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卫鞅大帝》第110章


要说对山东六国的了解,景监远胜于嬴渠梁。景监一时间猜不到卫鞅的意图,只因为卫鞅没有告诉他数量,他理所当然的联想到君上举起锄头挖一个粪坑的优美姿势。
景监点点头,显然是在承认卫鞅脸皮厚。
卫鞅很是无奈,只好发作,将他赶出家门。
景监跟进门来,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向卫鞅问生铁和铁制农具的事情。在政事堂上,嬴渠梁同意了卫鞅的建议,让景监办那两件事,景监只能回过头来,着落在卫鞅头上。可卫鞅绝口不提,他也只能改日再来。
回到后院,卫鞅许多天以来,第一次舒心的笑了出来。
采薇已经到达,叫了一声六哥,就紧紧的抱住卫鞅。
在秦魏边境分别之后,采薇带着黄虎小队,白鼠小队,引开魏国的士兵,不料迎来一队魏国密探。魏军以为他们是秦国密探,是以针锋相对的调动了密探前来。经历一番猫抓老鼠,老鼠戏冇的游戏。采薇等人这才绕了一大圈,改道进入秦国。
“八哥呢?我们是看到他在栎阳城墙上留的记号,才找到这里来的。”采薇问道。
卫鞅放开采薇,看着她略显消瘦的脸,说道:“八哥穷极无聊,到处闲逛去了。采薇,好生歇息一阵子,看你瘦了。”
采薇摇头,道:“我来栎阳的路上,顺道卖了两支商队,一支是韩国来的,一支是魏国来的。幸亏我名头大,报上名号,报个交易数目,就把他们带来栎阳。如今他们正在城东筹建栎阳城的常氏商社的货栈。”
卫鞅心里一酸,采薇这么一刻不肯歇息就展开生意,只因为雪儿。只有他们这一伙人拥有足够的实力,才有机会为雪儿报仇。他们的仇人,魏国太子魏申,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魏国。如果仅仅是秦国这种穷国,或者卫国那种小国,她早就建议卫鞅,调集常氏商社的所有资金,将那个国家的经济击溃。可惜,那是魏国,即便是纠集了六大巨商,也无力撼动魏国分毫。
“山东六国来的商队,中间难免夹杂有各国的密探,你要当心。”卫鞅轻松的一笑。
采薇笑道:“魏国的商队,有两个密探,已经被我赶走了。”
卫鞅含笑点头,道:“那便好,隔壁就是白门商社,你有空就找他们交接我们的资产。钱财的话,白羽也许还没大量帮我们送到,有多少就先花多少。”
采薇道:“路上我还捡了一个人,被蛇咬了,躺在路边,我们把他救了。年纪轻轻的,说是入秦的士子,六哥,跟你一样。”
卫鞅打趣道:“帅哥?”
采薇不晓得帅哥的含义,道:“什么是帅哥?”
卫鞅拿自己的脸和身材做比划,说道:“就是跟我一样,长得十分英俊的人。”
采薇想了想,点点头,道:“是。”
卫鞅从头到脚扫了采薇一眼,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头,道:“不行。”
采薇脸上一红,嗔道:“六哥,你在说什么啊。”
卫鞅认真的说道:“你才十七岁,再过两年吧,不能太早。”
采薇气得险些忍不住出手,将卫鞅放倒。
卫鞅一看情形不对,显然是蠢蠢欲动,连忙说道:“叫什么名字,那国人?”
采薇道:“魏国人,叫做尸佼,一到栎阳城门口,就被秦国人接走了。”
卫鞅笑道:“魏国士子也会入秦,倒是奇了怪了。尸佼,我记住了,改天见了他,好生看看。”忽然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点熟悉,道:“你说他叫什么?”
采薇道:“尸佼。”
卫鞅不禁失笑,尸佼,先秦诸子百家之一,不正好是老子的徒弟么。说道:“我听说过此人,好刑名之学,有才华。这样子,他知晓你是常氏商社的人了吧,你花钱暗地里扶植他。投资货物,不如投资别人当官,这笔生意有得做。”
采薇笑道:“好,我好歹是他的救命恩人,他在我面前,没有看轻商贾的本钱。”
又道:“交接了货物,午后便去见栎阳令。”
卫鞅奇道:“作甚?”
采薇道:“催债,秦国还欠着我们五万金呢。”
卫鞅恍然大悟,明里是催债,实质上是告诉秦国人,常氏商社来到栎阳了,你们想卖什么想买什么,都可以来找我,常氏商社家大业大,只有你们喂不饱我的胃口,没有我常氏商社承担不了的买卖。
第一百零五章 巡秦三月
卫鞅被秦国君臣请到政事堂的消息,被招贤馆的士子们知道,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冷笑,有人不服,有人直接找到招贤馆的掌事。
景监一到招贤馆,马上被一群士子围住。
“敢问内史大人,是否是你收了那卫国士子的贿赂,为他张目?内史大人,你到底收了卫鞅多少钱财?”一人叫道。
景监正思索着怎么完成生铁和铁制农具的任务,被没头没脑的围住,又被一个愣头青直言指责贪污受贿,不禁有几分气,旋即明白前因后果。
“那卫鞅才学稀松平常,却得如此礼遇。我等虽不敢自称大才,自讨所学胜过卫鞅甚多,却终日滞留招贤馆,秦君不闻不问。秦国如此作为,岂是敬贤之道。”
“秦君不公,秦国不公。”
“秦君不公,秦国不公,慢待贤士。”
“内史黑心,收受贿赂。”
“秦国如此不公,这秦国的官,不当也罢。”
“我等要见秦公。”
招贤馆内,顿时沸腾起来,群情汹涌,大有不满足要求,立马走人的态势。
景监一看情形不对,大声说道:“诸位先生,请听我一言,景监是否收受贿赂,可以存疑。诸位先生欲见君上,景监即刻进宫禀明。但请稍候片刻,君上必不会慢待诸位先生。”
吩咐掌事收拾庭院,准备迎候国君之后,飞马而去。
招贤馆的士子们,本以为景监会羞愧难当,或者大发雷霆,正好给他们发作的机会。不料他坦然接受怀疑,并且马上进宫。大多数士子的确是有心求官来的,千里迢迢的入秦国一趟不容易,即便要走,也不差这一时半会。
待见招贤馆的人,在庭院里铺垫草席,布置木几、条案,士子们猜到秦君嬴渠梁将到,也就安定下来,一百五六十人,庄严肃穆的坐到草席上,规规矩矩等候。
两刻钟之后,随着一声高喊:“秦君驾到。”
嬴渠梁带着卫尉车英,上将军赢虔、上大夫甘龙、内史景监、中大夫杜挚、客卿段冷等朝廷重臣,子岸、孟拆、西弧、白缙等军中将领,大踏步走进招贤馆。
招贤馆的士子,终于见到年轻的秦公,并无魁梧的身躯,却是典型秦人容貌。
嬴渠梁在一条与士子们对面的长案后坐下,其余众臣将领皆在他身后就座。
“诸位贤士跋山涉水入秦,路途辛苦,嬴渠梁在此谢过。诸位贤士之意,嬴渠梁已知。今早嬴渠梁与秦国大臣请卫国士子卫鞅到政事堂陈策,此时,嬴渠梁以同等礼遇,来见诸位。”嬴渠梁庄重的说道。
“秦公此来,是否要听我等一一陈策?”一个人很不礼貌的说道,“齐国谡下学子,田常,见过秦公。”
嬴渠梁并不介怀,说道:“田先生,卫鞅在政事堂,第一句话便是,知秦者,方可治秦,不知秦者,不可治秦。而后,不陈一策。嬴渠梁深以为然,秦人务实不务虚,秦国与山东诸国往来甚少,诸位贤士对秦国亦不甚了了。嬴渠梁决意,国府出资,发放令牌,请贤士寻访秦国三个月,三个月之后,嬴渠梁与秦国朝廷众臣恭侯诸位贤士的强秦良策。”
士子们再也不顾礼仪,轰然之声大作。
“秦公不授官授爵便罢了,还要将我等大发至穷山恶水去,如此作为,闻所未闻。”一人高声喊道。
嬴渠梁正色道:“正因秦国乃穷山恶水,秦国上下惶恐羞愧,正因如此,诸位贤士当知秦人求贤心切。嬴渠梁尊贤求强之心,天地可鉴。然不知秦者,安能治秦。秦国所求者,乃治国大才,治县良才,与秦人同心同力,一心图强。三月之后,若是诸位当中,若有一人授官不当,嬴渠梁愿向诸位请罪。”
一番铿锵有力的话,出自这位貌不惊人的秦国国君之口,士子们终于渐渐平静下来,许多人静下心来,也认同了他的观点。
可仍然有不安份的家伙,一个人豁然站起来,说道:“秦公如此做法,闻所未闻,古之明君贤君,何曾有此等举动。名为让我等寻访穷山恶水,实为疑我等才华。秦国无士,却反要疑心士子,腹中肚量不及山野农夫。”
群臣均变色,嬴渠梁却不动声色,摆摆手。
一位三十多岁的士子忍无可忍,怒道:“谁道秦国无士,不认识我秦国士子赵亢么。”
那位士子哈哈大笑,道:“既然秦国也有士子,我等来此作甚,这秦国的官,不做也罢,我等走了。”
十几个人跟着他往外走,田常等人只是冷笑。
嬴渠梁忽然道:“贤士且慢。”
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