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谱记》第26章


赵氏虽笑着,可不论言辞还是语气,都带着几分胁迫的意味。
周氏一窒,想到张大娘所言这些人的心狠手辣,心底骤然有些慌乱。
见周氏愣了一下,赵氏伸手拉住她,忽又变的十分亲昵。“别怪姐姐说话不好听,虽说你名义上是江家的儿媳妇,可实际上呢,别说孩子了,恐怕都没有和你相公圆过房吧?”
周氏被问的面红耳赤,心想这次算是遇到了真的狠角色。
看到周氏脸红,赵氏笑意更深。“现下有用的着你的地方,以后倘若江大人再纳几房妾,儿孙渐渐多了起来,你又有何立足之地呢?你可曾想过,你在这个家里能指望上谁?”
周氏苦涩一笑。“指望或指望不上,也只能这样了。”
赵氏道:“人生在世,这世道上是否能有你的一席立足之地,不在于出身的尊卑贵贱,甚至不在于是男是女,只看你是否有立世之本。想要指望别人是最蠢不过的,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资本,有的人的靠手艺,有的人靠美貌,有的人靠才华,有的人靠智慧。”
“而你——”赵氏抬眼,正色的看着周氏。“你本身有很多可以仰仗的东西,而这些东西,也许只是现在有,以后可能就没有了。”
说着,赵氏凑近周氏,在她耳边道:“什么东西是即便你被赶出江家、并且不能回周家之后,还能让你在这世上活的安然自在的,那这个东西,就是你现在最该为自己争取的。”
说完,没等周氏回话,赵氏便起身径直离开了。
周氏对自己的未来很茫然。
她早就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谁都不能指望,更别提江家的人,跟在身边十几年的人,说怀疑就怀疑,说发卖就发卖,指望江家这些人,还不如直接死了痛快。
赵氏说的问题,周老爷也同她说过不止一次,她何尝没想过呢?
别说她没男人,难道有了男人就能依靠一辈子吗?
江善德和孙氏算过了大半辈子,就算没了初婚的恩爱,也该有很深的情分了,结果呢?
不过一个玉凤,就把江善德迷的神魂颠倒,一点不顾念旧情的三番五次和孙氏闹。
有江善德夫妇做前车之鉴,她可真不敢相信世上有永恒的依靠。
可赵氏的一番话却好似在迷茫的前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让她隐约知道了该怎么走。
她的心底有一处隐隐发热的地方在雀跃着,蠢蠢欲动,像是虚荣,又像是某种欲望,是从小到大她内心永远充斥着的欲望,不服气、不甘心,她本该有个更好的舞台来施展自己,而不是只做一个多余的儿媳妇,每日游走于无聊的家长里短。
也许,她该再勇敢的往前迈出一步。
而赵夫人,就是能够引领着她尽快上路的人。
赵氏离开,春梅这才从外面进来,她招呼了两个丫鬟把茶几上的茶杯撤了,又换了一杯新的热茶递给周氏,周氏接过茶徐徐吹着热气,抿了一口。
春梅看到周氏身边放着一个精致的盒子,便拿起来问道:“这是什么?”
周氏瞥了一眼。“打开瞧瞧不就知道了?”
春梅先掂了掂重量,随即揭开盒盖,盒中之物在阳光下光芒熠熠,惊的春梅一抖。
周氏的心也随着春梅抖了一下。
盒中之物乃是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红宝石,且看其成色,更是难得一遇的鸽子血。
周氏家中虽不是大富大贵,可在京城见过的权贵人士多了,宝石也见过不少,能佩戴的起鸽子血红宝石的,连亲王贵胄都是少的。
因为这种红宝石产于暹罗与越南,而鸽子血成色的乃是百里挑一,大多做为贡品上贡给了皇上,即便有异域商人来卖,也是标出天价,几乎无人问津。
春梅并不知这东西有多名贵,拿到手里看来看去,“好丑的石头。”
周氏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当然不相信这是那位夫人买来送给她的,凭他们这些人的做派,好东西自然不是偷来的就是抢来的,总之不可能是正道来的。
不知道来路,别说请工匠雕琢了佩戴了,就连卖也不敢卖,万一是个赃物呢?
说到底就是个名贵的烫手山芋,这些人还真会送东西。
周氏揉着眉心吩咐:“找个隐秘的地方藏起来,别让任何人看见。”
春梅虽不解,却也没多问,回屋去藏东西了。
不管这东西来路如何,她已然是收下了。
既收了人家的东西,岂有不替人家办事的道理?
可是,她又该如何去提,跟谁去提呢?
跟孙氏提,那是自讨没趣,跟江善德提,先不说他愿不愿意,他定然会原原本本的告诉孙氏,到那时又要落个两头不讨好。
想了半天想不出个头绪,恰逢张大娘来,说孙氏那里传午膳了。
周氏忙让春梅侍奉着洗漱更衣,朝孙氏院里去。
周氏带着春梅和几个丫头进了院子。
屋门口几个丫鬟一边掀帘子一边传报:“少奶奶来了——”
周氏提裙迈入房中,侍奉在内堂的丫鬟们纷纷福身行礼,又掀帘子迎她入暖阁,暖阁中间摆了一张大桌子,几个丫鬟正刚布完碗筷,见周氏进来忙让开躬身行礼。
孙氏吃饭从未有过这样多的人伺候,心中有些不知所措,面上却不动声色。
周氏一进来她就好似抓到救命稻草,由春喜扶着下了软榻。
周氏看着这些丫鬟都是训练有素的样子,则有心试上一试。
她上前扶过孙氏领她入座,随即淡淡瞥了一旁一个年长些的丫鬟一眼。
果然,那丫鬟随即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一众人丫鬟捧着餐盒鱼贯而入,陆续走到餐桌前,又由餐桌旁的丫鬟端出来放在桌上,上完菜,送菜的丫鬟全部退了出去,其余的丫鬟都退到内堂或门外等候,只剩了春喜、春梅还有另外两个丫鬟侍立在一旁。
春喜、春梅从没见过吃饭还要这么大的阵仗,更没见过这么满满一桌子菜,看的直发愣。
孙氏看着桌子上瞬间摆满的菜色也有些茫然,别说菜名了,就是这食材她大多都叫不上名字,知道孙氏尴尬,周氏笑道:“这胭脂鹅脯不错,娘尝尝看。”
孙氏点点头,刚拿起筷子,一旁一个丫鬟就上来,用另一双筷子夹了两片胭脂鹅脯到孙氏的碟子里,另一个丫鬟上来也夹了几片给周氏。
孙氏愣了一下,周氏却泰然自若。
孙氏吃着香甜的胭脂鹅脯,心中五味杂陈。
自她来沈阳以来,上上下下的规矩礼制一概不懂,别说见了,听都没听说过,她简直就像个村妇进城一样,看什么都新鲜,看什么都稀奇。
所幸有周氏在身边照应,她也算心安了一点。
吃完胭脂鹅脯,孙氏又不知该吃什么了,看了半天,她的目光停留在了那盆热腾腾的红稻米粥上,正欲开口,一旁布菜的丫鬟已经开始替她舀粥。
春喜看着两个丫鬟的伶俐,心中自愧不如,春梅则是紧紧的盯着她们的一举一动,牢记在心,她知道主子们都喜欢伶俐的人,她若比不上别人,又怎能讨周氏喜欢呢?
作者有话要说:江家的日子总算像样一点了
、第二十五章
用过午膳,周氏向孙氏说了说今日招待诸女眷的情况,孙氏听的连连称赞,自愧不如,并且授意日后这样的事情都由周氏来应付即可。
说完又关切孙氏的身子,问今日的药是否都吃了等,之后侍奉孙氏午睡下才离开。
江善德上午一直忙的没有露面,招待完众人又被拉去外面吃饭。
趁着这个空当儿,周氏命人抬了轿子去请赵氏来家里喝茶。
赵氏到的时候,一天都没怎么见的张大娘突然又出现了。
她热情的从大门口将赵氏迎进来,一路引到周氏的屋里,亲自打帘子传报。
周氏忙起身前去,在门口拉过赵氏的手亲昵道:“姐姐来了。”
赵氏听到周氏叫自己姐姐,微微怔了一下,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周氏拉着她坐下,又接过丫鬟送来的茶递进赵氏手里。“家里没什么好茶,这是洞庭湖的老君眉,今儿上午有人送的,姐姐可别嫌弃。”
赵氏低眉微笑。“怎会,这可是贡茶。”
周氏垂眸轻笑。“我现在算是明白了,这皇宫里有什么样儿的稀奇宝贝,这沈阳一定少不了,就是皇宫里没有的,这里也有。”
赵氏挑眉。“怎么?难道知府大人来之前,不知道沈阳是这样的景象?”
周氏顿了顿,道:“知道沈阳富庶,却是怎么都想不到富庶至此。”
赵氏抿了一口茶。“到底还是妹妹见过世面,不像知府大人,你纵送他多名贵的东西,他都只当是三四两银子的玩意儿呢。”
赵氏这样公然的抱怨江善德、说他没见过世面,着实让周氏心中一惊。
长这么大,周氏自诩已算口无遮拦的爽快人了,比起赵氏简直是凤毛麟角。
但周氏也知道,敢于口无遮拦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头脑简单的愚蠢莽夫,另一种,则是有所依仗,有恃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