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战斗打的轻松,那是因为太平军实施了伏击,人数还是对方的两倍之多。这等胜仗即便谈不上胜之不武,也没有让张应宸觉得有何稀奇的。数日来艰苦的行军让张应宸的神经都快麻木了,与肉体上的疲惫与心理上的消耗相比,一场小胜根本算不上是什么特别的鼓舞。
张应宸并不觉得自己的质疑有什么过份之处。经过前几次的探路之后,韦泽这次干脆专门走连道路都没有的地方。一路上披荆斩棘,穿山越谷,花费了无数的力气之后貌似还是在山里头转悠。张应宸自己就是永安人,韦泽走的道路是他这个本地人都不会去走的地方。转来转去,张应宸自己都不知道到底自己走到了哪里。若是韦泽真心觉得能够战胜清军,那又何必要这么一个走法。摆明了韦泽还是打不过那帮清军么。
见提到了官道,不仅韦泽一副胜券在握的模样,在行军中同样意气消沉的太平军“老战士”们也是信心十足的态度。张应宸对此格外的不解,为何韦泽他们这些“老太平军”就有了如此的信心呢?
正在张应宸心中疑惑的时候,却见韦泽喊道:“吃饭!吃饭!”
得到命令之后,战士们纷纷拿过自己的竹筒。解开竹筒外缠绕的草,竹筒里面是已经焖熟的米饭,米饭中还混合了不少其他豆子。兄弟们纷纷把手中的盐粒洒在米饭上,除此之外,既没有菜,更没有酱料。这样的饭已经是太平军最近一个月的常态。
竹筒已经在火边放了一阵,里面冰凉的米饭再次变得热乎乎的,饥饿的战士们埋下头开始吃起了这顿只有咸味的豆子米饭军用口粮。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3章 韦泽(三)
2月8日上午,韦泽带着队伍终于穿过渺无人烟的大瑶山,绕到了官道旁一座高高的山峰上。脚下踩着满是青苔的山石,身边是凛冽的山风,往下看,一条道路蜿蜒盘旋的向着远方延伸而去。极目眺望,道路在树林以及山岭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却能非常清晰的判断出道路的存在。
张应宸有辨别方向的天份,在队伍中被韦泽选拔出来委以确定方向的重任。作为本地人,张应宸辨别了好久,才真正的说服自己,前面的这条道路绝非是什么小路,而是永安本地人张应宸熟悉的那条官道。可张应宸从来没有站在如此高又距离官道如此近的地方俯视官道,有种说不出的熟悉以及陌生感。
韦泽这个外乡人竟然能领着大伙经过从未走过的道路抵达官道,更重要的是,昨天韦泽说最多一天就能抵达官道。在山中转的晕头转向的张应宸自然不信,等真的抵达官道旁边,张应宸对这么一个结果既欢喜又惊讶。
双手环抱在胸前,韦伯静静的看着前方的官道。韦昌荣、张应宸等伍长站在韦泽左右,更后面的则是千辛万苦抵达目的地的战士们。山风很烈,将这一众战士们颇长的头带尾部吹的在空中飞舞起来。
韦昌荣将手中的长枪戳在山石上,向前走了一步,探头想看看山崖下。韦泽一把拽住韦昌荣,“小心些,都到这里了,不要为了一时痛快再出什么事情。”
听到这话,韦昌荣立刻退了回来,点头回答:“四叔说的没错,我的确不够小心。”
张应宸知道韦昌荣是个颇为冲动的性格,喜欢犯险,没想到在此时他竟然颇为正经起来。
韦泽命道:“大伙分头找下山的路,应宸你留下来。”说完,韦泽就掏出自己的那画了地图的账本,让张应宸帮助确定方向。
看着韦泽灵活的操作着炭条,在纸上勾画出山路的走向,描绘出官道附近的地形走势。张应宸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该说什么。当然,那副地图中自然有张应宸的功劳,地图右上角那个确定最终方向的十字标志就是张应宸帮忙确定的。只是辨别方向是张应宸的天份,对他来说,只要根据时间看看天空,再瞅瞅山势,树木的模样,张应宸就能准确的定准方向。
这份能耐也被张应宸周围的不少人称赞过,却从来没有像在韦泽这里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从来没人能像韦泽这样,在张应宸辨别方向的基础上做到这么多事情。
等韦泽画到一半,张应宸实在忍不住心中强烈的羡慕感,他用试探的语气说道:“韦司马,不知你能否教给我这画图的能耐。”
“真的想学么?”韦泽头也不回的答道。
“是!”张应宸自然是下了决心的,他回答的十分坚定。
听到如此坚定的语气,韦泽转头看向张应宸,他锐利的目光盯着张应宸。张应宸不知道韦泽这是什么意思,却也用坚定的目光回望着韦泽。韦泽对张应宸的态度非常满意,他笑道:“应宸,你要是学就好好的学,学到比我还强,我看好你!”
这话大大超出了张应宸的想象之外,学别人的本事是件大事,求学者那是要表达出组大限度的诚心,而教学者则是要推三阻四。可听韦泽这意思,竟然是对张应宸想学画图的事情十分欢喜。这简直是弄反了。张应宸今年23岁,比韦泽大了4岁。因为出身天地会,张应宸与很多江湖朋友打过交道,他怀疑韦泽这只是少年心性,随口这么一说而已。但韦泽的态度又让张应宸觉得不像。之后的时间中,张应宸心中完全想着此事,直到韦泽把图画完,两人都没有说话。
韦昌荣他们已经找到了下山的路,众人在距离官道半里地的山坳处设下营地。这里林深草密,甚是隐蔽。可韦泽竟然不放心,他派兄弟们到官道上好几处地方,亲自目测看不到营地里面的情况,这才开始扎营。
营地倒是简单,两根长枪尾部在地上固定好,头部绑在一起。这样的两对支撑点上面架上一杆长枪,用草绳捆起来,再盖上布,就是一个能容纳六个人挤着睡下的帐篷。现在天冷,挤在一起也能保暖,兄弟们倒也没有意见。
张应宸作为本地人,他和几名兄弟解散了头发,包紧了头巾,就出去探路。
这年头没有现代通讯器材,探路靠的就是走路,张应宸韦昌荣他们这一走就是一天音讯皆无。韦泽自然没有闲着,他带着部队对伏击阵地,撤退路线做了全面的准备。到了2月9日一大早,张应宸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
“看到清妖的运粮队了!最晚中午前他们就能到这里。”张应宸颇为紧张的禀报道。
“真的么?清妖的运粮队都运的什么?韦昌荣性急的率先问道。若不是因为伏击的营地距离官道有一里多地,韦泽命令所有人都不许高声说话,韦昌荣只怕能够大喊大叫起来。
“管他们运的什么?把清妖一杀,他们运的东西都归我们啦!”韦泽笑道。
其他的兄弟们也意气昂扬的点头称是。
清军的运粮队是大摇大摆的行动的,很快就被张应宸他们发现。见韦泽胜券在握的模样,见到因为有机会伏击清军而洋溢着欢乐情绪的众人,张应宸立刻担心补充了一句,“清妖得有两百多人!”
这摆明了泼冷水的举动却没有达到效果,韦昌荣豪迈的答道:“两百多人又怎么了?我四叔可是和其他七名兄弟连夺八座炮台的人,跟着他伏击清军,绝对能把清军杀得落花流水。”
张应宸听说过韦泽的这件事,但是也仅仅是听说而已。他忍不住又说了一句,“咱们只有26个兄弟。”
即便是这样的话也没能让韦昌荣的自信遭到任何打击,他拍了拍张应宸的肩膀,“听我四叔的没错!”
而其他战士已经开始询问韦泽,“韦司马,咱们怎么打?”
张应宸是有点绝望了,这毕竟是以一敌十的战斗。韦泽或许能够以一敌十,张应宸并不相信自己也能有如此的能耐。既然反复强调了清军的数目之后,太平军的老战士们还如此有信心,张应宸忍不住心中生出了一种感觉,或许韦泽与韦昌荣他们真的很能打仗也说不定。其实,张应宸也不希望自己花费了这么大的气力翻山越岭之后最终无功而返。
即便是伏击,而且张应宸等人观察了清军,发现清军并没有很防备的模样。韦泽并没有就此大意起来。他立刻与兄弟们制订了几个针对不同情况的计划。
确定了计划之后,部队立刻行动起来。而这行动居然是把战斗时候用不着的所有东西都给运到隐蔽的地点先给藏起来。韦泽的解释是,这次是抢完了就走,撤退时候尽量轻装。暂时带不走的物资自然不能便宜了外人,须得先藏起来,有时间了再来取。
前期准备结束之后,部队就埋伏在准备好的阵地上等待起来。伏击阵地设在官道有山坡的那边。经过仔细的搜索,这片地面距离官道20几米,地面基本是平的。部队穿戴了草扎成的帽子,披上了草
小说推荐
- 铁血之中华帝国
- 作者:九分之七【由文】引子铁血之华夏帝国简介他,用毛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一个大大的圈,注视这个圈圈良久之后,说道“把这些地方纳入帝国的版图吧”他,默默地注视着帝国西部的某个地方,一块儿巨大的区域,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这里应该是良田千万顷”他,回首北望,依依不舍,这是天赐良机,不容错过,错过就是过
- 最新章:第77章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
- 《铁血三部之二 铁血仍在燃烧》作者:花开花落水无情第1卷第一章 死里逃生第一章 死里逃生“砰,砰”硝烟四起,整个战场弥漫着如同地狱般的气息,炮弹在一个穿着迷彩服的特种军人身边响起,就算他是神,也无法躲开如此多的炮弹的爆炸范围,终于,他倒下了,在他闭上眼睛的最后一刻,他分明看到自己的战友,那些曾经和他
- 最新章:第68章
- 血荐中华
- 《血荐中华》作者:西方蜘蛛第一部 纸城铁人第一章 神秘宝刀2007年某月某日,中国某内陆城市。中国某师特种兵部队上尉,才从禁闭室里放出来,年仅二十二岁的年轻军官王竞尧趁着休息百无聊赖的在本市最大的一家古玩市场闲逛。他来这里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纯粹是因为无聊而打发时间“老板,有什么好东西没有”王竞尧
- 最新章:第580章
- 血淬中华
- 《血淬中华》作者:大风第一部 关河梦断第一章 探险石磨沟深邃神秘的“无名洞”看起来似乎深不可测,洞穴时宽时窄而又非常的平坦,最令人惊异的是已经走了十多分钟,它的走向却依然呈现为一条直线。突然,走在最前面的邢亮停下了脚步,有些兴奋的向着身后边喊道“华哥,小宇,你们快来,看看这是什么”紧走了几步,冯华和
- 最新章:第231章
- 血荐中华(西方)
- 作者:西方蜘蛛“铁血中华”系列的第二部。这部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铁血精神“崖山之后无中国,这次我们的主人公来到了宋末,来到了那个让中华文明倒退了几百年的时代,他将用他的铁血来改变这个时代。还是那句口号:我不要公道和公正,我需要的是铁血和刺刀!我要浇铸出中华民族的钢铁脊梁,我要打造一个—铁血中华!第一卷
- 最新章:第596章
- 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
- 作者:不笑生前言《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之中,神州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城、一市的世外桃源式的发展,由于发展的需要,不得不为自己的原料和商品的通路早做打算,只好优先向外扩张,要知道没有原料和商品流通渠道的神州城将一无是处。第一章 神的国度1节 海上烈风 1看起来,中国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好的
- 最新章:第434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