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欢》第21章


“这事我听说了,但不太可能吧,到底是一家人。”杨妈妈说着心有戚戚焉。
杨竹眉冷笑一下,眼睛里也没有那明快的神色,取代的是嘲讽,“我在这个家里三十多年了,三叔三婶就跟我阿爹娘似的,若不是因为三叔护在心口里,我早就不跟他客气了。”
清若有些茫然地望了清如一下,清如也跟着摇头表示不清楚,老爷子护着的人会是谁?众所周知杨茂辉是老太太的心头肉,剩下这两子一女一侄女,从杨老爷子的态度来看,反而是离家多年的杨茂礼比较常被念叨。可杨竹眉的意思显然这个人不是杨茂礼,而是和杨茂礼利益相左的人。
心念电转,清若不自觉睁大了眼睛,嘴角轻扬,果然和自己猜测的一样,这个人除了急迫想立长孙谱的二叔杨茂昌外,已经不假他人了。只是其中的弯弯绕绕到底有多少,他们并不知道,都说家族大利益纷争多,这小家庭里矛盾也不少。
既然他知道杨茂礼不会过继儿子,可并不能保证不会再生,再退一百步说,其实之前领孩子回家双胞胎就生病的事都是概率,谁说她们就这么容不了人,这一切都是迷信。
“阿公为什么要愧疚呢?”清如憋不住话,终于开声了。
杨竹眉原本凌厉严肃的目光忽然变得柔缓,伸手摸摸清如的脑袋,温声道:“小孩子别管太多,总之你们要乖乖听话,别让你们阿姆操心,你阿姆性子软,又善良,才能养出你们这么乖巧的俩丫头。”
杨竹眉一手拉过一个拥在怀里,表现出无限的温情和母爱。因为自己生的都是儿子,所以对于最疼爱的堂弟的两个丫头,杨竹眉打从心眼里喜欢,羡慕地说:“素节,当年我说过你若生女儿我生儿子,我和你换,你硬是不肯,说怕我被婆家嫌弃。结果呢,你没儿子,我没女儿,一样是遗憾啊。”
清若暗暗拍掌,其实这招不错啊,既然过继儿子,女儿就生病,那当初直接换一个不就好了。不过清若还是很庆幸杨茂礼没有把她们送掉,否则她就没机会待在这个温暖的家里了。
杨妈妈笑着说道:“哪需要换啊,大姐要喜欢,就领一个回去呗,反正我两个嫌吵呢。”
“你嘴里这么说,当我不知道你心里想什么,自打俩丫头会说话后,你就天天教她们念三字经,都把她们当小子养了。别人还笑你生不了儿子,才把女儿当儿子看,你当时还对别人说女子识字是你们孔家的惯例。”杨竹眉打趣地说。
“孔家出才女,杨家出侠女,那我岂不是聪明又厉害?”清如自吹自擂地感叹。
“这丫头,脸皮怎生得这么厚,砌成墙都够了。”杨竹眉被逗笑了,伸手就去掐她水灵灵的脸蛋。
“大姑姑,你不能这么说我的,我是您亲亲的侄女,你说我不好,不间接也把自己拖下水嘛。”清如一脸严肃地摇摇头,教育道。
“噗,瞧瞧这丫头的嘴巴,利得跟刀子似的。素节,这下我可就放心了,有这丫头在,我想他们不敢随便来欺负你的。”杨竹眉见清如扁嘴不高兴,笑得更大声。
清如鼓着腮子,装得跟金鱼似的,清若在旁嘲笑她活该。“大姑姑,有她在,不用紧箍咒也能把孙悟空给念叨死。”
“哈哈哈,若丫头说得对。”杨竹眉笑得更加开怀。
原本沉闷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清若和杨竹眉姑侄二人又把清如给上下调笑了一遍,气得她上蹿下跳,直求母亲救援。就在这时,一个少年从远处走来,背着阳光,竟有种明星出场般耀眼的感觉。杨竹眉一早就发现他了,急忙招手把他喊过来。少年大方地走上前,朝杨竹眉行了礼,又对杨妈妈行了礼,喊了声“大妗”。杨妈妈忙连声答应,“策儿真是越长越俊了。”
“谢大妗夸奖。策儿都长这么大了,大妗还跟以前一样年轻。”发策长得很漂亮,大抵是跟杨竹眉相似,一双剑眉浓黑修长,只不过他眼角有些下垂,柔和了眉目的戾气,下颚圆润,整个人看着便秀气了几分。
不过,相似的脸庞在杨竹眉身上就显得英姿飒爽,在发策身上变成了斯文秀气,清若喜欢发策笑起来的样子,眼睛弯弯的,十分好看。
“小若,不记得我了?”发策对清若笑了笑,令她十分吃惊,“你怎么认得出我们?”就这些天见过的人,不少都把她跟清如弄错,而是发策第一次见面就分辨得出,让她不得不吃惊。
“因为你小时候最缠我。”发策笑道,“身体可大好了?”
清若乖巧点点头,目光定格在发策的笑容里,有些转不开。杨竹眉在旁笑道:“你这丫头,每次要离开,你都抱着你策哥哥哭得可凄惨了,怎么你都不记得了?”清若有些尴尬,摇了摇头,杨竹眉则哈哈大笑,就这件事跟杨妈妈以清若跟发策不得不说的故事为主题展开一系列情景再现,清如跟着凑热闹,不时取笑了清若一下。
只有发策好心替她说话,结果又遭到两个大人没心没肺的调笑,清若恨不得立刻挖坑,把她们都给埋起来。哼!敢取笑她没有经历的过去,但问题是她害羞个屁啊。
最后发策只好出下策,“阿姆,小姨一家在叔公那等你呢!”
第十九章 杨氏宗亲
“小若小如,这是你们桂英姑婆和兰英姑婆,小时候最疼你们了。”杨老太太笑眯眯地把双胞胎往前一推,双胞胎动作一致地行礼问安,礼貌乖巧让两位老太太笑弯了眼,一人搂住一个,不住地夸奖。
“这就是老大的两个丫头啊,长得可真好看,以后一定比她们阿姆还要好看。”桂英姑婆从兜里掏出两个小荷包塞给她们,“给,去买糖吃。”
兰英姑婆也不甘示弱,也掏出两个漂亮的小荷包塞给她们,“我说三嫂子,你真有福气,媳妇儿已经比别人家的聪明漂亮,这俩丫头灵气得跟仙女儿似的。”
“哪里的事。”杨老太太笑眯眯地推托,心里早就乐开花。
“大媳妇呢?”桂英姑婆问。
“刚刚还在的,怎么一转眼,啊,在那边呢!”兰英姑婆回头在人群里搜索了一下,终于在角落里看见杨妈妈被一群年轻的媳妇子围着。
“大媳妇人缘真好。”桂英姑婆感叹道。
“这不都是太久没回来了嘛,好在,他们想通了。”老太太深深地叹了口气,两位姑婆就紧跟着安慰几声,不知谁扯偏了话题,老姐妹三个便开始歪楼。
“阿嬷,我们想去找我阿姆,可以吗?”清如轻扯了老太太的衣角。
杨老太太正和几个老姐妹聊得开心,便点头应允,双胞胎连忙福身行礼,大方礼貌的举止又得了两位姑婆不少夸奖。双胞胎颔首莞尔,好不容易才退出老太太的视线,双胞胎默契地松了一口气,互望一眼,会心一笑。
虽然知道杨家在镇上算是大宗族,可是她们对大宗族这个概念仅限于红楼梦里面那种高门大院才有的人群。想着自家不过是一个南方小镇上的地方宗族,人再多能多到哪里去,可她们没想到的是因为杨老爷子是在木云镇上杨氏一族的第十八代嫡子,同辈分的人大多是庶子出生。而其父又是镇上扬名的商业奇才,所以身份地位都比较特殊。
再加上,杨茂礼是祖上少有的读书人,所以只要和杨家沾了亲都乐意过来道贺。
于是,清若发现,一整个早上杨老太太带她们所认的宗亲族人多半是平时在路上见过的米店面店酒肉店茶行纸行针线行的老板。而且,还有些看着比杨茂礼还要大上十五、六岁胡子花白的大叔们,竟然乐呵呵地过来跟她们攀亲戚,一论起辈分,竟然和她们同辈。
各种亲戚称呼,各种辈分,险些没有把清若给绕晕了,清如倒是应付自如,让清若有些感慨不愧是古代土著,适应能力这么强。出于对杨老太太超强记忆力的折服,清如恭顺地跟在她身后,清若更是秉持她低调为人的原则,她让喊什么她们就跟着喊什么,结果落了一个温顺淳良的美名。
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清若也总算明白为什么宗祠门口的空地为什么会这么大了,再小一点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
“你怎么记得那么多人。”清若对一脸雀跃的清如表示不能理解,难道是因为她白了二十八年?为什么清如的认人能力那么强,一转身她就忘记是七大姑还是八大姨,清如都能一个个地叫出名来。清如则笑着回答:“阿姐记不得也没什么,这些都是新年给过压岁钱的,还有那边那几个,别看他们穿着很旧,其实他们很有钱的。听说在外头都养了姨娘,族里都知道,不过回来孝敬多,大家都没说。”
清若顺着清如指的方向望过去,几个胡子花白的老人站在一起聊天,身着都是普通的外袍,不过腰间的配饰看着不便宜。她斜了清如一眼,不想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