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只唐朝鬼》第22章


思念一日深似一日,若把相思比春潭,潭水哪有相思深。 
每当夜晚来临,我便会久久地仰望明月,否则,简直就不知该怎样撑下去。 
九问时时有信来,采用迂回战术,不断与我谈起东邻西舍,似乎到处都是对他钟情的女子。我不打听,也不取笑,以不变应万变,尽一个红颜知己的本分。这样子拖了两个月,他熬不住,到底追到洛阳来。 
那天剧组正排演宫廷歌舞,我不过是个背景演员,穿好衣服站在武则天背后权充背景,连句台词也没有。 
化妆间挤满了人,都化得脂浓粉艳,进进出出,一般忙碌着,却一望而知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又谁是龙套。无他,势利二字写在脸上,谁兴谁衰粉墨再浓都遮掩不来。况且,那做配角的,化妆行头永远比不过打头牌的,通常都马虎潦草,不过应个景儿。小小一个化妆间,正是红尘缩影,壁垒森严,阶级分明。 
我通常总是最后一个上妆,该出镜时再简单的戏份也不肯欺场,没有镜头时便无声冉退,站在人群后静观他人演技。 
如果人生果然能像一出戏般,每个人何时上场、何时下场、如何对白、如何动作,都明白规定各安其份,倒也简单爽快。 
只可惜往往有败笔人物,只是一不小心念错对白,走错台步,结果便像一件第一颗扣子便系错了的上衣,错、错、错,一路错到底。 
就像这会子,那个前天刚刚才来报到的剧务不知怎地把蓝鸽子得罪了,导演已经催了三四次,蓝鸽子只是漠然地坐着,不肯上戏。导演碍于面子,骂不是求不是,看到九问,当下遇到救星般一把抓住,拼命使眼色:“老夏,我这正忙着试轨道,那边你帮忙处理一下。” 
九问本着半朋友半同事的立场,扮红扮白都容易。当下走过去,皱着眉问:“怎么回事?”剧务忙忙趋近来解释是非,缠七夹八,越急越说不清,一张脸涨得通红。蓝鸽子只端坐一旁,仿佛不闻不问。听到不耐烦处,忽然一拂袖子站起来,若有意若无意,将台上瓶瓶罐罐扫了一地。 
纵使如此,她的动作态度依然优美,宛如表演。我看得暗暗叹息,要说不公平也真是不公平,一样的事情,蓝鸽子这样做了,是正常,是派头,我见犹怜,别人做出来,便是东施效颦,河东狮吼。 
只见九问快刀斩乱麻,也不多劝,只向着剧务一挥手:“别说了,马上去制片那儿结算工资,明天不用来了。” 
蓝鸽子一愣,抬起头来:“那倒也不必……” 
本只是小口角,三两句解释清楚,各就各位。而小剧务的命运已被两次改写。 
我对九问说:“看不出你还会这手欲擒故纵。” 
九问笑:“蓝鸽子心不坏,只是时时处处要人记着她是大明星,戏里戏外都想当皇上,那就顺着她点好了。”因正看宫女排练歌舞,九问便问:“你说,上官婉儿会不会唱歌跳舞?” 
“不会吧。婉儿身居高位,最讲究进退有度,大概是不苟言笑的。” 
“那说不定。要是武则天也跟蓝鸽子一个性格,哪天心血来潮来了兴致,颁下皇旨,非命令你唱歌呢?” 
“唱什么?唱‘忆昔笄年,生长深闺院’?”我笑,随口唱了两句。 
九问一愣:“这是什么歌,曲调这样怪?” 
“《倾杯乐》。”我随口答,“宫里人人都会唱……”
话未说完,我已经愣住。我怎么会知道?我又在何处学来这首歌?可是,我的脑海中分明有个清晰的印象:宫廷舞姬梳双鬟花髻,着红裙,以绿巾围腰,轻歌曼舞,身若柳枝。我甚至可以清楚地说出,旁边的乐班子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站坐,而丝竹班的总管是如何谄媚地笑着。 
歌舞早已停下来,人们惊异地围着我,仿佛在看一个天外来客。而我思潮泉涌,如水倾泄,不能自已地叙述着我从未见过的景象——“吹横笛的乐女梳双髻,奏排箫的梳螺髻,其余单髻。她们使用的乐器有笙、琶、箫、瑟、还有阮咸、羯鼓、排箫、和筚篥……” 
“筚篥?”导演打断我,“什么是筚篥?” 
“是类似笛子的一种乐器。”作曲闷闷地答,“可是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人会吹奏。而且,唐艳刚才唱的《倾杯乐》乐谱我见过,是工尺谱,连我也不认识,倒没想到她这样博学。” 
“不,我不认识工尺谱。我只是会唱那首歌。”我唱起来,“忆昔笄年,生长深闺院。闲凭着绣床,时拈金针,拟貌舞凤飞鸾……” 
“好!好极了!”导演兴奋地叫起来,“舞美,服装,音乐,你们都过来,照唐艳的话重新改排,就用这首《倾杯乐》,按唐艳唱的,重新谱曲。唐艳,你往下说,说得再详细些,他们是怎样排座位的,跳舞的人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是不是很暴露?有没有水袖?” 
“没有水袖,是广袖。她们跳的是软舞,有时也跳巾舞,另外,宫里在节日时还会表演健舞,即傩舞,或者拓枝舞。跳傩舞的时候要带傩面具,非人非兽,十分狞厉威严,有种神秘的力量,以此乞求避邪除凶……” 
我停下来,为了自己的叙说而惊异莫明。仿佛有一扇记忆的门被撞开了,许多并不为我曾经历的情景涌上心头,带着五月的花香,带着缥缈的乐声,丝丝缕缕,不着痕迹地闯进我的思维。我好像忽然成了古人,拥有许多古代的记忆,准确地说,是唐代宫廷的记忆。我好像自来便生活在那个权力和政治的中心,对所有的倾轧争夺了如指掌,对上官婉儿的命运如同亲历,在记忆的风中,我嗅到了唐朝牡丹的香气,更感受到了古时战士的英武。我忽然明白,是秦钺,是秦钺把我变成了一个古代女人,使我日渐拥有古淑女的气质风韵。 
正如黛儿所说,爱就像空气一样渗入爱人的每一根神经每一滴血液,将她重新改造。秦钺,也已经重新塑造了我,唤醒了我,在他随着我了解现世的风俗知识的同时,我也随着他而一步步梦回唐朝。 
由于我鬼魂附体般的灵感,剧组的拍摄忽然变得简单起来,原来需要反复推敲的一些细节,诸如音乐、场景、服装、礼仪等,我都可以随口说出,如数家珍。 
我的举止越来越飘忽脱俗,思绪却越来越信马由缰,有时心血来潮,忽喜忽嗔,自己完全不能控制。仿佛电脑中忽然加入一个新软件,功能虽强,却一时不能运转自如。 
一日与九问同游牡丹花园,那里有我喜欢的月洞门儿,雕花的窗棂,亭台水榭,和极高的墙。 
每当看到高高的粉墙,我都总会想起“庭院深深”、“红杏出墙”、“风月情浓”、“妻妾成群”这些词儿,想起“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的旖旎情境。 
如今的西安已经很少见得到有神秘韵味的高墙,就是有,也不是什么高宅深院,绣户朱阁,而多半是庙宇。“曲径通幽处”,往往是“禅房花木深”,于是所有的遐思绮念都被“南无阿弥陀佛”的声声木鱼给敲散了。倒是洛阳,反而比十三朝古都更保有优雅古典的韵味。 
走在花丛中,我随口吟诵:“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九问道:“《翦彩花》。” 
“什么?” 
“我说你刚才念的诗,是上官婉儿的七律《翦彩花》。据说,她这首诗就是在这洛阳宫里做的呢。” 
“是么?我倒不知道。”我愣愣地答。 
九问早已习惯了我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这时候忽然说:“唐艳,我有一种感觉,你好像拥有两个身份,两种记忆。或者说,你根本就是人们常说的‘再生人’,是上官婉儿转世。” 
“婉儿转世?”我失笑,“这话若被科学家知道,准把我抓去解剖。” 
“那倒不会,娱乐圈稀奇古怪的事多得是,大家早已见怪不怪,就是剧组想拿这个来炒作,媒体也会认为是弄噱头,才没人肯信。” 
“所以说我最平凡不过。” 
“可是怎么解释你那些突如其来的灵感呢?这正是你最大的魅力所在。”九问停下来,望向我的眼光忽然变得炽热,“一个不知道自己美在何处的女子,才是真正最美丽的人。” 
他眼中的情感太炽热了,我忍不住后退一步。 
九问随之逼近:“你怕我?” 
“不是,是怕我自己。九问,你是我非常尊重且珍惜的一位好朋友,我怕我伤害了你。” 
九问闻弦歌而知雅意,但却不肯相信,惊奇地说:“你是说我没机会?这怎么可能?”
我看着他。九问也算优秀了,可是比起秦钺,却仍然不能同日而语。秦钺深刻,沉稳,善良,刚毅,他身上拥有的,是现世已经绝迹了的真正男人美德。他是不可替代,甚至不可模仿的。而九问,虽然才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