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问》第53章


楚修正说:“刚刚开完会,既然苏老师的学生来,我们应该尽地主之谊,这是礼貌。”
楚老师点点头,看到楚修正心情沉重的表情。说:“是不是有什么事?”
“都是工作上的事。”楚修正说:“今天本来是开会讨论‘滇池文化主题公园’的建设方案。接到上面的通知说,这个方案暂时搁浅,原因是北京文化界有个叫曹剑峰的人对这个方案中的弊端进行了阐述,认为应该暂停。我怀疑这个曹剑峰跟曹立智有什么关联?”
楚老师说:“他们是本家,刚刚高杰已经告诉我们了,看来这个曹剑峰还真是不简单。”
下午时分,吴修风和高杰两人来到一家很讲究的休闲餐厅。点餐后,高杰说:“在上次峰会上,你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见到你,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高兄见笑了,我对你是敬意有加。”吴修风说:“我老师说,苏老师和你们都是才高八斗、品行端方的人,让人很是敬重。”
高杰说:“我一直想和你来一次彻夜畅谈,那定是人生一大快事,看来的确如此。今天上午我说的事情你是怎么看的?”
吴修风说:“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应当毫无疑义的支持;其次,不管是谁来主导这件事,只要他是真心诚意的想做好这件事,我们都不会有任何异义,并且,我们会为这件事添砖加瓦。”
“不知你们想过没有。”高杰笑笑说:“曹老师他们的所作所为,会不会把我们双方排除在这件事情的范围之外,甚至取消我们参加峰会的资格。”
“当然有这种可能,上一次他们不就是这么想的吗?”吴修风说:“高兄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你们支持者众多,他们不敢对你们过分,倒是我们很值得担忧。”
“与你们相比,感觉我们稍好一点。”高杰也不回避:“可以想象,先是你们,接下来又是我们,最后就是曹老师一心所想的‘文化之王’梦想。”
吴修风说:“高兄,你们消息灵通,依你看该怎么办。” 
“我和我的老师特别讨论过这个问题。”高杰说:“这个曹剑峰确实是劲敌,唯有吴兄才可以让他知难而退。”
吴修风笑笑:“高兄的意思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一烤。”
“吴兄说笑了。”高杰说:“听说上次峰会上有曹老师的弟子说你不过是一枚棋子。你回答说,‘只要所做的事是正义的,即使做一枚棋子也很自豪’。今天我就借用你这句话,为了公平正义,把自己拷上一烤又何妨。”两人哈哈大笑。
吃完饭后,双方都没有想离开的意思,便点了两杯现磨咖啡,继续他们的畅聊。
吴修风说:“我进入文化界的时间不长,但还是多多少少看出了一些东西。文化界大部分人都对我老师没什么好感,甚至很反对,不知高兄是如何看待我们的。”
高杰说:“我老师以下所有人,对你们都很敬重,也很友好。上次峰会到今天,你应该看得出来,我们很有诚意。至于说当今文化界很多人不喜欢楚老师,其中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方面。一是那些当事人的现实利益;另一方面,就是楚老师性格率真、行为乖张,许多人接受不了。”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吴修风笑笑说:“据说很多年前,曹立智当着很多人说:‘楚梦熊,连一个名字都是这么另类,当自己是谁’?在以后,只要听到楚老师的名字,他就会气得发狂。我这么说够直接了吧。”
“感谢高兄的坦率。”吴修风说:我能听出来,你说这些话没有恶意,真不愧是儒家弟子,让人敬佩。”
“得吴兄一赞,犹如畅饮美酒。”高杰说:“吴兄你对我们所主张的学说有什么看法?”
吴修风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也算是儒家弟子,因为我很信服孔老先生的儒学思想。在我看来,孔老先生的学说是一门真正‘入世’的学问,他代表了人类的精神所在。无论再过多少年,孔子的儒学思想必将浩气长存,不仅影响了目前的区域,相信它会影响到整个人类世界。”
高杰非常意外:“没想到吴兄对我们的儒学有如此高的评价,真是感谢。”
“恕我直言,高兄你可能误解了。”吴修风说:“我刚才从头到尾说的都是孔老先生的儒学,并不是笼统的泛指儒学。”
高杰说:“这有什么区别吗?”
吴修风笑说:“高兄如此聪慧之人,怎么会有此一问?难道是所谓的‘灯下黑’吗?还是跟小弟开玩笑。”
高杰说:“我是真的很好奇,我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言论。” 
吴修风说:“以高兄和苏老师的学识智慧,应该早就明了,或许因为你们是当局者,所以从不会往另外一个角度去想这些事。”
高杰说:“愿闻高见。”
“个人观点,仅供笑谈。”吴修风说:“我认为,儒学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以孔老先生为代表的儒学,可称为孔子儒学;其次是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可称为孟子儒学;最后是以朱熹二程为代表的儒学,可称为宋代儒学,这三种儒学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我刚才谈论的是孔老先生的儒学,其它两种不谈也罢。这都是个人观点,请高兄不要见怪。”
高杰很疑惑:“吴兄客气了,我没有那么小肚鸡肠。我只是很好奇,你的这些见解能说的再具体点吗?”
“我这是班门弄斧,还请高兄不要见笑。”吴修风说:“我想先请教高兄几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很多人会认为儒学是迂腐的学问。”
“那是因为时代变了。”高杰说:“近百年来,人们很推崇西方的技术和学问。很多人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点顶礼膜拜,把中国的经典学问抛之脑后。但他们不知道,这是中国人得以生存永续的根脉所在,离开了这条根脉,中国就会枯竭。正因如此,即使是在西方学术最鼎盛时期,儒学思想也没有被完全淹没。可喜的是,近年来,还有了越来越昌盛的迹象。”
“好。”吴修风说:“为什么每年前往山东曲阜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高杰说:“山东曲阜是儒学的圣地,是人们的精神所系。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百善孝为先’,就是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告诉人们要做一个有道德、讲良知、守规矩的人;而这正是人人内心的需要,是每一个家庭都渴望拥有的;因此,它自然能昌盛长存。现在全国各地,凡是坚守儒学思想的家庭往往都比较和睦,比较温馨;尤其是以山东曲阜一带的人更为明显。”
“好。”吴修风说:“再请问,为什么这么多人责难儒学?” 
高杰说:“因为近代中国落后弱小,人们滋生了崇洋媚外心里。”
“在我看来却不尽然。”吴修风说:“首先,人们喜欢到山东曲阜礼拜,是因为儒学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孝’等思想对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这也正是儒学几千年来得于倡盛发展的主要原因。然而,现在有很多的人责难儒学,说它是迂腐的学问,我们不能简单的归究为是人们的堕落媚外、愚昧无知,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其中一定有更深层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现在的儒学早已不是孔子的儒学了。”
高杰更加疑惑:“请吴兄继续。”
“据历史记载。”吴修风说:“在战国之前,即使是到了春秋末期,读书人依然能治国理政、又能挥戈战场,根本就没有‘书呆子’这一说法;因此,读书人的社会地位特别高。变化是自孟子开始,他妄解人性、强分尊卑、满口仁义、欺世盗名,读书人渐渐地蜕变成‘说起道理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情来一塌糊涂’,所谓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最好的结论。到了宋代的朱熹二程更是变本加厉,自以为是的列举出品名繁多的伦理条款把人们像‘棕子’一样束缚起来,用‘圣人’的标准要求人们在方方面面加于恪守,完全不考虑人心、人性。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人们渐渐地丧失了个性、勇敢、创造,呈现出一副圆润温和、中规中矩的好模样,千人万人一个样。人都变成这样了,国家能强大到哪里去?”
他笑笑继续说:“高兄,你有没有发觉,现在社会上宣讲的儒学基本上都是宋代版的儒学思想,完全不是孔老先生当初所创立的儒学了。因此,儒学被很多人骂为迂腐、无用的学问也就不足为怪了。”
高杰没有说话,好似在思索吴修风提出的问题,过了好一会说:“实话实说,我们是真正的儒家弟子,你刚才所说的问题连想都没想过。我现在不能说是对是错,好在以后会有机会再谈论。现在,还有一个问题请教,中国历史上有‘百家争鸣’,为什么唯独儒学被列朝列代所接受。”
吴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