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鬼敲门》第33章


王老太太一直陪同儿子王有福坐在我的左侧,现在才开口说:“师父,你就跟年轻人说一声。那个年代兵荒马乱,人心不稳。他在我们村里遇害,算是我们西台村人对不起他,求它愿谅。我们村里人一定会替它重新安葬,让它在阴间过得好。”
村长神色不安的赞成说:“虽说是何霸头干的坏事,但跟我们西台村脱不了关系。石师父,你就跟年轻人说一声,让它放心,我们会替它好好的安葬。”
我虽然没有经历那个恐怖的年代,但是也听得没改革开放前,人与人互相批斗,互相谋杀得厉害,真的死了很多人。反正这是社会的悲剧,人间的惨事。
尽管它被人勒死,但是不应害它人。
我厉声的质问:“生死由命,富贵在天。赵军,你即使被人害死,也是你命中注定。张大庆一家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你害得他家老婆早死,儿子发疯又失踪。你害人,也是害你自已,让你永世不得超生。”
“张大爷的父亲是个帮凶,曾把我尸体埋藏到这里来。”赵军哭诉的说,“后来,发大洪水时,他下河里抓鱼,我就把他拖到水里淹死。”
我顿时恍然大悟,果真报应不爽,忙问:“张大爷,你爸是不是在水里淹死的。”
张大爷茫茫然的说:“是的,我爸在河里抓鱼时,脚抽筋才被淹死的。”
村里人更是觉得奇怪,为什么会谈到张大爷的阿爸。村长马上追问说:“石师父,张大老爷是个老实人,从来没跟人吵嘴打架,村里谁家的红白喜事,只要叫他一声,都会帮忙。他不可能会杀害这个年轻人。”
王大娘附和的赞成说:“张大老爷是个好人来的,虽然不爱说话,但是谁叫干活就马上答应。怎么可能会杀人,我不相信。”
另外一位大娘请求说:“师父,张大老爷真是个好人。淹死的时侯,村里人都是集体送葬的。你问问年轻人,到底发生什么事?”
我朝赵军瞅去时,听得它说:“张大爷的阿爸不曾杀害我,也不知道是死人。但是他背着我的尸体,就扔到这里来埋藏,我的血曾滴到他的身上。”
张大爷解释说:“我还记得小时侯,是跟阿爸睡在一起。有一天半夜里,何霸头敲响家门口,说是他家的母猪死了,让阿爸帮抬去埋葬。没多久,我爸出门回来的时侯,我看到他的衣服都是染着鲜血。阿爸就跟我说,死猪就装在麻袋里埋葬在这个地方,说是会传染,叫我以后不许来,也不许告诉别人。”
赵军赶紧哭诉说:“就是他扛着我去埋掉,他是帮凶。”
看来张大老爷过度老实,也没有产生疑惑。那么想必这件事跟他没关系,又不是他亲自杀人的,为什么要找他报仇。
我正要询问时,听到它说:“张大老爷分到银两,就是我的钱。”
“冤有头债有主,你是害错人。”我生气的诉责说,“人家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把你扛到这里来安葬,算是让你有个安身的地方,你怎么能恩将仇报。”
“有人来调查我的死因了,他知情不报,他就是帮凶。”赵军辩护说,“如果他能说出真相,即使我不能起死回生,至少我能回到家乡,安葬在先祖的身边。”
或许这就是孽缘吧,有时侯做好人,也不会有好报。
☆、第三十三章 有真情的鬼
我看着它泪惨惨,哭哭啼啼,想必是巨大的苦衷,就问:“你死后,为什么不尽快转世投生?却留在阴间变成恶鬼出来害人。”
“师父,我家里有怀孕六月的妻子,而且是个双生子。”赵军伤感的说,“我阿妈还有她们母子三人,都是依靠我养活。我是挂念妻子和孩子们,想照顾他们。我不能这么忍心的走了,呜呜呜。”
我听着他悲切的哭泣声,最后问一句道:“你的心事我已经知道了,我会帮助你。你把张大爷的傻儿子张宁扔到哪里去了?”
“我没有扔掉他。我上他的身体,回家乡找我的妻子和孩子。”
“你先吃饱东西,穿上干净的衣服,住在漂亮温暖的房子里休息。”我安慰的说,“等我找到你的家人,再把你接走。你已经死了有五十年,应当尽早投生。”
“呜呜呜,多谢师父。”
村里人都同情张大爷一家,集聚在开会后,凑上路费让我带人去找张宁回来。同时,想找到赵军的家人,要把他的骨头带回家乡重新安葬。
因为村里人十分迷信,以为年轻人的鬼魂十分凶险,不宜葬在村子附近。
村里人聚集商量后,派人跟我到外地去找人。有报名的几个人当中,我就选中王有福陪我去。
就这样,我就带着王有福,一起搭班车前往和常县上领镇去。现的和常县已经变成大城市,上领镇变成一个繁华的主城区。根据赵军所说的,民主路东一巷六十三号房,就是他的新家。
那个民主路是一片城中村,东一巷是一幢幢征地后,政府安排的安置地,分别盖起一幢幢五六层高的楼房。我和王有福看着门牌,终于找到六十三号的门房。
门前的石凳前,坐着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家,拿着竹扇在聊着闲话,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显得她们的生活安逸富足。
王有福上前询问:“请问阿婆,你们知道赵子仁和赵子德的家在哪里吗?”
一位拿着竹扇,脸旁清瘦白静的阿婆,止住笑声问:“他们是我的儿子,现在都不在家里。请问你们是谁?怎么没见来我家作客。”
王有福假意说:“我们是他的朋友,有事情找他。”
“哎呀,我大儿子去他外婆家看望生病的小舅子没回来,小儿子在工厂里忙着。”老阿婆站起来说,“你们先进屋里来喝水吃饭,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给他们。我都老了,记不住他们的手机号码,就张帖在墙壁上。”
我听到老人家这么说,就知道是一位和蔼可亲,心质纯朴的人家。若是换作其它人,肯定会警惕性极高,对陌生的人产生怀疑戒备。
老人家推开半掩的铁门,高兴的邀请我们进去,然后说:“这间是大儿子家,旁边是小儿子家。你们是什么人呀,每年七月初九是我们当地的传统节日,亲朋好友都互相走访来喝喜酒,就是没见到你们来过。”
王有福直接说:“阿婆,你的名字叫苏三娘吗?”
老阿婆吃惊不已,睁大双眼的瞅着王有福和我,忙问:“苏三娘是我的小名,都有几十年没人这么叫我。你们怎么知道?”
我不想让她产生怀疑害怕,就说:“阿婆,我们是有事情找你。你先把房门关起来,不要让别人听见。”
阿婆又是吃惊,忙问:“为什么?”
王有福安慰说:“阿婆,你不要害怕,我们不是坏人。我想问一问,你老公赵军是不是死在开县的金条屯?”
阿婆听后,更加惊骇的点头说:“是呀。当年我老公在开县的金条屯失踪,不知是死是活。现在都找不到人。别人都说,他是被人害死了。但是,我希望他是活着。”
听到她这么说,我就更加确认的说:“阿婆,你去叫你的两个儿子来吧,我们有话跟你说。”
“你们这么年轻,怎么知道这件事。”阿婆惶惑的讲,“如果他没有死,这五十年来,想必在外面已经娶妻生子,子孙都满堂了。”
我把一个雕刻着苏三娘的玉坠,递到她的面前。老阿婆看了又看,顿时惊愕万分的说:“这是我送给老公的定情玉坠,清楚的刻有我的名字,怎么在你们的手中?”
我冷冷的说:“这是我们在他的坟墓里挖出来的。”
“坟墓。”
“他已经死了。”
老阿婆一听,头皮发麻两眼昏花的惨叫一声,差点昏倒在地上,吓得王有福赶紧扶住她,让她躺在沙发上。门旁的老太太们听到刚才的尖叫声,赶紧进来看个究竟,吓得她们以为我和王有福是坏人,叫骂不停。
莫约半个小时,老阿婆的两个儿子孙子孙女,以为老太太出事,一大帮相继的赶回家里。
就这样的,我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一遍后,哭得老太太昏倒几次。两个儿子就想马上去看日子,要把阿爸的坟迁回来。
这个老阿婆真是有情有义的贞妇,怀着双胞胎在家里待着在外做生意的丈夫。谁知道就这样被人谋财害死,丢下她和怀中的孩子。由于不知道丈夫是死是活,她也没有改嫁,一心一意的照顾着两个儿子。算两个儿子有骨气,大儿子赵子仁是个当官的,出任南城开发区的区长。小儿子是开办电子厂的老板,都会挣钱过日子,让老阿婆能够安享晚年。
听老太太讲,几年前,就有一个傻男孩经常在她家附近讨吃的,甚至半夜三更来敲她的家门。老太太算是仁慈,没让两个儿子打他,反而经常给他吃穿。后来,就干脆把他送到和常残疾救助中心去。
如今的张宁,虽然有点傻,脑袋不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