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的故事(完结)》第2章


了。
在台北亲友的聚会里,常常会遇到许多我过去不认识的人,他们对我刚出的书
《撒哈拉的故事》里的每一篇,每一个细节,每一件小事,甚而每一句话,都
好似背通过了似的熟悉。
这种情形,令一个远方归来的游子惊讶、木讷,再而更觉得惭愧而不知所措。
我所能说的,也许只是一句普通的谢谢,但是这份关怀,却成了我日后努力写作下
去的力量。
我一向没有耐性,尤其讨厌把自己钉在书桌前爬格子,但是当我回国第一天,
我听到居然有许多学校的同学,整班整班的在预约我的新书时,我的心一样受到了
感动。
许多人对我谈起《撒哈拉的故事》,更令我惊讶的是,我过去只期待著大人看
我的书,没想到,竟也有小学生,托了我的侄儿和外甥们,要请他们带著,来拜望
这个沙漠里的姑姑。
我多么为这一个发现而骄傲欢喜,我真愿意我也做一个小朋友的三毛,因为《
圣经》上一再的说“你们要像小孩子,才能进天国,因为天堂是他们的。”
亲爱的小读者,我是多么的看重你们,但愿三毛的书,能够在沉重的课业之外
,带给你们片刻轻松的时光。
如果朋友们还没有厌倦了这个如我一样的小人物三毛,我愿意不断的做一个说
故事的人。我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因为我没有学问,但是,我愿意在将来的日子里
,仍做不断的努力,以我的手,写我的口,以我的口,表达我的心声。
也许有时候我会沉寂一阵,不再出稿,请不要以为我是懒散了,更不要以为三
毛已经鸿飞无痕,不计东西。
如果我突然停顿了,那只表示我在培养自己、沉淀自己在告诉自己∶写,是
重要,而有时搁笔不写,却是更重要。
目前我仍有写作的兴趣和材料,我因此仍要继续我过去已经开始了的长跑,但
愿在不久的将来,当三毛一本一本的新书出版时,使爱护我的读者看见我默默的努
力。
我的书在短短的一个半月之内,已经出了第四版了,我要感谢读者对我的支持
和鼓励。在我,写作的本身,并不是为了第三者,更不是为了成名。但是,因为读
者热烈的反应,使我一个平凡而简单的家庭主妇,认知了今后要再努力去奔跑的路
,这是我一生里要感谢你们的啊!
下个月,我为了对家庭及对丈夫的责任,不得不再度告别我的家,我的国,回
到千山万水外的北非去。我是多么的不舍,也多么的不安,不能给每一个爱护我的
朋友充足的时间,来聚一聚,谈一谈。
我的朋友,我们原来并不相识,而今也不会相逢,但是人生相识何必相逢,而
相逢又何必相识。
在台北,我不觉得离你们近,在非洲我也不觉得离你们远,只要彼此相知欣赏
,天涯真是如比邻啊!
我再谢谢你们的关爱,请不要忘记,三毛虽然是个小人物,却有一颗宽阔的心
,在她的心里,安得下世界上每一个她所爱的人。
给我生命,养我长大,不变的爱护著我的双亲,他们给了我一个永远欢迎我的
家,在这个避风港里,我完全的释放自己,尽情的享受我在外得不著的温暖和情爱

感谢上帝,给了我永恒的信仰,她迎我平安的归来,又要带著我一路飞到北非
我丈夫的身边去。我何其有幸,在亲情、友情和爱情上,一样都不缺乏。
我虽然常握著我生命小船的舵,但是在黑暗里,替我挂上了那颗在静静闪烁的
指路星,却是我的神。他叫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我心的深处,没有惧怕,没
有悲哀,有的只是一丝别离的怅然。
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习著去爱每一个人,每一个世上的一草一
木一沙。
谢谢你们,没有见过面的朋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平安喜乐
三毛上
沙漠中的饭店
我的先生很可惜是一个外国人。这样来称呼自己的先生不免有排外的味道,但
是因为语文和风俗在各国之间确有大不相同之处,我们的婚姻生活也实在有许多无
法共通的地方。
当初决定下嫁给荷西时,我明白的告诉他,我们不但国籍不同,个性也不相同
,将来婚后可能会吵架甚至于打架。他回答我∶“我知道你性情不好,心地却是很
好的,吵架打架都可能发生,不过我们还是要结婚。”于是我们认识七年之后终于
结婚了。
我不是妇女解放运动的支持者,但是我极不愿在婚后失去独立的人格和内心的
自由自在化,所以我一再强调,婚后我还是“我行我素”,要不然不结婚。荷西当
时对我说∶“我就是要你”你行你素”,失去了你的个性和作风,我何必娶你呢!
”好,大丈夫的论调,我十分安慰。做荷西的太太,语文将就他。可怜的外国人,
“人”和“入”这两个字教了他那么多遍,他还是分不清,我只有讲他的话,这件
事总算放他一马了。(但是将来孩子来了,打死也要学中文,这点他相当赞成。)
闲话不说,做家庭主妇,第一便是下厨房。我一向对做家事十分痛恨,但对煮菜却
是十分有兴趣,几只洋葱,几片肉,一炒变出一个菜来,我很欣赏这种艺术。
母亲在台湾,知道我婚姻后因为荷西工作的关系,要到大荒漠地区的非洲去,
十二分的心痛,但是因为钱是荷西赚,我只有跟了饭票走,毫无选择的余地。婚后
开厨不久,我们吃的全部是西菜。后来家中航空包裹飞来接济,我收到大批粉丝、
紫菜、冬菇、生力面、猪肉干等珍贵食品,我乐得爱不释手,加上欧洲女友寄来罐
头酱油,我的家庭“中国饭店”马上开张,可惜食客只有一个不付钱的。(后来上
门来要吃的朋友可是排长龙啊!)其实母亲寄来的东西,要开“中国饭店”实在是
不够,好在荷西没有去过台湾,他看看我这个“大厨”神气活现,对我也生起信心
来了。
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荷西下班回来总是大叫∶“快开饭啊,要饿死啦
!”白白被他爱了那么多年,回来只知道叫开饭,对太太却是正眼也不瞧一下,我
这“黄脸婆”倒是做得放心。话说第一道菜是粉丝煮鸡汤,他喝了一口问我∶“咦
,什么东西?中国细面吗?”“你岳母万里迢迢替你寄细面来?不是的。”“是什
么嘛?再给我一点,很好吃。”我用筷子挑起一根粉丝∶“这个啊,叫做”雨”。
”“雨?”他一呆。我说过,我是婚姻自由自在化,说话自然心血来潮随我高兴,
“这个啊,是春天下的第一场雨,下在高山上,被一根一根冻住了,山胞札好了背
到山下来一束一束卖了米酒喝,不容易买到哦!”荷西还是呆呆的,研究性的看看
我,又去看看盆内的“雨”,然后说∶“你当我是白痴?”我不置可否。“你还要
不要?”
回答我∶“吹牛大王,我还要。”以后他常吃“春雨”,到现在不知道是什么
东西做的。有时想想荷西很笨,所以心里有点悲伤。
第二次吃粉丝是做“蚂蚁上树”,将粉丝在平底锅内一炸,再洒上绞碎的肉和
汁。荷西下班回来一向是饿的,咬了一大口粉丝,“什么东西?好像是白色的毛线
,又好像是塑胶的?”
“都不是,是你钓鱼的那种尼龙线,中国人加工变成白白软软的了。”我回答
他。他又吃了一口,莞尔一笑,口里说道∶“怪名堂真多,如果我们真开饭店,这
个菜可卖个好价钱,乖乖!”那天他吃了好多尼龙加工白线。第三次吃粉丝,是夹
在东北人的“合子饼”内与菠菜和肉绞得很碎当饼馅。他说∶“这个小饼里面你放
了沙鱼的翅膀对不对?我听说这种东西很贵,难怪你只放了一点点。”我笑得躺在
地上。“以后这只很贵的鱼翅膀,请妈妈不要买了,我要去信谢谢妈妈。”我大乐
,回答他∶“快去写,我来译信,哈哈!”
有一天他快下班了,我趁他忘了看猪肉干,赶快将藏好的猪肉干用剪刀剪成小
小的方块,放在瓶子里,然后藏在毯子里面。恰好那天他鼻子不通,睡觉时要用毛
毯,我一时里忘了我的宝贝,自在一旁看那第一千遍《水浒传》。他躺在床上,手
里拿个瓶子,左看右看,我一抬头,哗,不得了,“所罗门王宝藏”被他发现了,
赶快去抢,口里叫著∶“这不是你吃的,是药,是中药。”我鼻子不通,正好吃中
药。”他早塞了一大把放在口中,我气极了,又不能叫他吐出来,只好不响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