只芦席条编的篓子举起,许栋梁接过篓子去放,上面也写着“王桂芳”仨字。篓子搬动时,里头的好多只鸡发出“咯咯”的叫声。写有“王桂芳”的大旅行包又传上船顶……岸上,马培良和王桂芳低头无语……缓缓走下岸坡。王桂芳对抱着的小芳,亲了亲,递给马培良,走上跳板。马培良在岸上抱着小芳,忧伤地望着船上。抱在他手臂弯里的小芳伸出两只小手,扑向前,撕心裂肺地哭喊:“妈妈!妈妈!我要妈妈!”王桂芳在船窗户的脸……秀眼噙着泪水。马培良身旁站着送行的李全华。片刻,船队已航行在很远的河心了。船舱里。许栋梁一手提水壶,一手拎热水袋走到王桂芳面前,说:“桂芳,热水袋,拿好了。把杯子递给我,还有点开水。”几个知青欣喜地快步走来,说:“哦,开水来了!”“给点我!给点我!”大水壶里的水,往大号搪瓷杯子里倒了大半杯子,就没水了。许栋梁说:“没了,没了!拢共只有一点点。要喝,自己去守在那里烧。喏,水壶,谁要?”一个拿着空杯子的知青接过水壶去船尾。许栋梁放好杯子对王桂芳说:“喝吧,开水。”王桂芳回说:“我不渴,你喝吧。”许栋梁告诉她:“不喝先放在那里。船老大在烧中饭了,两、三个钟头里不会有开水供应。”王桂芳要将热水袋递还给许栋梁,并且说:“喏,你的热水袋。”许栋梁把热水袋推给她,说:“这是特地为你灌的,焐焐手吧。你看你那双手冻的!”王桂芳感激地说:“真太谢谢你了!”许栋梁谦虚地说道:“哎,谢啥哦!我身为干部,又是这次知青回城探亲船队的总负责人。学雷锋做点好事还不是应该的!”刚才去船尾想烧开水的知青,没能烧成,拿着空杯子返回来了。他敢怒而不敢言,朝许栋梁投去怨恨的一瞥。许栋梁端着两碗盖浇饭,向王桂芳走来,对她说:“卖中饭了,我给你带了一碗。”王桂芳感激地接过一碗,说:“噢哟,谢谢你了!多少钱一碗啊?”许栋梁已经吃起来了,嚼着饭菜没法回答,也可能不想回答,对她摇摇头。这时响起船老大的叫卖声:“卖盖浇饭喽!一碗三毛钱,不要粮票。”王桂芳给许栋梁钱,说:“喏,饭钱给你。”许栋梁吃着饭,闪身不接,说:“你也太瞧不起人了!难道我一碗饭都请不起啊!”王桂芳拉住他的衣裳往他的口袋里塞。许栋梁将饭碗和筷子并在一只手上,随即伸进口袋握住王桂芳的手往外拉。(其实是王桂芳放下钱在抽回手。)许栋梁握着王桂芳的手不放。放下碗筷,从口袋里掏出她给的钱硬塞到她的手心里。说:“不要跟我客气了,好不好?”王桂芳无奈地收下钱,羞涩地低着头,将钱放回钱包。下午。许栋梁将一只大号搪瓷杯子递给王桂芳,说道:“桂芳,你的肉包子蒸好了。”“谢谢你给我拿来。”王桂芳接过杯子,随即拿出两只给许栋梁,“请尝尝。临走的时候,小芳奶奶特地为我赶做的。”许栋梁不加推辞,接过包子,说道:“尝尝,尝尝。我就不懂得客气。”他边吃边夸奖:“嗯,好吃,好吃!能赶上无锡小笼包了!”包船船队途中驶进某处船闸里。船窗户外面是闸墙,以及站在闸墙上的小贩露出的脚,还有放在闸墙上的货篮子。小贩们居高临下对船舱里吆喝:“买油饼,买油饼来!两毛钱一个,不要粮票!”“大饼、油条、脆麻花!”“雪白的馒头、葱花卷买啊!”“滚开的白开水,泡焦屑(炒面粉)吃啊!”“……”许栋梁从船头双手攀住闸墙边沿,向上一纵身,便爬上了闸。船老大措手不及,没能拦住他,喊道:“哎、哎、哎!上哪去!上哪去?十分钟就要开船的!”许栋梁并不站住脚,边跑边回头说:“五分钟就回来!”船老大冲他后背喊话:“赶不上回来,可别来怪我们!”重新启航的汽笛声和隆隆的马达声中,许栋梁手里捧着十只油炸春卷,匆匆走到王桂芳面前。说道:“来,尝尝苏北的风味小吃——荠菜春卷。刚刚炸出来的。”王桂芳拿了一只,说道:“我也不跟你客气了。尝尝啥风味。”无锡大洋桥旁轮船站。包船船队停在码头边。每条船上都有几个船工往下传知青们放在船顶的包包袋袋。上了岸的知青们,里三层外三层地聚在船旁,个个都想早点接到自己的东西。拥挤不堪,人声鼎沸。许栋梁接过从船顶上传给他的鸡篓子……手臂夹着花生袋,手里提着鸡篓子,另一只手提着旅行包走向不远处……王桂芳站立看守的地方,地上已有一摊东西。许栋梁问王桂芳:“你的东西全齐了吧?”王桂芳回答:“我的东西齐了。你的呢?”大洋桥旁,沿河路上。许栋梁和王桂芳坐在三轮车上,身前堆着他俩的东西。正吃力地拉车上桥坡的三轮车工人,停下车,回头说道:“你们的东西太多了……”许栋梁沉下脸来,说道:“咦?不是多给你钱了吗?”三轮车工人说道:“我是说,你能不能先下来,等上了桥,你再坐上去。”许栋梁不悦地说:“真后悔没有叫一个年轻力壮的……”王桂芳家。王桂芳将她妈替她烧好的一大碗直冒热气的水煮鸡蛋粉丝汤,端到许栋梁面前的桌子上。说道:“一路上,多亏了你帮忙、照顾……”王桂芳家大门口。王桂芳送客,满脸堆笑地对就要离去的许栋梁说:“有空来玩!”许栋梁的肩上,两只旅行包垂挂在身前、背后。笑容可掬地说:“一定来!”
第二十二章
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病房。郑婕已为韦平办好出院手续。临走,医生关照道:“……以后,疼痛(感)会逐渐减轻,直到完全消失。不用拐杖走路也是可以的。不过,毕竟是动了大手术,拿掉了一块坏死的骨头。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离不开拐杖,需要人服侍……”无锡,韦平家。一个月后的一天。趴在床上的韦平对郑婕说:“……回到农场只能靠你一人服侍,在这里,我妈还能帮着点。”郑婕说:“没关系。我倒觉得在农场,会比在这里更方便。”?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