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夜谈》第14章


他身旁的宫人伸手来接,打算试药,他却摆了摆手,亲自接过药碗,将里面的汤汁一口饮干——他是我见过的最平和的病人。
在跟叔叔学医的这些年里,我见过无数个垂死之人,他们不是惶恐难眠就是暴躁如雷,流露出对死亡的恐惧与对生命的留恋。
只有秦冉,一如我初见他时的那个样子:眉头微微地皱着,视线放得很悠远,素白的脸上没有表情,看不出喜怒。
叔叔替他针灸,他从不喊疼,按时服药,从不拖沓,就这方面而言,他是个很配合的好病人,但是,另一方面,他却不肯躺在床上修养,依旧每日去校场练兵,去军营巡视,不仅如此,因近日天气骤冷,眼看寒冬将至,他还亲自带人去贫民窟发放棉衣。
叔叔为此很头疼,屡屡劝阻,最后秦冉问:“我若安心休养,可活多久?”
“一年。”
“躺在床上碌碌无为的一年,与鞠躬尽瘁的几个月相比,该选择什么,先生心中也已有答案了吧?”他说那话时依旧没什么表情,目光很淡,淡的让人觉得他下一刻就会消失。
叔叔就此无言,再不拦阻。当秦冉外出时,便叫我跟在他身边,以防不测。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这个六年前便已见过的天之骄子,在我心中变得逐渐丰富,不再只是之前那个单薄的骑马影像。
首先,秦冉,是不会笑的。
我本以为他是为了维持皇家尊严,故不对民众笑,如今近在咫尺的侍奉着,才知道,他对谁也不笑。
他的眉心永远轻轻的突起,他的目光永远很淡然,让人觉得很不可亲近。但他也从不责骂下人,可以说,是个不难伺候的主子。
有次有个宫女打破了他常用的砚台,被嬷嬷责罚,他看见了淡淡地说了句算了,使那宫女免于受罚;又有次公公瞌睡时大意烧了帐幔,将他从梦中惊醒,亲自取被扑火,事毕未加怪罪就匆匆上朝,途中我见他脸色发青,极其难看,便劝他不要去了,他看我一眼,摇摇头,我再劝,他终于道:“我若不去,父王会担心。”
灯笼的灯光映得马车中的一切都明明灭灭,他凝望着摇曳的灯光,低语喃喃:“若我能活久一些便好了。”
我服侍他那么多天,第一次听他提及自己的病情,先是惊讶,复又悲伤,心里某个地方像被挖走了一块,再难将息。
大概是我的脸上写满怜悯,因此他的目光落到我脸上时,便问道:“你在为我难过吗?”不等我答,他又道:“没有必要。我这一生,贵极天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洁身自好,没有任何污名,便是此刻就死了,亦已无愧天地,无愧己心。”
我定定地凝视着他,心里一个声音无比哀伤:这个……就是姐姐爱过的人啊……姐姐爱慕了一辈子的人啊……
诚然,如他所言,他这一生辉煌高洁,无愧天下,但却亏欠了一个人——
那就是,我的姐姐。
秦冉,你亏欠了我姐姐,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第二日,我跟着他前往郊区赈灾。
天色阴霾,大风呼啸,天气非常糟糕。侍卫布置妥当,村民听说有衣可领,纷纷在桌前排起长龙。秦冉就亲手将棉衣一件一件的递到他们手上。
风沙满天飞,我被吹得几乎睁不开眼睛,而且又冷,搓搓发僵的手指,忍不住轻声抱怨道:“这种事情交代下去就可以了嘛,为什么殿下要亲力亲为呢?”明明都病成这样了……
他摇了下头,没有回答我的话。
如此一直从未时到酉时,当最后一件棉衣也交到百姓手中后,他才转身上车。
我闷闷地跟着上车,却在这时,听见他说道:“还差三百七十六件。”
“什么?”
他却又沉默了,仿佛刚才那句话只是他的自言自语,与旁人毫无关系。我从没见过这么不喜欢说话的人,有点气馁,又有点不甘,便道:“刚才一共发放了四百多件棉衣,但是依我看,里面真正需要的人,都不到十分之一。”
他果然被我勾起了兴致,朝我望来。
我微微一笑,解释道:“据我刚才观察,领衣服的人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喜欢占便宜的人。听说有衣服领,不用花钱,就不管需不需要,全都跑来领一件;第二种,是被迫来的,必定是村长跟他们说,九皇子要发棉衣啦,每家每户都给我去两个人捧场,免得到时候九皇子带着衣服来了,却没有人领,那多没面子……”说到这里,我注意到他的表情果然起了些许变化,哎呀哎呀,生气了吧?“第三种,才是真正挨饿受冻需要这些衣服的。不过,由于队伍都被前两种人给占了,他们能不能轮得上都是个未知数呢。”
我睨着他,满心盼他发火,真想知道这个人,究竟有没有情绪可言。可他的目光闪烁了几下后,又归复平静,淡淡道:“没有关系。”
“咦?”
“千古以来,但凡说到赈灾二字,必然包含着绝大部分的浪费。银子被贪污,米粮被偷食,衣服被毁损,到得最后,真正能送到对方手中的,不过十分之一。”他从袖中伸出骨瘦如柴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披风,不知是不是错觉,我竟似看见,他眼底闪过一丝温柔,“对我来说,真正的目的便是那十分之一。十个人里只要有一个人需要,我就愿意为了那一个人,而准备上十件棉衣。”
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这位皇子,远比我更洞悉世事,也更宽容。在他身上,我看不到半点纨绔子弟所有的缺点,虽然有点拒人千里,却有一颗温柔的心。他是个真真正正的好人。
只可惜,这么难得的皇子却要死了。
只要一想起他就要死了,我的心就会很痛,非常非常的难过。我真希望上天能够大发慈悲,让他的病好起来,如果可以,我甚至觉得自己替他受罪都没有关系。
可惜,天不遂人愿。
那一天回去后,他就陷入昏迷,高烧不退。我守在床头寸步不离,用毛巾浸了冰水为他拭汗,他的眉头不住蹙动,像是坠入了什么梦魇,然后突的伸手,抓住我的衣袖。我连忙唤道:“九皇子?九皇子?”
“还差……还差……”
“什么?”
他的声音非常低哑,我附耳仔细聆听,才辨别出他说的是还差三百七十六件。都这种时候了,竟然还在想棉衣的事。我鼻子一酸,应道:“我这就让人去发,三百七十六件对吗?放心,一件都不会少。”
他一直摇头,手脚发抖,也不知道有没有将我的话听进去。
如此过了一夜,期间我坚持不住,合了下眼,待得惊醒过来时,就发现——他醒了!
他保持着平躺的姿势一动不动,只是睁着眼睛望着头顶上方的帷帐,瞳仁深深若有所思。
我又是惊讶又是欢喜,连忙奔去告诉叔叔,叔叔立刻为他诊断。我本以为他逃过一劫就该否极泰来,却见叔叔的脸色越来越沉重,一颗心也不由自主地跟着沉了下去。
秦冉开口道:“我是不是大限到了?”
叔叔放下他的手,满脸愧疚。
秦冉又道:“其实我自己知道,我现在是回光返照。”
叔叔啪的跪倒在地,磕头不止。
秦冉托住他的胳膊示意他起身,淡淡道:“我有一个心愿未了,还望神医去父皇面前为我求取。”
叔叔流泪道:“老夫誓死为殿下完成!”
于是,秦冉就说出了他的心愿,一个让全天下都震惊的心愿——
他要回北疆。

“动物里,有种叫象的毕生尊严,包括死亡的时候。当它意识到自己即将死去时,就会离开象群,找一个地方将自己埋起来,而那些象冢全都非常隐蔽,因为,它不允许自己的象牙落在鸡鸣狗盗之辈手中。九皇子毕生倾战于北疆,功成于北疆,如今,更愿薨在北疆,望吾皇成全。”
叔叔用以上这番话,最终说服了秦王。
于是,第二日,秦冉便带着一小队人,乘着马车踏上了前往北疆的道路。我依旧是随行侍奉的婢女,亲眼看着他迅速憔悴,再对比六年前那个炎日下骑在马上的少年是何等的眉目如画,清贵无双。也许始终没有变的只有他的眼睛,依然那么明亮。叔叔说,他那是提着最后一口气,要坚持到了北疆才瞑目。
我听了那话后,一方面希望这条路就这么一直一直走下去,永远到不了北疆,那样他就不会死;但另一方面却又不忍心看他遭受病魔的折磨,希望能让他快点解脱。就在我无比矛盾的心态中,北疆,终于还是到了。
我扶着他走下马车。时光随着眼前的场景,让人产生一种身在梦中的错觉。我看着前方巍峨的山峦,辽阔的平原,和坚固的城墙,想着六年前,十三岁的他是如何在最危难时挺身而出,然后告别父母家乡,来到这个只有硝烟的地方;又是如何在强大的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