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花王妃》第9章


“这个!嘿嘿,有空,我会去找您的。”杨宝韵嘴角抽搐几下后,赶鸭子上架般的附和,纤细的手指,一直挠着脑后。
“好啊!那么,妹妹先献丑了。”如烟看上去很高兴。
什么意思嘛!不会是有意为难人家吧,好像人家并不知道她什么都不会呀!她暗自嘀咕。“姑娘请!哦!对了,你要说详细一点,要不我学不会,我可是很笨的哦。”
如烟倒是很心细,一点点的教她怎么吹,好在她读书的时候学过几天123,不一会,她已经能吹出一点点不太连贯的“怪声”
“真好!真好!我会吹笛子了!”杨宝韵兴奋的蹦跳起来丝毫没有大家闺秀的姿态。
“如烟你看!我会吹笛子了。”兴奋之下,她抬头看着如烟。
如烟凝滞了片刻,僵直在原地没有任何反应。
“如烟你怎么啦?”她看着她有些不对劲,一把抓住她摆在胸前的小手,“呀!怎么这么凉。”如烟冰冷似铁的柔荑,着实让她吓了一跳。暮色已经变成青黛色,晚风下,是有些凉意,也不可能冷成这样啊!
“我!。。。没事,我身体一直很弱,这支短笛送你,我,我先回去了。”如烟艰难吃力的说完话,把笛子塞到她手中,转身离去。
“唉!你——我送你——”看着她有些不支的身子,她在她身后担忧的开口,却听见远处一阵焦急的嗓音传来。
“如烟!如烟!你在那里。”一声声担忧焦急的真情呼唤,却在她心头燃起一阵心酸。
乐正景正在焦急的寻找如烟。
“什么时候!我也能拥有这样一段真挚的感情,该有多好呀!”看着如烟消失在暮色里的身影,她露出羡慕的眸光。心里,有些酸!
凝神之后,她看了看手中短笛,那是一只翠绿色精致的玉笛,晶莹剔透,看上去很漂亮,金线缠绕,垂挂了一个精致小巧的绣花香囊,仔细拿在手中看看,那是一朵小巧的并蒂莲,落在清水碧荷之上。
借着暮色,模糊中,她看见笛子末端,有一个模糊的东西,看不清是什么。
匆匆回到凤来阁,借助烛光下,她看见那是一个字。
“景!”看着笛子上的字,她陷入沉思。“难道是他,古代女子示情送荷包,男子定情送玉,这么精美漂亮的笛子,不会是他们的定情之物吧!可是,她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东西送给我呢?”她坐在软榻上沉思。
“小姐!你想什么呢?”小翠看到她出去一趟后回来不再傻笑了,可是一直坐在那里发呆,真怕她有什么事。
“小翠!你说,一个大宅子里,一个女人把她最重要的东西送给另外一个女人,会是什么情况?”她神色凝重的问小翠,弄得小翠十分紧张。
“那!那要看这两个女人是什么关系了!”小翠认真的思考了一会,郑重的回答。
“如果,他们共侍一夫呢?”她目光紧逼小翠
“那就严重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话音未落,小翠已经大声的给出答案。
“啊!”她杨宝韵一下子瘫软在软榻上,“不会这么严重吧!明天我就出去找那个王八蛋去,等到别人把我赶出门的时候,说不定我早就回家去了。如今!小心为上,小心为上!”她暗中盘算。
想到这里,她小心的藏起玉笛,这里看看那里看看,总觉的不太放心。
最后,她让小翠在她袭衣身侧缝了一个专用的口袋。
“这下放心了,总不会有人搜到我里面去吧,再说明天我出去找找,尽快找到那个死王八蛋,找到了,等我在这里玩够本了,咱就‘做’掉他。带着这些东西回去,我的下半辈子,嘿嘿!!就有依靠了。”她摸着腰间的玉笛,在一边邪邪的眯笑开来。
一旁的小翠,满头黑线——
009侥幸三关
宁月国京城大街上,杨宝韵极不淑女的夸张姿势凝成一尊雕塑凝立在街头。
“原来古代的京城大街是这么的热闹,比起二十一世纪钢筋水泥城‘人性化’多了,眼前翻滚游动的全是人群。
一大早,她在小翠的帮助下穿好衣裳,自己动手梳起一个马尾,,拦腰对折挽起,一个在小翠看来十分怪异的髻完成了,简单的几根绸带扎紧,看上去整个人活跃很多。
这两天过的!头上的饰物比脑袋还沉,真他妈的受不了。
最欣喜的是,一早丫鬟过来传话,原本今天敬茶的“工作”不知道什么原因,改到一个月后进行,杨宝韵一早就雀跃的“迸”出王府大门来到街头。
装扮倒是勉强过的去,可是,她开放自由的走路姿势,还是引足了回头率。从来没有感觉过自己这么耀眼,当然,她心里乐滋滋的。
“咦!前面一群人在看什么,这么这么多人挤着看。”她留意到一面大墙面前本人群挤的水泄不通。“这个热闹我得凑凑!”
拥挤的人群,一直往前凑,身体的娇秀,在这个时候,显得是那样的让她恼火。
奋力挤了三次,都被人流甩出人群。
站在圈外,她无奈的踮脚跳跃,任然不济于事。
“哎!有了,她忽然从腰间拿出几块碎银子,抛洒在人群不远处。
“谁的银子掉了!”同时的,她大声的叫嚷起来。
“我的!”
“我的,我的。”
。。。。。。
霎时间,大多数人们拥挤的方向做出了180°的大改变。
“嘿嘿!有钱就是好办事!”她得意的咕噜了一句,双手背后,迈着方步走到高墙前面。
“公告!城南三里小寒潭,冷面公子以诗会友,答对一题。可得赠银十两,凡得见公子一面者,赠银五十两。写诗?咱可不会。可是——”她乌黑的眼眸目光一亮,“咱去瞧瞧热闹怎可以吧!”
她兴奋华丽的一个漂亮转身。
“啊!——”惊愕,爬满面容。
刚才接踵而至的川流人群的大街上,空无一人。
“这怎么回事?”她正在犹豫中间,远处传来一声叫喊。
“当家的!别管豆腐铺了,快点去捡银子去。”
十两银子?足够一般的富贾之家一年的生活开销了,能不让人动心么,话说回来,他们这里人真是太有才了,人人都会吟诗作对么?
疑惑覆盖住惊愕,她赶紧撩开裙摆,迈开大步,奔向人群后面。
除了城南不到一公里处,几个家丁摸样的人坐在一条长桌后面,身后一条锦带横幅上有一句起眼绝句: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
一群人正在横幅下面苦思冥想。
“我有了!”人群里,一个书生摸样的人高举起长臂,大声呼喊起来。
“好!公子请来这里,写下你的答案。”书生激动的上前去,在桌案旁边写下两行字。
一个家丁摸样装束的人拿起纸张细细的看过一会。
“好吧!虽然有些勉强,还算过的去。”说完给他一块木牌,和一袋包裹好的十两钱袋。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书生摸样的年轻人连声称谢,转身离去。
“哎!你可以去答第二关的题目了,你不要走啊!”一个家丁大声叫喊起来。
“不用了,有了这十两银子,我娘的病就有救了,不用了。谢谢老爷”年轻书生一边往回跑,一边激动的高喊。
“嘿!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是贪财才来这里的。”杨宝韵本来没有指望自己会做什么诗,看热闹而已。无意中抬眼往条幅上望去。
“咦!这不是缪氏子的《赋新月》么!”她记得以前读过这首诗。
“对不起,请问!可以引用原著么?”她走到台桌前,礼貌的问话。多年的客服经验,让她习惯,与人交谈,要面带笑容,礼貌恭谦。
“原著?”台后的几个人面面相觑。“这么说小姐见过诗文的下句?”他们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
“是啊!小时候上学的时候读过!”她如实回答。
台后的几个人更是惊讶,难以置信的样子。“小姐请在这里写下。”一个家丁拿起毛笔恭请的姿势。
“我说说看,你们自己写吧!”她脸色微红,为了掩饰窘态,她背过身子。
家丁一看,有些惊讶,这里的女子自小读过书,已经是不多见的,加上她转身,看似十分傲慢。这气势,他们更是不敢轻易得罪。
“好!小姐请讲。”
“时人莫道娥眉小,三五团圆照满天。”她背出这首诗。
几个家丁一阵愕然,这两句不仅接的工整,此情此景,还很狂妄。
娥眉,好像正是指她自己,照满天,天!在古代就是皇帝,是天子,眼前这个女子怎么有这样大的胆子,敢“照满天”
家丁恭敬的把木牌钱袋交给她手中,恭请她去下一关。
她没走出多远,两个家丁立刻悄悄咬起耳朵。说完,一个匆匆往远处走去,一个偷偷跟在她身后。
一个如此美貌狂妄的女子自然也引起群众的注意,有些人放弃答题的机会,怂恿的跟在她身后。
又过了将近一里地。
一条台桌上摆着一个石榴在玉盘中间。旁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