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欢》第8章


搅恕?br /> “看吧,趁大人不在,就欺负新来的妹妹,看我回去不跟阿爹说说,还是阿姆亲自带大的呢,一点都没规矩。”吕氏对清若的反应很满意。
“你倒是说话啊,我什么时候欺负你了,康六嫂,你怎么也不帮我说话,真真委屈死人了!”清曼扯得更用力,那细尖如青葱的手指深深掐入清若的皮肤,疼得她不知怎么开口,只得伸手想把胳膊从她魔爪下救出来。
清若心里吐槽道,我说大姐,我怎么知道这具身体这么怕疼,皮肤嫩得水豆腐似的,怎么经受得住你这种整天需要操劳家务的爪子。心里是这么想,可清若没胆吐槽出声,只能泪眼汪汪地眨着向康六媳妇求救,吕氏她就不指望了,省得她一开口清曼更变本加厉。“堂姐,疼。”
康六媳妇本来安安静静地在旁收拾东西,一回头就看见清若委屈汪汪的大眼睛,心里到底一软,又想到自家男人在杨茂昌那受的委屈,也就硬着气说道:“我说曼姐儿,若姐儿可不比你,你这手劲都快把她的细胳膊掐断了。”说着还上前拉开清曼的手,关心地捋起清若的衣袖,秋天衣服都比较轻薄,再加上清若这白嫩的肌肤,清曼这一扯还真留下了不浅的红痕。
清曼有些心虚,结巴道:“我、我不知道你胳膊竟这么细。”等着那截白嫩如玉肤如凝脂的藕臂,清曼的眼睛都快瞪出来了,不由自主地将手往袖里藏了藏。
“诶哟,真是可怜,都勒出痕来了,若丫头回头我给你带点药膏去,保证立刻消肿了。”吕氏急忙凑过去,拉着清若的手臂一阵唏嘘,手触到她光洁的皮肤竟流露出和清曼一致的表情来。
“没事的,谢三婶关心,堂姐平时操持家务难免力气大了些,是我自己皮肤太薄,不怪她。”清若声轻如莺,还带着少许奶声奶气,听着特别可爱。她都有些情不自禁地自恋起来,不过她可不是开口扮圣母,只是初来乍到总不能就这么结仇,再说了若不给她们下台阶,天知道她会不会又成炮灰。
“瞧瞧,嘴巴多会说话,谁说是傻子了。这要是傻子,别可那些聪明的好上一百倍。”吕氏说话还不忘朝清曼瞄一眼。
清曼不甘示弱地瞪回去,又埋怨地看着清若,“你明明会说话,刚刚我和你说那么多,你怎么不出声。”
“堂姐说太快了。”清若老实回答,其实刚刚她根本没机会开口,清曼就自顾自地接下一句。
“我说话哪里快了,明明是你反应太慢。”清曼不悦地说。
“哦,好像是。”清若配合地点点头,气得清曼险些没吐血。吕氏站在旁边一直看笑话似的等待她们能吵起来,无奈跟清曼这种小丫头,实在懒得开口,清若只巴不得能马上离开。“我出来很久了,再不回去,阿姆要生气了。”
说着清若朝康六媳妇感激点点头,然后快速退出厨房,仿佛多呆一刻都会有生命危险。
第七章 主角BUG
清若绕进自家小院时,看见父母及妹妹正坐在屋檐下闲聊,见清若回来,清如急忙起身跑过去,拉她过来一起坐。有清如这个开心果在,杨茂礼一家几乎不乏欢笑声,清若甚至有些感慨,因为是双胞胎,除了性子,两人几乎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正因为如此,跟清如比起来,清若这个伪萝莉显得太沉闷。
可她不敢多说话,因为对比太明显,她不知道一个九岁的孩子应该是怎么样的心态。与其说错话出丑,还不如做一个乖巧少话的孩子,至少还可以不会引起怀疑。
清如小狗似的嗅了嗅清若身上的衣服,然后紧张地问:“你遇见清曼了,她有没有对你怎么样?”对待妹妹的紧张,清若感到好笑,恼了她一句,“她又不是老虎,能对我怎么样。”
杨妈妈在旁跟着帮腔,“小如,你也学学你阿姐,别整天对你二叔一家冷嘲热讽,好歹人家是你的长辈。”
“阿姆,人家欺负到咱们头上,你还坐视不管吗?”清如不满地说。
“怎么个欺负法,我怎么不知道。”杨妈妈恼她一眼。
“阿姆,别当我是三岁小孩,我听康六嫂说了,当初是老二害阿爹走的,也是他们害你没了弟弟。现在还要来抢我们的家产,阿姆,他们这么欺负我们不就是因为我们家没儿子吗!我们。。。。。。”清如刚说完,立即被杨妈妈扑过去死死捂住嘴,有些生疼地挣扎。
杨妈妈紧张地打量四周,厉声道:“小孩子家懂什么,不许胡说,仔细你阿公罚你家法。”
听到家法,清如的眼睛黯了黯,低头不敢再造次,只能求助地望向清若。清若看了看神色紧张的母亲,又看了看闭眼沉思的父亲,小声问道:“二叔一家好像和康六嫂很熟。”
杨茂礼睁眼回望了清若一眼,见她表情泰然,对她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感到好笑,“康六媳妇和肃三媳妇都是老四房的人,算起来她们还是同支妯娌,而且和你们是同辈。如今你康六哥跟着你二叔在店里帮忙,你肃三哥陪你三叔跑海货,俩媳妇就留在家里帮忙。”清若了然点点头,难怪见到年纪相仿的杨茂礼却要如此恭敬,“咱家是老三房,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嫡支,在族里还算说得上话。”
“我听说之前老二媳妇的侄子来投靠,把康六的差事给顶了去,差点吵到家里来。一定是因为这样才背后说长说短的。小如小若,这是大人之间的事,你们别插手,也不许出去乱说。”见清如委屈地点点头,杨妈妈这才松开手。
清若瞄了毫无气势的清如一眼,心里暗想,果然一物降一物,敢对杨茂礼和老爷子都顶嘴撒娇的人,最后还是折在杨妈妈手上。
“老三房就只剩我们嘛?”趁杨茂礼心情还不错,清若急忙转移话题。
说起家族史,杨茂礼立刻坐直了腰板,满怀激情做了个深呼吸,然后长叹了一口气,才开始讲起。祖上原是海边渔民,后来因意外救了海盗反被赠送一大笔金钱,便举家迁来木云定居经商,曾显赫一时。
后因人口激增,家中产业多由嫡子继承,而三个嫡子中三子杨紫滕经商头脑最好,带领家丁长工出海谋生,养就了嫡子辛苦赚钱,庶子游手好闲,落到最后。家产多被庶子败光,有些不肖则变卖田地店铺远走高飞,等到杨紫滕年迈时,祖业也不剩多少,而自己同两个哥哥则孑然一身。于是,杨紫滕立下家规要求子孙不可娶妾,违者逐出家谱。在某一次外出经商遇上海啸,杨紫滕及两个儿子卷入风暴中,音信全无,等多年后二子来信时,杨紫滕及长子早已过世,二子与当地土著结婚生子,十数年间来过三封信件后便断了音讯。
常年在家当大少爷的三子杨老爷子在得知父兄遇难后,凭借微薄的祖业拉扯养活一家老少和长兄的孤女。
说到自己幼时不愿从商,而跑去读书科考时,杨茂礼无限感慨,“你阿公是个厉害的人,要不然这个家早垮了。可惜我不是当时年轻气盛,一心想着出人头地,一连几次都秋闱落榜,还连累了你们母女。”
杨妈妈的情绪跟着丈夫的回忆高低起落,说到这些年的辛酸,千言万语都消失在丈夫最后一句话里,只得幽幽叹了口气。
难得绕到这个点上,清如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阿爹,既然考不上你就回来嘛,家里又不是养不起我们。再说了,阿爹可以跟二叔他们去店里帮忙。唔,阿姐也这么想的。”清如理所当然地说道,被杨茂礼眼光一扫,急忙又添了一句。
清若有点无奈,每次闯祸总是捎带上她,当她是免死金牌似的。果然,杨茂礼的视线一转,落到清若身上。她干笑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只有科考这条路可以走。”
清若心里希望父亲能放弃,从仕的路是漫长而崎岖的,考了进士必然想当官,当了官自然想爬高,高处不甚寒,恶性更循环。还不如做个平头老百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算是经商也有百八十种东西可以卖。清若自认是个没什么大志气的人,不求生得富贵,只愿死得安乐。
只是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清若实在不敢给予太多奢望。
“小孩子家懂什么,哪有不科考的文人,读了那么多年书不浪费了吗?”杨茂礼眼神有些诧异,但还是笑着摸摸清若的脑袋。
清若抓住了杨茂礼的语病,冒着随时被请法师的危险,说道:“阿爹,书读进肚子里就是自己的,哪里会浪费,而且读书又不是非要科考。就为了一个头衔,阿爹背井离乡一直考试,不也在浪费生命吗?而且。。。。。。”
“放肆!小若,哪有这么跟你阿爹说话的。”杨妈妈不满清若的质问,急忙打断。
杨茂礼显然也被清若的话给吓到了,见她欲言又止,却不敢造次的模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